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玻璃球內

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玻璃球內

發布時間:2023-09-18 21:13:57

A. 初三化學 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 為什麼未等冷卻室溫打開夾子會倒吸小於五分之一它氣體受熱膨脹,會

當氣體受熱澎漲時氣體的體積增大,這個是關鍵點。在沒有打開夾子時裡面的壓強大,而相比於冷卻時容器可倒吸的就少。沒錯那五分之四一定會排出,不然不會倒吸,但這只是倒吸的前提,而你比較的是未冷卻與冷卻的關系,未冷卻氣壓大,(比冷卻),所以可再容性就小了,供參考。

B. 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玻璃球內的導線是分開的,小磁針處於靜止狀態.當用酒精燈把玻璃球加熱到紅熾狀

小磁針的指向抄發生偏轉,說明襲電磁鐵產生了磁性,由此可知電路中有了電流.電路的變化只是玻璃球由常溫變成了紅熾狀態.玻璃在常溫下是絕緣體,現在電路中有了電流,說明此時的玻璃變成了導體.
利用安培定則,可以確定螺線管的右端為S極,根據磁極間的作用規律可以確定,小磁針的N極向左偏轉去靠近螺線管的右端.
由磁場知識可知,磁體間的作用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玻璃球是從酒精燈上吸收了熱量導致其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的.
故答案為:導;N;磁場;熱傳遞

C. 如何進行米勒實驗

試驗本身不難,但是要合理就可以,它是生化進化方面的很著名的試驗。試驗設備就是一個蒸餾,循環,冷卻的設備,連續進行加熱7天,要求有放電設備,電極,玻璃導管,燒瓶或者蒸餾燒瓶,冷凝管,加熱裝置,

中學生完全可以做,但是球形的有電極的玻璃球是一個緩沖和反應裝置,所以不能太大(那樣反應體積小),也不能太小(蒸汽在冷凝之前的體積要考慮好),圖示和原理都簡單,但是還要動腦實踐,多實踐,多改進,注意安全,用電小心。

祝你成功!

goodluck!

實驗步驟和結果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將水注入左下方的500毫升燒瓶內。先將玻璃儀器中的空氣抽去。然後打開左方的活塞,泵入CH4、NH3和H2的混合氣體(模擬還原性大氣)。再將500毫升燒瓶內的水煮沸,使水蒸汽(H2O)和混合氣體同在密閉的玻璃管道內不斷循環,並在另一容量為5升的大燒瓶中,經受火花放電(模擬雷鳴閃電)一周,最後生成的有機物,經過冷卻後,積聚在儀器底部的溶液內(圖中以黑色表示)(模擬原始大氣中生成的有機物被雨水沖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實驗結果共生成20種有機物(如表1所示)。其中11種氨基酸中有4種(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質所含有的。以後,米勒認為,設想原始地球還原性大氣的成分是CH4、N2、微量的NH3和H2O的混合氣體更為合理,因為NH3不可能在大氣中大量存在,它會溶於海水中。他和他的合作者於1972年在上述混合氣體中進行火花放電,結果得到35種有機物,其中有10種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即甘氨酸(440微克分子,以下均同此單位)、丙氨酸(790)、纈氨酸(19.5)、亮氨酸(11.3)、異亮氨酸(4.8)、脯氨酸(1.5)、天冬氨酸(34)、谷氨酸(7.7)、絲氨酸(5.0)和蘇氨酸(~0.8)。若在分析之前進行水解,還可生成天冬醯胺和谷氨醯胺。若增加H2S,則可生成甲硫氨酸。在CH4、NH3、H2O和H2S混合氣體中進行光解作用,可以找到半胱氨酸。對CH4及其它碳氫化合物在高溫下進行熱解,可以得到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到目前為止,用米勒模擬實驗和其它類似實驗,已能合成出20種天然氨基酸中的17種;其餘三種(賴氨酸、精氨酸和組氨酸)相信在改進技術之後,不久亦能合成。

氨基酸生成的可能機理米勒在火花放電的頭125小時內,不斷打開「U」形管的活塞抽樣,進行分析,發現首先合成了大量的氰化物和醛類;以後它們的合成速度逐漸下降,而在整個實驗期間,均以近乎恆定的速度合成氨基酸,其反應過程大致如下:

就是說,首先甲烷與氨作用生成氰,甲烷與水作用生成醛類;然後氰、醛類與氨作用生成氨基腈(aminoni-trile);氨基腈水解就生成氨基酸。

D. 某科研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並進行了以下實驗:①將此裝置放於黑暗處一晝夜後,移至適宜自然光

(1)植物具有蒸騰作用,水分以氣體的形式通過葉片的氣孔散失到大氣中,裝置中兩瓶上的液體一方面是瓶中的葉片通過蒸騰作用散失的,另一方面是瓶中的溶液中也有水分,在陽光的照射下,通過蒸發也可以在瓶內壁凝結成水珠.
(2)實驗前要將此裝置放到黑暗片一晝夜,目的是除去葉片內原有的澱粉,如果葉片內殘留有以前光合作用製造的澱粉,實驗結果就會不明顯,為了排除原有澱粉的干擾,放到黑暗片一晝夜,植物葉片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澱粉,原來的澱粉消耗完後,就不會干擾實驗,使實驗結果更加明顯.
(3)酒精能溶解葉綠素.這樣處理後,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葉片,除去不透光紙片後,將葉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
(4)向葉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據澱粉遇碘變藍色的特性,檢驗是否產生澱粉.觀察現象之前,用清水沖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顏色去掉碘液顏色的干擾,便於觀察葉片顏色的變化,使實驗現象明顯.實驗現象:葉片見光(未遮蓋)部分,遇碘變藍,說明葉片見光部分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澱粉;葉片遮光部分,遇碘不變藍,說明光是綠色植物製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5)乙組裝置與丙組裝置的區別是丙裡面是清水,乙裡面是氫氧化鈉溶液,由於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沒有此功能,故乙、丙兩裝置內丙裡面有二氧化碳,乙裡面沒有二氧化碳.因此乙、丙兩裝置中的葉片所處的環境,惟一變數是二氧化碳,由於乙葉片所處的環境沒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乙葉片由於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不能製造有機物澱粉,因此遇碘不能變藍色.而丙葉片由於環境中有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製造了澱粉,故遇碘變藍色.該對照組證明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6)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使放出氧氣的過程;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出能量的過程,一般情況下光合作用大於呼吸作用,有利於有機物的積累.通過以上實驗結果分析原因可能是:三片葉都要進行 呼吸作用,其強度大於或等於光合作用,結果光合作用的產物不能積累,所以實驗中看不到變藍的現象.
(7)光合作用的概念;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澱粉等有機物,並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同時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的公式為:二氧化碳+水

與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玻璃球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72V鉛電池充完電儀表顯示多少 瀏覽:331
儀表盤上顯示水龍頭是因為什麼 瀏覽:10
氣管線用什麼閥門 瀏覽:593
耳機超聲波怎麼解決 瀏覽:250
cnc自動化上料裝置前景 瀏覽:972
超聲波漫反射怎麼辦 瀏覽:928
理正結構設計工具箱軟體說明書 瀏覽:822
威馳儀表盤油耗怎麼樣 瀏覽:953
學校打鈴設備哪裡有賣的 瀏覽:244
北京標准件五金批發市場 瀏覽:687
爐襯材料廠檢測設備有哪些 瀏覽:336
自貢有哪幾家閥門廠 瀏覽:398
閥門壓差指的是什麼 瀏覽:462
中尾段閥門排氣閥門工作原理 瀏覽:686
博世電動工具中國有限公司待遇 瀏覽:92
低速凹印機軸承怎麼選 瀏覽:351
冷凍機用什麼閥門 瀏覽:828
監控設備屬於什麼行業類別 瀏覽:730
電動工具防爆 瀏覽:454
武漢航空儀表干什麼的 瀏覽:316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