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如圖所示是小剛同學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裝置

如圖所示是小剛同學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裝置

發布時間:2021-02-17 01:50:44

Ⅰ 如圖所示,是小松同學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裝置。 (1)小松同學實驗中測量的有關數據如下表,請你根據

(1)62.5%;2.0N;
(2)變大;

(3)勻速;

Ⅱ 在如圖所示是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裝置,(1)實驗器材有滑輪組、重物、鐵架台、彈簧測力計、長約2m的細

(1)實驗時需要測出重物與測力計移動的距離,除了所給實驗器材回,實驗還需要刻度尺.答
(2)向上拉彈簧測力計時,應該使重物勻速上升一段距離.
(3)有用功:W有用=Gh=30N×0.20m=6J,總功:W=10N×0.80m=8J,
滑輪組效率:η=

W有用
W總
×100%=
6J
8J
×100%=75%;
(4)由題意知,重物上升的距離:h=20cm,細繩移動距離:s=80cm,
滑輪組承重繩子的股數:n=
s
h
=
80cm
20cm
=4,滑輪組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1)刻度尺;(2)勻速;(3)6;8;75%;(4)如圖所示.

Ⅲ 回顧探究和實驗:(1)如圖所示,是小雲同學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裝置.①小雲同學實驗中測量的有關數據

3.0N2×0.75=2N.如下表:

次數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細線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m 機械效率η/%
1 1.0 0.2 0.8 0.4 62.5
2 3.0 0.3 2.0 0.6 75
②A、從實驗結果來看,滑輪組提升重物的多少會直接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故A錯誤;
B、從實驗結果來看,同一滑輪組得升重物越多,其機械效率越高,故B錯誤;
C、繩子的繞法不會影響有用功的多少,也不會影響額外功的多少,當然也就不會影響機械效率的大小,故C正確;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表明有用功所佔總功的比例越大,而不一定是有用功做得多,故D錯誤.
只有選項C符合題意.
(2)①杠桿兩端的螺母是用來調節杠桿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從杠桿標尺上直接讀出力臂的長了;當杠桿右低左高時,應將螺母向高的一端調節,即向左旋,在實驗進行當中,則不能再旋動平衡螺母;
②實驗中的這一種數據只是一種巧合,據此得出的結論是不對的,因為在物理實驗中,僅憑一次測量的數據總結結論不具普遍性,也是不科學的,應探究多組數據,最後歸納出具有普遍性的規律.
故答案為:(1)①如圖所示;見表格;②C;
(2)①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便於從杠桿尺上直接讀出力臂;左,否;
②不對.由一組數據總結結論不具有普遍性和科學性.

Ⅳ 如圖是小明同學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圖.他做了2.4J的有用功使重物勻速上升了0.4m,不計繩重及滑輪

從圖可知,動滑輪由3段承擔;
(1)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5N,指針指內在20N到容30N之間,所以小明所用的拉力F=25N,
則拉力移動的距離為:s=3h=3×0.4m=1.2m,
拉力做的總功為:W=Fs=25N×1.2m=5J;
(2)額外功W=W-W有用=5J-2.4J=2.6J;
(3)滑輪組機械效率為:η=

W有用
W總
=
2.4J
5J
=48%.
答:(1)小明所用拉力做的功是5J;
(2)小明需要做的額外功是2.6J;
(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48%.

Ⅳ 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圖.他在2s內做了2.4J的有用功使重物勻

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圖.他在2s內做了2.4J的有用功使重物勻速上升了0.4m,不計繩重及摩擦.請你回答:
(1)彈簧測力計勻速向上運動的速度?
(2)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若僅增加鉤碼的個數,在不考慮滑輪的摩擦時,該滑輪組有機械效率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根據題目所提供的相關信息,還可以求出其它一些物理量.請從中任選兩個並加以解答

(1)解析:要求出彈簧測力計向上的速度,就必須求出物體上升的速度。
由題意,n=3,物體在2s內運動了0.4m。
所以V物=s/t=0.4m/2s=0.2m/s。
則 V繩=nv=3*0.2m/s=0.6m/s

(2)解析:要求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所以可以用公式η=W有用/W總
由題意,F=2.5N,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nh=3*0.4m=1.2m
η=W有用/W總=2..4J/2.5N*1.2m=80%
當鉤碼個數增多,則有用功增大,所以機械效率η也增大

(3)解析:此題考察學生對題目的分析能力。
比如:1.此時,滑輪組的額外功為多少?
W額外=W總-W有用=3J-2.4J=0.6J
2.此鉤碼的重力為多少?
因為不計繩重及摩擦,
所以G物/G物+G動=80% G物+G動=3F
所以G物/3F=80% 則G物=3F*80% =3*2.5N*80% =6N

Ⅵ 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圖.他在2s內做了2.4J的有用功使重物勻速上升了0.4m,不計繩

(1)解析:要求出彈簧測力計向上的速度,就必須求出物體上升的速度。
由題意專,n=3,物體屬在2s內運動了0.4m。
所以V物=s/t=0.4m/2s=0.2m/s。
則 V繩=nv=3*0.2m/s=0.6m/s

(2)解析:要求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所以可以用公式η=W有用/W總
由題意,F=2.5N,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nh=3*0.4m=1.2m
η=W有用/W總=2..4J/2.5N*1.2m=80%
當鉤碼個數增多,則有用功增大,所以機械效率η也增大

(3)解析:此題考察學生對題目的分析能力。
比如:1.此時,滑輪組的額外功為多少?
W額外=W總-W有用=3J-2.4J=0.6J
2.此鉤碼的重力為多少?
因為不計繩重及摩擦,
所以G物/G物+G動=80% G物+G動=3F
所以G物/3F=80% 則G物=3F*80% =3*2.5N*80% =6N
還有一些物理量,樓上已經求出,便不必再求。

如果樓主還沒有弄懂,可以追問我,我幫您解答。望樓主採納我。

Ⅶ 如圖所示是小剛同學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使用的實驗裝置和得到的數據記錄表格,關於小剛的實

根據圖示可知,n=3,n=5;
A、由第一次實驗數據和s=nh可知專,n=

s
h
=
0.3m
0.1m
=3,因此第一次實驗是使用甲圖做屬的實驗,故A正確;
B、根據1、2次實驗數據可知,動滑輪重不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同,因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的自重有關,故B正確;
C、根據1、3次實驗數據可知,提升物體的條數相同,因此使用了相同的裝置,而提升的鉤碼重不同,機械效率不同,因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被提升的鉤碼的重力有關,故C正確;
D、進行實驗時,需在物體沿豎直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進行讀數,故D錯誤.
故選D.

Ⅷ 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圖.他用2秒鍾使重物勻速上升了0.4米,做了2.4J的有用功.

(1)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5N,指針指在2N到3N之間,所以小明所用的拉力專F=2.5N;
(屬2)由(1)知F=2.5N;則W=Fs=2.5N×1.2m=3J;
拉力的功率P=

W總
t
=
3J
2s
=1.5W;
答:拉力的功率是1.5W;
(3)又W有用=2.4J;
所以滑輪組機械效率用η=
W有用
W總
=
2.4J
3J
=80%;
答: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0%;
(4)因不計繩重及摩擦.由做了2.4J的有用功使重物勻速上升了0.4m可求:
物體的重力:G=
W有
h
=
2.4J
0.4m
=6N;
答:物體的重力為6N.
由圖可知:動滑輪由3段繩子承擔,則滑輪組的繩子段數n=3.
則可求彈簧測力計勻速向上運動的距離:S=nh=3×0.4m=1.2m;
答:彈簧測力計勻速向上運動的距離是1.2m.

Ⅸ 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裝置. 次數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細線自

(1)由數據知,繩端移動距離是物體上升高度的2倍,所以此滑輪組由兩段繩子承擔物重.
第一次的機械效率:η1=

G1h1
F1s1
×100%=
2N×0.03m
1.6N×0.06m
=62.5%;
η2=
G2h2
F2s2
,代入數據得75%=
3N×0.05m
F2×0.1m

解得:F2=2N;
故答案為:;62.5;2.
(2)分析1、2兩次實驗結論,可以看出被提升的鉤碼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
故答案為:變大.
(3)為了准確測出繩端的拉力,應勻速拉動測力計.
故答案為:勻速.

閱讀全文

與如圖所示是小剛同學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缸多少個軸承 瀏覽:717
料斗式上料裝置的設計 瀏覽:161
機械表怎麼避免消磁 瀏覽:675
第五人格怎麼轉移設備 瀏覽:611
中石油天然氣閥門 瀏覽:844
理正結構工具箱70鎖 瀏覽:57
深圳轉盤軸承價格多少 瀏覽:195
網上買的汽車排氣閥門好嗎 瀏覽:150
實驗室氣體收集裝置圖 瀏覽:733
球閥門手柄上os代表著什麼 瀏覽:673
貼牆儀器精度不高怎麼調整 瀏覽:288
機械設備的磨損有哪些階段 瀏覽:727
東成電動工具廠家直銷 瀏覽:408
麵包車機械表公里數怎麼調少 瀏覽:313
摩托車啟動電機軸承多少錢 瀏覽:275
電梯機房內消防器材什麼材質 瀏覽:687
葯品檢驗哪些設備需要校驗 瀏覽:373
回轉窯支撐裝置的作用 瀏覽:174
買機床有什麼坑 瀏覽:242
電磁傳動裝置原理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