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做海波與石蠟的實驗里,為什麼要把裝有此物放底下而不放中間,這樣不是更決物
嘿嘿,我上初二,正好有數據,給你看看吧.教科書上的哦,肯定對.
實驗原理:任何物質,在溫度升高時,物態也會發生變化.
主要實驗方法:水浴法(使晶體均勻受熱)
實驗器材:鐵架台、酒精燈、石棉網、水、燒杯、試管、晶體(海波)、溫度計、鍾表、玻璃棒.
操作提示:(1)把裝有海波的試管(高度約3cm)放在盛有熱水(稍低於熔點,海波的熔點是48℃)的大燒杯里.試管內裝有溫度計和攪拌器(玻璃棒),隨時攪拌海波,並每半分鍾記錄一次溫度.
(2)等海波的溫度接近熔點時,稍減慢加熱速度.注意觀察海波的變化:試管壁開始→海波逐漸熔化→溫度基本保持在熔點左右→海波全部熔化後→溫度有持續上升.約超過熔點10℃時停止加熱.
實驗現象:(1)開始加熱時,海波物態不變,溫度計示數逐漸增大(2)在一定的溫度下(熔點)海波開始融化,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計示數保持不變,海波處於固液共存態.(3)當海波全部熔化完畢,繼續加熱,溫度計示數由逐漸增高.
B. 熔點測定的步驟和現象
熔點測定的步驟:
① 測試儀器
由帶微型加熱台的偏光顯微鏡、溫度測量裝置及光源等組成。微型加熱台有加熱電源,台板中間有一個作為光通路的小孔,靠近小孔處有溫度測量裝置可插入的插孔。加熱台上面有熱擋板和玻璃蓋小室以供通入惰性氣體保護試樣。
熔點測定的現象:
「初熔」系指供試品在毛細管內開始局部液化出現明顯液滴時的溫度。
「全熔」系指供試品全部液化時的溫度。測定熔融同時分解的供試品時,方法如上述,但調節升溫速率使每分鍾上升2.5~⒊0℃。
熔點測定的方法有毛細管測定法,顯微鏡熱板測定法,自動熔點測定法(數字熔點測定儀)。
1、儀器因素:
a溫度計要校正;
b 熔點管要干凈,管壁要薄。
2、 操作因素:
a 樣品必須乾燥並研磨細、裝填緊密;
b 嚴格控制升溫速度觀察准確。
C. 如圖所示的裝置是用來觀察冰熔化現象的,實驗時應該注意觀察狀態變化過程,並且每隔半分鍾或1分鍾記錄一
探究冰的熔化特點,不僅要探究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而且要觀察其狀態版的變化;並且每隔半權分鍾或1分鍾記錄一次溫度,冰在達到0℃後繼續吸熱,但溫度不再升高,直至全部熔化成水後溫度才會上升.
故答案為:溫度;冰全部變為液態,再過幾分鍾為止.
D. 小英和小明同學分別在做「觀察海波的熔化」實驗,小明將適量的海波粉末裝在試管中,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
(1)把盛有海波的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加熱,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燈加熱,這樣可以使海波均勻受熱,熔化充分.
(2)為了能使試管中的固體均勻受熱,需要將試管中的粉末全部浸沒在水中,但不能接觸燒杯底部.
(3)由於採用水浴法加熱海波,可以增加大燒杯中水的質量或者將酒精燈火焰調小,來延長加熱時間;
(4)一般情況下物質吸熱溫度升高,放熱溫度降低,物質吸熱或放熱後溫度改變的程度反映了物質比熱容的大小.
(5)從表格可以看出:此物質的溫度先是升高,然後從第4min開始到第7min,溫度就保持不變了,既然有一段吸熱但是溫度保持不變,說明此物質是晶體,溫度保持不變的這一段是該晶體的熔化過程;
故答案為:
(1)使試管中的固體均勻受熱;
(2)試管中裝有固體的部分完全浸沒在水中,且試管不碰燒杯底;
(3)增加水的質量或增加海波質量或調小酒精燈火焰;
(4)液體海波比固體海波的比熱容大;
(5)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即有固定的熔點.
E. 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甲所示。 (1)將裝有固體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
(1)慢;(2)晶體;固液共存;(3)吸收.
F. 如圖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蠟的熔化過程的實驗裝置。器材有:冰、蠟、熱水瓶、試管、燒杯、鐵架台(帶鐵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