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消防電氣控制裝置安裝規范有哪些
在安裝消防電氣控制裝置時,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規范和標准,這些規范不僅涵蓋了電氣控制裝置自身的檢驗,還包括了自動報警系統的施工及驗收,以及電氣設備安裝的整體施工和驗收。具體而言,這些規范通常包括電氣控制裝置的選型、安裝位置、接線方式、保護措施、維護保養、性能測試等多個方面。為了確保消防電氣控制裝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規范還規定了詳細的安裝步驟和注意事項。
在選型階段,消防電氣控制裝置需根據建築物的具體情況,如建築面積、火災危險等級等,選擇合適的型號和規格。安裝位置的選擇同樣重要,應盡量靠近消防設備,以確保信號傳輸的及時性和准確性。接線方式也需嚴格按照規范進行,避免因接線錯誤導致的電氣故障。在安裝過程中,必須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以防止裝置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如潮濕、高溫等。
此外,規范還強調了對消防電氣控制裝置的維護保養工作,定期檢查裝置的工作狀態,確保其始終處於良好運行狀態。性能測試是確保裝置正常工作的關鍵步驟,通過模擬火災場景,檢驗裝置的報警功能、控制功能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規范還規定了驗收程序,確保安裝後的消防電氣控制裝置能夠滿足使用要求,保障建築物的安全。
總之,消防電氣控制裝置的安裝規范涉及多個環節,從選型、安裝、接線到維護保養,每一個步驟都需嚴格遵守相關標准,以確保裝置能夠有效發揮其火災預警和控制功能,為建築物的安全提供堅實的保障。
Ⅱ 檢具設計的一般原則是什麼
檢具設計的一般核碼原則是:
1、檢具應具有足夠的剛性;
2、應具有足夠的穩定性;
3、應具有足夠的測量精度保證汽車質量;
4、操作應方便保證足夠的測量效率;
5、結構應盡量簡單使用;
6、應具有良好的外觀;
7、應具有足夠的經濟性保證便於整車成本的控制;
8、同時應便於計量和校準。
(2)測量控制裝置設計規范擴展閱讀:
主要內改做哪容:
1、一般而言,凡是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使任何加工程序能加速、方便或安全的輔助裝置工具,均可稱為夾具(Fixture)。
2、廣義的夾具胡宴可包括機器夾具(Machine Fixture),沖壓夾具(press Fixture),熱處理夾具(Heat Treatment Fixture),焊接夾具(Welding Fixture),裝配夾具(Assembling Fixture)等等。
3、狹義的夾具,一般即指機器夾具,可簡稱為夾具,它主要用於機器加工,也是機器與工件、刀具之間的橋梁,目前較統稱的定義為「用以裝夾工件的裝置工具「為夾具。「用以裝夾工件並配合引導刀具的裝置工具」稱為治具或鉆模(Jig)。
Ⅲ 超高層建築對測量精度要求
超高層建築施工測量一般應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高級後低級、先控制後碎部」的原則,首先要建立場區控制網再建立建築物施工控制網,控制測量又分平面控制測量與高程式控制制測量。
業主移交的平面控制點或紅線樁點是建築物定位的依據,平面控制點或建築紅線樁點使用前,應進行內業校算與外業校測,定位依據樁點數量不應少於3個。校測紅線樁的允許誤差:角度誤差為±60″,邊長相對誤差為1/2500,點位誤差為50mm。校測平面控制點的允許誤差:角度誤差為±30″,邊長相對誤差為1/4000,點位誤差為50mm。
確定建築物高程水準點數量不應少於2個,使用前應按附合水準路線進行校測,允許閉合差為
測量控制點做好後,應在點位周邊做好臨時圍欄或圍牆保護起來,確保控制點不受到外界任何干預破壞。控制點附近插上彩旗、圍欄或圍牆刷上醒目顏色的油漆,起到警示和標識作用。特別要注意在施工期間,防止遭施工機械等損壞,對現場工作人員進行測量基準點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增強施工人員保護測量基準點的意識。
01
超高層建築平面控制測量
一、場區平面控制網
場區平面控制網,可根據場區的地形條件和建(構)築物的布置情況,布設成GNSS網、導線網等形式。GNSS網更適用於視野開闊、障礙物少的場區,當場區周邊環境較復雜時,衛星信號不穩定,不宜採用GNSS網。
場區平面控制網,應根據工程規模和工程需要分級布設。對於建築場地大於1km2的工程項目或重要工業區,應建立一級或一級以上精度等級的平面控制網;對於場地面積小於1km2的工程項目或一般建築區,可建立二級精度的平面控制網。
場區平面控制網相對於勘察階段控制點的定位精度,不應大於5cm。控制網點位,應選在通視良好、土質堅實、便於施測、利於長期保存的地方,並應埋設相應的標石,必要時還應增加強制對中裝置。標石的埋設深度,應根據地凍線和場地設計標高確定。
1、當採用GNSS控制網時,應採用靜態測量方法進行,主要技術指標,應符合下表規定。
場區GNSS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表格出自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
2、當採用導線及導線網作為場區控制網時,導線邊長應大致相等,相鄰邊的長度之比不宜超過1:3,其主要技術要求如下:
導線網的主要技術要求(表格出自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
二、建築物施工平面控制網
建築物施工控制網,應根據建築物的設計形式和特點布設成十字軸線或矩形控制網。建築物施工控制網,應根據場區控制網進行定位、定向和起算;控制網的坐標軸,應與工程設計所採用的主副軸線一致。民用建築物施工控制網也可根據建築紅線定位。
1、建築物施工平面控制網的建立,應符合下列規定:
控制點,應選在通視良好、土質堅實、利於長期保存、便於施工放樣的地方。
控制網加密的指示樁,宜選在建築物行列線或主要設備中心線方向上。
主要控制網點和主要設備中心線端點,應埋設固定標樁。
控制網軸線起始點的定位誤差,不應大於2cm;兩建築物間有聯動關系時,不應大於1cm,定位點不得少於3個。
2、建築物施工平面控制網的主要技術要求
建築物施工平面控制網,應根據建築物的分布、結構、高度、基礎埋深和機械設備傳動的連接方式、生產工藝的連續程度,分別布設一級或二級網。一般鋼結構、超高層、連續程度高的建築宜布設成一級網,框架、高層、連續程度一般的建築宜布設成二級網。其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下表規定。
建築物施工平面控制網的主要技術要求(表格出自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
3、平面施工控制網的測設
採用全站儀以極坐標和直角坐標定位的方法測設軸線控制網,經角度、距離校測符合點位限差要求後,作為該建築的軸線控制網。
4、內部控制網的建立
待基礎底板施工完成,預埋件埋設完畢後,以場區平面控制網為基準,利用全站儀將控制點引測到建築物內部,並和建築物外圍控制網聯測。引測的投點誤差,一級不應超過2mm,二級不應超過3mm。
內部布置控制網的布設及選型必須結合建築物的平面幾何形狀,組成相應圖形,為保證軸線投測點的精度,內控點要形成閉合幾何圖形,以提高邊角關系,根據施工組織設計中施工流水段圖的劃分進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設4個點,並相互之間銜接,作為該流水段的測量內控點。
02
超高層建築高程式控制制測量
一、水準測量
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表格出自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
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表格出自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
註:
⑴二等水準視線長度小於20m時,其視線高度不應低於0.3m。
⑵三等水準採用變動儀器高度觀測單面水準尺時,所測兩次高差較差,應與黑面、紅面所測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
⑶數字水準儀觀測,不受基、輔分劃或黑、紅面讀數較差指標的限制,但測站兩次觀測的高差較差,應滿足表中相應等級基、輔分劃或黑、紅面所測高差較差的限值。
二、場區高程式控制制網
場區高程式控制制網,應布設成閉合環線、附合路線或結點網。大中型施工項目的場區高程式控制制測量宜採用二等水準。
場區水準點,可單獨布設在場地相對穩定的區域,也可設置在平面控制點的標石上。水準點間距宜小於1km。距離建(構)築物不宜小於25m,距離回填土邊線不宜小於15m。
施工中,當少數高程式控制制點標石不能保存時,應將其高程引測至穩固(構)築物上,引測的精度,不應低於原高程點的精度等級。
三、建築物高程式控制制網
建築物高程式控制制宜採用三等水準。
水準點可設置在平面控制網的標樁或外圍的固定物上,也可單獨埋設。水準點的個數,不應少於3個。
當場地高程式控制制點距離施工建築物小於200m時,可直接利用。
當施工中高程式控制制點標樁不能保存時,應將其高程引測至穩固的建(構)築物上,引測的精度,不應低於三等水準。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