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設備的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有什麼區別
設備在使用或閑置過程中均會發生磨損,磨損有兩種形式: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
1)有形磨損又稱實物磨損,是指設備在使用或閑置的過程在所發生的實體上的磨損或損失。可分為第一種有形磨損和第二種有形磨損。
第一種有形磨損是,設備在運轉過程中因受力的作用,零部件會發生摩擦,振動和疲勞等現象,致使設備的實體產生磨損。可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新的或大修理後機器設備磨損發生較多的「初期磨損」階段;第二階段是磨損量發生較小的「正常磨損」階段;第三階段是磨損量增長較快的「劇烈磨損」階段。
第二種有形磨損是,設備在閑置過程中,由於受自然力的作用而產生氧化生銹,腐蝕,自然喪失精度和工作能力等。設備有形磨損帶來的後果:技術方面,使設備的使用價值降低,嚴重時甚至可使設備完全喪失使用價值;經濟方面使設備原始價值的部分降低,甚至完全貶值。
2)無形磨損,是指固定資本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引起的價值損失,又叫精神損耗。根據勞動生產率提高所造成的不同影響,固定資本的無形損耗又分為兩種,
一種是由於生產完全同類的勞動資料的勞動生產率提高,從而造成了原有的固定資本價值的下降;
另一種則是由於出現了更為低廉的替代品,從而引起了原有固定資本價值的貶損。
Ⅱ 設備的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的區別
設備在使用和閑置的過程中,均會發生磨損,分為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兩大類。
有形磨損又稱物質磨損,是設備或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或因自然力影響而引起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上的損失。按其損耗的發生分為兩類。Ⅰ類有形磨損是指設備在使用中,因磨擦、腐蝕、振動、疲勞等原因造成的設備的損壞和變形。針對Ⅰ類有形磨損,應注意在設備使用的同時,降低其磨損速度,減少和消除非正常損耗。要合理使用設備、做好維護保養工作、及時檢修。Ⅱ類有形磨損是設備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造成設備實體銹蝕、風化、老化等的損耗。這類損耗與設備的閑置時間有密切關系。針對Ⅱ類有形磨損,應注意加強管理,減少設備閑置時間,做好閑置設備的養護工作。
無形磨損又稱精神磨損,是設備或固定資產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而引起的貶值。按其產生的具體原因,同樣分為兩種。Ⅰ類無形磨損是由於設備製造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使得具有原技術結構和經濟性能的機器設備,再生產費用降低而引起設備貶值。這類磨損不影響其使用性能,也不影響其技術性能。要防止和減少這類損耗,應注意:一,合理購置設備;二,提高設備利用率,充分利用設備;三,合理提取折舊。Ⅱ類無形磨損是由於設備製造部門生產出新的、具有更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的設備,使原有設備相對貶值。此類磨損使設備的技術性能相對落後,從而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防止和減少這類磨損,應注意對設備加強管理,及時更新改造。
Ⅲ 什麼叫機械自然磨損
機械自然磨損:機械磨損的穩定磨損階段叫機械自然磨損。
一般機械零件的正常磨損過程,試驗結果表明是有一定的相似規律,一般表現出三個過程:磨合階段,穩定磨損階段與劇烈磨損階段。
(1)磨合階段
在這個階段,由於新摩擦副表面加工後具有原始粗糙度,兩表面開始時的接觸點很少,即實際接觸面積很小,在一定載荷下即產生塑性接觸,磨損速度很快,磨損量和時間(t1)取決於零件加工的粗糙度、磨合負荷、磨合油等。當原始粗造度逐漸被磨平,即所謂"跑合"或"磨合",接觸面積就逐漸增加而達到平衡粗糙度,從而實現彈性接觸,因而磨損速度也逐漸減慢至t1時刻的狀態而進入穩定磨損階段。磨合磨損階段一般發生在設備製造或修理的總裝調試時和設備投入試用期的調試以及初期階段。在這一時期內,只要採用正確的磨合規范,就會獲得良好的磨合效果,為設備以後的穩定磨損打下良好基礎。
(2)穩定磨損階段
這是磨損的正常階段,如果零件的工作條件不變或變化很小時,磨損量基本隨時間勻速增加,磨損速度緩慢且穩定。當磨損至一定程度,零件不能繼續工作時,這一階段的時間(t2)就是零件的使用壽命。
(3)急劇磨損階段
當磨損達到一定量時,摩擦條件將發生較大變化,溫度急劇升高,磨損速度也大為加快,這時機械效率明顯降低,精度喪失,並出現異常的噪音和振動,最後導致運轉失效。因此,當出現這一階段,往往是零件已到達它的使用壽命,從機械安全運轉的角度考慮,機械的摩擦副若能在t2時刻點進行檢修、更換零件是最合理的,這不僅可避免發生事故,還可將檢修費用降至最低,這就是預防維修與狀態維修的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