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鑽機液壓系統工作原理
ZDY6000LD型鑽機液壓系統為雙泵開式循環系統,如圖3-14所示,鑽機膠管連接如圖3-15、3-16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
電動機(1)啟動後,Ⅰ泵(3)經吸油濾油器(2)吸入低壓油,輸出的高壓油進入主操縱台液控多路換向閥(5),壓力表(4)指示Ⅰ泵壓力。多路換向閥(5)由四聯組成,左起第一聯控制左側履帶液壓馬達(6)的正轉、反轉和停止;左起第二聯控制右側履帶液壓馬達(7)的正轉、反轉和停止;右起第二聯控制液壓馬達(8)的正轉、反轉和停止;右起第一聯控制給進油缸(9)的前進、後退和停止。四聯閥都處於中位時,Ⅰ泵卸荷,馬達(8)和給進油缸(9)處於浮動狀態,履帶馬達(6)、(7)自行制動。Ⅰ泵回油經冷卻器(10)和回油濾油器(11)回到油箱,壓力表(12)指示回油壓力,其大小反映出回油濾油器的臟污程度。Ⅱ泵(13)經吸油濾油器(14)吸入低壓油,輸出的高壓油至Ⅱ泵分流功能換向閥(15),壓力表(16)指示Ⅱ泵壓力。該閥置於前位,Ⅱ泵高壓油至多路換向閥(17),多路換向閥(17)由九聯組成,右起第一聯控制絞車馬達(18)的正轉、反轉和停止,其餘八聯分別控制八隻穩固調角油缸的伸、縮、停,壓力表(19)指示油液壓力。九聯閥都處於中位時,Ⅱ泵卸荷。Ⅱ泵分流功能轉化閥(15)置於後位,高壓油進入Ⅱ泵油路板(20)。安全溢流閥(21)、溢流調壓閥(22)、減壓閥(23)固裝在油路板(20)上,限定或調節Ⅱ泵給進壓力,鑽進方式換向閥(24)置於中位時,Ⅱ泵卸荷。鑽進方式換向閥(24)置於前位時,為Ⅱ泵溢流給進,適用於鑽進所需的回轉轉矩較大而給進力較小(如復合片鑽進)的工況,此時Ⅱ泵的壓力油全部進入給進迴路,通過調節溢流調壓閥(22)來控制給進壓力的大小,其值由給進壓力表(25)指示。鑽進方式換向閥(24)置於後位,為減壓給進,適用於鑽進所需的回轉轉矩較小而給進力較大的工況。這時卡盤(26)的供油壓力與泵壓(馬達工作壓力)相同,卡盤卡緊力往往稍顯不夠,從而引起鑽桿打滑。為確保卡盤可靠地卡緊鑽桿,將換向閥(24)置於後位,並將溢流調壓閥(22)關閉,使Ⅱ泵的壓力油分為兩路(此操作也是實現採用孔底馬達鑽進時,向抱緊裝置(27)供油使回轉器制動):一路直接進入液壓卡盤,使卡盤的工作壓力(Ⅱ泵的系統壓力)保證卡盤可靠地卡緊鑽桿;另一路經減壓閥進入給進迴路,用減壓閥(23)調節給進壓力的大小。調壓給進方式與減壓給進方式比較,使用前者Ⅱ泵的溢流壓力較低,液壓油發熱較少。Ⅱ泵回油可進入Ⅰ泵回油路,也可以由油路板上的泄油路經冷卻器(30)和回油濾油器(31)直接回到油箱。
圖-14 液壓系統原理圖
圖3-15 ZDY6000LD型鑽機膠管連接圖Ⅰ
圖3-16 ZDY6000LD型鑽機膠管連接圖Ⅱ
油馬達(8)回轉時,回轉油路的一部分高壓油經主油路板(32)中的單向閥組進入液壓卡盤(26),使卡盤自動夾緊。此外,當夾持器聯動功能轉換閥(33)置於聯動位置時(即換向閥後位),驅動油馬達的壓力油還可再分一部分進入夾持器(34)使之松開。利用回轉油馬達、液壓卡盤與夾持器三者之間的這種聯動功能(夾轉聯動),可方便地進行掃孔作業。
液壓卡盤的松開由主油路板(32)中的一組串聯的液控單向閥和節流閥來控制。液壓卡盤工作時回油單向閥關閉,避免壓力油泄漏。當需要液壓卡盤松開時,由來自給進或起拔迴路的壓力控制油打開回油單向閥,使液壓卡盤泄油松開。調整節流閥可控制液壓卡盤的回油(松開)速度,使液壓卡盤與夾持器的開合動作協調(在起下鑽具時,應使其中之一剛剛卡緊另一個就立即松開,鑽具既不會被卡瓦劃傷也不會竄動),當回轉油馬達與液壓卡盤、夾持器處於聯動狀態,夾持器的回油也經過這組閥流回油箱。
起下鑽功能轉換閥(35)為三位四通閥,通過該閥可以改變液壓卡盤、夾持器與給進油缸的聯動方式。起、下鑽時先將聯動轉換閥置於相應位置(即起鑽或下鑽位),然後同向操作給進起拔手把,即可協調地控制液壓卡盤、夾持器的開合動作與給進油缸的前後移動動作,完成起、下鑽作業。當該閥處於中位時,其聯動功能失效。在給進油缸的出油管上串聯一個雙向液控節流閥,用於調節油缸的背壓。在鑽進時調節節流閥(36)可以控制給進速度。在起下鑽具時,適當調節節流閥,可以使夾持器充分張開不損傷鑽桿。
聯動功能轉換閥(33)用於控制卡盤、夾持器與給進油缸、馬達的聯動和分離。聯動功能轉換閥(33)置於下位,卡盤、夾持器與油馬達聯動(夾轉聯動)。聯動功能轉換閥(33)處於上位,夾轉聯動分離,卡盤、夾持器與給進油缸聯動。聯動功能轉換閥(33)置於中位,夾持器油路處於關閉狀態。夾轉聯動功能用於系統壓力較高工況下,此時夾持器供油壓力較高,夾持器開口較充分。在使用夾轉聯動功能時要注意,應在每個鑽進回次結束前,將夾持器與回轉器的聯動功能取消,而轉變為分離狀態,以便夾持器能快速地夾持孔內鑽具。
Ⅰ泵的最高工作壓力出廠時已限定為28MPa,該壓力不可調,各執行元件(油缸、馬達等)最高工作壓力由多路換向閥(5)內的安全閥限定。Ⅱ泵的最高工作壓力由Ⅱ泵油路板上的安全閥(21)控制,限定壓力為21MPa,其值由壓力表(16)顯示。
㈡ 什麼叫液壓執行裝置有哪些類型分別有哪些用途
使用液壓作為動力的執行裝置,最常見的就是液壓油缸 液壓馬達等。
㈢ 液壓制動裝置的工作原理是什麼作用是什麼
制動裝置(制動裝備)是汽車裝設的全部制動和減速系統的總稱,其功能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減低速度或停止行駛,或使已停駛的汽車保持不動,由於制動裝置的結構和性能直接關繫到車輛、人員的安全,因而被認為是汽車的重要安全件,受到普遍的重視。
汽車以一定的車速行駛時具有一定的動能。隨著汽車行駛速度的不斷提高,要使行駛中的汽車減速或停車,就必須強制地對汽車施加一個與汽車行駛方向相反的力,這個力叫做制動力。制動裝置(汽車制動系統)就是產生制動力的裝置。
駕駛員能夠根據道路和交通等情況對制動力進行控制,以實現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使汽車減速或停車,這一功能是制動系統的主要功能。下坡行駛時,為了使汽車維持穩定的車速,也需要制動系統起作用,這是制動系統的又一功能。另外,當汽車停下來後,需要可靠的停車(包括在坡道上停車)。使汽車原地可靠停車也是制動系統的功能之一。
㈣ 液壓制動裝置是怎樣工作的
液壓制動裝置工作原理如下
黨液壓制動裝置得電之後,液壓缸升起推動傳動機構打開抱閘當在斷電的情況下,液壓缸自動關閉,抱閘也自動抱住,起到一個及時剎車的作用
㈤ 液壓懸掛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有何功用
拖拉機液壓懸掛系統用於連接懸掛式或半懸掛式農具,進行農機具的提升、下降及作業深度的控制。
(1)拖拉機液壓懸掛系統由液壓系統和懸掛機構兩大部分組成(圖3-31)。
圖3-32 液壓自卸機構示意圖
1.操縱桿 2.分配閥 3.油管 4.油缸 5.車廂 6.油泵 7.油箱 8.濾清器
248.如何對液壓懸掛系進行正確操作和使用?
液壓懸掛系的作用是:當拖拉機轉移時提升懸掛農具;耕作時調節農具耕深;輸出壓力油供配套機具(如自卸拖車)使用。它有力調節手柄和位調節手柄,當不使用液壓懸掛系時,應將兩個手柄都放到最低位置(切勿將兩手柄同時放在提升位置),操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正確掛接農具
掛接農具時,將升降操縱手柄置於下降位置。開動拖拉機緩慢倒退以接近農具,先將農具與左下拉桿連接好,再連接右下拉桿。如農具軸與下拉桿孔對不準時,可轉動右斜拉桿調節管以改變其長短,最後連接上拉桿。各拉桿連接後均用鎖銷鎖住。農具的前後水平位置由上拉桿調節。調節時轉動中間螺管,調好後用螺母鎖住。農具的左右水平位置由斜拉桿調節,必要時也可調節左斜拉桿的長度。
(2)正確升降和運輸農具
力調節手柄和位調節手柄都能控制農具的升降,但分別使用於不同的場合。當使用其中一個手柄時,另一個手柄必須放在提升位置並鎖定。將手柄向前移動農具下降,向後移動農具提升。農具升降所需的時間,一般提升為3秒,下降為1秒左右,拖拉機出廠時已調整好,使用時無需改動。
拖拉機在田間耕作時,應先升起農具,後轉彎,待進入直線行駛時方可降下農具。在堅硬的路面上禁止使用力調節手柄降落農具,以免因下降速度過快而碰壞農具。
拖拉機懸掛農具進行長距離轉移時,應旋進提升器左側的截流閥手輪將農具鎖定在提升位置,並將力、位調節手柄放在下降位置,再把動力輸出主動手柄放在「分」位置,使動力輸出軸停止工作,待轉移結束後再放回「合」位置。拖拉機牽引拖車進行運輸作業時,應將提升臂放在下降位置並旋進截流閥,以免不必要的磨損。旋進鎖緊截流閥時應注意,閥桿的螺母是旋進截流閥後鎖緊用的,在旋出或旋進截流閥時應首先把螺母旋松並退到最外端,以免截流閥不能完全旋進。
(3)正確使用力調節手柄
力調節能保證較均勻的耕深和牽引力,主要用於在地面上起伏不平的田間耕作。犁耕作業時一般採用力調節方法:先將力、位調節手柄向後推到提升位置,再將力調節手柄向前移動,農具開始下降並入土,當農具達到所需的耕深後,停止手柄移動,用定位手輪將力調節手柄擋住,使得以後每次下降農具時都將手柄推到此固定位置。
(4)正確使用位調節手柄
位調節的方法是先將力、位調節兩個手柄放於提升位置,再將位調節手柄向前移,農具下降;向前移動越多,農具下降越多,即對應於位調節手柄的每一位置,農具相對於拖拉機也保持一定的位置。位調節方法一般用於旋耕耙地以及收割、起重、推土、自卸拖車等非耕地作業。在地面平坦、土壤阻力變化較小的條件下,也可採用位調節進行犁耕。犁耕時,當農具達到需要的耕深後,用定位手輪將位調節手柄擋住,以使農具每次都下降到同樣的深度。
(5)正確選擇上拉桿的連接點
使用力調節控制耕深時,上拉桿前端應連接到中間的連接銷上;使用位調節控制耕深時,上拉桿前端應連接到下面的連接銷上。禁止用上拉桿連接銷作牽引用,以免損壞提升器。
(6)液壓輸出
沃得WD40~50拖拉機設有輸出油孔輸出高壓油供農具或拖車使用。將力、位調節手柄放到下降位置,排除液壓缸存油後,旋進提升器左側的截流閥調節手輪,將力調節手柄放在提升位置鎖定,然後將提升器右側輸出孔的堵油螺塞旋出,裝上輸出油管總成,並與農具或拖車連接,使用位調節手柄來控制液壓輸出通路,當不需要時,將堵油螺塞及墊片裝上,並旋出截流閥調節手柄,使提升器恢復提升能力。
249.液壓懸掛系的使用和保養要注意哪些問題?
為了保證拖拉機液壓懸掛系在作業中的可靠性及耐久性,提高經濟效益,應堅持「防重於修」的原則,注意對液壓系統進行正確的維護和保養。
(1)手柄操作
液壓懸掛系能否長期正常工作,與手柄的正確操作關系很大,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液壓懸掛系在裝有附加牽引裝置並用斜撐桿鎖定的情況下,要用擋銷將手柄鎖定在「下降」位置,否則,由於偶然原因,在液壓泵運轉和手柄處於「提升」位置的情況下,將損壞斜撐桿。
②拖拉機懸掛農具在路上行駛時,一定要用擋銷將手柄鎖定在「提升」位置,否則,由於誤動手柄或運行的振動使手柄滑到「下降」位置,將使農具落地而受損壞。
③拖拉機作業時,手柄的適當停留位置要用擋銷定位,如力調節或位調節作業時,耕深調節適宜後,將擋銷固定在手柄下沿,以保證每次提升農具後,重新下降時手柄都將移回到同一耕深控制位置。這樣,不致因失准而誤入「下降」位置。
(2)液壓軟管的連接
液壓軟管不能折彎和大幅度扭轉,因此在連接軟管前,可用粉筆在軟管上沿中心線畫一條直線,然後根據粉筆線的變化來檢查軟管扭曲的曲率,扭曲半徑不大於軟管外徑的1/8~1/6。
(3)清洗液壓油箱濾清器
液壓油箱的濾清器,每工作250小時左右必須清洗一次。清洗時要按下列程序進行:
①卸下油管及濾清器蓋。
②取出濾清器殼體及過濾片。
③從殼體內取出濾清管,但不要沿管子的螺紋方向轉動球形閥的殼體,以免損壞閥門的調節機構。
④用清潔柴油清洗濾片、磁鐵、濾清器及其他零件,然後用壓縮空氣吹凈。
⑤裝配濾清器時,應按與拆卸相反的順序進行。
⑥拆下油箱的通氣蓋,清洗通氣孔及堵塞物。
(4)更換液壓油
液壓油每工作500小時必須更換,更換時應按如下方法進行:
①機車停在水平地面上,發動機熄火後趁熱將油箱和液壓系統中的油放出,分配器和液壓泵中的油經液壓缸和軟管放出,液壓缸的油從管接頭處直接放出。
②重新連接軟管,將清潔的柴油注滿油箱,啟動發動機後,將懸掛裝置升降7~8次。
③停車後將清洗柴油放凈。在拆開液壓缸軟管和油管時,用干凈的油布或塑料紙包好,保持端面的清潔。
④取下液壓油箱中的濾清器,用柴油清洗干凈。
⑤各部件裝配完畢後,將液壓油箱注滿新的液壓油,注意保持清潔。使用的加油桶和漏斗一定要清潔。液壓油與傳動箱共用的機車,在新車負荷試運轉時,要脫開液壓泵傳動裝置,否則,會使磨合時產生的鐵屑進入液壓系統。
250.如何對液壓泵進行日常維護?
(1)檢查各油管接頭處的緊固情況和密封性是否良好,對於老化的密封件要及時更換,防止接頭漏氣。
(2)液壓泵吸油管應與系統回油管在油箱中隔離,防止回油的飛濺泡沫被吸進液壓泵。
(3)吸油管處的濾清器濾油孔堵塞或過密,會造成局部真空,要定期清洗濾清器。
(4)全部回油管均應按要求的深度插入油箱,避免飛濺起泡沫。
(5)系統長期不用或停車過久,油液自動流回油箱,空氣入侵,當再次啟動時,應先使用放氣閥放氣。
251.如何保養拖拉機提升器?
將拖拉機停放在水平地面上,將提升臂下降至最低位置,發動機熄火,然後檢查油麵。如果油麵低於油尺(油尺與加油螺塞一體)上刻線,應加油。更換機油時,將濾清器下方的放油螺塞擰下,放盡臟油,清洗放油螺塞和濾清器濾芯,然後將螺塞擰緊,按要求加註新機油。
提升器機油濾清器的保養:松開提升器機油濾清器的4個螺釘,取出網式濾芯,用汽油清洗干凈並用壓縮空氣吹凈。當濾芯難以清洗干凈或損壞時,應更換新濾芯。
252.如何對力調節彈簧總成進行調整?
拖拉機液壓懸掛系統力調節彈簧總成如圖3-33所示。力調節彈簧總成在不受外力時,力調節彈簧不受壓縮,和彈簧座及彈簧壓板之間也不應有間隙。工作一段時間以後,由於彈簧變形、銹蝕等原因,彈簧和彈簧座及彈簧壓板之間會出現間隙。當用手輕輕拉搖臂拉頭,能感覺到有大於1毫米的自由活動量時,應進行調整。
圖3-33 力調節彈簧總成
1.彈簧座 2.力調節彈簧 3.彈簧套筒 4.彈簧桿 5.防塵罩 6.銷 7.上拉桿連接銷 8.搖臂連接頭 9.大螺母 10.彈簧壓板 11.調整墊圈 12.O形密封圈
調整時,拔出上拉桿連接銷,擰松大螺母,抽出力調節彈簧總成,抽出銷,用螺絲刀旋動彈簧桿,至間隙消除而彈簧不受壓縮時,插入銷,然後將力調節彈簧總成裝入提升器殼體尾孔內,旋入大螺母。要求力調節彈簧總成與殼體剛好消除軸向間隙為止,這時使搖臂連接頭的整槽方向朝上,適當轉動大螺母使其小孔對准槽,裝入銷,並將防塵罩在大螺母上罩好。
253.如何對液壓系統提升器進行調整?
以沃得WD40~50系列拖拉機為例。先檢查扇形板位置,位調節手柄在垂直位置,力調節手柄比位調節手柄偏後20°的位置為手柄的提升位置。此時,手柄應和扇形板的上止口接觸。如果有不符,則松開扇形板下部的兩個螺母,轉動扇形板到上述規定位置,然後擰緊螺母將扇形板固定。
將手柄放置在提升位置,提升臂向上舉升到最高位置,即與水平面成60°夾角。為了方便調整,可用一塊厚度為8毫米的墊塊墊在內提升臂與提升器殼體之間。此時的提升臂位置可視為已達到規定位置。松開位調節凸輪上的緊固螺栓,轉動位調節凸輪,使主控制閥伸出分配器殼體端面17毫米,擰緊位調節凸輪上的緊固螺栓,然後調整力調節杠桿,松開螺母,轉動力調節推桿,使力調節杠桿的控制端與主控制閥最外端之間的間隙為6.5毫米,擰緊力調節杠桿總成上的螺母。
調整完成後,應反復扳動提升臂上下運動幾次,再測量上述17毫米和6.5毫米的尺寸是否不變,若有變化,應重新調整。
254.如何操作動力輸出軸?
使用沃得WD40~50拖拉機動力輸出軸時,操作步驟如下:
(1)將動力輸出軸操縱手柄推至中間空擋位置,取下動力輸出軸罩,將作業機械與動力輸出軸連接。
(2)將離合器踏板踩到底,將動力輸出軸手柄置於「合」的位置,然後根據作業機械的要求將動力輸出軸手柄置於所需的擋位。
(3)緩慢地松開離合器踏板,使作業機械開始運轉,宜先以低速檢查作業機械的運轉情況,然後再投入工作。
㈥ ZDY6000LD型的鑽機的結構及特點是什麼
鑽機為整體式布局(圖3-1),由主機、操縱台、泵站、履帶車體和穩固裝置五大部分組成,主機、泵站、操縱台之間用高壓膠管連接,共同安裝在履帶車體之上,結構緊湊,便於井下搬遷運輸。
續表
注:表中序號與圖3-7中的編號對應。
4.調角裝置調角裝置由橫梁、撐桿、滑輪裝置、支座、墊板和銷組成。橫梁用來穩固給進裝置。調角時滑輪裝置套裝在上穩固裝置前油缸上,用鋼絲繩繞過滑輪和橫梁。油缸上頂,橫梁即上升,進而帶動給進裝置上仰。俯角調整是通過調整下穩固裝置前後支腿高度差實現的。
㈦ 一個液壓系統有哪幾部分組成,各個部分又有什麼作用
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
液壓系統主要由:動力元件(油泵)、執行元件(油缸或液壓馬達)、控制元件(各種閥)、輔助元件和工作介質等五部分組成。
1、動力元件(油泵)它的作用是利用液體把原動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液壓力能;是液壓傳動中的動力部分。
2、執行元件(油缸、液壓馬達)它是將液體的液壓能轉換成機械能。其中,油缸做直線運動,馬達做旋轉運動。
3、控制元件包括壓力閥、流量閥和方向閥等。它們的作用是根據需要無級調節液動機的速度,並對液壓系統中工作液體的壓力、流量和流向進行調節控制。
4、輔助元件除上述三部分以外的其它元件,包括壓力表、濾油器、蓄能裝置、冷卻器、管件各種管接頭(擴口式、焊接式、卡套式)、高壓球閥、快換接頭、軟管總成、測壓接頭、管夾等及油箱等,它們同樣十分重要。
5、工作介質工作介質是指各類液壓傳動中的液壓油或乳化液,它經過油泵和液動機實現能量轉換。
液壓傳動的優缺點
1、液壓傳動的優點
(1)體積小、重量輕,例如同功率液壓馬達的重量只有電動機的10%~20%。因此慣性力較小,當突然過載或停車時,不會發生大的沖擊;
(2)能在給定范圍內平穩的自動調節牽引速度,並可實現無極調速,且調速范圍最大可達1:2000(一般為1:100)。
(3)換向容易,在不改變電機旋轉方向的情況下,可以較方便地實現工作機構旋轉和直線往復運動的轉換;
(4)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之間用油管連接,在空間布置上彼此不受嚴格限制;
(5)由於採用油液為工作介質,元件相對運動表面間能自行潤滑,磨損小,使用壽命長;
(6)操縱控制簡便,自動化程度高;
(7)容易實現過載保護。
(8)液壓元件實現了標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便於設計、製造和使用。
2、液壓傳動的缺點
(1)使用液壓傳動對維護的要求高,工作油要始終保持清潔;
(2)對液壓元件製造精度要求高,工藝復雜,成本較高;
(3)液壓元件維修較復雜,且需有較高的技術水平;
(4)液壓傳動對油溫變化較敏感,這會影響它的工作穩定性。因此液壓傳動不宜在很高或很低的溫度下工作,一般工作溫度在-15℃~60℃范圍內較合適。
(5)液壓傳動在能量轉化的過程中,特別是在節流調速系統中,其壓力大,流量損失大,故系統效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