① 下圖是某同學設計的模擬工業煉鐵原理的實驗裝置圖.請根據小資料提供的信息和下列要求回答有關問題.
(1)3CO+Fe 2 O 3 2Fe+3CO 2 ; (2)除去水蒸氣;CO 2 +2NaOH==Na 2 CO 3 +H 2 O. (3)充分利用資源,內防止空氣容污染. (4)CO、Fe 2 O 3 、CO 2 、H 2 O. |
② 下圖是課堂中模擬煉鐵的實驗裝置. (1)寫出圖中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① _________ ,②
(1)①鐵架台②試管; (2)Ⅱ; (3)Fe 2 O 3 +3CO 2Fe+3CO 2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澄清的石回灰水變渾濁; (4)沒有尾氣處理裝置答(或沒有用燃著的酒精燈處理尾氣等). |
③ 鋼鐵的冶煉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如圖是模擬煉鐵的實驗裝置圖.(1)寫出冶煉生鐵的化學方程式_____
(1)
(2)紅色粉末變為黑色;
(3)取少量產物加入裝有稀鹽酸或稀硫酸的試管中,有氣泡產生則是鐵粉;
(4)將導管出口處氣體點燃.
④ 如圖是實驗室中模擬煉鐵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過程中,先要進行的是______.(填Ⅰ或Ⅱ
(1)為防止CO與空氣混合加熱時引起爆炸,進行加熱前要先通入CO排出裝置內空氣.版故答:II,排盡管內的空氣權,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
(2)裝置A中通入的CO在高溫下還原氧化鐵,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看到紅色粉末慢慢變成黑色;故答:紅色粉末慢慢變成黑色;3CO+Fe2O3
高溫 | .
⑤ 實驗室可用下圖裝置模擬工業煉鐵.(1)一氧化碳與氧化鐵(Fe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2)實驗
(1)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3CO+Fe2O3 高溫 | .
⑥ 如圖所示為煉鐵實驗裝置,按下列要求進行回答:(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名稱:①______;②______.(2)A
(1)①鐵架台(帶鐵夾)②酒精燈 (2)在A中:發生反應3CO+Fe 2 O 3 2Fe+3CO 2 ,紅色的固體粉內末Fe 2 O 3 生成鐵,容逐漸變黑; 在B中:CO 2 與石灰水反應生成難溶於水的沉澱CaCO 3 ,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在C處:裝置中有一部分未發生反應的CO氣體,在空氣中點燃後火焰呈藍色. (3)B: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C:2CO+O 2 2CO 2 |
⑦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圖的模擬煉鐵的實驗裝置,根據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過程中先要進行的是______(
(1)為防止CO與空氣混合加熱時引起爆炸,進行加熱前要先通入CO排出裝置內空氣.故版實驗過程中,先權要進行的是Ⅱ;故填:Ⅱ; (2)裝置A中通入的CO在高溫下還原氧化鐵,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是:Fe2O3+3CO 高溫 | .
⑧ 實驗室可用如圖裝置模擬工業煉鐵.(1)寫出C0與Fe3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實驗過程中,常在裝置圖末
(1)利用CO在高溫的條件下還原Fe3O4 時會生成鐵和二氧化碳. (2)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回排放到空氣中,因此要答在裝置圖末端的導氣管口放一盞燃著的酒精燈將一氧化碳燃燒除去,防止污染空氣; (3)根據鐵與鹽酸反應來分析,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會看到有氣泡產生.. 故答案為:(1)4CO+Fe304 高溫 | .
⑨ 實驗室模擬工業煉鐵的裝置圖如下圖所示.寫出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硬質玻璃管中的現
由題意可知,在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了鐵和二回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是:答Fe 2 O 3 +3CO 2Fe+3CO 2 ;由於氧化鐵是紅色的,生成的鐵粉是黑色的.所以,硬質玻璃管中的現象是:紅色粉末逐漸變黑;由於尾氣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氣.所以,最右側酒精燈的作用是:點燃尾氣,防止CO污染空氣. 故答為:Fe 2 O 3 +3CO 2Fe+3CO 2 ;紅色粉末逐漸變黑;點燃尾氣,防止CO污染空氣. |
⑩ 下圖是某同學設計的模擬工業煉鐵原理的實驗裝置圖.請根據小資料提供的信息和下列要求回答有關問題. (
(1)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所以本題答案為:3CO+Fe 2 O 3 2Fe+3CO 2 ; (2)濃硫酸具有容吸水性,能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氣,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所以本題答案為:除去水蒸氣,CO 2 +2NaOH═Na 2 CO 3 +H 2 O. (3)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氣,採用燃燒的方法處理,可以節約資源,減少空氣污染,所以本題答案為:充分利用資源,防止空氣污染. (4)屬於氧化物額物質有一氧化碳、氧化鐵、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本題答案為:CO、Fe 2 O 3 、CO 2 、H 2 O. |
與工業煉鐵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