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操作電解水實驗
【實驗3-1】除用教材上圖3-1的裝置外,還可以自己設計簡便易行的裝置。
圖片http://www.pep.com.cn/images/200406/pic_96442.jpg
圖 3-1 自製電解水裝置
用一個大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約高8~10 cm。瓶口配一膠塞,由里向外塞緊。用鍍鉻曲別針伸直一段由塞子上扎出,在瓶塞露頭處聯接導線,做成電解槽如圖3-1Ⅰ。
也可用普通玻璃杯(或燒杯)作電解槽。把硬導線跟鍍鉻曲別針用焊錫焊牢,導線用塑料管套起來,管口可以用蠟或瀝青封住。把做好的電極固定在一塊木板上,如圖3-1Ⅱ,電極的硬導線可以架在玻璃杯(電解槽)的壁上,測氣管倒放在木板上。
用這樣的簡易裝置做電解水的實驗,其結果常是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不是准確的2∶1,一般總是氧氣的體積偏小,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初生的氧沒成氧氣從電極上逸出之前就與電極發生了氧化反應。為了避免電極被氧化,以選用鉑或金做電極較為理想。但在實驗室中做這樣以定性為主的半定量實驗,選擇比較不易被氧化的材料做電極也就可以了。鍍鉻的材料可以用,其他如不銹鋼、廢電爐絲等也可以用。
由於在酸性介質中陽極更容易被氧化的緣故,建議用質量分數為10%~15%的氫氧化鈉溶液做電解液。它的缺點是容易在測氣管的液面上產生泡沫,因此要求所用電解裝置要充分潔凈,氫氧化鈉要比較純凈,測氣管的直徑不要太細。
檢驗氫氣時,由於氫分子有很大的擴散速率,即使管內是純氫氣,點燃時也會發出輕微的「噗」的一聲。應該告訴學生這個聲音與氫氣混有空氣時遇火由試管內部發出來的較尖銳的爆鳴聲是有很明顯的區別的。應該讓學生仔細觀察隨發聲的同時,酒精燈火焰受爆炸氣浪而發生的擺動程度也十分不同。
氫氣和空氣混合,氫氣爆炸極限的體積分數是4.0%~74.2%,當氫氣的體積分數達到60%以上時,爆鳴後試管內就會留有火焰(即此時的爆鳴實際上已經表現為短時間的快速持續燃燒),因此,如果再用這支試管收集氫氣,應該先用拇指把試管口堵一會兒,使氫焰熄滅後再繼續使用。
參考資料:http://www.pep.com.cn
2. 如何製作電解水的裝置
實驗名稱:電解水
實驗類別:演示或學生實驗
改進目的:通直流電分角水的實驗對研究水的組成至關重要。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書化學48頁所示簡易裝置水槽中需電解液量大,同時收集氣體的試管放入或取出電解液時手被溶液沾污而受腐蝕,為克服上述不足之處,特自製電解水實驗器。
製作電解水實驗器所需原材料:見附頁圖中所示。
電解水實驗器的製作過程:
1.將上底半徑為6厘米的圓台形的橡膠塞打上與注射器管和長頸漏斗管相匹配的三個孔。
2.將兩只相同的注射器管和一個長頸漏斗管旋轉插進橡膠塞的孔內,管的下沿不要超過塞子的下底面,以免裝電解液時杯內留下氣泡。
3.截取一小段帶孔的傘骨子(鍍鉻不銹鋼)將外附橡膠的細鋼絲一端裸露部分穿入傘骨於孔內並夾緊,再將傘骨手插入已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管內的膠塞中心(此塞剪有幾個孔),最後將制好的電極插入注射器管內,導線的另一端從漏斗管內穿出來,在導線上作好正負極的記號,與注射器管記號一一對應。
此步須注意以下兩點:
①電極既不能露出管底,又不能插入管內太深。電極露出管底則產生的氫氣和氧氣混合;插入管內太深則產生氣體的速度慢。
②電解器內部的細鋼絲除與電極接觸部分能裸露外,其餘部分不能裸露。
4.將與注射器管相匹配的注射針尖截斷且夾扁密封,留下針帽。
5.將制好的塞子塞到與之匹配的茶杯口內,把針帽扭到注射器管的上端。
操作步驟及現象:
1.扭下針帽,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向漏斗內倒入5%至10%純凈的氫氧化鈉水溶液,當電解液升到注射器管內後,加液體的速度放慢,待三個管的注段達到頂點不再改變時,將針帽扭上(不要扭得太緊)。
3,通直流電源12伏至6伏,電解液濃度小則電壓調大,電解液濃度大則電壓調小。不到半分鍾,負極(陰極)產生5毫升氣體,正極(陽極)產生約2.5毫升氣體。
4.切斷電源,點燃木條,扭下與負極相連的針帽,迅速在管尖處點火,氣體燃燒,呈淡藍色火焰——氫氣。
5.為使實驗現象明顯,再通電源,扭下與正極相邊的針帽,迅速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到管尖處,木條復燃——氧氣。
改進後的效果:
自製電解水實驗器所需的原材料易得,製作不難。實驗操作安全方便,便於觀察。電解的速度快,所得氫氣和氧氣體積很接近2∶1;檢驗生成氣體的現象十分明顯。實驗所需電解液的量不多,同時可避免手被溶液沾污而受腐蝕。實驗器可長久使用,必須時更換電極也十分方便。演示實驗可改為學生實驗。
附:自製電解水實驗器平面圖。
如圖所示:
1.直徑為6厘米圓台形橡膠塞。
2.口徑為6厘米的透明玻璃杯。
3.5毫升或10毫升注射器玻璃管。
4.長頸漏斗。
5.電極(鍍鉻不銹鋼——帶孔一小節傘骨子)。
6.外絕級導電線(細鋼絲)。
7.與注射器管相配套的針帽(針尖切斷且夾扁密封)。
8.帶孔小膠塞。
3. 電解水的裝置有哪些
電解水通常是指含鹽(如硫酸鈉,食鹽不可以,會生成氯氣)的水經過電解之後所生成的產物。電解過後的水本身是中性,可以加入其他離子,或者可經過半透膜分離而生成兩種性質的水。其中一種是鹼性離子水,另一種是酸性離子水。以氯化鈉為水中所含電解質的電解水,在電解後會含有氫氧化鈉、次氯酸與次氯酸鈉(如果是純水經過電解,則只會產生氫氧根離子、氫氣、氧氣與氫離子)。
4. 電解水裝置怎麼做
1、製作電解液
在器皿中加入水和適當的氫氧化鈉或者稀硫酸,提高電解速率,一般濃度氫氧化鈉在6-15%之間,稀硫酸在10-20%之間,演示效果較佳。
5、試管內有氣泡,與電源正極(氧氣),負極(氫氣)相連的試管產生的氣體比值:1:2(熟記口訣:氫二氧一,陽氧陰氫),以上就是電解水裝置的製作方法。
5. 電解水制氫裝置是什麼
水電解制氫裝置以水為原料,由水電解槽、氫(氧)氣液分離器、氫(氧)氣冷卻器、氫(氧)氣洗滌器等設備組合的統稱。
電解水制氫的原理:2H2O=(通電) 2H2+O2(兩種氣體都該標氣體符號)。
氫氧化鈉在其中起作用:增強導電性,因為純水是弱電解質,導電性不好,氫氧化鈉是強電解質,增加導電性!
現狀
目前,我國有很多各種規模的水電解制氫裝置,但均為小型電解制氫設備,其目的都是製得氫氣做原料而不是作為能源,對於電解反應中的電極過程、電極材料等方面的課題,南開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單位均曾開展過研究,隨著氫能應用的逐步擴大,水電解制氫方法必將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