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的首款人工心臟上市,人工心臟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人工心臟(TAH)是機械循環支持的一種形式,其中患者的天然心室和瓣膜被移出並由氣動人工心臟代替。目前,TAH被批准用於終末期雙心室心力衰竭,作為心臟移植的橋梁。然而,隨著全球心血管疾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負擔的增加,等待心臟移植的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數量遠遠超過可用心臟的數量。結果,使用機械循環支持,包括TAH和左心室輔助裝置呈指數增長。LVAD已被廣泛用作目的療法,TAH的目標療法正在研究中。雖然大多數需要機械循環支持的患者使用LVAD進行有效治療,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伴有右心室衰竭或LVAD放置的主要結構障礙,其中TAH可能更合適。
『貳』 松軟(散)地層不擾動樣取心技術
隨著資源勘探和環境科學鑽探的發展,對鑽探樣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高採取率,而且要求採取不擾動原位、保真的岩心樣。不擾動取心技術的關鍵是改變常規鑽具結構,使岩心在鑽進過程中不發生沖蝕、振動、自磨、翻轉、錯位、丟失等現象。目前國內常用的不擾動保真取心(樣)鑽具有:三重管取心鑽具、單動雙管半合管取心鑽具和活塞式取心鑽具等。
(一)SCG型三重管取心鑽具
安徽省地礦局313地質隊探礦工程技術研究所研製的SCG型三重管取心鑽具可在第四紀、第三紀地層中取出不擾動原狀岩心樣。鑽進中岩心直接進入第三層有機透明塑料管中,取心時直接將塑料管連同岩心抽出,並密封塑料管兩端,保證岩心樣不受污染、不失水、不二次風化,原態保存時間長。該鑽具曾獲國家專利(專利號:ZL200820041782.3)。
1.鑽具結構
SCG型三重管單動不擾動樣取心鑽具主要由外管總成、內管單動總成、岩心容納裝置三部分組成(圖4-2)。其中,外管總成包括:上接頭、外管、外管短節和外鑽頭;內管單動總成由上限位鋼球、軸承、軸承外殼、下軸承座、密封圈、軸、上調節鎖母、內管接頭、下調節鎖母、軸閥彈簧、球閥、閥座、內管、心管座或內管超前鑽頭等部件組成;岩心容納裝置由容納管閥蓋、活塞密封圈、活塞、球閥、岩心容納管等部件組成。
圖4-2 SCG型三重管不擾動取心鑽具結構圖
1—多用接頭;2—外管;3—鋼球;4—上軸承;5—軸承殼;6—下軸承;7—軸承座;8—密封圈;9—軸;10—鎖母;11—內管接頭;12—鎖母;13—彈簧;14—球閥;15—閥座;16—閥蓋;17—密封圈;18—活塞;19—球閥;20—內管;21—心管(有機玻璃管);22—外管短節及卡心器;23—心管座;24—鑽頭;���超前鑽頭;���鑽頭
2.鑽具工作原理
在鑽進過程中,該鑽具外管總成用於傳遞擴孔鑽進的回轉扭矩,內管總成不轉動以減少岩心擾動。同時內管中放置的岩心容納管(有機玻璃管)使岩心進入後不受污染,保持原狀樣。在鑽進過程中,泥漿由上接頭分水孔通過內外管間隙送至鑽頭底部冷卻、潤滑鑽頭並攜屑上返至地表。內管及岩心容納管內無泥漿直接沖刷,下鑽中容納管內存有的少量泥漿將隨岩心進入而通過容納管單向閥和內管軸單向閥排至內外管間隙中,返至地表。回次鑽進終了,鑽具提出地表後,將內外管抽出,卸去內管接頭,接上專用接頭,通過泵送泥漿壓送容納管活塞,將整個容納管推出,這樣取出的岩心能保持很好的原狀性。然後將容納管兩頭密封好並標注岩樣方向、長度和孔深。
若鑽進較軟淤泥質地層,可換超前內管壓入式鑽頭或活瓣式外鑽頭。內外管的配合長度可通過調節內管心軸鎖母來實現微調。
3.特種鑽頭及岩心卡取器
為適應不同地層取出原狀不擾動樣的需求,設計了特種鑽頭和卡心器。其鑽頭結構及卡心器設計上具有以下特點。
(1)鑽頭磨料的選擇
1)第四系鬆散層選擇硬質合金鑽頭。一般用八角式和方柱狀,遇到粗砂、卵礫石層選用球型和八角式合金。
2)第三系和4~6級岩層選擇硬質合金和金剛石復合片鑽頭。
3)卵礫石地層選擇金剛石(以孕鑲熱壓為主)或針狀合金鑽頭。
(2)唇部設計
第四系鬆散層鑽頭唇部設計為階梯式和外肋骨式,以免鑽孔縮徑包死鑽具,並可減少起下鑽具時的抽吸效應(圖4-3)。卵礫石地層鑽頭底唇部設計為平底式較好,以減小鑽進中震動,提高鑽頭壽命。
(3)水路設計
鑽進中松軟、鬆散地層易遇水沖蝕,因此鑽頭水路設計應避免泥漿直接沖刷和污染岩心。為此多採用底噴和側噴式鑽頭結構,保證鑽進中泥漿既不沖刷岩心又能良好冷卻鑽頭和排除岩屑(圖4-3)。
圖4-3 特殊取心鑽頭及卡心裝置
(a)底側噴式合金鑽頭;(b)外肋骨底噴合金鑽頭;(c)環刀超前式取心器;(d)翻板式取心器;(e)倒刺式取心器
(4)岩心卡取器設計
三重管鑽具除用常規的鑽頭卡簧外,還根據不同的復雜情況在鑽頭本體或短節上設計了超前壓入式、翻板式和彈簧舌片式卡取心裝置,如圖4-3所示。
4.應用效果
SCG型三重管不擾動樣取心鑽具在21個地質找礦鑽探和科學鑽探孔中進行了推廣應用(其中,環境科學鑽探孔4個,地震斷層剖面勘探三條剖面取樣孔8個,城市三維立體地質調查孔7個,地質找礦勘探孔2個),累計完成鑽探工作量6488.51m,最深鑽孔862.66m,不擾動岩心(樣)平均採取率達到90%以上,完全滿足地質科學研究樣品要求。不擾動岩心樣如圖4-4所示。所施工的科學鑽探孔取心質量指標如表4-1所列,不同地層岩心採取率見表4-2。
圖4-4 三重管不擾動岩心樣
表4-1 施工的科學鑽探孔取心質量指標一覽表
表4-2 不同地層岩心採取率一覽表
(二)半合管取心鑽具
半合管鑽具是在普通單動雙管基礎上改進而成的不擾動岩心(樣)取心鑽具。目前國內常用的半合管鑽具有:KZ系列(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設計)、SDB系列(成都李工鑽探設備有限公司設計)和WX系列(無錫鑽探工具廠有限公司設計)。該鑽具已在復雜的破碎、鬆散地層鑽進中顯示出很好的取不擾動樣性能優勢。
1.鑽具結構
半合管取心鑽具由外管、單動總成、分水接頭、半合內管總成、卡心系統、隔水鑽頭等部件組成。KZ和SDB系列半合管取心鑽具如圖4-5、圖4-6所示。
圖4-5 KZ單動雙管鑽具
1—上接頭;2—軸承腔;3—彈簧;4—心軸;5—擴孔器;6—螺母;7—內管接頭;8—外管;9—內管;10—扶正環;11—卡簧座;12—卡簧;13—鑽頭;
B1—軸承;B2—軸承;B3—隔水鋼球;B4—彈性墊圈
2.鑽具工作原理
半合管鑽具將普通單動雙管的內管設計成半合管,鑽進中外管回轉,半合內管處於不回轉狀態,岩心進入半合管中,泥漿由分水接頭經內外管環隙至隔水鑽頭,再由外管與孔壁間隙返至孔口,使半合管中岩心不受泥漿沖蝕污染及攪動。取心時將半合管從外管中抽出,卸掉半合管卡箍即可從半合管中取出原狀岩心。從而避免用敲擊外管或水泵憋出岩心的傳統方法,造成岩心出管時擾動、混淆、結構失真。該鑽具配用的隔水、防沖蝕鑽頭如圖4-7所示。
3.應用效果
KZ、SDB、WX三種型號的半合管取心鑽具曾用於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項目5個鑽孔施工,在罕見的復雜地層條件下,保證了不擾動岩心的原狀性(圖4-8),岩心平均採取率均達90%以上,完全滿足科學鑽探要求,為地學研究提供了高質量的實物樣品。如安徽省地礦局313地質隊所施工的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 WFSD-3孔,終孔深度為1502.30m,全孔採用半合管取心,平均岩心採取率達92.5%。不同口徑半合管取心鑽進的統計數據見表4-3。
圖4-6 SDB半合管取心鑽具
1—外管;2—半合管;3—定中環;4—沉砂管;5—單向閥機構;6—上單動機構;7—軸;8—下單動機構
圖4-7 典型的隔水防沖蝕鑽頭
圖4-8 不擾動岩心樣圖片
表4-3 WFSD-3孔取心鑽進數據一覽表
(三)液壓活塞式取心鑽具
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研製的液壓活塞式取心鑽具主要用於松軟或半固結地層中採取不擾動岩心(樣)。該鑽具曾獲國家專利(專利號:ZL201120295071)。
1.鑽具結構
液壓活塞式取心鑽具由內管總成、打撈接頭、剪切銷、內管密封環、外管密封環、迅速釋放器、鑽桿、鑽鋌、下支撐軸承、緩沖器、活塞頭和密封環、切削鞋和外鑽頭等組成,如圖4-9所示。
圖4-9 液壓活塞取心鑽具結構及原理
2.鑽具工作原理
該鑽具內管總成坐落和密封在繩索取心外管中,來自於地表泵的高壓泥漿通過鑽桿給內管總成加壓,壓力逐漸升高直至剪斷安全銷,瞬間將內管壓入地層。其壓入速度可達6~12m/s,由於快速壓入且鑽具不回轉,岩心受到最小的擾動,上下層不會混淆,岩心採取率達100%。由於有活塞隔開泥漿,使岩心免受污染,取出的岩心精細、原位、保真。
3.使用方法及效果
該具在松軟(散)地層中取樣時,外管及外鑽頭主要起取心後擴孔作用,內管及切削鞋用於靜壓快速切入地層取心。岩心進入內管後,用繩索取心打撈器把內管總成打撈上來,取出原狀岩心樣。然後用外管鑽具擴孔至上一回次取樣孔底,再向鑽桿內投入另一套取樣鑽具,如此循環。
該取心鑽具曾在南海進行了三次海上深水取樣,成功率和原狀岩心採取率均達到100%,獲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叄』 急診科使用什麼醫療設備
隨著醫療安全意識的強化,作為醫院的重點窗口科室,如何確保急診科設備在搶救過程中的安全運行,成了眾多設備維修人員和醫護人員重點工作之一。由於急診科設備繁多,精密,復雜。如:多參數心電監護儀,除顫儀,呼吸機,洗胃機,纖維支氣管鏡,微量注射泵,急救氣囊等等,如不能正確使用和維護,必將延誤病人的搶救與治療。筆者通過這幾年對急診科設備的維護和管理,總結經驗如下,供同行們參考。1設備的配置和添加,最好和臨床醫護人員溝通,從選型,技術指標,治療效果和售後服務等因素考慮。2急診科的設備應存放在比較乾燥、通風、潔凈度較高的環境中,以保障設備的安全運行。要確保水,電,氣等輔助環節的正常供給,特別是供電系統,必須配備輔助供電(二路供電)。所有的搶救儀器必須有備用機如:監護儀,除顫儀,呼吸機,洗胃機等等。操作說明、應急預案必須上牆。如發生大規模群體需搶救任務時,必須和其他部門組織、協調好,確保病人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治。3為科室建立准確、清晰的台賬,台賬中必須體現設備的名稱,購入日期,使用日期,價格,產地,經銷商聯系電話等相關資料,以便查詢。4督促並檢查科室儀器使用登記本的記錄情況,使用登記本中必須體現使用日期, 什麼是心電圖機(儀)
心電圖機能將心臟活動時心肌激動產生的生物電信號(心電信號)自動記錄下來,為臨床診斷和科研常用的醫療電子儀器。國內一般按照記錄器輸出道數劃分為:單道、三道、六道和十二道心電圖機等。
組成部分
1、輸入部分
2、放大部分
3、控制電路
4、顯示部分
5、記錄部分
6、電源部分
7、分類
重要參數
1、輸入電阻:即前級放大器的輸入電阻。輸入電阻越大,因電極接觸電阻不同而引起的波形失真越小,共模抑制比越高。一般要求大於2MΩ,國際上大於50MΩ。
2、共模抑制比:心電圖機一般採用差動式放大電路,這種電路對於同相(又稱共模信號,例如周圍的電磁場所產生的干擾信號)有抑製作用,對異相信號(又稱差模信號,需採集的心電信號就是差模信號)有放大作用。共模抑制比(CMRR),指心電圖機的差模信號(心電信號)放大倍數Ad與共模信號(干擾和雜訊)放大倍數Ac之比,表示抗干擾能力的大小。要求大於80dB,國際上大於100dB。
3、抗極化電壓:皮膚和表面電極之間會因極化而產生極化電壓。這主要是由於心動電流流過後形成的電壓滯留現象,極化電壓對心電圖測量的影響很大,會產生基線漂移等現象。極化電壓最高時時可達數十毫伏乃至上百毫伏。處理不好極化電壓,產生的干擾將是很嚴重的。
盡管心電圖機使用的電極已經採用了特殊材料,但是由於溫度的變化以及電場和磁場的影響,電極仍產生極化電壓,一般為200~300mV,這樣就要求心電圖機要有一個耐極化電壓的放大器和記錄裝置。要求大於300mV,國際上大於500mV。
4、靈敏度: 是指輸入1mV標准電壓時,記錄波形的幅度。通常用mm/mV表示,它反映了整機放大器放大倍數的大小。心電圖機標准靈敏度為10mm/mV。規定標准靈敏度的目的是為了便於對各種心電圖進行比較。
5、內部雜訊:是指心電圖機內部元器件工作時,由於電子熱運動產生的雜訊,而不是因使用不當外來干擾形成的雜訊,這種雜訊使心電圖機沒有輸入信號時仍有微小的雜亂波輸出,這種雜訊如果過大,不但影響圖形美觀,而且還影響心電波的正常性,因此要求雜訊越小越好,在描記曲線中應看不到雜訊波形。雜訊大小可以用摺合到輸入端的作用大小來計算,一般要求低於輸入端加入幾微伏至幾十微伏以下信號的作用。國際上規定10≤μV。
6、時間常數:在直流輸入時,心電圖機描記出的信號幅度將隨時間的增加而逐漸減小,輸出幅度自100%下降至37%左右所需的時間。一般要求大於3.2s,若過小,幅值下降的過快,甚至會使輸入的方波信號變成尖波信號,這就不能反映心電波形的真實情況。
7、頻率響應:人體心電波形並不是單一頻率的,而是可以分解成不同頻率、不同比例的正弦波成分,也就是說心電信號含有豐富的高次諧波。若心電圖機對不同頻率的信號有相同的增益,則描記出來的波形就不會失真。但是放大器對不同頻率的信號的放大能力並不一定完全一樣的。心電圖機輸入相同幅值、不同頻率的信號時,其輸出信號幅度隨頻率變化的關系稱為頻率響應特性。心電圖機的頻率響應特性主要取決於放大器和記錄器的頻率響應特性。頻率響應越寬越好,一般心電圖機的放大器比較容易滿足要求,而記錄器是決定頻率響應的主要因素。一般要求在0.05~150Hz(-3dB)。
8、絕緣性:為了保證醫務人員和患者的安全,心電圖機應具有良好的絕緣性。絕緣性常用電源對機殼的電阻來表示,有時也用機殼的漏電流表示。一般要求電源對機殼的絕緣電阻不小於20MΩ,或漏電流應小於100μA。為此,心電圖機通常採用「浮地技術」。
9、安全性:心電圖機是與人體直接連接的電子設備,必須十分注意其對人體的安全性。從安全方面考慮,心電圖機可分屬三型:B型、BF型和CF型(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10793-89心電圖機和使用安全要求)。根據國際電工技術委員會(IEC)通則中規定: 醫用電器設備與患者直接連接部分叫"應用部分"。為了進一步保證患者安全,醫用電器設備的應用部分往往也加有隔離措施、光電偶合、電磁波偶合等。根據應用部分的隔離程度,醫用電器設備的應用部分往往也加有隔離措施、光電偶合、電磁波偶合等。
根據應用部分的隔離程度,醫用電器設備分為B、BF、和CF型。
B型: 應用部分沒有隔離。
BF型: 應用部分浮地隔離,可用於體外和體內,但不能直接用於心臟。
CF型: 應用浮地隔離,對電擊有高度防護,可直接用於心臟。
心電圖機分類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的動力裝置。正是由於心臟自動不斷地進行有節奏的收縮和舒張活動,才使得血液在封閉的循環系統中不停地流動,使生命得以維持。心臟在搏動前後,心肌發生激動。在激動過程中,會產生微弱的生物電流。這樣,心臟的每一個心動周期均伴隨著生物電變化。這種生物電變化可傳達到身體表面的各個部位。由於身體各部分組織不同,距心臟的距離不同,心電信號在身體不同的部位所表現出的電位也不同。對正常心臟來說,這種生物電變化的方向、頻率、強度是有規律的。若通過電極將體表不同部位的電信號檢測出來,再用放大器加以放大,並用記錄器描記下來,就可得到心電圖形。醫生根據所記錄的心電圖波形的形態、波幅大小以及各波之間的相對時間關系,再與正常心電圖相比較,便能診斷出心臟疾病。諸如心電節律不齊、心肌梗塞、期前收縮、高血壓、心臟異位搏動等。
心電圖機就是用來記錄心臟活動時所產生的生理電信號的儀器。由於心電圖機診斷技術成熟、可靠,操作簡便,價格價格適中,對病人無損傷等優點,已成為各級醫院中最普及的醫用電子儀器之一。
一、心電圖機的分類
心電圖機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如:
(一)按機器功能分類
心電圖機按照機器的功能可分為圖形描記普通式心電圖機(模擬式心電圖機)和圖形描記與分析診斷功能心電圖機(數字式智能化心電圖機)。
(二)按記錄器的分類
記錄器是心電圖機的描記元件。對模擬式心電圖機來說,早期使用的記錄器多為盤狀彈簧為回零力矩的動圈式記錄器,九十年代之後多用位置反饋記錄器。對數字式心電圖機來說,記錄器為熱敏式或點陣式列印機。
1、動圈式記錄器:動圈式記錄器的結構原理是由磁鋼組成的固定磁路和可轉動的線圈。心電圖機功率放大器的輸出信號加到記錄器的線圈上,線圈上固定有記錄筆。在有心電信號輸出時,功率放大器向線圈輸出電流,線圈轉動。當線圈的偏轉角度與盤狀彈簧的回零力矩相同時,停上偏轉。這樣,線圈帶動的記錄筆便在記錄紙上描記出心電圖波形。
2、位置反饋記錄器:位置反饋記錄器是一種不用機械回零彈簧的記錄器,特殊的電子電路可起到回零彈簧的作用。機器斷電時,位置反饋記錄器的記錄筆可任意撥動。
3、點陣熱敏式記錄器:熱敏式記錄器是利用加熱燒結在陶瓷基片上的半導體加熱點,在遇熱顯色的熱敏紙上燙出圖形及字元的。
(三)按供電方式分類
按供電方式來分,可分為直流式、交流式和交、直兩用式心電圖機。其中,交、直兩用式居多。直流供電式多使用充電電池進行供電。交流供電式是採用交流-直流轉換電路,先將交流變為直流,再經高穩定的穩壓電路穩定後,供給心電圖機工作。
(四)按一次可記錄的信號導數來分
按一次可記錄的信號導數來分,心電圖分為單導及多導式(如三導、六導、十二導)。單導心電圖機的心電信號放大通道只有一路,各導聯的心電波形要逐個描記。即它不能反映同一時刻各導心電的變化。多導心電圖機的放大通道有多路,如六導心電圖機就有六路放大器,可反映某一時刻六個導聯的心電信號同時變化情況。
『肆』 充電樁質量檢測有哪些設備
充電樁檢測儀,是一款顯示電壓、電流值的檢測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