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DIS測量不規則固體的密度,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實驗步驟如下:Ⅰ.將質量為9.30×10-3kg的固體放入注射
(1)表格轉換成1/P如下所示,然後描點作圖如圖2
B. 大學物理實驗物體密度的測定實驗過程及步驟怎樣寫
1.
用天平稱量待測物體的重量。
2.
將物體用細線懸掛在天平掛鉤上,物體完全沒入水中,測內量此時的天平讀容數。
3.
用物體在空氣中稱量出的重量減去物體在水中稱量出的重量就可以求出物體的排開水的體積,也就是物體的體積。
4.
用密度=m/V計算出物體的密度。
5.
與理論值比較,計算相對誤差。
C. 實驗儀器中,一個杯子右側有排水管的叫什麼(用來做測物體密度的實驗)
稱量杯
D. 求物體放不進量筒的測量物體密度實驗過程!
將一個盛滿(滿的不能再滿)水的容器里,將盛滿水的容器放入更大的空容器中,將物體放入有水的容器里,淤出來的水會流進更大的那個容器中,再去測那些水的體積就行
E. 我想找一份實驗報告——物體密度的測定,是大學物理實驗,要精確的,哪位幫幫忙
【實驗目的】
1、學習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2、掌握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測定不規則固體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用助沉法測定不規則固體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用密度瓶測定碎小固不規則物體密度的測定
體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
【實驗儀器和用品】
物理天平(500g、50mg)、密度瓶(50ml)、燒杯(500ml)、不規則金屬塊(被測物)、石蠟塊(被測物)、碎小石子(被測物)、清水、細線。
【實驗原理】
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對一密度均勻的物體,若其質量為m,體積為V,則該物體的密度:
(1)
實驗中,測出物體的質量m和體積V,由上式可求出樣品的密度。
1、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測定不規則固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設被測物在空氣中的質量為m(空氣浮力忽略不計),全部浸沒在水中(懸吊,不接觸燒杯壁和底)的表觀質量為m1(如圖3示),體積為V,水的密度為 。根據阿基米德定律,有:
被測物密度: (2)
2、流體靜力稱衡法和助沉法相結合測定密度小於水的不規則固體的密度
設被測物在空氣中的質量為m,用細線將被測物與另一助沉物串系起來:被測物在上,助沉物在下。設僅將助沉物沒入水中而被測物在水面上時系統的表觀質量為 ,二者均沒入水中(注意懸吊,不接觸燒杯壁和底)時的表觀質量為 ,如圖4所示:
根據阿基米德定律,被測物受到的浮力為: ,則被測物體積為:
被測物密度為: (3)
3、用密度瓶測定碎小固體(小石子)的密度
假設密度瓶的質量為 ,將瓶內裝滿待測的小石子後的質量為 ,則待測小石子的質量: 。
然後將裝有小石子的密度瓶加滿水,再稱其總質量 ,為了得到小石子排開水的體積,還需要將密度瓶里的小石子倒出,再加滿水稱得其質量為 。
這樣可得小石子排開水的質量為:
碎小固體的總體積為: ,
碎小固體的密度為: 。 (4)
【實驗內容及步驟】
1、對物理天平進行調平
在了解天平的基本結構的基礎上,對天平進行調平,調平分兩步:
①調底座水平:通過調底板下的調平螺絲,把水準儀中的氣泡調在水準儀正中。
②調橫梁水平:將橫梁兩端的掛鉤(連同吊籃、托盤)掛到刀口上,游碼移到最左端;然後再稍稍右旋升降螺絲,升起橫梁後觀察橫梁是否水平,若指針正指刻度牌中線或在中線兩側作微小的等幅振動,則說明橫梁平衡。若不平衡,則左旋升降螺絲,使橫梁制動,然後調節橫梁兩端的調平螺絲;再支起橫梁判斷,放下橫梁後調節,如此反復,直至調平。
2、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測定不規則金屬塊的密度
(1)稱量金屬塊在空氣中的質量 。
(2)用細線拴住金屬塊,掛到天平橫梁左端的鉤子上,懸吊於燒杯的水中。燒杯放在底座左邊的托架上。稱出金屬塊完全浸沒在水中的表觀質量 。
(3)計算金屬塊的密度及其不確定度,並給出測定結果。
3、流體靜力稱衡法和助沉法相結合測定石蠟塊的密度
(1)稱量石蠟塊在空氣中的質量 。
(2)用細線將石蠟塊和助沉金屬塊串系起來,石蠟塊在上,助沉塊在下。系好後掛在天平橫梁左端的掛鉤上。先稱僅有金屬塊沒入水中而石蠟塊在水面之上時系統的表觀質量 ,再稱二者均沒入水中時系統的表觀質量 (懸吊,不能接觸燒杯壁和底)。
(3)計算石蠟塊的密度,不要求計算不確定度。
4、用密度瓶測量碎小石子密度
(1)先用物理天平稱量空密度瓶的質量 。
(2)將碎小石子細心地裝入密度瓶中(大約占據密度瓶容積一半的空間),稱出「瓶+小石子」的總質量 。
(3)再將裝有小石子的密度瓶內裝滿清水,蓋上瓶塞,讓多餘的水從塞子中間的細管流出,用布擦乾瓶子,稱出「瓶+水+小石子」的總質量 。
(4)將密度瓶內的小石子和清水倒掉,再裝滿水,蓋上瓶塞,讓多餘的水從塞子中間的細管流出,用布擦乾瓶子,稱出「瓶+水」的總質量 。
(5)計算小石子的密度,不要求計算不確定度。
【實驗注意事項】
1、使用物理天平前,要熟悉天平的基本結構,了解各結構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做到先觀察後操作。
2、使用天平時,動作要輕、穩,橫梁支起時不能作前後左右的旋轉,以免橫梁跌落摔損;天平的左、右掛鉤、吊耳及秤盤切勿對調。橫梁調平時,一定要先使橫梁制動,將兩端的吊耳掛到刀口上。
只有觀測、判斷橫梁是否水平時,才將橫梁支起;調節調平螺絲、取放待測物、取放砝碼、移動游碼時,天平的橫梁均應放下,並且支撐在橫樑上的兩個小支柱上。
3、實驗中,浸在液體中固體表面的氣泡要盡量排盡;金屬塊或石蠟塊要完全浸沒水中,且不能與燒杯底部或器壁相碰。
4、小心易碎玻璃儀器;如遇到損壞,要及時報告、登記,並作適當賠償。
5、測量結束後,要將儀器復原,即:天平橫梁放下,吊耳拿到刀口下;燒杯、密度瓶裡面的水倒掉;小方巾平鋪在桌面上。
【數據記錄與處理】
表1.不規則金屬塊密度的測量
1.00
= g/cm3
=_______%
= =0.05g(天平的最小稱量),由溫度測量誤差而造成 的誤差非常小,可忽略不計,並且取 (下同)。
= =______g/cm3
=( ± )g/cm3
(要有計算過程,注意測量結果的正確表示,詳見教材17面;下同)
表2. 石蠟塊密度的測量
1.00
= = g/cm3
(要有計算過程,保留到小數點後兩位有效數字,不要求計算不確定度)
表3. 小石子密度的測量
1.00
= = g/cm3
(要有計算過程,保留到小數點後兩位有效數字,不要求計算不確定度)
【思考題】
1、具體分析本實驗產生誤差的各種原因。
2、能否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測定液體的密度?如果能測如何測量?
3、能否用密度瓶測定液體的密度?如果能測如何測量?
F. 測量固體密度的實驗原理是基本器材基本步驟有
1、測量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及密度公式
2、使用器具:盛水用具(燒杯、版臉盆、飯盒子等等)、權稱重計量器具(電子天平或電子秤視固體質量而定)、支架、大量自來水、容量計量器具(量筒、移液管、量杯、滴定管),繩索
3、測量公式: ρ1=m1/V1
V= m2/ρ1
ρ=m/V=m2V1/m1···········①
其中:m1是使用水的質量
V1是使用水的體積
ρ1是水的密度
m2固體浸入水中稱重計量器具示值
V、m、ρ分別是固體體積、質量、密度
4、測量方法:
(1) 用容量計量器具量取足量的水記為V1
(2)盛水用具放在稱重計量器具上,清零。
(3)倒入所量水,記錄示值m1
(4)繩索侵入水中,清零。
(5)系好固體使其侵入水中並懸浮,記錄示值m2
(6) 以上測得值代入公式①
G. (2011遵義)如圖所示為小明同學測量某物塊密度的實驗裝置,其中物體質量和體積的測量結果如圖A、B所示
小物塊的質量 m=20+5+2.4=27.4g;
小物塊的體積V=70-60=10ml;
小物塊的密度ρ專=
m |
V |
27.4 |
10 |
H. 測固體密度實驗原理
用物理天平測出物體的質量.用裝水的量筒測出固體的體積,按密度公式:密度等於質量除以體積計算可得.
I. 怎樣測量物體的密度實驗操作步驟是什麼
m=G/g
J. 測物體密度的實驗步驟用雙提法等。學霸們快來幫忙啊
什麼是雙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