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電一體化總體設計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機電產品開發的一般過程包括:Proct Discovery(發現需求)、Project Planning(項目規劃)、ProctDefinition(產品定義)、Conceptual Design(原理方案設計)、Proct Development(產品詳細設計)、ProctSupport(產品支持)。
Proct Discovery(發現需求):
要設計一個產品,首先我們必須知道我們需要什麼?需求通常會通過以下的幾個途徑產生:1、技術推進型。所謂技術推進型是指隨著科技的發展,就會有許多新的技術的產生,而將這些新的技術應用到已有的產品中去就會產生新的更好的產品,這就是開發新產品。比如汽車的發展,剛開始的畜力車就是現代汽車的原型,它的動力是牲畜,之後又將蒸汽作為畜力車的動力,於是有了蒸汽機。2、市場拉動型。市場拉動型是指市場上所需要的,即人們的需求。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菜市場上今天某一樣菜很少,並且需要這樣菜的人還很多,那麼這樣菜今天的價格一定很高,這就是市場拉動型。要想通過市場找到需求就必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能察覺到現階段市場上哪些產品是熱銷的,或者能預測到什麼東西將會稱為熱銷的產品。然而這有不僅僅是找到熱銷產品,我們還必須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調查現在都有哪些公司都在生產這種類型的產品、他們目前所掌握的技術是否成熟,是否掌握核心技術、還有他們的生產是否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和人們對這種產品的需求是否呈增長趨勢等等。市場拉動型是最常見的需求產生的方法。3產品更新。產品更新適用於一個產品已經生產出來了,而且目前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但是通過問卷調查就會發現該產品仍然有許多地方不能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所以我們就可以抓住這一點來更新換代新的產品。比如好神拖、蘋果等。4、用戶委託或是主管部門下達。
Project Planning(項目規劃):
項目規劃是指在找到需求之後,對產品的設計過程進行規劃,具體包括建立團隊、任務分配、時間安排、成本計算等。1、建立團隊。根據要生產的產品的功能,以及要實現這些功能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術來選擇技術人員。對於核心技術方面的人要多選擇幾個。總之人員分配要合理。2、任務分配。一個產品的功能可以看成是一個系統,要實現這個系統的功能就必須首先實現子系統的功能,而子系統下面有由許多的子系統組成,所以首先要從最小的子系統入手,給每個人分配一個最小的子系統的功能,組成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系統的功能。3、時間安排。即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任務,具體可以通過Gantt圖來實現。4、成本計算。應在滿足功能要求的情況下所需的成本降到最低。
Proct Definition(產品定義):
產品定義就是設計產品的參數,這要根據用戶的要求或者它要滿足的功能來確定,比如water clock的參數就是它的計時長度,即它最長一次能記錄多長時間,發射裝置的設計參數就是它發射距離的要求了。產品定義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根據用戶的要求的功能來設定的。所以我們首先要對用戶的要求的功能進行評定,看看這些功能能否實現,要是能實現需要達到怎樣的參數。然後再來計算成本的高低。評定在怎樣的參數下所需的成本最低而且對功能的影響還不是很大,以實現最優設計要求。一個產品參數的設定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和其他產品相區別的重要特點。不同的參數完成不同的功能。
Conceptual Design(原理方案設計)
這一步是整個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在這一步完成之後將產生多個產品的原型,最後確定出最優的設計方案。首先還是要分析該產品要實現哪些功能,每個功能要怎樣來實現,實現這些功能的方法都有哪些。比如要實現發射一個東西這個功能可以通過將彈性勢能轉化成動能來實現,也可以通過將重力勢能轉化成動能來實現。對每一個功能都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分析,列出每個功能可能的實現方法,最後通過綜合考慮成本,性能,實現難易程度等因素來選出最佳的設計方案。
Proct Development(產品詳細設計):
產品詳細設計是指,在確定了產品設計方案的前提下,設計一些細節問題,比如說用什麼材料效果最好且成本相對較低、克服摩擦力、提高精度等等。產品的詳細設計還包括產品的製造的工藝流程,即根據每個零件的功能要求來編寫每個零件的加工工藝流程圖,包括需不需要特殊處理等要求,還有裝配要求。畫出每個零件的零件圖、裝配圖、再從裝配圖上拆畫零件圖,以保證每個生產出來的零件都能裝上去,最後通過一些改進,製造出第一台產品原型,並進行相關的一些試驗。
Proct Support(產品支持)
在做出第一台原型機之後,和用戶或開發商聯系,看看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否滿足要求,對不滿足要求的地方進行合理化的改進,最後編寫用戶使用說明書,注意編寫使用說明書的時候要用用戶能看懂的通俗的語言進行編寫,不要用專業名詞。還要進行專利申請。接下來把產品從設計到製造的全過程的文件都整理存檔,以便將來對產品進行更新換代。最後設計產品的回收報廢。
2.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畢業設計的每一步驟做簡要說明(怎麼完成)。
參考如下: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任務書………………………………. 題目名稱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 學生學院 專業班級 姓 名 學 號 一、課程設計的內容設計一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見圖1)。設計內容應包括: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傳動零件、軸、軸承、聯軸器等的設計計算和選擇;減速器裝配圖和零件工作圖設計;設計計算說明書的編寫。圖2為參考傳動方案。 二、課程設計的要求與數據已知條件: 1.運輸帶工作拉力: F = 2.6 kN; 2.運輸帶工作速度: v = 2.0 m/s; 3.捲筒直徑: D = 320 mm; 4.使用壽命: 8年; 5.工作情況:兩班制,連續單向運轉,載荷較平穩; 6.製造條件及生產批量:一般機械廠製造,小批量。三、課程設計應完成的工作1.減速器裝配圖1張;2.零件工作圖 2張(軸、齒輪各1張);3.設計說明書 1份。四、課程設計進程安排序號設計各階段內容地點起止日期一設計准備: 明確設計任務;准備設計資料和繪圖用具教1-201第18周一二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 擬定傳動方案;選擇電動機;計算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傳動零件設計計算:帶傳動、齒輪傳動主要參數的設計計算教1-201第18周一至第18周二 三減速器裝配草圖設計: 初繪減速器裝配草圖;軸系部件的結構設計;軸、軸承、鍵聯接等的強度計算;減速器箱體及附件的設計教1-201第18周二至第19周一四完成減速器裝配圖: 教1-201第19周二至第20周一五零件工作圖設計教1-201第20周周二六整理和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教1-201第20周周三至周四七課程設計答辯工字2-617第20周五五、應收集的資料及主要參考文獻1 孫桓, 陳作模. 機械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濮良貴, 紀名剛. 機械設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 王昆, 何小柏, 汪信遠. 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4 機械制圖、機械設計手冊等書籍。發出任務書日期: 年 月 日 指導教師簽名: 計劃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基層教學單位責任人簽章:主管院長簽章:目錄一、傳動方案的擬定及說明………………………………….3二、電動機的選擇…………………………………………….3三、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4四、傳動件的設計計算………………………………………..6五、軸的設計計算…………………………………………….15六、滾動軸承的選擇及計算………………………………….23七、鍵聯接的選擇及校核計算……………………………….26八、高速軸的疲勞強度校核……………………………….….27九、鑄件減速器機體結構尺寸計算表及附件的選擇…..........30十、潤滑與密封方式的選擇、潤滑劑的選擇……………….31參考資料目錄
3. 汽輪機減速器傳動系統設計,包括哪些
首先需要確定你的設計參數,像傳遞的功率,輸入輸出轉速等,傳動效率等你最好看看課程設計上面,很全
4. 1)試總結歸納機械傳動系統設計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2)說明傳動系統方案是如何確定的,有何特點
第一部分為電動機選擇及傳動系統總的傳動比分配;主要確定電動機類型和結構形式、工作機主動軸功率、電動輸出功率及傳動系統總的傳動比分配。第二部分為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計算,主要確定各軸轉速、各軸的輸入功率、及各軸轉矩。第三部分為有關錐齒輪的計算,選擇齒輪、材料、精度、等級、確定齒輪齒數、轉矩、載荷系數、輪寬系數及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第四部分為帶輪的設計包括帶輪類型的選擇、帶輪尺寸參數的確定。第五部分為聯軸器類型的選擇及聯軸器尺寸(型號)的確定 。
該變速器主要由齒輪、軸、軸承、箱體等組成。為方便減速器的製造、裝配及使用 ,還在減速器上設置一系列附件,如檢查孔、透氣孔、油標尺或油麵指示器、吊鉤及起蓋螺釘等。在原動機於變速器間採用是機械設備中應用較多的傳動裝置帶傳動,主要有主動輪、從動輪和傳動帶組成。工作時靠帶與帶輪間的摩擦或嚙合實現主、從動輪間運動和動力的傳遞,具有結構簡單、傳動平穩、價格低廉、緩沖吸振及過載打滑以保護其他零件的優點。
設計者以嚴謹務實的認真態度進行了此次設計,但由於知識水平與實際經驗有限。在設計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缺點和疏漏,誠請位評審老師能給於批評和指正。
摘 要
這次畢業設計是由封閉在剛性殼內所有內容的齒輪傳動是一獨立完整的機構。通過這一次設計可以初步掌握一般簡單機械的一套完整的設計及方法,構成減速器的通用零部件。
這次畢業設計主要介紹了減速器的類型作用及構成等,全方位的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如:機械制圖,金屬材料工藝學公差等已學過的理論知識。在實際生產中得以分析和解決。減速器的一般類型有:圓柱齒輪減速器、圓錐齒輪減速器、齒輪-蝸桿減速器,軸裝式減速器、組裝式減速器、聯體式減速器。
在這次設計中進一步培養了工程設計的獨立能力,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掌握常用的機械零件,機械傳動裝置和簡單機械設計的方法
和步驟,要求綜合的考慮使用經濟工藝性等方面的要求。確定合理的設計方案
5. 傳動裝置都有哪些分類
傳動裝置是指把動力源的運動和動力傳遞給執行機構的裝置,介於動力源和執行機構之間,可以改變運動速度,運動方式和力或轉矩的大小。
任何一部完整的機器都由動力部分、傳動裝置和工作機構組成,能量從動力部分經過傳動裝置傳遞到工作機構。根據工作介質的不同,傳動裝置可分為四大類:機械傳動、電力傳動、氣體傳動和液體傳動。
(1)機械傳動
機械傳動是通過齒輪、皮帶、鏈條、鋼絲繩、軸和軸承等機械零件傳遞能量的。它具有傳動准確可靠、製造簡單、設計及工藝都比較成熟、受負荷及溫度變化的影響小等優點,但與其他傳動形式比較,有結構復雜笨重、遠距離操縱困難、安裝位置自由度小等缺點。
(2)電力傳動
電力傳動在有交流電源的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交流電動機若實現無級調速需要有變頻調速設備,而直流電動機需要直流電源,其無級調速需要有可控硅調速設備,因而應用范圍受到限制。電力傳動在大功率及低速大轉矩的場合普及使用尚有一段距離。在工程機械的應用上,由於電源限制,結構笨重,無法進行頻繁的啟動、制動、換向等原因,很少單獨採用電力傳動。
(3)氣體傳動
氣體傳動是以壓縮空氣為工作介質的,通過調節供氣量,很容易實現無級調速,而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高壓空氣流動過程中壓力損失少,同時空氣從大氣中取得,無供應困難,排氣及漏氣全部回到大氣中去,無污染環境的弊病,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氣體傳動的致命弱點是由於空氣的可壓縮性致使無法獲得穩定的運動,因此,一般只用於那些對運動均勻性無關緊要的地方,如氣錘、風鎬等。此外為了減少空氣的泄漏及安全原因,氣體傳動系統的工作壓力一般不超過0.7~0.8MPa,因而氣動元件結構尺寸大,不宜用於大功率傳動。在工程機械上氣動元件多用於操縱系統,如制動器、離合器的操縱等。
(4)液體傳動
以液體為工作介質,傳遞能量和進行控制的叫液體傳動,它包括液力傳動、液黏傳動和液壓傳動。
1)液力傳動
它實際上是一組離心泵一渦輪機系統,發動機帶動離心泵旋轉,離心泵從液槽吸入液體並帶動液體旋轉,最後將液體以一定的速度排入導管。這樣,離心泵便把發動機的機械能變成了液體的動能。從泵排出的高速液體經導管噴到渦輪機的葉片上,使渦輪轉動,從而變成渦輪軸的機械能。這種只利用液體動能的傳動叫液力傳動。現代液力傳動裝置可以看成是由上述離心泵一渦輪機組演化而來。
液力傳動多在工程機械中作為機械傳動的一個環節,組成液力機械傳動而被廣泛應用著,它具有自動無級變速的特點,無論機械遇到怎樣大的阻力都不會使發動機熄火,但由於液力機械傳動的效率比較低,一般不作為一個獨立完整的傳動系統被應用。
2)液黏傳動
它是以黏性液體為工作介質,依靠主、從動摩擦片間液體的黏性來傳遞動力並調節轉速與力矩的一種傳動方式。液黏傳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不變的液黏傳動,如硅油風扇離合器;另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可變的液黏傳動,如液黏調速離合器、液黏制動器、液黏測功器、液黏聯軸器、液黏調速裝置等。
3)液壓傳動
它是利用密閉工作容積內液體壓力能的傳動。液壓千斤頂就是一個簡單的液壓傳動的實例。
液壓千斤頂的小油缸l、大油缸2、油箱6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通道構成一個密閉的容器,裡面充滿著液壓油。在開關5關閉的情況下,當提起手柄時,小油缸1的柱塞上移使其工作容積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6里的油便在大氣壓作用下通過濾網7和單向閥3進入小油缸;壓下手柄時,小油缸的柱塞下移,擠壓其下腔的油液,這部分壓力油便頂開單向閥4進入大油缸2,推動大柱塞從而頂起重物。再提起手柄時,大油缸內的壓力油將力圖倒流入小油缸,此時單向閥4自動關閉,使油不致倒流,這就保證了重物不致自動落下;壓下手柄時,單向閥3自動關閉,使液壓油不致倒流入油箱,而只能進入大油缸頂起重物。這樣,當手柄被反復提起和壓下時,小油缸不斷交替進行著吸油和排油過程,壓力油不斷進入大油缸,將重物一點點地頂起。當需放下重物時,打開開關5,大油缸的柱塞便在重物作用下下移,將大油缸中的油液擠回油箱6。可見,液壓千斤頂工作需有兩個條件:一是處於密閉容器內的液體由於大小油缸工作容積的變化而能夠流動,二是這些液體具有壓力。能流動並具有一定壓力的液體具有壓力能。液壓千斤頂就是利用油液的壓力能將手柄上的力和位移轉變為頂起重物的力和位移。
6. 機床的總體設計包括哪幾部分
一、1機床設計的步驟 2機床總體布局 3機床主要技術參數的確定
二、傳回動設計 1、有級變速主傳答動系統的組成和要求 2、有級變速主傳動系統設計 3主傳動系 統的幾種特殊變速方式 4、計算轉速 5、無級變速系統 6、內聯傳動鏈設計原則
三、主軸部件 1、對主軸部件的基本要求 2、主軸軸承的選擇和主軸滾動軸承 3、主軸
7. 總體設計技術包括哪些
在一般工程設計中總體設計是指按計劃任務書的內容進行概略計算,版附以必要的文字說明和圖權紙設計,又稱初步設計。對於工程系統工程總體設計是指前一種含義。總體設計是工程項目開發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總體設計的目的:
系統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確定產品的主要性能參數、技術指標及外觀形狀等重要參數。系統設計是產品設計的基礎,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性能和成本,影響到用戶是否接收該產品。系統設計是在調研的基礎上,對比同類產品提出並確定技術參數。在系統的整體方案確定後,還要畫出產品總圖及部件總圖。可以看出,系統設計相當於傳統的概念設計加結構設計。為了提高系統設計的質量,可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面向製造的設計、面向裝配的設計、面向使用的設計、面向維修的設計、面向拆卸的設計等現代設計技術,也可以應用最近幾年提出的並行設計、虛擬製造等技術,以及質量功能配置技術。
8. 網路課程中的總體設計包括哪些內容
網路的課程來包括:
一些單元自測試(測試包括背單詞,語音,口型等這些和那裡老師上的課程是並軌的所以網路課程要自己主動去往下面上的)
網上老師教學(好象是什麼波斯頓的老師~老師會根據你個人的水平給與分數什麼的)
個人認為學習環境還是很好的,因為身邊都充斥著想要學英語的人,自然也是給自己一種鼓舞~而且那裡通常提倡用英語交流,說實話~連打掃衛生的阿姨都可以和你來上兩句英文~哎~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郁悶,現在還把課程給停掉了~就因為學校要考試~
不過什麼也是要個人努力的!~
朋友,加油!~
9. 機械運動方案設計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齒輪傳動,帶傳動,鏈傳動,渦輪蝸桿傳動,滾珠絲杠傳動,氣缸滑專軌滑動等等屬
機械(英文名稱:machinery)是指機器與機構的總稱。機械就是能幫人們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的工具裝置,像筷子、掃帚以及鑷子一類的物品都可以被稱為機械,他們是簡單機械。而復雜機械就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簡單機械構成。通常把這些比較復雜的機械叫做機器。從結構和運動的觀點來看,機構和機器並無區別,泛稱為機械。
機械,源自於希臘語之Mechine及拉丁文Machina,原指"巧妙的設計",作為一般性的機械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主要是為了區別與手工工具。現代中文之"機械"一詞為機構為英語之(Mechanism)和機器(Machine)的總稱。機械的特徵有: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機械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故機器能轉換機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是現代機械原理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中文機械的現代概念多源自日語之"機械"一詞,日本的機械應用品對機械概念做如下定義(即符合下面三個特徵稱為機械Mac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