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助】有關細胞劃痕法操作中不明白的
1、不需要制備基底膜了。
2、最好用無血清培養基洗滌細胞
3、可以用遷移的細胞數來說明細胞遷移能力
4、劃痕以後需要洗滌細胞,然後加入條件培養基。
㈡ 細胞劃痕實驗 是轉染之前劃還是轉染之後劃
現在這個行業發展的不錯,生物實驗技術外包也會跟著發展,比如一些高內校或者企業部分實驗不想容自己內部開展,或者涉及的設備比較昂貴,技術要求高,都會尋求外包。但是現在競爭也比較大,的得看單位這邊整體做的怎麼樣。
做的比較好的,一般都是上海地區的,你可以看下基爾頓生物。
㈢ 細胞劃痕實驗怎麼找到原拍照地方
您好,現在這個行業發展的不錯,生物實驗技術外包也會跟著發展,比如一些回高答校或者企業部分實驗不想自己內部開展,或者涉及的設備比較昂貴,技術要求高,都會尋求外包。但是現在競爭也比較大,的得看單位這邊整體做的怎麼樣。
其次要看下你選擇單位的規模如何,上海這邊的,你可以看下基爾頓生物,原代細胞培養,動物造模,整體課題外包。
㈣ 細胞劃痕實驗檢測侵襲與遷移能力有區別嗎
不一樣,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侵襲主要是腫瘤細胞在原發部位的浸潤,而遷移是腫瘤細胞隨血液或淋巴轉移至其他部位。遷移需要腫瘤細胞先通過它們的侵襲能力進入血管或淋巴管道系統,侵襲力越強越容易出現轉移。
㈤ 求細胞遷移實驗步驟(Transwell或細胞劃痕法都可以)
細胞遷移實驗步驟(Neuroprobe的使用方法)
1.膜預處理
將48.5ml H2O +1.5ml 醋酸+150μL 鼠尾膠原置於50ml的離心管。在膜的粗糙面用鉛筆做標記,放入上述溶液中4度過夜。
實驗前將膜取出,放入裝有PBS的培養皿中漂洗一遍,再用飢餓培養基洗一遍,吸去培養基後加入新的飢餓培養基,放入37度培養箱中。
2. 處理細胞
將細胞消化,調濃度1×105個/ml,細胞遷移裝置下層加入166μl含有刺激因子的飢餓培養基。小心鋪好膜(粗面朝下),裝好塑料墊,固定上層裝置。上層加入100μl細胞懸液,遷移4-6h。
3. 固定
小心將膜取下來,在用PBS弄濕的濾紙上掛掉光滑面的細胞,在新的濾紙上粗面朝上放置,徹底晾乾。然後再甲醇里粗面朝上固定5min,徹底晾乾。
4. 染色
粗面朝下置於結晶紫染液中30min,取出膜用雙蒸水漂洗一遍,粗面朝上放在載玻片上,數細胞。
這個方法比transwell方便。與boyden chemper法類似。
Transwell法的步驟:
先把小室擦乾凈後在超凈工作台照紫外過夜。如新的小室省略此步。下一步將小室倒扣並小室的底部外側滴加0.1%(還是1%記不清了)的明膠室溫放置20-30分鍾。這是將細胞消化下來,調濃度。拿出24孔板加600ml的含有刺激因子的培養基。小室上還未乾的明膠甩掉,加細胞放入24孔板里。放入細胞培養箱培養4-6小室。拿出小室甩掉里邊的培養基。小心擦盡小室里邊的細胞(不能碰外邊)。將小室放入裝有600ml結晶紫的24孔板染色1小時。移到空的24孔板後即可在顯微鏡下觀察了。
㈥ 劃痕試驗和transwell試驗在檢測細胞遷移能力上的區別
兩者都是分上室下室,上下室中間有聚碳酸酯膜,細胞種在上室,下室有營版養成分,唯一不同的是權細胞侵襲實驗中,聚碳酸酯膜上室側鋪一層基質膠,用以模仿體內細胞外基質,細胞欲進入下室,先要分泌基質金屬蛋白酶將基質膠降解,才可以通過聚碳酸酯膜。至於具體怎麼做,需要注意什麼,你可以問一下中洪博元,他們專門搞實驗這塊的
㈦ 求助:誰能告訴我細胞傷口癒合實驗和細胞劃痕實驗是不是一個概念
兩個是同一個實驗的。測定遷徙來說,劃痕試驗即可。而要是測定侵襲的話,現在多採用MATRIGEL鋪底的TRANSWELL小室實驗進行。
㈧ 細胞劃痕實驗具體步驟
我這個貨尿水尿的一般出來情況下是不好處理的,而也很嚴重的
㈨ 關於細胞劃痕實驗的分析問題,最近做細胞劃痕實驗,不知道怎麼分析有無意義,還有看文獻看別人測量的劃痕
好奇怪啊,你都做細胞劃痕試驗了,居然不知道均數加減標准差。沒有學過統計學么?內
任何容實驗都不會只做1次。假如在同一個處理組你重復了8次,那就測得8個結果。加一起除以10,就是均數。標准差反映的是這8個數據與均數的偏離程度。比如10±1,這個寫法表明你這8個數據的平均值是10,而1代表這8個數據總體上偏離均數10的程度。如果這8個數據都在10左右,那標准差就會很小。如果8個數據裡面有些值離10比較遠,比如高到20,低到5,這類的值越多,那標准差就會越大。這是我們做實驗很不願意看到的。這說明同一個組的數據太離散,實驗的誤差比較大,數據就不可信了,而且組跟組之間進行比較時,可能都沒有差異了。
至於如何分析有無差別,還是去看看統計學吧,如何進行組和組之間的比較。還要學會使用統計軟體。從現在的情況看,lz對統計幾乎一無所知,要看的東西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