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單的霧霾產生模擬實驗 用一些身邊的簡單裝置就可以完成的
專業的模擬試驗用水霧+鹽化反應模擬
簡單的辦法,就是二手煙.(用過濾嘴的)肉眼可見煙霧是PM10-PM25.二手煙差不多是PM2.5以下細顆粒物.
『貳』 霧霾是怎樣形成的圖片
霧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的大氣中懸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霧能影響能見度,對交通影響很大。根據國際上的定義,霧中的能見度要小於1公里。當氣溫達到露點溫度時(或接近露點),空氣里的水蒸氣凝結生成霧。
在氣象學中霾是一種天氣現象,也稱灰霾(煙霞),指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大量極細微的干塵粒子均勻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氣渾濁,視野模糊並導致能見度惡化,如果水平能見度小於10000米時,將這種非水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程障礙稱為霾或灰霾,香港天文台稱煙霞。
區別:霾與霧區別在於發生霾時相對濕度不大,而霧中的相對濕度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一般相對濕度小於8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造成的;相對濕度大於9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霧造成的;相對濕度介於80-90%之間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的厚度比較厚,可達1-3公里左右。霾粒子的分布比較均勻,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較小,從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徑大約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飄浮的顆粒物。由於灰塵、硫酸、硝酸等粒子組成的霾,其散射波長較長的光比較多,因而霾看起來呈黃色或橙灰色。
一般霧的厚度比較小,常見的輻射霧的厚度大約從幾十米到一至兩百米左右。霧和雲一樣,與晴空區之間有明顯的邊界,霧滴濃度分布不均勻,而且霧滴的尺度比較大,從幾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徑大約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飄浮的霧滴。由於液態水或冰晶組成的霧散射的光與波長關系不大,因而霧看起來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叄』 霧霾的標志圖
霧霾,來是霧和霾的組合詞。自霧霾常見於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並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過大氣循環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將持續積聚,此時如果受靜穩天氣等影響,極易出現大范圍的霧霾。
霾是由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組成的。它也能使大氣渾濁,視野模糊並導致能見度惡化,如果水平能見度小於10000米時,將這種非水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程障礙稱為霾或灰霾,香港天文台稱煙霞。
『肆』 霧霾怎麼畫的圖片
『伍』 請問關於霧霾在實驗室可以檢測嗎,怎麼檢測
使用光學方法檢測霧霾
近些年來,由於我國東中部地區冬季常常出現大范圍的霧霾天氣,而霧霾天氣直接表示空氣污染,和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因此,人們對其越來越重視。但霧霾是兩種天氣現象,二者雖有相似之處,但其實是不同的天氣現象。
一、何為霧霾
什麼是霧?在水氣充足、微風及大氣層穩定的情況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氣冷卻至某程度時,空氣中的水氣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
什麼是霾?懸浮在空中肉眼無法分辨的大量微粒, 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 km的天氣現象。 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氣混濁,視野模糊並導致能見度惡化,如果水平能見度小於10 km時,將這種非水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程障礙稱為霾或灰霾。
從定義上看,霧霾有相同之處,也有顯著的區別。霧霾的相同之處在於,二者都會造成能見度下降;可吸入顆粒物都是加重霧霾天氣污染的罪魁禍首。霧主要是由液滴組成,水分含量很高,濕度在90%以上;而霾是由肉眼無法分辨的塵粒,如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程障礙,水分含量一般在80%以下。二者的表現也不同,霧的厚度只有幾十米至200米,霾則有1千米~3千米;霧的顏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則是黃色、橙灰色;霧的邊界很清晰,過了「霧區」可能就是晴空萬里,但是霾則與周圍環境邊界不明顯。
二、霧霾和可吸入顆粒物的關系
霧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三部分組成,前兩者為氣態污染物,最後一項顆粒物才是加重霧霾天氣污染的罪魁禍首。它們與霧氣結合在一起,讓天空瞬間變得灰濛蒙的。
顆粒物的英文縮寫為PM,北京監測的是PM10,也就是直徑小於10微米的污染物顆粒。這種顆粒本身既是一種污染物,又是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毒物質的載體。
可吸入顆粒物的來源有以下四類:
1)汽車尾氣。使用柴油的大型車是排放PM10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車雖然排放的是氣態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霧天,也很容易轉化為二次顆粒污染物,加重霧霾。
2)北方到了冬季燒煤供暖所產生的廢氣。
3)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比如冶金、機電製造業的工業窯爐與鍋爐,還有大量汽修噴漆、建材生產窯爐燃燒排放的廢氣。
4)建築工地和道路交通產生的揚塵。
三、霧霾的檢測
通常看到的PM10,PM2.5的檢測是針對可吸入顆粒物的,人們也容易將顆粒物的檢測和霧霾的檢測混為一談,其實二者是不同的。首先,顆粒物是形成霧霾的主要成分之一,二者表現出很好的一致性,易於混淆;其次,形成霧霾還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氣態成分,PM10或PM2.5數據並不反映這些成分的影響;最後,僅檢測顆粒物無法區分霧和霾。
應該如何檢測霧霾呢?從霧霾的定義可以看出,霧霾都和能見度有很強的相關性,這提示我們可以檢測能見度的方法來檢測霧霾。將能見度儀和濕度計配合使用,當能見度小於10Km時,如果濕度大於90%,就是霧,濕度小於80%就是霾,濕度在80%~90%之間時,就是霧霾混合天氣;當能見度下降時,天氣情況逐漸從輕霧(霾)過渡到重度霧(霾)。能見度的數據可以直接作為霧霾量化的依據。檢測霧霾的能見度儀應該選用透射式的,因為透射式能見度儀具有采樣樣本大,精度高的優點,不管是氣溶膠還是顆粒物,透射式都可適用,而且在低能見度端,透射式能見度儀的表現明顯優於散射式。天貓,普衛欣。美國進口
農村燒桔桿問題就是一個霧霾檢測有關的很好的例子。一直以來,農村燒桔桿是困擾城市的嚴重污染源之一,但由於缺少檢測手段,難以及時發現。往往等管理人員發現時,空氣污染後果已經形成了。如果在不同地點布置有多台能見度儀和濕度儀,只要有人燒,附近的能見度儀就立刻檢測到能見度下降,就可大致定位到燃燒點,也就可以及時進行治理工作了。
綜上,霧霾的檢測應該用光學的方式,即採用能見度儀和濕度計配合,快速,實時,准確地確定霧霾天氣和嚴重程度;在霧霾的防治環節,根據地域不同其主要污染源也不同,採用相應的分析設備,如PM10,PM2.5檢測儀,二氧化硫氣體分析儀,或氮氧化物分析儀等,在污染排放企業或單位處進行采樣檢測,從而達到霧霾治理的效果。
『陸』 求大神分享關於 在實驗室模擬霧霾環境 的文獻! 最好再分享一些霧霾與
肺癌的話,和環境的因素息息相關的,霧霾也是一個因素,平時要多預防~
『柒』 解剖實驗室用什麼口罩
解剖實驗室用的口罩有幾種;
第一種:一次性口罩。曾經經歷重度霧霾的時候帶了版兩層,權據網上測試比棉布口罩好一些,一般用在醫院等地方,一次性的,平時做實驗的時候防止葯品粉末和灰塵時候用 。
第二種,活性炭。我們用的是日本進口的=,=跟上面那種一次性的感覺稍微好一些,感覺,沒有測試過,一般有這個用這個,沒有這個用上面那種。
第三種,3M系列。最初是這個,因為沒有呼吸閥我自己也是戴眼鏡,平時在霧霾天帶出去眼鏡全是哈氣=,=在實驗室的時候也不帶,呼吸有點困難,帶頭上的,可能是我的鼻子不高,不舒服
實驗室老師免費發放,基本都用來平時出門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