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太陽能跟蹤機械裝置論文

太陽能跟蹤機械裝置論文

發布時間:2023-09-10 04:00:02

1. 太陽能的利用論文

太陽能
長期以來,人們就一直在努力研究利用太陽能。我們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陽能,只佔太陽表面發出的全部能量的二十億分之一左右,這些能量相當於全球所需總能量的3-4萬倍,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次,宇宙空間沒有晝夜和四季之分,也沒有烏雲和陰影,輻射能量十分穩定。因而發電系統相對說來比地面簡單,而且在無重量、高真空的宇宙環境中,對設備構件的強度要求也不太高。再者,太陽能和石油、煤炭等礦物燃料不同,不會導致"溫室效應"和全球性氣候變化,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正因為如此,太陽能的利用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大家正在競相開發各種光電新技術和光電新型材料,以擴大太陽能利用的應用領域。特別是在近10多年來,在石油可開采量日漸見底和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這兩大危機的夾擊下,我們越來越企盼著「太陽能時代」的到來。從發電、取暖、供水到各種各樣的太陽能動力裝置,其應用十分廣泛,在某些領域,太陽能的利用已開始進入實用階段。

1974年至1997年,美日等發達國家硅半導體光電池發電成本降低了一個數量級:從每瓦50美元降到了5美元。此後世界各國專家大都認為,要使太陽能電站與傳統電站(主要是火電站)相比具有經濟競爭力,還有一段同樣長的路要走——其成本再降低一個數量級才行。目前美國等國家建的利用太陽池發電的項目很多。在死海之畔有一個1979年建的7000平方米的實驗太陽池,為一台150千瓦發電機供熱。美國計劃將其鹽湖的8.3%面積(約8000平方千米)建成太陽池,為600兆瓦的發電機組供熱。今年6月,亞美尼亞無線電物理所的專家宣布,已在該國山地開始建造其「第一個小型實驗樣板」型工業太陽能電站。該電站使用的渦輪機不是新的,而是使用壽命已屆滿而從直升機上拆下來的渦輪機,裝機容量僅100千瓦,但發電成本僅0.5美分/千瓦小時,效率高達40%—50%。

俄羅斯學者在太陽池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一家公司將其研製的太陽能噴水式推進器和噴冷式推進器與太陽池工程相結合,給太陽池附設冰槽等設施,設計出了適用於農家的新式太陽池。按這種設計,一個6到8口人的農戶建一個70平方米的太陽池,便可滿足其100平方米住房全年的用電需要。另一家研究機構提出了組合式太陽池電站的設計思想,即利用熱泵、熱管等技術將太陽能和地熱、居室廢熱等綜合利用起來,使太陽池發電的成本大大下降,在北高加索地區能與火電站競爭,並且一年四季都可用,夏天可用於空調,冬天可用於採暖。

對於淡水資源缺乏的國家來說,太陽池還有另一項不可多得的好處:據專家測算,在近海淺水區建一個面積2163平方千米、深1.2米的太陽池,可為10吉瓦的發電機組供熱,並可每年產淡水2立方千米。

在歐美一些先進國家,目前正在廣泛開展應用「光電玻璃幕牆製品」,這是一種將太陽能轉換矽片密封在(尤如夾層玻璃)雙層鋼化玻璃中,安全地實現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生態建材。美國的「光伏建築計劃」、歐洲的「百萬屋頂光伏計劃」、日本的「朝日計劃」以及我國已開展的「光明工程」將在建築領域掀起節能環保生態建材的開發應用熱潮,極大的促進了太陽能在新型建材產品中的應用。

在發展中國家,各國也在積極發展利用太陽能。如菲律賓早在九九年,政府已批出了首個太陽能計劃,在澳洲政府「海外援助計劃」的協助下,在全國263個社區安裝1000個太陽能系統。目前菲政府正在推行全球最大太陽能應用計劃,整個計劃耗資4800萬美元,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龐大的太陽能計劃。太陽能發電計劃共分兩期,受惠的除了民居外,還包括25個灌溉系統、97個凈水及分配系統、68間學校和社區中心,及35間診所。

由此看來,全人類夢寐以求的太陽能時代實際上已近在眼前,包括到太空去收集太陽能,把它傳輸到地球,使之變為電力,以解決人類面臨的能源危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已不是一個夢想。由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與國家能源部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太陽能發電站,最近將在太空組裝,不久將開始向地面供電。

在我國,太陽能的利用也一直是最熱門的話題,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在集熱器(含太陽能熱水器)已成為太陽能應用最為廣泛、產業化最迅速的產業之一。1998年銷售總額達到了35億元,其產量位居世界榜首。我國的太陽能產業已開始運作。中國科學院宣布啟動西部行動計劃,將在兩年內投入2.5億元人民幣開展研究,建立若干個太陽能發電、太陽能供熱、太陽能空調等示範工程。目前河北保定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加快建設我國規模最大的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該項目集太陽能電池、組件及應用系統等為一體,一期工程完成後可達到年產3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的能力,填補了我國在太陽能開發應用方面多項空白,並將大大推動太陽能電池用低鐵玻璃的生產、銷售市場。但從整體上分析,國內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由於起步較晚,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的開發、生產上還落後於國際水平,整體上仍處於產量小、應用面窄、產品單一、技術落後的初級階段。經粗略統計表明,國內目前僅建有5個(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年產量約有4.5兆瓦(註:1兆瓦(MW)為1000千瓦),工廠設施仍停留在已有引進的生產線上。而國外不少企業已把眼光瞄準更為先進的薄膜晶體太陽能電池的開發與生產上。這種新一代的先進的薄膜晶體太陽能電池其轉換效率可高達18.3%,比目前平均轉換效率提高了3個百分點。據業內人士介紹,我國太陽能電池平均轉換效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專用材料國產化程度低,如封裝玻璃就完全依賴進口,低鐵含量的高透過率基板玻璃市場仍不能滿足需求,科研成果還沒有迅速及完全轉化為產業優勢。

目前國家計委和國家科委對發展太陽能技術及其應用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國內已有多家企業涉足。北新集團是最早率先組織專家對國內、國際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進行調查的單位之一。於1998年在國內首家引進了76千瓦國際上先進的屋面太陽能發電系統,至今一直運行穩定、效果良好。這套系統日均發電量為12千瓦時以上,可滿足1個小康之家用電要求。該集團還與瑞士的ATLANTIS公司合資組建了北京-阿脫蘭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資生產太陽能光伏發電組件和屋面發電組件兩大系列、多個品種的光伏發電產品,並將這一世界領先的太陽能利用新技術引入了中國。

河北振海鋁業集團公司是德國皮爾金頓(Piikington)太陽能國際有限公司在中國獨家總代理,現已投入生產世界先進的太陽能電池玻璃封裝設備和配套材料,如德國凱米特化學製品有限公司的優質濕法玻璃層壓設備、濕法灌漿液(封裝介質)等。振海集團的基地於1999年11月已在我國率先安裝了100多平方米的光電玻璃幕牆示範建築物,現已竣工投入應用,其運行使用效果良好,已成國內一大景觀及太陽能光伏發電工程的典範。

太陽能集熱管是清華大學的一項專利技術,經清華陽光公司的產業化生產,目前其年產量為世界第一,其產品性能為世界領先,清華陽光公司的曬樂牌太陽能集熱管及集熱裝置,用六七年時間完成了小試、中試到大規模生產,目前已經建成世界上生產規模最大的集熱管生產廠,每年可生產500萬支全世界集熱效率最高的全玻璃真空集熱管,預計這個項目的經營額再過不久將達到10億元。

2. 求一篇關於太陽能利用的論文。

未來太陽能光伏並網發電對電網的影響

【摘要】盡管尋找新能源的工作已經有相當的歷史了,但是世界性的環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已經迫使人

們更加努力的尋找和開發新能源。在尋找和開發新能源的過程中,人們很自然的把目光投向了各種可

再生的替代能源。光伏發電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光伏發電的實際應用存在著種種的局限,但是隨著光

伏發電成本的降低和礦物發電成本的提高以及礦物能源的減少,總有一天光伏發電的成本將會與傳統

發電成本相當。到時侯,光伏發電將逐步進入商業化階段。光伏並網發電形成規模後會對電網形成什

么樣的影響是本文想要探討的問題。

一、光伏發電的基本原理

1.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組成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主要由太陽能光伏電池組,光伏系統電池控制器,蓄電池和交直流逆變器是其主

要部件。其中的核心元件是光伏電池組和控制器。各部件在系統中的作用是: 光伏電池:光電

轉換。

控制器:作用於整個系統的過程式控制制。光伏發電系統中使用的控制器類型很多,如2點式控制器,多

路順序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大功率跟蹤充電控制器等,我國目前使用的大都是簡單設計的控制器,

智能型控制器僅用於通信系統和較大型的光伏電站。

蓄電池:蓄電池是光伏發電系統中的關鍵部件,用於存儲從光伏電池轉換來的電力。目前我國還沒有

用於光伏系統的專用蓄電池,而是使用常規的鉛酸蓄電池。

交直流逆變器:由於它的功能是交直流轉換,因此這個部件最重要的指標是可靠性和轉換效率。並網

逆變器採用最大功率跟蹤技術,最大限度地把光伏電池轉換的電能送入電網。

2. 太陽能光伏電池板:

太陽能電池主要使用單晶硅為材料。用單晶硅做成類似二極體中的P-N結。工作原理和二極體類似。

只不過在二極體中,推動P-N結空穴和電子運動的是外部電場,而在太陽能電池中推動和影響P-N結空

穴和電子運動的是太陽光子和光輻射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光生伏特效應原理。目前光電轉換

的效率,也就是光伏電池效率大約是單晶硅13%-15%,多晶硅11%-13%。目前最新的技術還包括

光伏薄膜電池。

3.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分類:

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大致可分為三類,離網光伏蓄電系統,光伏並網發電系統及前兩者混合系統。

A)離網光伏蓄電系統。這是一種常見的太陽能應用方式。在國內外應用已有若干年。系統比較簡單,

而且適應性廣。只因其一系列種類蓄電池的體積偏大和維護困難而限制了使用范圍。

B)光伏並網發電系統,當用電負荷較大時,太陽能電力不足就向市電購電。而負荷較小時,或用不完

電力時,就可將多餘的電力賣給市電。在背靠電網的前提下,該系統省掉了蓄電池,從而擴張了使用

的范圍和靈活性,並降低了造價。

C)A, B兩者混合系統,這是介於上述兩個方之間的系統。該方案有較強的適應性,例如可以根據電網

的峰谷電價來調整自身的發電策略。但是其造價和運行成本較上述兩種方案高。 二、光伏發電的

優點

進入70年代後,由於2次石油危機的影響,光伏發電在世界范圍內受到高度重視,發展非常迅速。從遠

期看,光伏發電將以分散式電源進入電力市場,並部分取代常規能源。不論從近期和從近期看,光伏

發電可以作為常規能源的補充,在解決特殊應用領域,如通信、信

電源,和邊遠無電地區民用生活用電需求方面,從環境保護及能源戰略上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光伏發

電的優點充分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充分的清潔性。 (如果採用蓄電池方案,要考慮對廢舊蓄電池的處理)

2. 絕對的安全性。 (並網電壓一般在220V以下

3. 相對的廣泛性。

4. 確實的長壽命和免維護性。

5. 初步的實用性。

6. 資源的充足性及潛在的經濟性等。

三、光伏發電局限性。

任何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目前有太多的文章介紹光伏發電的優點和優勢,這里有必要指出光伏發電

的一些局限性。太陽能具有能量密度低,穩定性差的弱點,並受到地理分布、季節變化、晝夜交替等影

響。光伏發電的局限性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時間周期局限。由於光伏發電的條件是出太陽時,光伏發電設備才能正常工作發電。因此,白晝

黑夜,一年當中春夏秋冬各個季節對光伏發電的負荷影響巨大。為了應付這個情況,電網不得不配備

相應容量的發電機處於旋轉備用狀態。

2. 地理位置局限。光伏發電設備基本上只能依附建築物安裝建設,也就是所謂的光伏屋頂就地供電。

如果離開建築物來建設光伏發電,將會大大增加成本或者破壞環境和生態。

3. 氣象條件局限。氣候對光伏發電影響。採用光伏並網發電無蓄電池方案時,如果一個城市上空的

氣候大幅變化,將造成電力負荷的大幅波動;當一個城市上空的空氣質量比如空氣污染,或能見度變

差比如霧天,陰天等都將使光伏發電在線或實時出力下降。

4. 容量傳輸局限。在解決了光伏發電的成本問題後,大功率,高電壓,遠距離從荒漠面積輸送電力到

負荷中心,由於光伏發電沒有傳統電機的旋轉慣量,調速器及勵磁系統,將給交流電網帶來新的經濟

和穩定問題。不論採用交流或是直流高電壓大功率遠距離從荒漠地區輸送電力,由於上述1,2,3的局

限性將大大增加單位千瓦的輸送成本。下面將會討論這個問題。

5. 光能轉換效率偏低。和傳統能源(礦物能源,石油,水能,原子能,等)的轉換效率相比,光伏能

量的轉換效率不能令人滿意。

四、光伏發電未來展望

我國光伏產業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最近三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總產量平均年增長率高達49.8%以上

。按照日本新能源計劃、歐盟可再生能源白皮書、美國光伏計劃等推算,2010年全球光伏發電並網裝

機容量將達到15GW(1500萬千瓦,屆時仍不到全球發電總裝機容量的1%),至2030年全球光伏發電裝機

容量將達到300GW(屆時整個產業的產值有可能突破3000億美元),至2040年光伏發電將達到全球發電總

量的15%-20%。按此計劃推算,2010-2040年,光伏行業的復合增長率將高達25%以上(參看資料:15)

。其中並網應用會有較大的發展,從而形成並網發電(約46%)、離網供電(約27%)和通訊機站(約21%)

3個主要應用領域(參看資料:16)。

太陽的能量對人類而言幾乎是無限的,但是實際上,在地球上能夠獲取太陽能資源的資源是有限的。

並不象有些文章中所說的那樣巨大。例如,當我們在在屋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時,就失去了安裝太陽

能電池的機會。除建築物和荒漠外,在其他地點建設太陽能電池板群將是不現實和得不償失。這不僅

僅是因為成本巨大的原因,問題是顯而易見的,主要的問題是離開建築物和荒漠來建設光伏發電站將

破壞環境和生態,你會發現在太陽能電池板下面將寸草不生。總之,節能降耗是人類的一個永恆話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淘汰舊技術和產品的同時,也就浪費掉了當初生產這些技術和產品的能源。出國考

察的人往往會發現,西方發達國家有些場合還在使用20-30年代的產品和設備,他們並非要保護「古跡」

,某種意義上講是在節約能源。新舊產品和技術的換代是要以耗費能源為代價的,過快的產品更新換代,

將加快能源的消耗。當然,這里需要有一個總體的經濟指標來判斷能耗。我們是否應該考慮節約「used

能源」的問題?(**)

另一方面,任何先進的技術,進入商業使用的必要條件是價格能為市場所接受。如果使用成本太高,

再好的技術必將只能停留在試驗室中或者示範工程階段

五、光伏發電並網對未來電網的影響

隨著我國《可再生能源法》的頒布實施,常規能源價格的不斷升高和石油價格逼近$100,世界范圍內

圍繞利用太陽能科技,商業發展非常迅速,其中光伏並網發電技術發展非常快。目前制約光伏發電的

主要因素是成本問題。太陽能光伏發電造價高(每千瓦3萬元以上),發電成本貴(1.5元/千瓦

時以上)。隨著光伏發電成本的降低和耗能發電成本的提高,總有一天光伏發電的成本將會與傳統發

電成本相當。到那時侯,光伏發電將會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為了提早迎接這一天的到來,我們將有

必要提前考慮光伏並網發電對現有發電模式的技術、經濟、政策和環境效益的影響。我們先假設這個

時代已經到來,並且現有的發電模式並未發生較大的改變。那麼光伏發電給我們帶來好處的同時將會

對現有的電網產生什麼樣的問題?

由於太陽能光伏發電屬於能量密度低、穩定差,調節能力差的能源,發電量受天氣及地域的影響較大

,並網發電後會對電網安全,穩定,經濟運行以及電網的供電質量造成一定影響。至於有多大的影響

目前尚不清楚。我們知道目前電能是不能大規模低成本儲存的,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也不能大規模低成

本儲存。這就使得光伏發電的應用受到物理因素的制約,同時也受到地理上的限制。但是隨著技術和

市場的發展,當光伏發電的上網電量在電網中與火電廠,水電,核電等電廠的發電量處於可比較的數

量級和成為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時,光伏並網發電將對現有發電模式和電網的技術、經濟、政策和環境

效益帶來如下問題:(如果光伏並網發電系統採用有蓄電池方案,光伏並網發電的優點和優勢將大打

折扣。但是為光伏並網發電優化配置的蓄電池系統可以部分解決以下1,2和3點提出的問題。)

1. 負荷峰谷對電網的影響。由於光伏並網發電系統不具備調峰和調頻能力,這將對電網的早峰負荷和

晚峰負荷造成沖擊。光伏並網發電系統增加的發電能力並不能減少傳統旋轉機組的擁有量,電網必須

為光伏發電系統准備大量的旋轉備用機組來解決早峰和晚峰的調峰問題。光伏並網發電系統向電網供

電是以機組利用小時數下降為代價的。這當然是發電商所不願意看到的。

2. 晝夜變化,東西部時差以及季節的變化對電網的影響。由於陽光和負荷出現的周期性,光伏並網發

電量的增加並不能減少對電網裝機容量的需求。

3. 氣象條件的變化。當一個城市的光伏屋頂並網發電達到一定規模時,如果地理氣象出現大幅變化,

電網將為光伏並網發電系統提供足夠的區域性旋轉備用機組和無功補償容量,來控制和調整系統的頻

率和電壓。在這種情況下,電網將以犧牲經濟運行方式為代價來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4. 遠距離光伏電能輸送。當光伏並網發電遠距離輸送電力在經濟和技術上成為可能時,由於光伏並網

發電沒有旋轉慣量,調速器及勵磁系統,它將給交流電網帶來新的穩定問題。如果光伏並網發電形成

規模採用高壓交直流送電,將會給與光伏發電直流輸電系統相鄰的交流系統帶來穩定和經濟問題,

(專門用於光伏並網發電的輸電線路,由於使用效率低,將對荒漠太陽能的利用形成制約。用於借道

或者兼顧輸送光伏並網發電系統電能的輸電線路,由於負荷率低下,顯得很不經濟。)不論採用高壓

交流或直流送出,光伏並網發電站都必須配備自動無功調壓裝置。至於對電網穩定的影響,目前還未

見到光伏發電在電網穩定計算中的數學模型(包括電源模型和負荷模型)。光伏並網發電將對電網安

全穩定運行有多大的影響目前尚不清楚。

5. 降耗問題;光伏並網發電的一個主要優勢是可替代礦物燃料的消耗。由於光伏並網發電增加了發

電廠旋轉發電機的旋轉備用或者是熱備用,因此,光伏並網發電的實際降耗比率應該扣除旋轉備用或

熱備用損失的能量。光伏並網發電的降耗效率應該考慮到由於光伏並網發電系統提供的電力導致發電

公司機組利用小時數降低帶來的效率損失。由於電力系統是作為一個整體來運行的,光伏並網發電向

電網輸送電力將侵害其他發電商的利益,這是作為政策制定者需要考慮的問題。這是由於電網在考慮

安全,穩定和經濟運行時,不僅僅只由水電廠擔任旋轉備用。因此,系統中總的光伏並網發電量所等

效的理論降耗標煤量前應該乘以一個小於1的系數,並且等比例的減去旋轉備用機組的廠用電損耗。

6. 環保問題;光伏發電帶來的減排效果是否應該只考慮火電排放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還有待研究,

因為當光伏並網發電時,同樣電網在考慮電網安全,穩定和經濟運行時,往往減少出力的不僅僅是火

電廠,而考慮旋轉備用時,也不僅僅是水電廠來承擔旋轉備用的任務(水電廠承當旋轉備用任務損失

較小)。因此,在考慮光伏並網發電系統的減排貢獻時,也應該在理論值前乘以一個小於一的系數。

這個結論並不象一些文章中所講的那麼樂觀。

7. 順便指出,風力發電也存在環保生態問題。國外有環保人士指出大型的風力發電站往往建在季

風的風道上,這往往是候鳥遷徙的最佳路線。

結束語

光伏發電的優勢在於解決離網地區通信,微波等設備的能源動力,分散人口地區的小容量電力消費

及為有條件建立光伏屋頂的建築就地提供電力。未來電網在做發展規劃時,對負荷預測應充分考慮離

網光伏發電和光伏並網發電對電網的影響和數學模型。離網光伏發電系統可以作為在線有源可變負荷

模型來考慮(這里指的是城市中既可由離網的光伏發電系統,也可以由市電網供電的負荷)。光伏並

網發電系統如果以110V或220V並網供電時,也可以把光伏並網發電系統考慮為可從負到正變化的有源

負荷模型。通過上述分析,光伏並網發電遠期定位只能作為電網節能降耗的重要補充手段。如果超出

這個戰略定位,將造成投資和額外的能源浪費,對減少污染排放量的樂觀看法也要大打折扣。

麻煩-設.置下-最佳;

3. 誰可以看到懂這個原理圖 太陽能追蹤系統我們要用他寫論文求詳細解釋發郵箱[email protected]

光感測器X被光照射後,電阻小,電位器RPX上輸出低電位,繼電器不工作。內(RP自身調節使高電位段阻值容遠大於低電位端阻值,但總阻值遠小於光感測器無光時阻值,但總阻值要盡可能大,以減少熱功耗。)
光感測器X無光照射後,電阻大,電位器RPX上輸出高電位,繼電器工作。

所以,當光感測器1無光,2有光時,繼電器J1工作,旋轉電機D2上J1方向高電位,J2方向低電位,電機向1方向旋轉,直至光感測器1有光;反之亦然,J2工作,電機反向旋轉至感測器2有光。當感測器1、2均有光時,J1、J2均未工作,電機兩端均低電位不工作。或感測器1、2均無光,電機兩端均高電位不工作。

光感測器狀態改變——改變串聯電阻電阻比例——電位器RP1上輸出電壓改變——繼電器驅動電路工作/停止——繼電器工作/停止——旋轉電機兩端電位變化——電極旋轉方向及運行/停止控制

至於KN1~KN5應該是輸入控制信號控制的模擬開關或者手動開關兼輸出狀態檢測。K5連接的非光控帶指示燈的單向旋轉電極,應該用於極角調整(季節日早角度調整)或液晶角度回轉調整(又伴晚向西直接調制早晨向東)。

4. 科技小論文 太陽能

科技小論文:《太陽能的優缺點》

太陽能(Solar)一般指太陽光的輻射能量。在太陽內部進行的由「氫」聚變成「氦」的原子核反應,不停地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並不斷向宇宙空間輻射能量,這種能量就是太陽能。太陽內部的這種核聚變反應,可以維持幾十億至上百億年的時間。太陽向宇宙空間發射的輻射功率為3.8x10^23kW的輻射值,其中20億分之一到達地球大氣層。到達地球大氣層的太陽能,30%被大氣層反射,23%被大氣層吸收,其餘的到達地球表面,其功率為800000億kW,也就是說太陽每秒鍾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當於燃燒500萬噸煤釋放的熱量。廣義上的太陽能是地球上許多能量的來源,如風能,化學能,水的勢能等等。狹義的太陽能則限於太陽輻射能的光熱、光電和光化學的直接轉換。
人類對太陽能的利用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知道利用鋼制四面鏡聚焦太陽光來點火;利用太陽能來乾燥農副產品。發展到現代,太陽能的利用已日益廣泛,它包括太陽能的光熱利用,太陽能的光電利用和太陽能的光化學利用等。太陽能的利用有被動式利用(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太陽能發電一種新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1、太陽能的優點
(1)普遍:太陽光普照大地,無論陸地或海洋,無論高山或島嶼,都處處皆有,可直接開發和利用,且勿須開采和運輸。
(2)無害:開發利用太陽能不會污染環境,它是最清潔的能源之一,在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的今天,這一點是極其寶貴的。
(3)巨大:每年到達地球表面上的太陽輻射能約相當於130萬億t標煤,其總量屬現今世界上可以開發的最大能源。
(4)長久:根據目前太陽產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氫的貯量足夠維持上百億年,而地球的壽命也約為幾十億年,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說太陽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2、太陽能的缺點
(1)分散性: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的總量盡管很大,但是能流密度很低。平均說來,北回歸線附近,夏季在天氣較為晴朗的情況下,正午時太陽輻射的輻照度最大,在垂直於太陽光方向1平方米面積上接收到的太陽能平均有1000W左右;若按全年日夜平均,則只有200W左右。而在冬季大致只有一半,陰天一般只有1/5左右,這樣的能流密度是很低的。因此,在利用太陽能時,想要得到一定的轉換功率,往往需要面積相當大的一套收集和轉換設備,造價較高。
(2)不穩定性:由於受到晝夜、季節、地理緯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條件的限制以及晴、陰、雲、雨等隨機因素的影響,所以,到達某一地面的太陽輻照度既是間斷的,又是極不穩定的,這給太陽能的大規模應用增加了難度。為了使太陽能成為連續、穩定的能源,從而最終成為能夠與常規能源相競爭的替代能源,就必須很好地解決蓄能問題,即把晴朗白天的太陽輻射能盡量貯存起來,以供夜間或陰雨天使用,但目前蓄能也是太陽能利用中較為薄弱的環節之一。
(3)效率低和成本高:目前太陽能利用的發展水平,有些方面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技術上也是成熟的。但有的太陽能利用裝置,因為效率偏低,成本較高,總的來說,經濟性還不能與常規能源相競爭。在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內,太陽能利用的進一步發展,主要受到經濟性的制約。

閱讀全文

與太陽能跟蹤機械裝置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動排氦氣閥門優點 瀏覽:394
別克儀表小屏幕怎麼拆 瀏覽:378
測心腦血管的儀器叫什麼 瀏覽:376
助拍設備哪個效果好 瀏覽:355
車間安裝自動滴加裝置的好處 瀏覽:869
機床導軌油怎麼調節打油量 瀏覽:835
過水熱兩個閥門怎麼開 瀏覽:113
測試設備電路圖去哪裡下載 瀏覽:101
惠州溫泉設備哪裡有 瀏覽:831
家裡拍小孩視頻用什麼器材 瀏覽:17
暖氣開關閥門一般在哪個位置 瀏覽:814
吉利gx7儀表盤有多少公里 瀏覽:118
測徑儀屬於什麼儀器 瀏覽:877
做小龍蝦地籠機器設備哪裡有 瀏覽:984
天然氣閥門三個開關 瀏覽:279
超聲波又稱什麼波 瀏覽:220
豐田儀表盤顯示車速怎麼設置 瀏覽:809
漏電裝置的作用是什麼原因 瀏覽:802
綠廠ar設備哪個好 瀏覽:1000
登錄設備管理設置在哪裡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