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輪軸裝置實驗

輪軸裝置實驗

發布時間:2023-12-09 06:10:56

1. 輪大小對輪軸的作用的實驗計劃怎麼寫

先改變輪軸裝置,將輪變大,保持軸上的鉤碼數量不變,輪上的鉤碼進行數量調回整,記錄下鉤答碼的數量情況,接著將記錄下的數據與前一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得出:輪越大,輪軸越省力
材料(每組):1盒鉤碼(系線)、1個輪軸、1個輪圈、2把螺絲刀、2瓶水(系線)、1套支架、1張記錄表。

2. 在輪軸實驗裝置中,軸指的是什麼

在輪軸實驗裝置中,軸指的是輪子。

輪和軸沒有明確的分別,只要同軸固定的兩個輪子(或者力的作用位置可以圍著固定點轉動)合成為輪軸。解題思路中,往往習慣把動力作用的輪子叫輪,而把阻力作用的輪子叫軸。

輪軸的定義:由輪和軸組成,能繞共同軸線旋轉的機械,叫做輪軸。輪軸的實質是能夠連續旋轉的杠桿,支點就在軸心,輪軸在轉動時輪與軸有相同的轉速。

外環叫輪,內環叫軸

由上式可知:當動力作用在輪上,則輪軸為省力杠桿;動力作用在軸上則輪軸為費力杠桿。

以汽車為例,動力不是簡單的傳遞輪軸,如果是那樣,汽車就不能拐彎,在汽車軸的中間,有一個「差速器」,在通過兩個半軸給左右車輪傳動,這樣在汽車拐彎時,兩邊車輪行駛的距離才能不同。人力三輪車的後軸,為了拐彎,一個後輪和軸是固定的傳遞動力,另一個後輪是可以和軸轉動的,用以差速拐彎。

3. 探究輪軸是否省力的實驗步驟

第一部分:螺絲刀刀柄的秘密回憶使用螺絲刀的經歷,引導學生觀察螺絲刀的構造,讓學生發現無論怎樣的螺絲刀,刀柄總要比刀桿粗一些。從而得出輪軸的概念:像螺絲刀這樣,由一個較大的「輪」與一個較小的「軸」組合在一起的簡單機械叫做輪軸。第二個活動是讓學生在小組內試一試,把幾個鉤碼緊系在螺絲刀的刀桿上吊起來,用手轉動刀柄。再將這幾個鉤碼緊系在螺絲刀的刀柄上吊起來,用手轉動刀桿。看看兩種做法哪一種省力?說說自己的感受。第三個活動教材安排了「小個子戰勝大力士」的游戲。讓力氣小的同學握住螺絲刀的刀柄旋轉,力氣大的同學握住螺絲刀的刀桿向相反的方向旋轉,看誰取得勝利。這個活動可在同桌間進行,讓更多的同學都有親身實踐的機會。第二部分:輪軸的研究通過上面兩個趣味性較濃的實驗研究,學生已經感受到螺絲刀的刀柄轉動較為省力,螺絲刀在使用時有明顯的省力作用。為什麼螺絲刀會有這么明顯的省力效果?首先讓學生進行簡單的對話討論,期望學生能提出螺絲刀能省力的種種假設。接著通過活動引導學生研究一般意義上的輪軸。找一些大小不同的輪和軸套裝在一起,用鐵架台支撐起來,在輪和軸上分別掛上鉤碼,直到平衡。此時學生能很直觀地看到在平衡時輪上掛的鉤碼少而軸上掛的鉤碼多,即在輪上省力,軸上費力。最後教材安排讓學生找一找身邊應用了軸輪的地方,如汽車的方向盤、水龍頭開關、門鎖把手、扳手。在找的過程中拓展輪軸的應用。

4. 輪軸的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輪軸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輪軸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輪軸進一步認識滑輪。

2、認識滑輪的工作原理及在我們日常中生活中的使用。

1、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認識滑輪的工作原理。

教學難點:通過實驗來認識其工作原理。

教學用具:鐵架台、滑輪、鉤碼、線、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利用掛圖讓學生了解在碼頭,那些龐大的貨物是怎樣被裝上船和運上岸的。

(學生分組自由討論,並指名表述說出自己的看法)

二、研究旗桿頂部的輪子

1、引導學生觀察國旗台的旗桿頂(或回憶長旗儀式),想一想為什麼輕輕一拉繩,旗幟就能長那麼高。

(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旗桿頂有一個輪子)

2、結合導入新課的內容讓學生頭腦中的問題逐漸清晰。

並通過引導學生把思考的焦點凝到了那個輪子上。

3、認識定滑輪的定義。 P10

4、實驗操作了解定滑輪的作用:

(1)試試,當我們向下拉動繩子時,掛有旗子的那部分繩子會怎樣運動?

(2)這說明定滑輪有什麼作用?

5、仔細體會利用定滑輪後有什麼不同?

(指名學生發言,把探討內容引到省力上)

1、可以用掛秤實際測試。

三、會移動的輪子。

1、認識動滑輪的下義。

2、討論動滑輪在生活中主要在那些地方得到使用。

3、比較動、定滑輪有什麼不同。

四、拓展訓練

如果說定滑輪也是一處杠桿,能找到它的三個點的位置嗎?

板書設計:

輪軸的教案2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在輪軸的輪上用力能夠省力,輪越大越省力。

2、過程和方法:通過在軸不變、輪變大的輪軸上掛重物的實驗分析,認識輪越大越省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科學研究活動中能夠與同學合作,積極參與實驗、分析和調查。

【教學重點】 經歷探究在輪軸的輪上用力能夠省力的規律過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輪軸省力原理。

【教學准備】

學生材料:

事先放抽屜:每組螺絲刀2把;事先下:輪軸研究記錄表;

第一次領:水2瓶;(毛巾)

第二次領:小輪軸1個,支架1個、鉤碼1盒(注意打結、每盒放8個);

第三次領:大輪圈1個。

老師材料:螺絲刀、學生材料一份、課件、演示台、水龍頭。

材料放置:

【教學過程】

一、了解構造:

1、(出示水龍頭)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樣東西,同學們請看,這是什麼?現在水龍頭是關著的,誰能上來將它擰開呢?你來試一試!

2、看來是很難將它擰開!老師再給你一樣東西,把它們組合在一起,請你再來試一試!

4、(學生演示)喲!很容易就擰開了!與剛才相比,你有什麼感覺呀?

5、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仔細觀察一下水龍頭上面的這個裝置,它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每部分分別有什麼特點?(課件出示水龍頭,點擊出示:輪和軸)

6、歸納:(課件點擊出示)我們把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讓我們一起來讀一遍。

7、在剛才的試驗中,我們直接去擰軸,很難把水龍頭擰開,但加上輪以後就很輕鬆了。看來輪軸里的學問還真不少,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研究輪軸的秘密。板書:輪軸的秘密

二、玩螺絲刀:

( 教師投影出示螺絲刀)同學們請看,這是什麼?螺絲刀是輪軸嗎?你是怎麼知道的?(課件點擊出現輪和軸)

(一)「比誰力氣大」游戲

1、讓我們來玩一玩螺絲刀吧!老師已經為每組准備了兩把螺絲刀,請同學們以兩人為一組,一個握住輪,一個握住軸,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比一比誰能取得勝利?比完後交換一下握的位置再比一比!(教師示範)開始吧!

2、交流:在玩的過程中你有什麼發現嗎?(握在輪上輕松取勝)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二)「吊水瓶」游戲

1、我們還是繼續來玩其他的游戲吧!我們用螺絲刀這個輪軸來吊起這瓶水,怎麼玩呢?老師向大家介紹三種玩法!(出示課件)(邊講邊演示):

第一種玩法是把水系在螺絲刀的軸上,轉動輪,把水吊起來。

第二種玩法是把水系在輪上,轉動軸,把水吊起來。

第三種玩法還是把水系在軸上,在輪上用一塊毛巾包起來,看老師是怎樣裹毛巾的。

轉動這個裹有毛巾的輪,把水吊起來;會玩嗎?(演示疊毛巾的過程)

2、那麼你覺得玩的時候應注意哪些問題?

滲透握穩的方法:我們可以把系有水的一頭放在桌面上,再轉動,這樣比較穩;滲透系線的方法:先留出一個線頭,繞幾圈把線頭壓住,這樣系得比較牢!

老師還要作一個提醒:每位同學每種玩法都要玩一次!清楚了嗎?

下面請各組材料員上台領取材料!

3、提醒:完成前面兩種玩法的上來領取毛巾!

4、我看同學們都完成的差不多了!請把材料放中間,我們來交流一下!在玩的過程中你有什麼發現嗎?我們來給三種玩法從省力到費力來排排隊!看來第一種玩法比第二種要省力多了。我們感受到把力用在輪上比較省力,把力用在軸上很費力,而在輪上加上毛巾,我們就會感到非常省力!(引導得出:轉動輪省力,轉動軸費力;)板書:省力、費力

三、輪軸原理研究:

1、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進一步來研究輪軸!(課件出示)老師這里有一個輪軸,你知道它哪部分是輪?哪部分是軸嗎?

2、(實物出示)我們就借用這個輪軸來進一步研究。現在老師要在這個輪軸的輪和軸上分別吊一個鉤碼。為了使防止鉤碼掉到地上,可將輪軸朝向盒子的內部!我請一位同學來幫忙!我先拿出系有線的鉤碼,把線頭放進輪上的凹口中,在輪上繞幾圈把頭壓住。接著用同樣的方法在軸上再掛上一個方向相反的鉤碼。如果現在老師把手放掉,你能推測一下輪上和軸上的鉤碼會發生怎麼樣的變化?為什麼?

3、同學們想自己來試一試嗎?請各組材料員上台領取材料!

4、師生交流:都有結果了嗎?(輪上的鉤碼往下掉、軸上的鉤碼往上升)同學們能不能把輪軸左右兩邊調平衡呢?開始吧!請各組記錄員及時做好記錄!(教師巡視指導)

5、已經調平衡的小組請把材料放中間坐好了,還沒完成的小組因為時間關系也請停下來坐好了。現在老師要為這個輪軸加上一個輪圈,組合成一個新的輪軸,這個輪軸與剛才的輪軸相比,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嗎?(輪變大了,軸是一樣的)如果老師還在這個輪軸的輪上掛一個鉤碼,同學們還能把這個輪軸調平衡嗎?請各組材料員上台領取材料!請記錄員及時做好記錄!(教師巡視指導)

6、都完成了嗎?請同學們把材料放中間,我們來交流一下。

在輪沒有擴大前,輪上掛一個鉤碼能與軸上的幾個鉤碼保持平衡?輪上掛兩個鉤碼能與軸上的幾個鉤碼保持平衡?從這些數據中你發現了什麼?

輪擴大後,輪上掛一個鉤碼能與軸上的幾個鉤碼保持平衡?輪上掛兩個鉤碼能與軸上的幾個鉤碼保持平衡?

教師出示表格,板書學生匯報的數據。並追問:你們的結果能一樣嗎?從這些數據中,你發現了什麼?你是怎麼發現的。得出:軸不變,輪越大越省力。

板書:軸不變

越大越省力

7、如果老師再將這個輪軸的輪擴大,在輪上還是掛一個鉤碼,你能猜一下這個軸上需要掛幾個鉤碼才能保持兩邊的平衡?(肯定不止3個,因為輪擴大了)

四、拓展整理:

1、現在誰能告訴大家,剛才在輪上加上毛巾為什麼會感到很省力?

2、老師心中一直有個疑問:我們都知道汽車是很重的`,而駕駛員卻能很輕松的轉動汽車的輪子,他靠的是什麼呢?(課件出示圖片)方向盤是輪軸碼?

3、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地方應用了輪軸?同學們可以交流一下!

4、課件交互分析:圓輪的自來水龍頭、一字型的自來水龍頭、門鎖把手等。

(其實生活中的很多輪軸的輪,為了使用的方便都變形了,但不管怎樣,他們的運動方式一般都是轉動的。)

5、總結:生活當中的輪軸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找一找,並思考

這些輪軸幫我們解決了哪些問題?(下課)

6、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面請各小組整理材料,請材料員把輪軸盒和鉤碼放到( );請組長把水瓶放到();請匯報員把螺絲刀和毛巾放到( );請記錄員把記錄表交給我!

板書: 輪軸的秘密

軸不變 (越大越) 省力

費力

輪軸的教案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在輪軸的輪上用力能夠省力,輪越大越省力;在軸上用力費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在大小差別更大的輪軸上掛重物的實驗分析,認識輪越大越省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了解輪軸在生活中的應用,發展研究簡單機械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了解輪軸作用和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教學難點】 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教學准備】 大螺絲刀1把、閥門式水龍頭一個;每組鉤碼1盒、2段棉線、1個鐵架台、1個大輪、1個小輪、一個軸(簡易機械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水龍頭是我們每家每戶都有的一種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請一位同學來擰開這個水龍頭;(出示閥門式水龍頭)

出示水龍頭圖片,並指出軸、輪所在位置;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

二、輪軸作用的研究

1、設計家在設計水龍頭的時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麼水龍頭上的輪有什麼作用呢?(學生嘗試回答)

2、請學生嘗試擰開去掉輪的水龍頭,然後說一說輪的作用。

3、用一個輪軸裝置來研究輪軸的作用。

實驗操作:

(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輪和軸分別固定在一起,安裝在支架上,在輪和軸的凹槽內裝上棉線,把鉤碼分別掛在輪和軸上,試試看,能發現什麼?

(2)學生分組實驗並做好實驗記錄(書本P10),這里主要培養學生的協同分工能力。

4、小組成員匯報數據,並進行交流和思考,發現了什麼規律?(掛在輪上

的鉤碼更少,證明在輪上用力能省力)

5、輪軸作用的運用(小游戲):猜猜勝者是誰?請幾對同學上台來進行游

戲。

一個同學握住螺絲刀柄,一個同學握住螺絲刀軸,2人按不同方向轉。

三、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1、 剛才我們通過實驗和游戲了解了在輪軸的輪上用力是比較省力,那麼如果軸固定不變,把輪換大些會怎麼樣呢?(請學生進行大膽推測)

2、 示範操作實驗:把更大的輪和軸(不變)固定在一起,先在軸的棉線上掛3~5個鉤碼,然後請學生嘗試在輪上加鉤碼,使輪上的鉤碼剛好能拉起軸上的重物。

3、 在小組內開展實驗活動,用不同大小的輪和軸進行實驗,並請學生記錄實驗數據,填入書本(P11)的表格內。

4、 交流討論數據表,說說你是按什麼順序進行收集數據的?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按輪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實驗,然後進行對比;發現輪越大,越省力,輪越小,越費力的規律)

四、鞏固與應用

1、找一找,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輪軸?說說它們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那些方便。

2、這些輪軸的作用是什麼?他們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方向盤、軲轆、門把手、扳手、牛頓盤)其中牛頓盤在旋轉時是擰軸,屬於費力的輪軸。

【信息反饋】:

科學教學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實踐。在本節課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體現學生主體。在教學中我安排了3次小組合作實踐活動,並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有結構的材料,學生在充分實踐的基礎上感知了輪軸里的秘密。從一開始出示水龍頭引出,到後續的幾個探究活動。學生們在疑問、在思考、在討論、在實踐、在總結、在驗證……學生們的積極參與、主動探究正說明課堂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屬於了學生。在教學中,本節課凸顯了以下幾大亮點:

亮點一:教具的優化。

在玩螺絲刀的環節中,教師自行增加了一個「螺絲刀吊水瓶」的游戲中,在游戲中作了一個大膽的改進,增加了一種玩法:在輪上裹上毛巾,再轉動輪吊起水瓶。雖然只用了毛巾這一種方便簡易的材料,卻達到了極為不錯的效果。使學生在輪軸原理探究這個環節前,已對「輪越大越省力」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從而為後續探究打下基礎。在輪軸原理探究環節後,又再次質疑:現在誰能告訴大家為什麼輪裹上毛巾會感到更省力?從而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在輪軸原理探究這個環節中,課堂中使用的實驗器材設計比較巧妙,通過往上套輪圈使輪擴大,真正做到了同軸不同輪。有了這樣精巧的實驗材料,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到輪越大越省力的原理。材料在課的重難點突破上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亮點二:活動的改進。

在本節課中,教師很好地對教材中的幾個活動進行了處理。在揭示輪軸概念前,教師安排了讓學生來擰取下輪子的水龍頭,讓學生既對輪軸的組成加深了印象,又使學生產生了探尋輪軸秘密的興趣。在「比誰力氣大」這一游戲中,通過兩人一組,每組做兩次,學生輪換握住螺絲刀的部位的設計,使學生不拘泥於成敗本身,而是聚焦於原因分析。在「比誰力氣大」游戲之後,我設計了用螺絲刀吊水瓶的游戲,學生從三次玩法中充分感受到了輪上省力、軸上費力,在輪上加上毛巾更省力。大大節省了原本的探究時間,從而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輪軸原理的研究上,突出了重點,解決了難點。在輪軸原理的研究中,我採用了大塊的活動時間,共用了10分鍾左右的時間讓學生一個接一個的持續探究。在持續探究後進行整體的討論分析。多次實驗,一次分析,給學生以思考、探究的空間,使最後的匯報更為豐富,更具條理。

亮點三:螺旋地上升

本節課旨在體現過程與概念的雙螺旋上升。課一開始,教師就得出了輪軸的概念,其實孩子此時對概念是模糊的,文字概念的呈現只是為了便於交流。在得出文字概念後,教師又引領學生經歷了一個個涉及概念本質的活動,使學生對概念的認識不斷深化,最終建立起了對「輪軸」的完整概念。

當然在教學中還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對學生原有的認知情況了解不夠,在具體問題的交流中還應該給於學生更多的空間,……這些將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加以磨練、改進。

5. 小學生科學實驗輪軸

一個小風扇,只需來要一個小馬達,兩節自5號電池,還有一些短導線,一個實心的塑料泡沫,一把剪刀,一些硬紙片! 首先把實心泡沫掏空,用導線連接好小馬達,塞入泡沫里(要保持小馬達的轉子軸漏出泡沫),在把導線連到電池上,也塞如泡沫內,用剪刀把小紙片剪成行,。

6. 輪軸作用的實驗

1、軸上掛3個鉤碼,較小輪上加鉤碼,使輪上的鉤碼剛好能拉起軸上的重物。
2、軸上掛3個鉤碼,在較大輪上加鉤碼,使輪上的鉤碼剛好能拉起軸上的重物。
實驗現象:
1、較小輪時,軸上掛3個鉤碼,輪上掛2個鉤碼,就能達到平衡
2、較大輪使,軸上掛3個鉤碼,輪上掛1個鉤碼,就能達到平衡。
實驗結論:軸不變,輪越大,越省力。

7. 小學六年級科教版科學實驗輪軸的有什麼作用

1、安裝一個輪軸
2、分別在輪和軸上綁一根線繩,再向著相反的方向繞一圈,在繩頭處各系一個小掛鉤
3、在軸上的小掛鉤上掛2個鉤碼,在輪上的小掛鉤上掛1個鉤碼,觀察現象
4、在軸上的小掛鉤上掛4個鉤碼,在輪上的小掛鉤上掛2個鉤碼,觀察現象
5、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閱讀全文

與輪軸裝置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製冷機壓縮機壞了怎麼辦 瀏覽:123
pe工具箱軟體 瀏覽:570
泰安市哪裡有賣機械設備 瀏覽:818
崑山市大金機械設備廠怎麼樣 瀏覽:666
我的世界刀劍鑄造台拔刀劍怎麼做 瀏覽:327
機械污染多少錢 瀏覽:533
機床三大機器是什麼 瀏覽:384
製冷店起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131
江蘇東成電動工具切割機 瀏覽:100
學生測量角度的儀器有哪些 瀏覽:386
燃氣閥門開關費力 瀏覽:395
軸承c3e與c3有什麼差別 瀏覽:970
什麼叫超聲波的應用 瀏覽:288
q5保養燈儀表怎麼歸零 瀏覽:617
怎麼看機械硬碟的速度快 瀏覽:749
衣服個性定製需要什麼設備 瀏覽:415
衛生間紅色閥門擰不動怎麼辦 瀏覽:232
軌道彈簧減震裝置的作用 瀏覽:728
高壓軸承怎麼保養 瀏覽:3
數控車軸承鋼怎麼變白色 瀏覽: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