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公益性裝置的設計效應

公益性裝置的設計效應

發布時間:2023-12-11 20:06:21

⑴ 關於我國公益性地質隊伍裝備投資問題的思考

此文系作者和石森(中國地質調查局)合作。原載《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4年第17卷第4期

摘要 文章簡要回顧了1994年以來,各屆政府領導對公益性地質隊伍技術裝備的重視,分析了從事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隊伍的野外設備、實驗測試設備、海洋調查設備現狀及急需解決的問題,闡述了2003~2005年國家利用國債專項資金裝備公益性地質隊伍的特點,並據此提出了完善地質調查固定資產管理,最大限度發揮新技術裝備最大效益的建議。

關鍵詞 公益性地質隊伍;裝備投資;設備

公益性地質隊伍裝備投資,在國家層面上按照中國國際工程公司在地質隊伍「野戰軍」技術裝備評估會上的評價是「少見的單純以設備購置為內容的重大項目」,是國家利用國債資金專項支持的;在國土資源部層面上更是空前的,勢將對國土資源調查評價產生重大影響的投資活動。正因為如此,各方面對該項工作均給予了高度關注。筆者就幾個不很成熟的問題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能夠有所啟發。

1 公益性地質隊伍裝備投資簡要回顧

公益性地質隊伍建設是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大背景下,地質勘探隊伍體制改革的必然結果。1994年8月,朱鎔基同志提出,地質隊伍要逐步劃分為「野戰軍」和「地方部隊」,「野戰軍」吃中央財政,精兵加現代化設備,承擔國家戰略任務;「地方部隊」要搞多種經營,分流人員,逐步走向企業化。1999年,按照國辦發〔1999〕37號文件精神,在國務院統一領導下,除石油部門外,全國75萬地勘隊伍,有64萬陸續實行屬地化管理。國土資源部成立中國地質調查局,省級地質調查隊伍陸續組建了不同形式的省級地調院,原工業部門未屬地化地勘隊伍在組建企業集團的同時,也組建了地質勘查院,承擔大調查任務。至此,公益性地質隊伍框架初步形成,為國家地質調查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2000年5月,溫家寶同志在第三屆全國地層會議上講話指出:「精心組建一支承擔全國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的『野戰軍』隊伍,已刻不容緩。地質『野戰軍』應當是人員精幹並相對穩定、裝備精良,以高新技術為支撐、調查與科研相結合,能擔當重大戰略任務、善於攻堅打硬仗的高素質隊伍。」2002年10月,溫家寶同志在新中國地質工作五十年暨中國地質學會成立八十年紀念大會上講話指出:「為保證國家區域性、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的需要,建立一支人員精幹並相對穩定、裝備精良的地質『野戰軍』隊伍,目標不能動搖,步伐必須加快。要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理順關系,深化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改革,保障必要的經費和裝備。」

公益性地質隊伍裝備投資工作的研究始於2000年,是在中國地質調查局充分吸收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2000年完成了直屬隊伍「十五」期間地質調查技術裝備發展計劃的編制工作;2001年組織開展了國內外重要地質調查技術裝備狀況及發展趨勢研究,進口地質技術設備的規劃、立項、論證、審批、購置、驗收等管理程序和審批許可權研究,提交了關於「十五」期間加強地質隊伍「野戰軍」裝備的報告;2002年又編制了地質隊伍「野戰軍」技術裝備發展規劃(綱要)。正是各方面共同努力和黨中央、國務院各級領導的重視下,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專門力量,依據地質隊伍「野戰軍」組建方案、直屬單位結構調整方案和地質調查工作的總體部署,以「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為目標,在地質隊伍「野戰軍」技術裝備發展規劃(綱要)的基礎上,編制完成了地質隊伍「野戰軍」2003~2005年技術裝備計劃、地質隊伍「野戰軍」2003年技術裝備建設啟動方案、地質調查「十五」後三年工作部署及裝備需求和地質隊伍「野戰軍」技術裝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並順利通過了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的評估。

2 公益性地質隊伍裝備投資的緊迫性

地質技術裝備作為地質工作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方法手段的載體,是實現地質工作轉變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和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也不斷地引進了一批先進的儀器、設備,但絕大部分掌握在研究院所和學校等少數單位手中,使用普及率很低,不少地質調查急需的先進技術裝備尚屬空白。我國公益性地質隊伍雖然是由一些精幹、高素質的地質勘查隊伍組成的,但其生產設備依然主要由原裝備構成,突出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地質調查野外裝備

這是公益性地質隊伍裝備的重點,也是目前最急需改善的部分。主要包括野外用車和野外數據採集處理設備、地面物探設備、地面化探設備、深部探測設備、鑽探設備、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設備、地質調查成果信息化服務設備。野外生產行駛工具仍以北京吉普等低檔車型為主,而且數量嚴重不足,許多工作中不得不單車作業,加上通訊、救援等方面裝備的落後,不僅給野外作業人員人身安全帶來嚴重威脅,更難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數據採集還主要採用傳統的筆記本記錄、手工勾繪圖件。

地面物化探設備一是技術性能差,如電法類儀器設備大多數單位僅擁有常規儀器,只有少數單位是進口設備或比較先進的新方法儀器,至今沒有真正的國產多功能地面電磁法儀器;二是數量少,如對厚覆蓋區尋找隱伏礦十分有效的化探技術裝備攜帶型X熒光光譜儀、測汞儀、現場快速分析箱等僅少數單位使用。

鑽探設備主要問題是品種少,配套性差,國內只有部分探礦單位使用繩索取芯鑽進技術、全液壓岩芯鑽進技術、定向鑽進技術,多數單位仍使用國際上已基本淘汰的立軸式鑽機,且陳舊、年久失修,缺少性能先進的地質鑽機,特別是缺少適合交通困難地區的鑽探設備。

航空、遙感設備,航空物探設備在資源調查中使用較普遍,但技術較落後,且應用較少、分布不均衡。在遙感技術方面,我國地球資源衛星目前品種少、技術指標還比較落後,地質數據源主要依賴進口,而且航空遙感數據的採集、處理與應用系統落後,多類航空遙感探測儀器性能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差距較大,大部分航攝儀陳舊老化,新型高精度航攝系統數量少,遙感圖像處理與輸出設備明顯落後。

信息服務設備,數據的採集、存儲、處理和成果輸出能力弱,還遠未實現數據採集的自動化。數據的處理設備多為個人計算機和極不完善的數據處理系統,計算速度慢、容量小。網路建設剛剛起步,安全性差、服務能力弱,僅局限於提供網路資源共享訪問、電子郵件的收發、互聯網的瀏覽等形式。外部的各類網站總體來說信息共享與服務程度低,向社會提供的主要信息多限於政策法規、工作動態、市場信息和部門介紹等文本信息,而基礎性、公益性數據互動式查詢與服務開展較少。

對於成果社會化服務設備,近20年來,雖然中國地質圖書館在圖書情報工作計算機化和網路化方面一直走在國內同行的前列,並建立了較為理想的網路化遠程檢索系統,但其他的配套服務還未實現遠程服務功能。例如文獻用戶若索取原文,還需要持網路檢索信息到館借閱專業書刊,還遠未實現「以通訊替代交通」的高效文獻信息服務方式。

2.2 地質調查實驗測試裝備

總體來講,測試設備一是普遍陳舊,大多數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配置的,技術水平低,超過使用年限,難以滿足地質調查工作需要。二是測試儀器設備單一,不能形成組合配套,難以承擔多元素、多指標、多形態分析。三是現有儀器設備不能適應地球化學發展要求,達不到各項質量精度指標要求。

2.3 海洋地質調查裝備

我國從事海洋地質調查的技術力量分散,涉及許多國家海防問題,與國外相比差距較大。目前,海洋地質調查和技術手段主要有:利用人造衛星導航和全球定位系統(GPS)以及無線電導航系統來確定調查船或觀測點及測線在海上的位置;利用回聲測深儀、多波束回聲測深儀及旁測聲吶測量水深和探測海底地形地貌;用拖網、抓鬥、箱式采樣器、自返式抓鬥、柱狀采樣器和鑽探等手段採取海底沉積物、岩石和錳結核等樣品;用淺地層剖面儀測海底未固結淺地層的分布、厚度和結構特徵;用地震、重力、磁力及地熱等地球物理辦法,探測海底各種地球物理場特徵、地質構造和礦產資源,有的還利用放射性探測技術探查海底砂礦。有的國家還通過載人深潛艇、水下電視、裝有多種觀測裝置的深拖系統和海底照相等方法直接探測海底沉積物和地形地貌以及多金屬熱液硫化物、鐵錳結核等礦產賦存狀況。海洋地質調查可根據不同的目的和內容,採用不同的技術方法,完成調查任務,並提交不同比例尺的地質、構造、礦產、環境、工程、災害和各種地球物理圖件以及相應的調查研究報告。

3 公益性地質隊伍裝備投資的特點

公益性投資的特點是由其自身決定的。公益性地質隊伍的生產成果屬於非贏利性質的公共產品,是服務於全社會而不具有排他性,是無償向社會提供的。公共產品天生就有市場失靈的一面,其提供不能通過市場來調節生產;與此同時,社會經濟的發展又需要不斷地提供公益性地質成果,而且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這樣就註定了像其他社會公共產品一樣,要求政府對產出公益性地質成果的地質隊伍投資進行干預,要求政府對公益性地質技術裝備的購置進行財政投資。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此次大規模集中提升地質技術裝備是加快地勘隊伍體制改革的需要,是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地質工作的需要。就其投資來講具有如下幾個特徵。

3.1 在投資選擇上以設備采購為主

客觀上是地質工作的難度,尤其是找礦難度不斷加大,只有依靠先進的儀器設備才能探知深層地下的奧秘;社會經濟發展對地質工作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必須破除技術瓶頸才能解決,如實驗測試設備和海洋探測設備等。但是,根本原因是由於地勘隊伍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未及時改造、更新地質生產設備積累形成的。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批準的方案,本次采購共列出了3大類(野外地質調查設備、實驗測試設備和航空海洋設備)3340台套的設備清單。

3.2 投資時間集中在2003~2005年

這主要是由國家發展計劃和財政投資的方向決定。國家「十五」計劃明確要按照面向經濟建設,以技術進步為支撐,突出重點,加快開發能夠推動結構升級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重點在農產品加工及轉化、裝備製造、資源勘探開發、污水治理等方面取得進展,為產業結構調整特別是傳統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撐。黨的十六大報告和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投資主要用於關系國家安全、國土開發和市場不能有效配置的經濟和社會領域,包括公益事業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技術進步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等。由此可以看出,公益性地質隊伍裝備投資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順應了國家經濟發展與改革的要求。

3.3 在投資方向上以事業單位為主

這是由我國的地質事業單位的特點決定的。地質事業單位佔有、使用的國有資產,在法律上確認為國家所有。本次集中投資地質技術裝備,主要配備給承擔公益性地質工作、隸屬中國地質調查局的27家直屬事業單位,形成的固定資產具有一般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特點。

其一是配置范圍是非生產性、公益性地質隊伍所從事的基礎性、戰略性地質工作,是為商業性地質找礦提供基礎服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

其二是資金來源的單一性,公益性地質隊伍佔有、使用新技術裝備的最終目的是獲取社會效益最大化,沒有經濟效益或只有很少的經濟效益,投資不能回收或難以回收,因此,其資金來源只能是財政收入單一渠道。

其三是資金使用的無償性,正因為公益性地質隊伍設備投資是以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的目標投入使用的,因此,只能以國家財政支出來形成、維修、保護這些資產,而且這部分資產的再投資也是國家無償調撥資金進行的。

其四是使用效益的社會性,固定資產使用後產生的效益不直接以經濟成果的形式體現出來,而是通過生產領域外的國家調節從而在整體上影響生產、經營活動的進行,即公益性地質隊伍的設備投資形成的固定資產為社會經營性資產的營運以及整個社會經濟系統的有效運行服務,雖然自身並不保值、增值,但可以說是間接保值和增值的。

3.4 在投資渠道上是國債投資

國債與財政投融資均是藉助於政府信用籌集社會資金的形式。國債是國家為彌補預算支出的不足以債務人的身份,依據有借有還的信用原則取得財政收入;財政投融資是以國家為主體,採取有償的手段廣泛地籌集資金,並按照政府特定的政策目標進行資金投放所產生的一系列資金籌集和資金運用的活動。財政投融資區別於公共財政預算的基本特徵是有償性,盡管國債是政府通過信用方式籌集起來的,但稅收在預算收入中的主體地位決定了財政收人的無償性特徵。在財政支出上,無論是稅收、其他財政收入,還是國債,無償性支出仍佔主流;相對公共財政的無償性,財政投融資卻是政府採取有償的手段來運作,即可以通過信用方式籌集社會閑散資金,也可運用政府在資本市場中的主體地位,利用各種融資工具廣泛籌集資金,產生收益後償還資本金以及收取一定的利息。正因為投資於公益性地質隊伍技術裝備的國債不同於財政投融資,所以是無償的。

4 公益性地質隊伍裝備投資管理

盡管公益性地質隊伍裝備投資是無償的,以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為目標,所形成的固定資產屬於非經營性國有資產,在使用過程中不是以盈利為目的,不要求進行保值增值,但是卻要求資產保全,要求使用中的合理、有效與節約,不斷提高公益性地質技術裝備的運行效率。根據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精神和國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在審議公益性地質隊伍技術裝備過程中提出的一些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4.1 組建常設管理機構,規范運作公益性地質隊伍裝備投資

筆者認為,公益性地質隊伍裝備投資項目的管理主體參照國際慣例設置:由政府有關部門和受益的建設單位共同組建「業主」,仿照盈利項目的「項目法人責任制」,成為項目的「管理主體」。其職能定位是:作為政府投資主體,全權代理甲方,負責專業化運作;按照規范程序統一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對建設資金實行財政全過程監督;做好項目的跟蹤評價,優化調整投資計劃和項目評價工作。

4.2 加速制定建成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確保國有資產的高效使用

早在1998年,財政部為管好用好國債專項資金就提出了新形勢下基本建設管理的新思路。即以提高投資效益為核心,逐步建立以財政基本建設支出預算管理、投資項目管理和投資效益監督管理為主要內容的投資調控管理體系,並為此先後出台了基本建設支出預算編制制度,投資項目的概、預、決算審查和財務報表審核制度,投資效益的分析報告制度。為此,公益性地質隊伍裝備投資不僅要嚴格按照政府公益性投資項目建設程序管理制度、政府采購制度、工程合同管理制度、建設監理制度、財政基本建設資金評審與財務管理制度等內容,而且要充分考慮到本次設備采購的時間跨3個年度,逐步形成固定資產的現實,必須加快制定適合設備管理、使用特點的管理制度和實施細則,保證已經形成的固定資產發揮最大效益。

4.3 建立健全系統內固定資產狀況信息,優化配置各類設備資源

這不僅包括在用設備的存量情況、使用狀況,還包括新購設備、在購設備、待購設備的進展情況。這是優化設備使用效率、調整采購方案、配備方案的基礎性信息,必須及時反饋到項目管理主體,以便作出相應對策。

參考文獻

[1]劉樹臣,張麗君,譚永傑.當代地質調查工作發展態勢及我國對策[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3.

[2]李光龍.財政與金融[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3]戴天柱.中國財政投融資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4]柯炳添,潘景華.國有資產管理「非轉經」的理論與實務[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2003.

[5]蔣承崧.試論公益性與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J].中國地質礦產經濟,2003,(8):4~6.

[6]李俊,熊軍.淺議商業性地質工作的特點、資金來源及礦權交易的方式[J].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2003,(6):10~11.

[7]王峰,王小華.明確公益性地質工作的法律地位[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3-12-25.

閱讀全文

與公益性裝置的設計效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太原五金建材批發市場 瀏覽:948
噴塑層用什麼儀器測量 瀏覽:659
大眾尚酷儀表怎麼換成中文 瀏覽:694
醫院的小型設備有哪些設備 瀏覽:214
設備到場如何開箱驗收 瀏覽:390
16款寶來儀表台怎麼拆除 瀏覽:690
福建加工岩板設備哪裡有 瀏覽:520
已安裝好的儀表需只接線調試如何取費 瀏覽:215
暖氣磁卡鎖閉閥門 瀏覽:229
高壓線路保護裝置實驗 瀏覽:208
常熟五金市場銅材門市部 瀏覽:13
圖1是實驗室製取氣體裝置 瀏覽:932
機械加工軟體有哪些 瀏覽:312
智能養殖包含哪些設備 瀏覽:797
冠心病需要做什麼儀器 瀏覽:757
晶合設備工程師哪個部門 瀏覽:587
機械回填管溝土套什麼定額 瀏覽:722
什麼地方會用到真空閥門 瀏覽:411
軸承有側擺什麼意思 瀏覽:589
賤人工具箱如何測多段線長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