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煤炭資源井工開采
1.2.2.1 井工開采主要特點分析
我國近90%的煤炭是通過井工開采生產的。井工煤礦開采必須從地面向地下開掘一系列井巷(圖1-2),其生產過程是地下作業,自然條件復雜。開採的主要特點是需要進行礦井通風,存在瓦斯、煤塵、頂板、火、水五大災害。[1,2]
圖1-2 煤炭井工開采
(1)礦井通風。因為井工煤礦生產是地下作業,地面空氣在進入井下並流經各作業場所的過程中,將摻入有害氣體和礦塵,成分逐漸發生變化。同時,由於地熱作用,人體和機械散熱,水分的蒸發等,井下空氣的溫度和濕度都會顯著增高,造成不良的氣候條件,因此,要對礦井進行通風。
(2)瓦斯、礦塵災害。在開採煤炭的過程中,要產生瓦斯和礦塵。瓦斯和礦塵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礦塵還能使礦工患煤、矽肺病,給礦工帶來痛苦。
(3)頂板災害。在地下採掘過程中,由於礦山壓力的作用,頂板會垮落。如果頂板管理工作出現漏洞,則會發生頂板事故。
(4)礦井火災。礦井火災也是煤礦生產中的主要災害之一,一旦發生礦井火災,不但會造成煤炭資源的損失,打亂各項工作的布置,還往往會造成瓦斯、煤塵爆炸,使災害程度和范圍擴大。
(5)礦井水災。礦井在建設和生產過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會通過各種通道湧入礦井。為保證礦井正常建設與生產,必須採取各種措施防止水進入礦井,或者將進入礦井的水排至地面,但當礦井涌水超過正常排水能力,或在採掘工作時挖透老塘積水或岩溶水等地下水體時,就會造成水害。
1.2.2.2 井工開采主要作業內容
(1)井工開采方法與工藝
採煤方法與工藝的不斷完善是采礦發展的主題,採煤工藝的發展帶動了煤炭開采各環節的變革。由於長壁開采是一種最經濟的井工採煤方法,目前壁式採煤法在全球井工開采中普遍應用,占據著核心地位。
長壁採煤工藝中,針對緩傾斜、傾斜煤層,目前採用的採煤方法與工藝有緩傾斜薄、中厚煤層單一長壁綜采,緩傾斜厚煤層傾斜分層長壁綜采,緩傾斜厚煤層一次采全高長壁綜采,緩傾斜厚煤層放頂煤長壁綜采等。
目前長壁工作面向集中、高效方向發展,工作面長度不斷增大。世界上第二條采高達7m的綜采工作面已經於2010年12月在上灣煤礦建成。7m大采高重型綜采工作面長319m,比神華神東煤炭集團公司補連塔煤礦第一個7m大采高工作面長18m,走向長度4231m,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大采高工作面。正常情況上每刀可割煤2700t,較6.3m采高綜采工作面單刀多產300t,資源回收率提高14%,較6.3m采高工作面多采出煤炭100萬t,資源回收率提高8%以上;2011年創造了126.5萬t世界綜采月單產紀錄,綜采年單產達到1400萬t水平。
神華集團神東公司大柳塔礦,工作面走向長度2000~6200m,平均4100m,工作面長度240m,2002年綜采工作面年產量達到874萬t,超過了美國20英里礦保持的綜采工作面年產649.43萬t的世界先進水平;兗礦集團興隆庄礦,綜放一隊產量達639.92萬t,刷新綜放工作面年產新紀錄,薄煤層刨煤工作面單產已突破百萬t大關。
針對厚及中厚急傾斜煤層,目前普遍採用偽傾斜柔性掩護支架採煤法;針對急傾斜特厚煤層,採用水平分段放頂煤採煤法。倒台階採煤法、巷道短壁小階段採煤法在急傾斜煤層開采中也較多採用。新疆烏魯木齊礦業集團鹼溝礦開采84°急傾斜煤層,使用水平分層放頂煤工藝,工作面年產達45.9萬t,刷新我國急傾斜工作面生產紀錄。
我國是世界上應用水力採煤最早的國家之一,產量據世界前列,在傾角10°以上、煤層中厚以上、頂底板穩定的低瓦斯礦井有較好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在煤層厚度、傾角變化較大的不規則煤層中應用更能發揮其能力。
(2)技術裝備
井工開采技術裝備總體趨勢是根據煤炭開采條件,以高產高效、減人增效、安全可靠為目的,向大型化、集約化、自動控制、無人工作面發展。
綜采工作面:主要設備均實現機電一體化,具有自診斷功能和通訊功能,為工作面生產自動化,提高系統的開機率,保障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及全礦井的自動控制及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礎。應用輔巷多通道快速搬家技術,從舊工作面采通,掛網,重型綜采設備的回撤、搬遷,到新工作面的設備安裝調試並達到試生產條件最快僅需7d時間,真正實現了快速、安全、優質、高效。許多工作面使用高電壓(3300V或4160V)。
無人工作面:我國引進德國采礦技術公司(DBT)全自動化刨煤機綜采系統(刨煤機、輸送機及計算機遠程式控制制技術),其餘配套設備均由國內各生產廠家協助製造。可適應35°以下薄及中厚煤層,工作面經濟長度210m以上,生產能力900t/h,電機功率630kW,目前正在國內鐵法煤業(集團)公司等礦山應用。
採煤機械:我國大柳塔礦引進的6LS 5型採煤機,裝機總功率為1500kW,生產能力達2800t/h,電牽引調速;微機控制,採用先進的信息處理和感測技術,對採煤機的運行工況及各種技術參數進行採集、處理、顯示、存儲和傳輸,並通過編程對採煤機進行全面控制、監控和保護,以及實現採煤機電氣系統的自動調節,截割電機功率自動平衡和機械故障自動查尋診斷等功能。螺旋鑽機無人採煤技術在我國也較為成熟,在薄煤層開采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日前,一種新型三鑽螺旋鑽式採煤機已在我國研製成功。該採煤機應用於薄煤層中,對提高煤層資源回收率效果明顯。該機的一次采寬為1.9m,采深可達85m,適用於煤層厚度為0.5~0.9m,煤層傾角-15°~+15°,煤層走向傾角小於8°的各種硬度的薄煤層,其日產量可達250~350t。
液壓支架:多採用大采高強力兩柱掩護式支架,工作阻力達6000kN以上,最高達9800kN。
刮板輸送機:要求大運量、長運距、大功率、長壽命、高可靠性,幾乎所有的刮板機都使用雙中鏈,刮板機功率達1790kW,小時輸送能力可達2500t以上。
膠帶輸送機:要求長距離、大運量、大功率,以保證大煤流的運輸暢通,有的工作面可以伸縮帶式輸送機的鋪設長度已達5000m,運輸能力為2000~3000t/h,帶速達5m/s,裝機總功率1125kW。橋式轉載機輸送能力達2500t/h,長度27m,電機功率315kW。
(3)采場圍岩控制技術
國內大型煤礦采場多採用重型液壓支架支護,巷道支護則以錨桿支護為主。中、小型煤礦回採面多採用單體液壓支柱、金屬支柱支護,巷道支護多以錨桿為主,砌碹、金屬支架為輔。
針對堅硬頂板、破碎頂板、急傾斜、大采高、大采深采場等不同條件的支護技術和材料不斷推出。耐炮崩、輕型化單體液壓支柱和厚煤層巷道錨索、可伸縮錨桿陸續生產。
監測儀表趨於直觀、輕便、小型化。
1.2.2.3 井工開采存在問題剖析
(1)採煤技術水平較低,技術裝備較差,煤機製造技術落後[3]
與國外同行業相比,在機電一體化、智能化、自動化的控制技術,產品可靠性技術,數字集成技術與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中、小型礦井落煤方式還以炮采為主,工作面走向長度偏短;採煤方法多為長壁工作面開采,全部陷落法管理頂板,因而對上覆岩層和地表的破壞較為嚴重。
在採煤機械化系統中,運輸系統、采場圍岩控制系統、巷道准備系統和輔助運輸系統技術裝備較差,功率及生產能力較小,機械化程度和工效普遍不高。
引進消化國外先進設備方面不夠。在井下自救系統中,避災系統、個人防護裝備水平仍然很低,對瓦斯等重大災害預測預報的儀器、儀表還不能完全達到要求,對安全事故的防治技術及裝備不能充分有效防治災害或最大限度減輕災害。
(2)重大科技攻關課題難以實現,重大安全技術問題難以解決
目前,我國煤礦在「一通三防」(礦井通風,防治瓦斯、防治煤塵、防滅火)及防治水、礦井深部地壓、沖擊地壓、高溫害和支護等方面存在許多技術難題,嚴重威脅著煤礦安全生產,這些涉及行業技術發展共性的基礎性和前瞻性重大科技工作課題,國家支持范圍和力度與過去相比大大減少。重點煤炭企業下放後,受單個企業和科研院所經濟實力限制,難以開展技術攻關。
煤炭地下氣化技術和煤炭地下漿化(液化)技術,受經濟成本等因素影響未能有效推廣應用。
(3)專業技術人才面臨青黃不接的狀況
國有煤礦中,大專以上程度的技術人員僅占職工總數的3%,而個體煤礦相應技術人員的比例更低,該比例在發達國家則佔60%以上。在近40個年產500萬t以上的大中型煤炭企業中,工程技術人員不足2000人。由於煤炭行業安全的特殊性,地礦類專業學生比例逐年減少,據9所原煤炭高校的不完全統計,畢業生到煤炭行業就業的不到10%。某礦業集團近10年流失人才900多人,其中技術人才270人,10年內未進1名大學生。技術人員匱乏和層次低,使技術措施不到位,制約煤礦生產安全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Ⅱ 工業自動化技術分別有哪兩大應用主體領域
工業自動化技術分別某兩大有主體應用,一個是應用,第二個是工業用,主要是這兩個方面。尤其是工業用方面特別多
Ⅲ 機械自動化專業在煤礦綜采隊主要干什麼活啊,專業對口么.與機電隊相比哪個更有發展
也不是像一樓說的那麼籠統,機械自動化相當於採煤是個比較擦邊的專業專,與機電有關聯,如果來屬綜采隊,到機電隊的可能性是相當大,因為採煤除了靠隊地質條件和實際的經驗外,就是玩機電設備,相對你專業也是比較對口。
不知你要來綜采是什麼原因,我猜有兩個理由1 錢 2 提升 ,相對於工資來說,4000左右應該不成問題,看你什麼學歷了 本科 研究生 大專 那肯定到礦上以後位置是不一樣的 相對的待遇與工作強度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非得要與技校出身的機電隊相比,那是,你自己怎麼看`````````
至於以後的發展,跟社會一樣吧,看自己會不會混了,如果你是死頭混子 頭硬,那你不是肯定上不去嗎
Ⅳ 江蘇天明機械集團,連雲港的,想了解一下
我一朋友在天明,據了解還不錯。天明機械集團,在連雲港開發區朐鳳路108號,離市區很近。企業綜合實力很強,專業技術人才(本科以下)待遇還可以,對待人才(本科或研究生)有優待。住宿條件說的過去,宿舍是集體宿舍,4人一間,有空調獨衛。過節有過節費,比較少,但是對老員工待遇很好。這種企業年輕人去還是要慢慢來,積累經驗,提高自身價值。
具體資料:江蘇天明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2000年1月,憑借持續的科技創新和堅定的信念,經過10年創業,目前已經成長為一個集技術研發、裝備製造及銷售於一體的新型企業集團,具有雄厚的科技創新和市場開發能力。
集團企業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首批獲准建立了江蘇省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是國內氨綸紡絲成套設備唯一研發成功的專業生產製造企業、國家發改委認定的特種車輛資質生產企業、中國礦業聯合會地質與礦山裝備分會骨幹企業。集團產品主要有氨綸、芳綸紡絲成套設備、地質與礦山裝備系列產品、特種車輛以及風力發電關鍵零部件加工等,研製成功五大系列一百多個品種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投向市場。40多項新產品獲得國家、省、市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重點新產品、火炬計劃項目、專利新產品等殊榮。企業創始人,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盧明立先生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先後榮獲全國機械工業勞動模範、江蘇省優秀民營企業家、省「333高層次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社會主義建設者貢獻獎等榮譽稱號,當選江蘇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擔任江蘇省工商聯(總商會)副會長、江蘇省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等職。
Ⅳ 薄煤層採煤機的分類各種參數
側面工作式和正面工作式兩類
洛陽高邁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致力於煤機配件製造供應,該公司主要做MG160/390-WD電牽引採煤機配件 電:037964616990 13938819933
採煤工藝特點
薄煤層工作面采高低, 要求採煤機機身矮, 且要有足夠的功率, 通常功率不應低於100 ~200kW; 機身盡可能短, 以適應煤層的起伏變化; 要有足夠的過煤和過機空間高度; 盡可能實現工作面不用人工開切口進刀; 有較強破岩過地質構造能力; 結構簡單、可靠, 便於維護和安裝。根據這些要求, 薄煤層採煤機分為騎輸送機式和爬底板式兩類。騎輸送機式採煤機由輸送機機槽支承和導向,只能用於開采厚度大於018~019 m煤層。爬底板式採煤機機身位於滾筒開出的機道內, 機面高度低, 當采高相同時, 與騎輸送機式相比, 過煤空間高, 電機功率可以增大, 具有較大生產能力, 並且工作面過風斷面大、工作安全, 可用於開采016~018 m的煤層[ 1 ] 。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發展趨勢
(1) 採用大功率電動機或多電動機以增大總裝機容量。實踐表明, 採煤機的單機效能,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電動機功率的大小, 只有大功率, 才有高效能。薄煤層採煤機的技術關鍵是矮機身與大功率之間的矛盾, 如何解決這一矛盾, 是設計的難點和重點。
由於薄煤層賦存條件變化較大(斷層、夾矸、變薄帶較多) , 薄煤層採煤機截割堅硬矸石的概率比中厚煤層要多, 帶來的振動、沖擊也要比中厚煤層頻繁和劇烈, 因此, 整機結構的動態優化設計是今後應重點研究的問題。
(2) 改進螺旋滾筒的結構、完善液壓系統以及提高電動機的性能; 提高加工製造工藝和裝配工藝的技術水平; 更好地解決採煤機自動化及遙控的問題。
(3) 從有鏈牽引向無鏈牽引及電牽引方向發展 。
主要國產薄煤層滾筒採煤機技術參數(表1)
MG180/435-W 型採煤機組在薄煤層中的應用
鄂庄煤礦現生產水平為-300 水平,開拓水平為-530 水平,315 采區為後組煤生產,薄煤層開采,隨著現代化礦井高檔普采工作單產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採煤機技術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根據315 采區煤層構造情況,採用DY-150 型機組單滾筒割煤,與放振動炮相結合的工藝,帶采底板,該工藝存在著佔用人員多,消耗材料大,打眼需用時間長,易出現丟炮、落炮不安全隱患,針對存在問題,經調研論證,在31507E 面選用MG180/435-W 型液壓牽引機組,提高了普采工作面單產水平。
31507E 面地質條件
31507E 面為-300 水平後組煤315 采區315 運輸機下山以西薄煤層開采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長度270m, 傾斜長度112m, 煤層厚度為111~1125m, 平均為1118m, 傾角為13°,煤層直接頂為淺粉色粉砂岩,性脆,易冒落,直接底粉砂岩,淺灰色堅硬,含少量植物根化石,厚度2m, 如圖1 所示。
採煤工藝
該面採用MG180/435-W 型採煤機,配SGD-630/220 型刮板運輸機,工作面基本支護為DZ 系列單體液壓支柱,配HDJA-800 型金屬鉸接頂梁,全部跨落法管理頂板,直接帶采底板015m, 采高1168m, 機組由原單滾筒直徑<111m, 截深630mm, 到採用雙滾筒直徑<1135m, 截深800mm, 落煤、裝煤、裝矸,實現了雙向割煤,提高了割煤功率利用率,三班生產。
MG180/435-W型採煤機的組成及結構特點
MG180/435-W 型採煤機由截割部(左、右) 、液壓傳動部、牽引行走部、輔助裝置、電氣部分組成。MG180/ 435- W型採煤機的結構特點如下:
(1) MG180/435-W 型採煤機為多電機橫向布置液壓牽引,採用液壓無級調速系統來控制採煤機牽引速度。
(2) 適應煤層采高范圍114~312m, 煤層傾角≤35°;煤質硬度中硬或中硬以上,含有少量夾矸。
(3) 截割電機橫向布置在搖臂上,搖臂和機身連接沒有動力傳遞,取消了螺旋傘齒輪和結構復雜的軸。主機身分三段,既左牽引部,中間控制箱,右牽引部,取消了底托架結構,採用高強度液壓螺栓聯接,簡單可靠、拆裝方便。
(4) 液壓系統採用斜軸式柱塞馬達,主要元件與成熟採煤機通用,系統效率高,故障率低,互換性好。
系統主要技術特點
1.截割部
(1) 截割部(搖臂) 回轉採用銷鉸軸結構,與其它部件間沒有傳動鏈,回轉部分的磨損與截割部傳動齒輪嚙合無關。
(2) 截割部齒輪減速都是簡單的直齒傳動,傳動效率高。
(3) 截割電機和截割部—軸齒輪之間採用細長扭矩軸聯接,電機和截割部—齒輪安裝位置的小量誤差不影響動力傳遞,便於安裝,在受到較大的沖擊載荷時對截割傳動系統的齒輪和軸承起到緩沖作用。
(4) 高速軸油封線速度大大降低,提高了油封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5) 截割部殼體採用彎搖臂結構形式,加大了裝煤口,提高了裝煤效率,增加了塊煤率。
2.液壓傳動部
(1) 主迴路採用閉式系統,以保證系統工作油液的清潔度,提高液壓元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2) 調速系統用來改變主油泵的流量和排油方向,即改變採煤機的牽引速度、牽引方向。
(3) 保護系統設有截割電機功率保護、恆壓控制、高壓保護、低壓保護、防滑保護、調高液壓系統,保護齊全,安全可靠。
3. 牽引行走部
(1) 採用銷軌牽引,承載能力大,導向好,拆裝、維修方便。
(2) 採用雙浮動、四行星輪行星減速機構,軸承壽命和齒輪的強度大,可靠性高。
(3) 導向滑靴回轉中心同軸,保證行走輪與銷軌的正常嚙合。
4. 輔助裝置
(1) 機組左、右滾筒設有冷卻裝置、內外噴霧裝置,達到了降低煤塵和稀釋瓦斯的目的。
(2) 機組設有拖纜裝置,能保護電纜和水管,使其在拖曳時平緩過渡,不會因受力而損壞。
5.電氣部分
採用1 台300A 真空磁力起動器配合,保護功能齊全,其最大特點是在傾斜工作面上防止採煤機在不牽引時下滑
經濟效益
(1) MG180/435-W 型採煤機它具有功率大,破岩能力強,可直接割煤層底板015m, 采高1168m,
提高了生產效率。
(2) 採用MG180/435-W 型採煤機,省去了原先打眼、放炮等工序,消除了放炮帶來的不安全隱患,給工人工作帶來安全感,省去了打眼放炮程序後,可減少人員10 人/ 班,年節約費用10 人×3 班×3 萬元=90 萬元,年節約爆破材料費用28417 元/ 班×3班×350d=29 189 萬元。
(3) 採用MG180/435-W 型採煤機真正實現了雙向割煤,滾筒割煤截深由630mm 提高到800mm,加快了工作面的推進速度,提高了工作面單產,每月增加產量1 萬t, 年提高產量12 萬t, 按160 元/t, 增加銷售收入160 元/t ×12 萬t=1920 萬元。
(4) 採用MG180/435-W 型採煤機,實現了採煤機遙控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減少了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具有較大的安全效益。
(5) 採用MG180/435-W 型採煤機薄煤層帶采底板,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黑矸石資源,用於非煤三產矸石發電,以滿足高速增長的經濟對資源的渴求,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以最小的資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6) 採用MG180/435-W 型採煤機實現了軟底復雜結構薄煤層安全高效生產,它成功應用填補了新汶煤田深部復雜結構薄煤層帶采底板安全高效開采技術空白,具有極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MG300/700-WD型電牽引採煤機
主要特點:
(1)總體傳動採用多部電機橫向布置形式
採煤機的總體傳動,採用多部電機橫向布置的傳動形式,各部件之間縱向沒有直接的動力傳動,完全取消了螺旋傘齒傳動及通軸結構等縱向布置傳動環節,各部件的傳動分別獨立,並且簡單直接,從而大大地提高了機械傳動效率,降低了機體發熱程度,從根本上克服了電機縱向布置傳動形式的諸多不足。
(2)長搖臂、短機身
為了增大采高范圍和卧底量,本機採用長搖臂結構,搖臂有效長度為:2160mm,實現采高范圍:1.9~3.8m,最大卧底量可達到464mm,同時為了增強搖臂潤滑,本機搖臂設有強迫潤滑系統。另外,為 更好地適應底板起伏變化,輸送機水平彎曲以及提高爬行輸送機端頭能力,本機設計較短機身,機身總長為5940mm,兩行走輪跨距為4860mm。
(3)左右牽引部可實現電液互換
本機左右牽引部可實現電液互換,動力輸入部位可安裝液壓馬達,也可安裝40Kw牽引電機,兩種形式聯接尺寸相同,使牽引部機械傳動系統
本身電液完全互換。
(4)截割電機容量調整范圍寬
為了加寬截割電機的調整范圍,採煤機截割部設計強度為300Kw,電機容量調整范圍為200~300Kw, 行星機構基本借用MG300-W型採煤機結構,通過調整截割電機容量,可實現一機多型,液壓牽引一機派生機型為:MG200/490-W、MG250/590-W、MG300/690-W,改造成電牽引後,一機派生機型為:MG200/500-WD、MG250/600 -WD和MG300/700-WD,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工作面煤質變化要求。三種容量截割電機的聯接尺寸完全相同。
(5)液壓傳動及電控部合二為一
為了增強機身的整體剛性和部件強度,液壓傳動部和電控箱合二為一設計,其結構採用軋制厚鋼板組焊結構,組焊後箱體整體回火處理,有效地增強了機身的剛性和部件強度。為了進一步提高整體剛性,防止彈性變形過大,機體開焊,液壓傳動及電控部底部設有兩條長絲杠,通過液壓螺母與左右牽引部加固聯接,使機身縱向更加牢固可靠。
(6)取消底托架和栽絲聯接方式
為增大過煤高度,採煤機取消了底托架,過煤高度:600mm,機身各對節之間,採用大直徑穩釘銷定位,自製高強度螺栓聯接,取消了傳統的楔鐵定位和底座螺栓。為進一步提高大部件聯接的可靠性,採煤機除行走箱個別部位外,其它聯接環節一律採用特製螺母或螺母板聯接,取消了栽絲聯接方式。
(7)液壓元件成熟可靠,與過去主導產品互換率高
液壓傳動部中的主要液壓元件基本選用MG300-W和MG2×400-W系列採煤機的液壓元件,其互換率為96%,由於MG300-W和MG2×400-W系列採煤機屬於雞西煤礦機械有限公司早期研製的主導產品,分布范圍廣泛,液壓元件成熟可靠,因此,該採煤機的液壓傳動原理及控制系統與MG2×400-W型採煤機基本相同。
(8)具有很好的維護性
為提高採煤機的維護性,液壓傳動各主要控制閥,均設於箱體以外,以便於調整,另外,行走箱與牽引部採用乾式聯接方式,除設計出整體結構以外,還設計出上下分體結構,以便於行走機構易損元部件的拆裝維護,此兩種行走箱供用戶選用。
(9)操縱靈活方便
採煤機的操縱形式,包括牽引,調高在內,機身兩端為集中液控(改造成電牽引後為集中電控),中間手動,操縱靈活方便,液壓牽引時,操縱控制原理與MG2×400-W型採煤機相同,改造成電牽引時,操縱控制原理與MG400/985-WD型電牽引採煤機相同。
(10)保護和控制功能完善
為進一步提高採煤機的可靠性,除設有電機過載,過熱保護之外,液壓傳動設有恆功率自動控制,高壓保護和失壓保護,另外左右截割部(搖臂)高速端各設有機械離合,機身兩端和中間各設有急停開關。
(11)與不同輸送機的配套能力強
本採煤機標准配套輸送機槽寬規格為:830mm各種輸送機,同時可配套槽寬規格為:730mm、764mm和880mm各種輸送機,與多種輸送機配套,只需調整煤壁側聯接板。另外,本機煤壁側支撐組件設計有滾輪和滑靴兩種形式,供用戶不同選擇。
使用情況:
該機在鄭州局做工業性試驗,並於2002年7月通過簽定。試驗期間,最高日產7200噸,最高月產160000噸。目前該機已銷售12台,其中鄭州局2台、義馬局2台、靈武局2台、雞西局2台、鶴崗局2台、大同局2台。
MGTY400/900-3.3D型電牽引採煤機
太原礦山機器集團有限公司
該機型是太礦通過10多年AM500採煤機的消化、吸收和製造實踐,在其它國外電牽引採煤機基礎上興利除弊,結合中國國情,根據用戶要求而新開發設計出的機載式交流變頻調速電牽引採煤機,是煤礦綜采實現高產高效的理想設備。
性能特點
(1)採煤機總體採用了多電機橫向布置,截割電機橫向布置在搖臂上,搖臂和機身之間沒有動力傳遞,取消了傘齒輪和結構煩雜的通軸、過輪,用結構簡單的銷軸與主機架鉸接在一起。
(2)機載式交流變頻調速,超級鏈軌無鏈牽引系統。低頻起動特性好、牽引力大,能實現恆功率無級調速。
(3)主機架採用了整體結構(也可分段組合)。滾筒的切割反力、調高油缸的支承力,牽引驅動的反作用力及工作面輸送機的支承、限位、導向的作用力均由結構簡單,堅固的主機架所承受,各部件均可方便地從主機架采空側單獨裝拆,使用可靠,維修方便。
(4)關鍵的元、器件選用了國外進口件,如軸承、密封、泵、變頻器等。傳動部件進行了載入試驗,整機的可靠性高。
(5)該機採用了系列設計、適應性強、通用性好。搖臂、牽引傳動箱、外牽引均可左右互換,僅改變外牽引的惰輪,搖臂的擺角,滾筒直徑,就能適用采高1.6m-4.5m的要求。搖臂電機和牽引電機各有三種不同功率規格供用戶選擇,並可左右互換。
(6)採用鎬型截齒的強力滾筒,能在硬煤層和有夾矸及地質有構造的地段使用。
(7)水路系統和液壓系統的主要元件設置在多通塊上,減少了管路聯接和維修工作量。
(8)控制系統採用了計算機集中控制,具有先導監控、操作保護、連行和故障顯示、數據儲存,以及故障自動診斷記憶、功率自動平衡等功能。顯示實現了漢字化,控制智能化。水冷式電機設有溫度保護,牽引系統可設制限速保護,並設有零速自動制動裝置。
MG300/700-WD系列交流電牽引採煤機
◆產品用途及適用條件
MG300/700-WD系列交流電牽引採煤機是為高產高效工作面設計的新型採煤機,採取多電機驅動,電機橫向布置,各大部件可積木式組合,適用於傾角小於40°,中硬或硬煤含矸石夾層的工作面開采。具有先進的技術性能和完善的監測保護系統,是綜采理想機型。
◆主要結構特點
1.整機為多電機橫向布置,框架式結構,機身由三段組成,無底托架。三段機身採用液壓拉杠聯結,所有部件均可從老塘側抽出。
2.採用直搖臂,左右可互換,左右牽引部對稱,結構完全相同。
3.用二台交流電機牽引,電氣拖動系統為一拖一,技術領先。
4.電氣系統具有四象限運行的能力,可用於大傾角工作面。
5.採用水冷式變頻器,技術領先,可靠性高,體積小。
6.採用PLC控制,全中文液晶顯示系統。
7.具有簡易智能監測,系統保護功能齊全,查找故障方便。
8.具有手控、電控、遙控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