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PLC控制系統設計步驟及注意事項有哪些@《控制與傳動》雜志
PLC控制系統設計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一、硬體選購
目前市場上的PLC產品眾多,性價比越來越高,可選范圍越來越大,為此,我們在選購時應從下面幾個方面綜合考慮,合理選購PLC產品:
1.1、系統規模 首先應確定系統是用PLC單機控制,還是用PLC網路控制,並由此計算PLC輸入、輸出點數 在確定PLC輸入 輸出點數時一般要在實際需要點數的基礎上留有10%的餘量。
1.2、負載類型 根據PLC輸出端所帶的負載是直流型還是交流型,是大電流還是小電流,以及PLC輸出點動作的頻率等因素來確定輸出端採用繼電器輸出,還是晶體管輸出,或品閘管輸出不同的負載選用不同的輸出方式,這對系統的穩定運行是很重要的。
1.3、存儲容量 與速度 一般存儲容量越大、速度越快的PLC價格就越高 我們在選擇時不應盲目追求大容量高速度,而應根據系統的大小合理的選用PLC產品。
1.4、工作環境 工作環境是PLC工作的硬性指標。自控系統將人們從繁忙的工作和惡劣的環境中解脫出來,就要求自控系統能夠適應復雜的環境,諸如溫度、濕度、噪音、信號屏蔽、工作電壓等,一定要選擇適應實際工作環境的產品。
1.5 、售後服務 應盡量選用大公司的產品,其質量有保障,且技術支持好,一般售後服務也較好,還有利於你的產品擴展與軟體升級。
二、輸入迴路設計注意事項:
2.1、 電源迴路PLC供電電源一般為AC85-240V(也有DC24V),適應電源范圍較寬,但為了抗干擾,應加裝電源凈化元件(如電源濾波器 1: 1隔離變壓器等)。
2.2、PLC上DC24V電源的使用 各公司PLC產品上一般都有 DC24V 電源,但該電源容量小,為幾十毫安至幾百毫安,用其帶負載時要注意容量,同時要有短路保護措施。
2.3、 外部DC24V電源的使用 若輸入迴路有 DC24V供電的接近開關 光電開關等,而PLC上DC24V電源容量不夠時,要從外部提供DC24V電源,但該電源的 - 端不要與PLC的DC24V的 - 端以及COM端相連,否則會影響PLC的運行。
2.4、 輸入的靈敏度 當輸入電壓 電流小於各廠家對 PLC 的輸人端電壓和電流的規定,如當輸入迴路串有二極體或電阻(不能完全啟動),或者有並聯電阻或有漏電流時(不能完全切斷),就會有誤動作,造成靈敏度下降,對此應採取措施。當輸入器件的輸入電流大於PLC的最大輸入電流時,也會引起誤動作,應採用弱電流的輸入器件,並且選用輸入為共漏型輸入的PLC。
三、輸出迴路設計注意事項:
3.1、輸出方式選擇
(1)繼電器輸出:優點是不同公共點之間可帶不同的交直流負載,且電壓也可不同,帶負載電流可達2A 點;但繼電器輸出方式不適用於高頻動作的負載,這是由繼電器的壽命決定的 (2)晶閘管輸出:帶負載能力為0.2A/ 點,只能帶交流負載,可適應高頻動作,響應時間為 1ms (3)晶體管輸出:最大優點是適應於高頻動作,響應時間短,一般為0.2ms左右,但它只能帶DC5-30V的負載,最大輸出負載電流為0.5A/點,但每4點不得大於0.8A。當你的系統輸出頻率為每分鍾 6 次以下時,應首選繼電器輸出,因其電路設計簡單,抗干擾和帶負載能力強 當頻率為 10 次/min 以下時,既可採用繼電器輸出方式,也可採用PLC輸出驅動達林頓三極體(5-10A),再驅動負載。
3.2、抗干擾與外部互鎖
當PLC輸出帶感性負載,負載斷電時會對PLC的輸出造成浪涌電流的沖擊,為此,對直流感性負載應在其旁邊並接續流二極體,對交流感性負載應並接浪涌吸收電路,可有效保護 PLC 當兩個物理量的輸出在 PLC內部已進行軟體互鎖後,在 PLC的外部也應進行互鎖,以加強系統的可靠性。
3.3、 COM 點的選擇
不同的PLC產品,其COM點的數量是不一樣的,有的一個COM點帶8個輸出點,有的帶4個輸出點,也有帶2個或1個輸出點的 當負載的種類多,且電流大時,採用一個COM點帶1-2個輸出點的PLC產品;當負載數量多而種類少時,採用一個 COM 點帶4-8 個輸出點的PLC產品,這樣會對電路設計帶來很多方便 每個COM點處加一熔絲,1-2個輸出時加 2A 的熔絲,4-8點輸出的加5-10A的熔絲。
3.4、PLC外部驅動電路
對於PLC輸出不能直接帶負載的情況下,必須在外部採用驅動電路:可以用三極體驅動,也可以用固態繼電器或晶閘管電路驅動,同時應採用保護電路和浪涌吸收電路,且每路有顯示二極體(LED)指示。印製板應做成插拔式,易於維修PLC的輸入輸出布線也有一定的要求,請看各公司的使用說明書。
四、擴展模塊的選用
對於小的系統,如80點以內的系統。一般不需要擴展,當系統較大時,就要擴展。不同公司的產品,對系統總點數及擴展模塊的數量都有限制,當擴展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可採用網路結構。有些廠家產品的個別指令不支持擴展模塊,因此,在進行軟體編制時要注意當採用溫度等模擬模塊時,各廠家也有一些規定,請看相關的技術手冊。各公司的擴展模塊種類很多,如單輸入模塊、單輸出模塊輸入輸出模塊、溫度模塊、高速輸入模塊等。
五、PLC的網路設計
當用PLC進行網路設計時,其難度比PLC單機控制大得多 首先你應選用自己較熟悉的機型,對其基本指令和功能指令有較深入的了解,並且指令的執行速度和用戶程序存儲容量也應仔細了解。否則,不能適應你的實時要求,造成系統崩潰。另外,對通信介面、通信協議數據傳送速度等也要考慮。最後,還要向PLC的商家尋求網路設計和軟體技術支持及詳細的技術資料,至於選用幾層工作站,依你的系統大小而定。
六、軟體編制
在編制軟體前,應首先熟悉所選用的PLC產品的軟體說明書,待熟練後再編程。若用圖形編程器或軟體包編程,則可直接編程,若用手持編程器編程,應先畫出梯形圖,然後編程,這樣可少出錯,速度也快編程結束後先空調程序,待各個動作正常後,再在設備上調試。
② PLC系統設計中主要考慮哪些因素
1. 充分發揮PLC的控制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被控制的生產機械或生產過程的控制要求。
2. 在滿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統經濟、簡單,維修方便。
3. 保證控制系統安全可靠。
4. 考慮到生產發展和工藝的改進,在選用PLC時,在I/O點數和內存容量上適當留有餘地。
5. 軟體設計主要是指編寫程序,要求程序結構清楚,可讀性強,程序簡短,佔用內存少,掃描周期短。
設計步驟 :
(1)工藝分析
深入了解控制對象的工藝過程、工作特點、控制要求,並劃分控制的各個階段,歸納各個階段的特點,和各階段之間的轉換條件,畫出控制流程圖或功能流程圖。
(2)選擇合適的PLC類型
在選擇PLC機型時,主要考慮下面幾點:
1、功能的選擇。
2、I/O點數的確定。
3、內存的估算。+定時器/計數器數量×2+通信介面個數×300+備用量。
4、分配I/O點。
5、程序設計。
6、控制櫃或操作台的設計和現場施工。
7、應用系統整體調試。
8、編制技術文件。
(3). PLC控制系統的設計內容
1、根據設計任務書確定,進行工藝分析,並確定控制方案,它是設計的依據。
2、選擇輸入設備(如按鈕、開關、感測器等)和輸出設備(如繼電器、接觸器、指示燈等執行機構)。
3、選定PLC的型號(包括機型、容量、I/O模塊和電源等)。
4、分配PLC的I/O點,繪制PLC的I/O硬體接線圖。
5、編寫程序並調試。
6、設計控制系統的操作台、電氣控制櫃等以及安裝接線圖。
7、編寫設計說明書和使用說明書。
(4). PLC的硬體設計
PLC硬體設計包括:PLC及外圍線路的設計、電氣線路的設計和抗干擾措施的設計等。
選定PLC的機型和分配I/O點後,硬體設計的主要內容就是電氣控制系統的原理圖的設計,電氣控制元器件的選擇和控制櫃的設計。電氣控制系統的原理圖包括主電路和控制電路。控制電路中包括PLC的I/O接線和自動、手動部分的詳細連接等。電器元件的選擇主要是根據控制要求選擇按鈕、開關、感測器、保護電器、接觸器、指示燈、電磁閥等。
(5). PLC的軟體設計
軟體設計包括系統初始化程序、主程序、子程序、中斷程序、故障應急措施和輔助程序的設計,小型開關量控制一般只有主程序。首先應根據總體要求和控制系統的具體情況,確定程序的基本結構,畫出控制流程圖或功能流程圖,簡單的可以用經驗法設計,復雜的系統一般用順序控制設計法設計。
③ 求《舞台藝術燈飾的PLC控制設計》畢業設計範文 一、課題主要研究(設計)內容 霓虹燈廣告以及電視台的舞台
有下面這兩篇,你要不,要的話,我就給你下下來。別的就沒有了。
1. 舞台藝術燈飾的PLC控制與設計
林順寶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0年 第08期
1舞台藝術燈飾的控制要求1.1圖1是舞台藝術燈飾示意圖。系統工作受按鈕控制,按下啟動按鈕ON時,系統開始工作;按下停止按鈕OFF時,系統停止工作。1.2控制對象有八個,共分為三組:第一組由7號燈組成,呈拱形。第二組由3號、4號、5號和6號四道燈組成,呈拱形。第三組由...
2. 基於PLC控制的舞台藝術燈設計
張明金 機電工程技術 發表時間:2010-12-15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單片機、PLC的應用正在不斷地走向深入,對於這些燈飾的控制均可以採用PLC控制,如燈光的閃耀、移位及時序的變化等。本文介紹了舞台藝術燈控制的一種案例,全面介紹基於PLC控制的彩燈控制設計的過程,給出其PLC控制系統的接線圖,設計出了指...
④ plc控制系統設計的一般步驟
PLC控制系統設計步驟一個需要以下七個:
1. 系統設計與設備選型
a. 分析你所控制回的設備或系統。PLC最主答要的目的是控制外部系統。這個系統可能是單個機器,機群或一個生產過程。
b. 判斷一下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輸入輸出點數是否符合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點數要求。(選型要求)
c. 判斷一下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復雜程度,分析內存容量是否夠。
2. I/O賦值(分配輸入輸出)
a. 將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輸入信號進行賦值,與PLC的輸入編號相對應。(列表)
b. 將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輸出信號進行賦值,與PLC的輸出編號相對應。(列表)
3. 設計控制原理圖
a. 設計出較完整的控制草圖。
b. 編寫你的控製程序。
c. 在達到你的控制目的的前提下盡量簡化程序。
4. 程序寫入PLC
將你的程序寫入可編程式控制制器。
5. 編輯調試修改你的程序
a.程序查錯(邏輯及語法檢查)
b.在局部插入END,分段調試程序。
c.整體運行調試
6. 監視運行情況
在監視方式下,監視一下你的控製程序的每個動作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返回步驟5,如果正確則作第七步。
7. 運行程序(千萬別忘記備份你的程序)
⑤ plc控制系統設計的一般步驟是什麼
PLC控制系復統設計步驟一個制需要以下七個:
1. 系統設計與設備選型
a. 分析你所控制的設備或系統。PLC最主要的目的是控制外部系統。這個系統可能是單個機器,機群或一個生產過程。
b. 判斷一下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輸入輸出點數是否符合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點數要求。(選型要求)
c. 判斷一下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復雜程度,分析內存容量是否夠。
2. I/O賦值(分配輸入輸出)
a. 將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輸入信號進行賦值,與PLC的輸入編號相對應。(列表)
b. 將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輸出信號進行賦值,與PLC的輸出編號相對應。(列表)
3. 設計控制原理圖
a. 設計出較完整的控制草圖。
b. 編寫你的控製程序。
c. 在達到你的控制目的的前提下盡量簡化程序。
4. 程序寫入PLC
將你的程序寫入可編程式控制制器。
5. 編輯調試修改你的程序
a.程序查錯(邏輯及語法檢查)
b.在局部插入END,分段調試程序。
c.整體運行調試
6. 監視運行情況
在監視方式下,監視一下你的控製程序的每個動作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返回步驟5,如果正確則作第七步。
7. 運行程序(千萬別忘記備份你的程序)
⑥ plc系統設計的主要內容
PLC控制系統,即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專為工業生產設計的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裝置,它採用一類可編程的存儲器,用於其內部存儲程序,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與算術操作等面向用戶的指令,並通過數字或模擬式輸入/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是工業控制的核心部分。PLC控制系統是工業機械手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plc控制系統的設計內容
(1)根據設計任務書,進行工藝分析,並確定控制方案,它是設計的依據。
(2)選擇輸入設備(如按鈕、開關、感測器等)和輸出設備(如繼電器、接觸器、指示燈等執行機構)。
(3)選定PLC的型號(包括機型、容量、I/O模塊和電源等)。
(4)分配PLC的I/O點,繪制PLC的I/O硬體接線圖。
(5)編寫程序並調試。
(6)設計控制系統的操作台、電氣控制櫃等以及安裝接線圖。
(7)編寫設計說明書和使用說明書。
plc控制系統
二、plc控制系統設計步驟
1、工藝分析
深入了解控制對象的工藝過程、工作特點、控制要求,並劃分控制的各個階段,歸納各個階段的特點,和各階段之間的轉換條件,畫出控制流程圖或功能流程圖。
2、選擇合適的PLC類型
在選擇PLC機型時,主要考慮下面幾點:
(1)功能的選擇。對於小型的PLC主要考慮I/O擴展模塊、A/D與D/A模塊以及指令功能(如中斷、PID等)。
(2)I/O點數的確定。統計被控制系統的開關量、模擬量的I/O點數,並考慮以後的擴充(一般加上10%~20%的備用量),從而選擇PLC的I/O點數和輸出規格。
(3)內存的估算。用戶程序所需的內存容量主要與系統的I/O點數、控制要求、程序結構長短等因素有關。一般可按下式估算:存儲容量=開關量輸入點數×10+開關量輸出點數×8+模擬通道數×100+定時器/計數器數量×2+通信介面個數×300+備用量。
3、分配I/O點。分配PLC的輸入/輸出點,編寫輸入/輸出分配表或畫出輸入/輸出端子的接線圖,接著就可以進行PLC程序設計,同時進行控制櫃或操作台的設計和現場施工。
4、程序設計。對於較復雜的控制系統,根據生產工藝要求,畫出控制流程圖或功能流程圖,然後設計出梯形圖,再根據梯形圖編寫語句表程序清單,對程序進行模擬調試和修改,直到滿足控制要求為止。
5、控制櫃或操作台的設計和現場施工。設計控制櫃及操作台的電器布置圖及安裝接線圖;設計控制系統各部分的電氣互鎖圖;根據圖紙進行現場接線,並檢查。
6、應用系統整體調試。如果控制系統由幾個部分組成,則應先作局部調試,然後再進行整體調試;如果控製程序的步序較多,則可先進行分段調試,然後連接起來總調。
7、編制技術文件。技術文件應包括: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外部接線圖等電氣圖紙,電器布置圖,電器元件明細表,順序功能圖,帶注釋的梯形圖和說明。
⑦ PLC控制系統設計的一般步驟是什麼
設計PLC應用系統時,首先是進行PLC應用系統的功能設計,即根據被控對象的功能和工藝要求,明確系統必須要做的工作和因此必備的條件。然後是進行PLC應用系統的功能分析,即通過分析系統功能,提出PLC控制系統的結構形式,控制信號的種類、數量,系統的規模、布局。最後根據系統分析的結果,具體的確定PLC的機型和系統的具體配置。
PLC控制系統設計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1.熟悉被控對象,制定控制方案 分析被控對象的工藝過程及工作特點,了解被控對象機、電、液之間的配合,確定被控對象對
PLC控制系統的控制要求。
2.確定I/O設備
根據系統的控制要求,確定用戶所需的輸入(如按鈕、行程開關、選擇開關等)和輸出設備(如接觸器、電磁閥、信號指示燈等)由此確定PLC的I/O點數。
3.選擇PLC 選擇時主要包括PLC機型、容量、I/O模塊、電源的選擇。
4.分配PLC的I/O地址
根據生產設備現場需要,確定控制按鈕,選擇開關、接觸器、電磁閥、信號指示燈等各種輸入輸出設備的型號、規格、數量;根據所選的PLC的型號列出輸入/輸出設備與PLC輸入輸出端子的對照表,以便繪制PLC外部I/O接線圖和編製程序。
5.設計軟體及硬體進行PLC程序設計,進行控制櫃(台)等硬體的設計及現場施工。由於程序與硬體設計可同時進行,因此,PLC控制系統的設計周期可大大縮短,而對於繼電器系統必須先設計出全部的電氣控制線路後才能進行施工設計。
6.聯機調試
聯機調試是指將模擬調試通過的程序進行在線統調。開始時,先不帶上輸出設備(接觸器線圈、信號指示燈等負載)進行調試。利用編程器的監控功能,采分段調試的方法進行。各部分都調試正常後,再帶上實際負載運行。如不符合要求,則對硬體和程序作調整。通常只需修改部分程序即可,全部調試完畢後,交付試運行。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如果工作正常、程序不需要修改則應將程序固化到EPROM中,以防程序丟失。
7.整理技術文件 包括設計說明書、電氣安裝圖、電氣元件明細表及使用說明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