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七氟丙烷的遵循規范
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370-2005
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3-2007
七氟丙烷還是氣體滅火系統的滅火劑,是符合美國消防協會(NFPA)制定NFPA-2000規范要求的潔凈氣體滅火劑,其特點是「不導電、揮發性強的氣態滅火劑,在使用過程中不留殘余物」,同時,七氟丙烷潔凈滅火劑對環境無害,在自然中的存留期短,滅火效率高且一定設計濃度下無毒、害,適用於有工作人員常駐的保護區。1996年12月經過國家檢測中心的檢測,它和二氧化碳都是替代鹵代烷的主要產品。
七氟丙烷即FM200,七氟丙烷滅火是採用全淹沒滅火設計,施放滅火時,以化學滅火方式為主。在設計濃度的范圍無火情的狀態下內對人體沒有損害!(設計標准一般是10%,有毒反應是10.5%)
但是首先你要了解系統的工作方式,出現了問題才會有的放矢的解決,其次建議在發現火情需要滅火時,不管是自動還是手動的條件下,都要先讓人員撤離,而且必須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七氟丙烷本身所具有的毒性,當濃度達到10%以上時,不適的感覺就會出現,時間長了,還會有生命危險。
二是要考慮七氟丙烷在高溫下進行分解所產生的分解物可能具有的危害性,這種分解物主要是滅火劑中的氟,在有氫元素存在的情況下會產生具有辛辣氣味的氟化氫(HF)。即使其濃度很小,也會給人造成很大程度的不適和傷害。這種分解產物的多少取決於火勢的大小和七氟丙烷接觸到火或受熱面的時間長短,若滅火劑濃度積累很快達到滅火濃度,那麼火很快被撲滅,分解物也就很少。
三是保護區中物質燃燒可能產生的毒氣對人員的傷害也是不可預計的。
參考:七氟丙烷(HFC-227ea)潔凈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第7.0.2條 滅火系統應設自動控制、手動控制和機械應急操作三種啟動方式。
設置在防護區內的預制滅火裝置應有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兩種啟動方式。 在自動控製程序中,應安排0~30s可調的延遲噴射的環節。延遲時間的設置,應根據人員安全盡快撤離防護區的需要;對於平時無人工作的防護區,可設為0s。
在滅火設計濃度大於9%的防護區,應增設手動與自動控制的轉換裝置,當有人進入防護區時,將滅火系統轉換到手動控制位;當人離開時,恢復到自動控制位。
第7.0.3條 自動控制裝置應在接到兩個獨立的火災信號後才能啟動。手動控制裝置和手動與自動轉換裝置應設在防護區疏散出口的門外便於操作的地方。
機械應急操作裝置應設在儲瓶間內或防護區疏散出口門外便於操作的地方;並且,其操作方式應經兩步完成。
第7.0.4條 滅火系統與預制滅火裝置的操作與控制,應包括對需聯動的開口封閉裝置、通風機和防火閥等設備的操作與控制。
設有消防控制中心的場所,各防護區滅火控制系統的動作信息,應傳送給消防控制中心。這些信息包括火災信息捕獲滅火動作、手動與自動轉換和系統故障等。
Ⅱ 懸掛是七氟丙烷滅火裝置需要設置泄壓口嗎
不同的廠家有不同的型號,一般型號和泄壓口的泄壓面積有關, 如果需要的話請致電北京利達海鑫滅火系統設備有限公司
根據GB50370-2005《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和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的泄壓口面積計算方法不同,分別為: 1、使用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防護區泄壓口面積,宜按下式計算: Fx=0.15*Qx/[(Pf)^1/2] 式中Fx——泄壓口面積(m2); Qx——滅...
根據GB50370-2005《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和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的泄壓口面積計算方法不同,分別為: 1、使用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防護區泄壓口面積,宜按下式計算: Fx=0.15*Qx/[(Pf)^1/2] 式中Fx——泄壓口面積(m2); Qx——滅...
可以的,發電機房可以用的氣體滅火系統有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氣溶膠滅火系統,懸掛式一般適用於大空間防區(高度太高,因而必須設置中間釋放點),當然也有的情況是,空間太小,地上都是設備,沒地方擺放七氟丙烷(因為七氟丙烷必須由專門的空間...
根據gb50370-2005《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第3.2.6條規定,是1.2KPa,超過這個值會對建築物有損傷。 不過一般都裝有自動泄壓裝置。
很多人都在提問,七氟丙烷葯劑多長時間需要更換?就這個問題,我在網上找到了相關資料。此解答只作為參考,如有疑問,咨詢一下德泰益業小陳。我個人認為,資料上沒有提到需要定期更換。只說如果壓力低了就需要稱重,如果葯液沒有泄露,就需要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