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兩套裝置圖,請結合圖示回答有關問題.(1)
(1)紅磷燃燒放出大量的熱,所以如果止水夾未夾緊,會有氣體逸出,冷卻內後進入水的體積容變大,則會導致測定結果偏大;木條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所以不能將紅磷換成木炭;
(2)注射器內氣體減少的量就是氧氣的體積,則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100%=15%;裝置中氣球的作用是:緩沖,防止試管內氣體溫度升高,氣壓增大,沖開橡皮塞;裝置二與裝置三裝置比較,裝置三中的氣球在玻璃管的後部,更易讓空氣流通,氧氣與銅能充分反應;實驗過程中,注射器應不停推拉活塞;
(3)若實驗測得的結果偏小(氧氣的體積分數小於21%),可能的原因有銅粉的量不足、未待裝置完全冷卻至室溫就讀數、漏氣等.
故答案為:(1)偏大;有二氧化碳生成;
(2)15%;緩沖氣體壓力利於控制活塞推進或控制氣體壓強有利於充分反應;裝置三;能讓空氣更易流通,全部通過銅粉,使氧氣與銅粉充分反應;
(3)銅粉的量不足;未待裝置完全冷卻至室溫就讀數.
『貳』 如圖是測定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圖中的
(1)A瓶內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通入氣體中的CO 2 ,以免影響實驗結果,B瓶內石灰水的作用是檢測版空氣中的CO 2 是否去除干權凈.
(2)植物在光照條件下能吸收CO 2 進行光合作用,所以C瓶選用不透光玻璃罩的目的是防止幼苗進行光合作用吸收CO 2 ,從而排除植物光合作用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3)D瓶內石灰水的作用是檢測植物呼吸作用是否產生CO 2 .如果實驗達到預期效果,D瓶中的現象是變渾濁,說明幼苗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了CO 2 .
故答案為:
(1)排除空氣中的CO 2 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檢測空氣中的CO 2 是否去除干凈
(2)排除植物光合作用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3)檢測植物呼吸作用是否產生CO 2
『叄』 如圖是「比較水和煤油吸熱升溫特點」的實驗裝置:(1)水和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______來反映的(選填「
(1)水和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加熱時間 來反映的,這種研究方法叫做轉換版法;
(2)權Q吸=cm△t=4.2×103J/(kg?℃)×60×10-3kg×(45℃-20℃)=6300J;
與表格中數據知,水和煤油的質量相等,加熱時間即吸收熱量相等,煤油的末溫高,說明煤油吸熱升溫更快;
(3)要給水加熱更長的時間,說明水吸收的熱量更多.
故答案為:(1)加熱時間;轉換法;(2)6300J;煤油;(3)大於.
『肆』 煤油煙點測定儀可以測汽柴油的煙點嗎
zippo煤油是一種輕質煤來油,非常容易從源火芯繩處揮發出來,zippo打火機的原理就是擦火花來點燃火芯繩附近的煤油蒸汽與空氣的混合物。吸煙人點煙的時候,會吸一口氣,把高溫焰體引進煙頭籍此點燃煙絲,如果吸氣的時間較長,煙頭附近煤油混合氣體也會給吸進香煙內,煙絲及過濾嘴會吸附煤油氣體,從而使香煙帶有煤油味。
『伍』 如圖所示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過程:在集氣瓶內加少量水,並將
(抄1)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後的操作是,紅磷燃燒的現象是發出黃光,產生大量白煙,放熱;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紅磷+氧氣
點燃 |
『陸』 測酒精沸點和苯甲酸熔點的實驗裝置圖,要有鐵架台b型管的詳細裝置圖

『柒』 如圖所示是「比較水和煤油吸熱升溫特點」的實驗裝置.(1)為了獲得更直觀、更科學的實驗效果,該實驗中
(1)在此實驗中,為了比較水和煤油吸熱本領的大小,我們可以加熱相同的時間,內觀容察升高的溫度的不同;也可以讓它們其升高相同溫度,比較加熱時間,來比較它們吸熱本領的大小.為了達到實驗目的前提條件是: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應裝入相同質量和初溫相同的水和煤油; 加熱水和煤油時,要用攪棒不斷的攪拌,這樣可以使水和煤油受熱均勻; 相同的酒精燈加熱相同的時間,酒精燈放出的熱量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也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加熱時間來反映的; (2)因為煤油比水的吸熱本領小,所以加熱相同的時間,它們吸收相等熱量時,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煤油升高的溫度更高. (3)選同樣的加熱時間(水和煤油吸熱相同),如t=3min時,QA>QB,△tA>△tB,所以B表示的是水吸熱升溫情況. 故答案為:(1)相同質量;受熱均勻;加熱時間;(2)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3)B.
『捌』 請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1)圖1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如果數據小於21%,出現此情況的
(1)紅磷的量不足,使瓶內氧氣未耗盡;裝置氣密性不好,使外界空氣進入瓶內;回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答止水夾,使進入瓶內水的體積減少等都會使測得的氧氣含量小於21%,故答案為:紅磷的量不足或裝置氣密性不好或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等; (2)通電分解水實驗中,與負極相連的試管內產生的是氫氣,因此該實驗中玻璃管A中產生的氣體是氫氣,故答案為:氫氣; (3)圖示實驗現象為下面的蠟燭先熄滅,然後上面的蠟燭才熄滅,這一實驗現象證明了二氧化碳的性質: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故答案為: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4)銅片上的紅磷和白磷在相同的環境中,白磷能燃燒而紅磷不能燃燒,說明它們燃燒所需的溫度不同,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氧氣;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P+5O2 點燃 | .
『玖』 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右圖.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
(1)為了使集氣內的氧氣完全消耗完在做實驗時紅磷要過量 故答案為:使空氣中的氧氣全部消耗完 (2)紅磷消耗了空氣中的氧氣使集氣瓶內的壓強減小;因為進入水的體積約為容積的 所以得出氮氣難溶於水的物理性質. 故答案為: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中且占容積的 、20%、氮氣難溶於水或氮氣不支持燃燒. (3)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利用的是壓強的改變,所以若把紅磷換成木炭,木炭和氧氣反應又生成二氧化碳,沒有改變集氣瓶內的壓強,達不到實驗目的 故答案為:否;木炭燃燒後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 |
與煤油煙點測定的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缸多少個軸承
發布:2025-05-14 22:05:20
瀏覽:71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