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搖發電機是怎樣發電的
手搖發電機,那麼就是咱們平常所看到的。用手一按開關,那麼就會有燈亮的這樣的裝置,那麼手按開關的時候呢就是手的能量轉化為轉軸的機械呢,然後呢轉軸再帶動線圈在磁場當中。運動這時候呢線圈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就會在線圈裡面有電流。這樣的話就轉化成電能啦。
手搖發電機就是這樣做出來的,第一台手搖發電機呢就是法拉第做出來的發電機,他在發電量呢還是電留的大小呢比較小,隨後呢他通過改進轉盤線圈的多少,逐漸的手搖發電機才用到民用上。
如果你有漆包線的話,還有一節磁鐵,你也可以自己用手做一個發電機,這樣的話也可以給led燈發電。非常效果好的。
㈡ 手搖感應起電機工作原理
感應起電機旋轉盤由兩塊圓形有機玻璃疊在一起組成,中有空隙,每塊向外的表面上都貼有鋁片,鋁片以圓心為中心對稱分布。由於兩盤分別與兩個受動輪固定,並依靠皮帶與驅動輪相連,由於兩根皮帶中有一根中間有交叉,因此轉動驅動輪時兩盤轉向相反。如圖所示,盤轉向為:正面順時針,反面逆時針。兩盤上各有一過圓心的固定電刷,兩電刷呈90度夾角,電刷兩端的銅絲與鋁片密切接觸,這樣在盤旋轉時銅絲鋁片可以摩擦起電。在圖乎侍2所示位置有懸空電刷E,懸空電刷與電刷成45°夾角,每個刷的兩腳跨過兩盤,但並不與兩盤接觸,腳上裝有許多尖細銅絲,銅絲尖端指向圓盤上的鋁片。懸空電刷由金屬桿與萊頓瓶相連。
萊頓瓶其實是個電容,用來儲電。如圖3所示為萊頓瓶結構,由兩層筒狀錫箔組成,中間是電介質,上有瓶蓋。懸空電刷上的金屬桿插入瓶蓋一半,末端由一根較粗銅絲與萊頓瓶內層錫箔筒底相連,這樣懸空電歲判吵刷上所集電荷可以儲存在萊頓瓶中。圖3所示放電小球也通過一金屬桿與萊頓瓶蓋相接,此桿插入瓶蓋一半且不與集電叉相觸,也不與萊頓瓶中錫箔筒相連,但這樣可使其受萊頓瓶內筒電荷感應而帶電,可推導出放電小球會被感應出和與其相連的萊頓瓶內筒同電性的電荷。由於感應起電機在左右各有一萊頓瓶,若兩萊頓瓶集聚不同種電荷,則兩放電小球上就會被感應出不同種電荷,當兩小球靠近時就會因放電而產生電火花。需要說明的是,此萊頓瓶僅是儲電設備,與小球是否放電無關,因為即使將其拆除,轉動圓盤時兩小球照常放電,只不過沖姿電火花很弱,但其頻率更高。這是因為沒有萊頓瓶後其電容減小了,可由公式U=Q/C解釋:要產生電火花,兩小球間電壓約為幾萬伏,當C減小時,懸空電刷僅需要集聚很少電荷就可使電壓升高到放電要求,故與原來相比,放電頻率會加大。但是由於小球上每次放電所放出的電量減少了,相應電流也會減小,因而電火花很小。
二、感應起電機正轉、反轉狀態下的工作原理
當順時針搖動轉輪上的搖柄時,分開的兩個小球之間會有電火花產生,同時會聽到噼里啪啦的放電聲。這就是感應起電機的放電現象。這樣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它的原理。
由於在靜電序列中鋁排在銅之前,所以在圓盤轉動時鋁片與電刷上的銅絲摩擦而帶上正電荷,銅絲帶負電荷。如圖:假設剛摩擦時金屬鋁片S1帶電量為Q1,與其在同一直徑上的鋁片S2帶電量為Q2,Q1與Q2有大小之分。如圖:
(1) 轉過90° (2) 轉過45° (3) 轉過45°
(4) 轉過45° (5) 轉過45° (6) 轉過45°
(7)
當圓盤轉過90°時,S1與反面電刷Bˊ相對,此時S2ˊ、S1ˊ分別與S1、S2相對。假設Q1>Q2,由於S1ˊ與S2ˊ之間有電刷連接,會引起自由電子移動,使得S1ˊ帶正電荷,S2ˊ帶負電荷。
當圓盤再轉過45°時,S1、S2分別順時針轉至與電極相接的懸空電刷E2、E1處,並在該處放電使E1、E2帶正電荷,這些正電荷又被積聚在萊頓瓶C1、C2中。
當圓盤再轉過45°即S1轉到與正面電刷B相對應時, S1與S1ˊ相對,S2與S2ˊ相對,剛經過放電的S1與S2恰好不再帶有電荷。S2ˊ帶負電使得S2感應帶正電,又由於與金屬刷上銅絲摩擦也使它帶正電,在二者共同作用下S2帶上了正電荷;對於S1來說,S1ˊ上的正電荷使其感應帶負電荷,由於金屬刷的連接作用,S2所帶的正電荷會導致電子移動(如圖4)使S1帶負電,這樣,雖然有摩擦產生的正電荷也會被以上兩種作用所產生的負電荷抵消,因此S1還是帶負電荷。
㈢ 觀察手搖發電機的構造,它由哪幾部分組成試一試它是怎樣發電的。
觀察手搖發電機的構造,它由兩部分組成:定子、轉子
定子和轉子中,一個是強磁鐵、另一個是線圈。
發電時,使轉子不停地轉動,轉出端接上負載就能有電流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