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機械手夾具有哪些快換裝置與快換結構
有快速交換傢具的部品,看你使用機械手品牌了,要是我們自己廠家的可以實現全自動換夾具
『貳』 注塑機專用機械手的技術參數
注塑用機械手的技術參數確定機械手的規格和工作性能,主要的技術參數有以下幾點。
抓重:機械手抓取製品的額定重量或載荷。
手臂的運動參數包括手臂的伸縮,升降,回轉等運動速度和范圍。
手部的抓取范圍及抓取力的大小。
定位精度:位置的設定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
定位方式:點位控制或連續軌跡控制方式。
驅動系統參數:
控制系統參數;
機械手的工作循環時間;
自由度數目和坐標形式等。
『叄』 拓斯達機械手怎麼樣通過規格了解具體的參數
舉個例子:MDE-80s-90-79-P/N-16R規格的機械手,其中"MDE-80"代表的是系列名稱,「s"代表的是五軸機械手,不版帶"s"代表的是三軸機械手,「90」代權表機械手上下行程為900mm,79代表前後最大行程790mm,「P」代表正向安裝,"N"代表反向安裝,"16"代表走行長度為1600mm,"TR"代表拓斯達。
『肆』 快速自動換刀技術的結構方法
除了在傳統換刀裝置的基礎上提高動作速度外,還出現了一些新方法和新結構換刀裝置。
(1)多主軸換刀
這種機床沒有傳統的刀庫和換刀裝置,而是採用多個主軸並排固定在主軸架上,一般為3~18個。每個主軸由各自的電動機直接驅動,並且每個主軸上安裝了不同的刀具。換刀時不是主軸上的刀具交換,而是安裝在夾具上的工件快速從一個主軸的加工位置移動到另一個裝有不同刀具的主軸,實現換刀並立即加工。這個移動時間就是換刀時間,而且非常短。由夾具快速移動完成換刀,省去了復雜的換刀機構。奧地利ANGERG公司生產的這種結構的機床,實現了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僅為0.4s。是目前世界上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最短的機床。這種結構的機床和通常的加工中心結構已大不相同。不僅可以用於需要快速換刀的加工,而且可以多軸同時加工,適合在高效率生產線上使用。
(2)雙主軸換刀
加工中心有兩個工作主軸,但不是同時用於切削加工。一個主軸用於加工,另一個主軸在此期間更換刀具。但需要換刀時,加工的主軸迅速退出,換好刀具的主軸立即進入加工。由於兩個過程可以同時進行,換刀時間實際就是已經裝好刀具的兩個主軸的換位時間,使輔助時間減到最少,即機床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達到最短。由於有兩個主軸,這種機床的刀庫和換刀機械手可以是一套,也可以是兩套。如德國Alfing-Kessler公司生產的加工中心採用雙主軸系統,使用一套刀庫和換刀機械手。而德國Hornsberg-Lamb公司生產的HSC-500、HSC-630、HFC-630加工中心有兩個主軸和兩套換刀系統。兩個主軸可以用1.0~1.5s的時間移動到加工位置並啟動加速到加工的最大速度。具體的交換時間取決於機床的尺寸。
(3)刀庫布置在主軸周圍的轉塔方式
這種方式,刀庫本身就相當於機械手,即通過刀庫拔插刀並採用順序換刀,使機床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較短。這種方式如果要實現任意換刀,則就隨所選刀在刀庫的位置不同而存在時間長短不等,最遠的刀可能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較長。因此,這種方式作為高速自動換刀裝置只能採用順序選刀的方式。
(4)多機械手方式
同樣,刀庫布置在主軸的周圍,但採用每把刀有一個機械手的方式使換刀幾乎沒有時間的損失,並可以採用任意選刀的方式。德國CHIRON公司生產的這種結構的機床,實現了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僅為1.5s,是目前世界上單主軸機床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最短的加工中心。
『伍』 工具快換裝置能快速裝卸機器人的末端操作器嗎
工具快換裝置是可以快速裝卸機器人的末端操作器。
機器人工具快換裝置使單個機器人能夠在製造和裝備過程中交換使用不同的末端執行器以增加柔性,被廣泛應用於自動點焊、弧焊、材料抓舉、沖壓、檢測、卷邊、裝配、材料去除、刺清理、包裝等操作,具有生產線更換快速、有效降低停I時間等多種優勢。
『陸』 其他專用工具使用
(一)鑽柱擺放用具
扶、移、排裝置,是用於實現升降工序機械化、自動化的機具之一。它與塔上無人提引器、擰管機配合使用,可以減少機場操作人員,減輕體力勞動,縮短提下鑽時間。
目前,在地勘行業鑽探施工中使用的鑽桿扶、移、排裝置有多種結構形式,大致分為三類,包括立柱式、聯動式和機械手。以下主要介紹立柱式。
1.立柱式擺管器
立柱式擺管器是一種簡單的移管裝置,特點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但勞動強度較大,且僅能實現移管。下鑽時提引器必須爬竿,平行作業程度低。
立柱式擺管器僅能與自脫式提引器配合使用,一般用於直孔。圖5-7是遼寧省煤炭局地質勘探公司設計的立柱式擺管器。
圖5-7 立柱式擺管器(單位:mm)
1—底座;2—立柱;3—手把;4—支梁;5—擺管鉤;6—擺管架
2.立柱式移管器
立柱式移管器是人力控制的機械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輕便靈活,安全可靠等特點。一般野外隊均可配製使用。
(1)立柱式移管器結構
立柱式移管器結構如圖5-8所示。主要由立柱、底座、手輪、滑道架、機械手及繩索部分等組成。
圖5-8 立柱式移管器
1—底座;2—鋼球;3—立柱;4—滑道架;5—機械手;6,7,8,9—滑道架連接板;10—螺桿;11—夾板;12,13,14—滑輪;15—手把;16—鋼繩;17—導向螺栓;18—軸;19—扭簧;20—鎖叉;21—手掌;22—卡銷;23—拉繩;24—卡瓦;25—手輪;26—鋼繩;27—杠桿;28—連桿;29—扭管
(2)立柱式移管器操作方法
立柱插入帶鋼球的底座中,其上端固定在支撐架的軸承套內。當立柱在底座中回轉時,固定在立柱上的滑道架、機械手和杠桿也會隨之擺動。
滑道架用鋼板焊接而成,並用螺桿、夾板固定在立柱上,滑道架上裝有滑輪,用以夾持機械手、並成為機械手前後移動的軌道。在滑輪上還套有鋼繩,每根鋼繩都有一端拴在手把上,另一端分別固定在機械手前後兩端的螺釘上。當上抬或下壓手把時,牽動鋼繩,再通過滑輪拉動機械手,使其在650mm范圍內伸縮。左右扳動手把時,使立柱回轉並帶動機械手左右擺動,即可移、擺管。為防止機械手伸縮時側向旋轉,在滑道架的連接板(圖5-8之6)上,擰有導向螺栓,其頂端插入機械手的導向正長槽內,起導正作用。
機械手前端為鉗形手掌,與鑽桿鎖叉配合,可進行抓、扶鑽桿。鎖叉在扭簧作用下,處於張開狀態。機械手擺動、抓鑽桿時,由於鑽桿的沖撞鎖叉壓縮扭簧,使鎖叉沿軸回轉,並與「手掌」合攏抓住鑽桿。同時卡銷在扭力彈簧的作用下,向上抬起將鎖叉卡住,扶管時鑽桿就不會從機械手內脫出。
端管時,搖動絞車手輪,卷繞鋼繩,拉動端管杠桿,帶動卡瓦卡住鑽桿。繼續卷繞鋼繩,使機械手內的連桿抬起,即可端起170mm高度。
端、移、擺管完畢後,拉動拉繩,退回卡銷,可使鎖叉自行張開。
手搖絞車軸座於兩盤205軸承上,手輪直徑與捲筒直徑之比為9∶1,端管杠桿力臂與重臂之比2∶1,故稍用很小的力即可將立根提起。
與此型移管器配套使用的有弧形管架和立根台。
(二)鑽桿、套管夾持用具
其包括鑽桿、套管夾持器、手扶卡和套管夾板、墊叉(下)等。這里著重介紹夾持器。
1.夾持器的結構
夾持器又稱為腳踏式夾持器;與繩索取心鑽具配套使用。主要用於夾持繩索取心鑽桿,可代替墊叉。它由偏心座、鍵、軸、卡瓦、連桿、曲柄、夾持板、腳踏板等組成(圖5-9)。
圖5-9 腳踏式夾持器
1—偏心座;2,10—鍵;3—軸;4—卡瓦;5—開口銷;6—柱銷;7—墊圈;8—連桿;9—曲柄;11—夾持板;12—底座;13—螺母;14—螺栓;15—腳踏板;16—安全銷
2.夾持器的操作動作
1)夾持鑽桿時,松開腳踏板後,偏心座推動卡瓦把鑽桿夾緊,又由於鑽桿的自重作用,進一步帶動卡瓦和橢圓夾頭向下移動,夾緊鑽桿,即鑽桿的質量越大,夾持得越緊。
2)松開鑽桿時,在提升鑽桿的同時,腳踏偏心座的腳踏板,從而使卡瓦向兩邊移動,把夾緊的鑽桿松開。此夾持器的夾持能力為5~7t。夾持規格為φ43~71mm。
『柒』 換刀裝置中常用的雙臂機械手有哪幾種手爪結構他們在換刀過程中要完成那些基本動作
雙臂單爪換刀機械手和鏈式刀庫自動換刀裝置設計(自動換刀機械手設計) 加工中心是現代機械加工中用得最多的設備之一,
而自動換刀裝置作為加工中心的核心部件,一直處在不斷改進之中。
設計一台小型加工中心的刀庫及自動換刀裝置。
首先,主要針對目前機床上常用的幾種類型的刀庫(鼓盤式刀庫、鏈式刀庫、格子盒式刀庫等)進行了比較分析,
最終選用鏈式刀庫結構,
選擇伺服電機驅動,
採用蝸桿蝸輪裝置減速,
並完成了鏈條的選擇和鏈輪的設計計算。
另外,選擇雙臂單爪機械手結構,
對其運動作了詳細的分析,
最終將換刀運動分解為手臂的伸縮,
手架的伸縮和回轉三個動作。
全部採用液壓系統進行控制。
在合理選用液壓缸之後,
繪制出了液壓系統控制圖、
機械手動作原理圖,
基本完成了自動換刀裝置的設計工作。
『捌』 機械手有哪些規格
齊工QG-304機械手用途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