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挖孔樁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優點:
挖孔樁具有機具設備簡單,施工操作方便,佔用場地小,無泥漿派排出,對周圍環境及建築物影響小,施工質量可靠,可全面展開施工,縮短工期,造價低等優點,因此,近幾年得到廣泛運用,特別是在擴大頭的樁基施工中,挖孔樁施工更有其優越性,可以彌補機械施工的一些不足。
缺點:
挖孔樁的缺點是挖孔中勞動強度較大,單樁施工速度較慢,尤其是安全性較差。所以挖孔樁施工中安全措施非常重要,施工單位必須高度重視,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措施保障:孔內設應急爬梯供人員上下井;施工人員進入孔內必須戴安全帽;使用吊籠、電葫蘆等應有安全可靠的自動卡緊保險裝置;開挖深度超過 10米時應配有通風設備;挖出的土石方應及時運離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米范圍內,機動車輛的通行不得對井壁造成安全影響;要注意安全用電,井下照明應採用12V以下安全燈。
除了上面的注意事項外,地下水對挖孔樁的施工影響很大。當地下水位不大時可進行單樁樁內抽水;當地下水位較大時可採用多樁同時抽水法來降低地下水;如果樁設計深度不大時可考慮在場地四周設置井點排水。
挖孔樁在開挖時,如果遇到細砂、粉砂層地質時,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極易形成流砂,嚴重時發生井漏,造成質量和安全事故。因此要採取有效可靠的措施。在流砂情況較輕時,可縮短挖孔層深,正常的1米左右一段改為0.3~0.5米,並隨挖隨檢隨護壁;在流砂情況較嚴重時,常用下鋼護筒的方法,鋼護筒同鋼模板相似,以孔外徑為直徑,可分為4-6段圓弧。
在遇到淤泥質等軟弱土層時,一般可用木板模板支檔,同時縮短開挖深度,並及時驗收澆築混凝土護壁。
總之,挖孔樁施工時,一旦遇到不利的地質條件,除制定單樁的施工措施外,應該合理安排人工挖孔樁的施工順序,這會對減少施工難度起到重要作用。在制定施工方案時要依據實際情況綜合分析,統籌安排,在可能的情況下,先施工較淺的樁,後施工深一些的樁,先施工外圍(或迎水部位)的樁,後施工中部的樁。當擴大頭人工挖孔樁在不良地基中運用時,其擴大頭部分極易坍塌造成質量和安全事故,應該慎用。因此我們在做樁基設計時,一定要重視地質勘探資料,在地質狀況不良的情況下,宜採用其它樁基形式進行設計施工。
❷ 數控車床常用夾具有哪些
1、三爪卡盤:三爪卡盤,是最常用的車床通用卡具,三爪卡盤最大的優點是可以自動定心,夾持范圍大,裝夾速度快,但定心精度存在誤差,不適於同軸度要求高的工件的二次裝夾。
2、液壓動力卡盤 :動作靈敏、裝夾迅速、方便,能實現較大壓緊力,能提高生產率和減輕勞動強度。但夾持范圍變化小,尺寸變化大時需重新調整卡爪位置。自動化程度高的數控車床經常使用液壓自定心卡盤,尤其適用於批量加工。
3、可調卡爪式卡盤 :要比其他類型的卡盤需要用更多的時間來夾緊和對正零件。因此,對提高生產率來說至關重要的CNC車床上很少使用這種卡盤。可調卡爪式四爪卡盤一般用於定位、夾緊不同心或結構對稱的零件表面。用四爪卡盤、花盤,角鐵(彎板)等裝夾不規則偏重工件時,必須加配重。
4、高速動力卡盤: 為了提高數控車床的生產效率,對其主軸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以實現高速、甚至超高速切削。現在有的數控車床甚至達到100000r/min。對於這樣高的轉速,一般的卡盤已不適用,而必須採用高速動力卡盤才能保證安全可靠地進行加工。
前期准備
確定典型零件的工藝要求、加工工件的批量,擬定數控車床應具有的功能是做好前期准備,合理選用數控車床的前提條件:滿足典型零件的工藝要求。
典型零件的工藝要求主要是零件的結構尺寸、加工范圍和精度要求。根據精度要求,即工件的尺寸精度、定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來選擇數控車床的控制精度。 根據可靠性來選擇,可靠性是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保證。
數控機床的可靠性是指機床在規定條件下執行其功能時,長時間穩定運行而不出故障。即平均無故障時間長,即使出了故障,短時間內能恢復,重新投入使用。選擇結構合理、製造精良,並已批量生產的機床。一般,用戶越多,數控系統的可靠性越高。
❸ 車床上常用的裝夾工具的方法有幾種
1、萬能通用夾具。如機用虎鉗、卡盤、吸盤、分度頭和回轉工作台等,有很大的通用性,能較好地適應加工工序和加工對象的變換,其結構已定型,尺寸、規格已系列化,其中大多數已成為機床的一種標准附件。
2、專用性夾具。為某種產品零件在某道工序上的裝夾需要而專門設計製造,服務對象專一,針對性很強,一般由產品製造廠自行設計。常用的有車床夾具、銑床夾具、鑽模(引導刀具在工件上鑽孔或鉸孔用的機床夾具)、鏜模(引導鏜刀桿在工件上鏜孔用的機床夾具)和隨行夾具(用於組合機床自動線上的移動式夾具)。
3、可調夾具。可以更換或調整元件的專用夾具。
4、組合夾具。由不同形狀、規格和用途的標准化元件組成的夾具,適用於新產品試制和產品經常更換的單件、小批生產以及臨時任務。
(3)內孔自動卡緊裝置擴展閱讀
在機床上加工工件時,為使工件的表面能達到圖紙規定的尺寸、幾何形狀以及與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加工前必須將工件裝好(定位)、夾牢(夾緊)。
應用機床夾具,有利於保證工件的加工精度、穩定產品質量;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降低成本;有利於改善工人勞動條件,保證安全生產;有利於擴大機床工藝范圍,實現「一機多用」。
夾具通常由定位元件(確定工件在夾具中的正確位置)、夾緊裝置、對刀引導元件(確定刀具與工件的相對位置或導引刀具方向)、分度裝置(使工件在一次安裝中能完成數個工位的加工,有回轉分度裝置和直線移動分度裝置兩類)、連接元件以及夾具體(夾具底座)等組成。
❹ 鑽機的結構及特點
鑽機為整體式布局(圖3-1),由主機、操縱台、泵站、履帶車體和穩固裝置五大部分組成,主機、泵站、操縱台之間用高壓膠管連接,共同安裝在履帶車體之上,結構緊湊,便於井下搬遷運輸。
圖3-1 鑽機結構示意圖
一、主機
主機(圖3-2)由回轉器、給進裝置、夾持器、調角裝置組成。
圖3-2 主機結構示意圖
1.回轉器
回轉器由油馬達、變速箱、抱緊裝置和液壓卡盤組成(圖3-3;表3-1)。
圖3-3 回轉器結構示意圖
油馬達為手動變數斜軸式柱塞馬達,通過齒輪減速驅動主軸和液壓卡盤回轉,調節馬達排量可以實現無級變速。變速箱包含行星齒輪和圓柱斜齒輪兩級減速。抱緊裝置為常開式結構,在採用孔底馬達鑽進工藝時通入高壓油,使之抱緊輸入軸,防止鑽桿轉動。液壓卡盤為油壓夾緊、彈簧松開的膠筒式結構,具有自動對中、卡緊力大等特點。控制液壓卡盤的壓力油通過箱體上的濾油器和主軸上的配油裝置供給。配油裝置的泄漏油通過變速箱後經回油濾油器直接回到油箱,這部分油既起到潤滑齒輪和軸承的作用,又可帶走齒輪攪油產生的熱量。
表3-1 回轉器零部件明細
續表
注:表中的序號與圖3-3中的編號對應。
回轉器採用卡槽式連接安裝在給進裝置的拖板上,藉助給進油缸帶動拖板沿機身導軌往復運動,實現鑽具的給進或起拔。回轉器主軸為通孔式結構,使用鑽桿的長度不受鑽機給進行程的限制。
(1)抱緊裝置
抱緊裝置(圖3-4;表3-2)為常開式結構,在採用孔底馬達鑽進工藝時通入高壓油,使之抱緊輸入軸,防止鑽桿轉動。
圖3-4 抱緊裝置結構示意圖
表3-2 抱緊裝置零部件明細
續表
注:表中序號與圖3-4中的編號對應。
(2)液壓卡盤
液壓卡盤(圖3-5;表3-3)為油壓夾緊、彈簧松開的膠筒式結構,具有自動對中、卡緊力大等特點。控制液壓卡盤的壓力油通過箱體上的濾油器和主軸上的配油裝置供給。
圖3-5 液壓卡盤結構示意圖
表3-3 液壓卡盤零部件明細
注:表中的序號與圖3-5中的編號對應。
2.給進裝置
給進裝置由兩根並列的給進油缸、機身和拖板組成(圖3-6;表3-4)。給進油缸選用雙桿缸,兩側的活塞桿與機身的兩端固定。缸體上的卡環卡在拖板的擋塊之間,缸體在活塞桿上往復運動即可帶動拖板及回轉器沿機身導軌移動。
表3-4 給進裝置零部件明細
續表
注:表中序號與圖3-6中的編號對應。
圖3-6 給進裝置結構示意圖
3.夾持器
夾持器(圖3-7;表3-5)固定在給進裝置機身的前端,用於夾持孔內鑽具,還可配合回轉器實現機械擰卸鑽桿。卡瓦由螺釘固定在卡瓦體上,卡瓦體靠擋邊與銷軸實現軸向固定。將兩根銷軸抽出即可從一側取出卡瓦體,使夾持器通孔擴大,以便通過粗徑鑽具。在夾持器與給進機身的連接處設有兩組調整墊片,用於調整夾持器卡瓦組的中心高,使之與回轉器主軸中心高相一致。
圖3-7 夾持器結構示意圖
表3-5 夾持器零部件明細
續表
注:表中序號與圖3-7中的編號對應。
4.調角裝置
調角裝置由橫梁、撐桿、滑輪裝置、支座、墊板和銷組成。橫梁用來穩固給進裝置。調角時滑輪裝置套裝在上穩固裝置前油缸上,用鋼絲繩繞過滑輪和橫梁。油缸上頂,橫梁即上升,進而帶動給進裝置上仰。俯角調整是通過調整下穩固裝置前後支腿高度差實現的。
二、操縱台
圖3-8 操縱台結構示意圖
操縱台是鑽機的控制中心,由多種液壓控制閥、壓力表及管件組成(圖3-8;表3-6)。鑽機行走、轉向、動力頭回轉、給進起拔、機身調角穩固等動作的控制和執行機構之間的聯動功能都是通過操縱台上的閥類組合來實現的。為使鑽機布局合理,結構緊湊,按不同的工作狀態,將操縱台分為主操縱台和副操縱台兩部分。主操縱台在鑽孔時使用,設在履帶車體後方左側,也便於在鑽進時觀察孔口情況,遠離孔口進行操作,有利於安全。副操縱台在鑽機行走、車體穩固調角或測斜時使用,設在履帶車體後方中間位置,符合操作及駕駛習慣。
表3-6 操縱台零部件明細
續表
注:表中的序號與圖3-8中的編號對應。
主操縱台上設有馬達回轉、給進與起拔、起下鑽功能轉換、鑽進功能轉換、夾持器功能轉換、Ⅱ泵功能轉換、Ⅱ泵分流功能轉換七個操作手把,溢流閥調壓、減壓閥調壓和起拔節流三個調節手輪,以及Ⅰ泵系統壓力表、給進壓力表、起拔壓力表、Ⅱ泵系統壓力表和回油壓力表等五塊壓力表。為實現聯動功能而設置的專用閥安裝在油路板內,所有油路控制閥、壓力表及其間的連接管路均安裝在一個框架內。副操縱台靠主操縱台供給高壓油工作,共設兩個履帶行走操作手把和一個九聯多路閥,其中一聯控制絞車馬達,其餘八聯控制八隻穩固調角油缸的伸縮。正常鑽進時,上述油缸均不工作,主操縱台也不向副操縱台供油。
三、泵站
泵站(圖3-9)是鑽機的動力源。由防爆電機泵組(圖3-10;表3-7)和油箱(圖3-11;表3-8)等部件組成。電動機通過彈性聯軸器帶動Ⅰ、Ⅱ泵工作,從油箱吸油並排出高壓油,經操縱台的控制和調節使鑽機的各執行機構按要求工作。Ⅰ、Ⅱ泵均為液控變數泵,效率高,溫升慢。
圖3-9 泵站結構示意圖
圖3-10 電機泵組結構示意圖
圖3-11 油箱結構示意圖(隱藏後側板)
表3-7 電機泵組零部件明細
續表
注:表中序號與圖3-10中的編號對應。
表3-8 油箱零部件明細
續表
續表
注:表中序號與圖3-11中的編號對應。
注意:1)為避免油箱內液壓油污染,必須通過空氣濾清器的濾網加入符合標準的液壓油;
2)為保證進油順暢,應定期清洗油箱和吸油濾油器;
3)為保證鑽機連續工作時油箱內的液壓油溫度不超過60℃,應通過冷卻器使液壓油降溫;
4)冷卻器的冷卻水壓力不得超過1MPa;
5)當冷卻器的出水不暢時,應對其進行清洗。
四、履帶車體
履帶車體(圖3-12;表3-9)由履帶底盤、車體平台組成。履帶底盤選用鋼制履帶片,耐磨、強度高。車體平台固接在履帶底盤的橫樑上,用來安裝固定主機、泵站和操縱台等部件。
圖3-12 履帶車體結構示意圖
表3-9 履帶車體零部件明細
注:表中序號與圖3-12中的編號對應。
五、穩固裝置
穩固裝置由油缸、伸縮桿、上下接地裝置等組成(圖3-13;表3-10),鑽機運輸時若高度超高可將油缸以上的伸縮桿等去掉。穩固裝置統一由副操縱台上的九聯閥控制油缸的伸縮實現鑽機的穩固。
圖3-13 穩固裝置結構示意圖
表3-10 穩固裝置零部件明細
注:表中序號與圖3-13中的編號對應。
六、鑽機特點
1)主機、泵站、操縱台三大件集中布置在自行式履帶車體之上,搬遷方便。
2)卡盤和夾持器相配合,可實現鑽具擰卸機械化,減輕工人勞動強度。鑽機上設置多種聯動功能,可提高工作效率。
3)給進與起拔鑽具能力大,提高了鑽機處理孔內事故的能力。
4)採用雙泵系統,回轉參數與給進參數可以獨立調節。變數油泵和變數油馬達組合,轉速和轉矩可在較大范圍內無級調整,提高了鑽機的適應能力。
5)回轉器主軸為通孔式結構,鑽桿長度不受鑽機給進行程的限制。取出夾持器卡瓦體,可擴大其通孔直徑,便於起下粗徑鑽具。
6)液壓元件採用進口或國產先進定型產品,性能穩定,通用性強,質量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