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智能變電站的技術特點
智能變電站系統分為3層:過程層、間隔層、站控層。過程層包含由一次設備和智能組件構成的智能設備、合並單元和智能終端,完成變電站電能分配、變換、傳輸及其測量、控制、保護、計量、狀態監測等相關功能。根據國網相關導則、規范的要求,保護應直接采樣,對於單間隔的保護應直接跳閘,涉及多間隔的保護(母線保護)宜直接跳閘。
智能組件是靈活配置的物理設備,可包含測量單元、控制單元、保護單元、計量單元、狀態監測單元中的一個或幾個。
間隔層設備一般指繼電保護裝置、測控裝置、故障錄波等二次設備,實現使用一個間隔的數據並且作用於該間隔一次設備的功能,即與各種遠方輸入/輸出、智能感測器和控制器通信。
站控層包含自動化系統、站域控制系統、通信系統、對時系統等子系統,實現面向全站或一個以上~次設備的測量和控制功能,完成數據採集和監視控制(SCA—DA)、操作閉鎖以及同步相量採集、電能量採集、保護信息管理等相關功能。
站控層功能應高度集成,可在一台計算機或嵌入式裝置實現,也可分布在多台計算機或嵌入式裝置中。 實現智能化的高壓設備操作宜採用順序控制,滿足無人值班及區域監控中心站管理模式的要求;可接收執行監控中心、調度中心和當地後台系統發出的控制指令,經安全校核正確後自動完成符合相關運行方式變化要求的設備控制,即應能自動生成不同的主接線和不同的運行方式下的典型操作票; 自動投退保護軟壓板;當設備出現緊急缺陷時,具備急停功能。
㈡ 智能變電站應用了哪些新設備,新技術
相比於常規變電站來主要應用了合源並單元、智能終端、乙太網交換機、網路報文記錄分析裝置,另外監控系統也升級變為一體化監控系統,還有隔離式斷路器、集成式保護裝置、站域保護等。其實這些設備到現在看也算不上新設備了,畢竟已經好多年了。
新技術還是有一些的例如隔離式斷路器就是相對比較新的東西,主要是應用比較新。還有IEC61850的通信技術,建模技術等。
㈢ 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的作用
電能質量監測裝置又稱諧波電能監測裝置,是一種高性能的多功能電能質量測試分析儀器。主要解決了電力負荷急劇加大,特別是沖擊性和非線性負荷容量的不斷增長,使得電網發生波形畸變、電壓波動與閃變和三相不平衡等電能質量問題。適用於220KV、110KV、35KV、10KV、6KV和380V各電壓等級的發電廠、變電站、風電場、光伏電站、石油、煤礦、鋼鐵、冶金、化工等大型廠礦企業的供電系統。
主要特點
安全可靠:電壓輸入採用高電壓隔離模塊,電流輸入採用高精度電流變器使輸入信號和測量系統安全隔離。大大提高了儀器的抗干擾能力。
測試參數多:用來檢測系統頻率、電網諧波、三相電壓不平衡度、電壓波動與閃變、電壓偏差、電壓基波有效值和真有效值、電流基波有效值和真有效值、基波有功功率、基波視在功率、2-63次諧波、真功率因數等全部電能質量五大國標規定的參數。
精度高:符合國標A級儀器要求。對諧波、三相不平衡度、閃變和波動均採用基準演算法,無近似計算,採用高精度A/D(16 位),同時采樣,採集速率12.8 kHz。
通訊和多通道測試:通訊介面支持RS-232和485,並且電能質量監測裝置通具有測試通道多,配置靈活,最多可測量8路3相電壓信號和8路3相電流信號。
大容量存儲:內置512M內存,以5分鍾為單位存儲數據,每通道可以連續存儲4個月的歷史數據。
主要用途
1、測量分析:頻率和電壓偏差、電壓波動和閃變、三相電壓允許不平衡度、電網諧波。
2、應用小波變換測量分析非平穩時變信號的諧波。
3、測量分析各種用電設備在不同運行狀態下對公用電網電能質量。
4、記錄和存儲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頻率、相位等電力參數的變化趨勢。
5、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能對電力設備調整及運行過程動態監視。
6、分析電力系統中無功補償及濾波裝置動態參數並對其功能和技術指標作出定量評價。
㈣ 如何對對智能變電站過程層和間隔層的網路通訊協議進行解析和監視
智能變電站主要特點是由智能化一次設備和網路化二次設備分層構建,是建立在IEC61850協議版規范基礎上,權實現變電站內智能電氣設備間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現代化變電站。
GDDT6000(GDXG)是一款攜帶型的智能變電站光數字測試儀,它對智能變電站過程層和間隔層的網路通訊協議(IEC61850-9-1、IEC61850-9-2、IEC60044-7/8、GOOSE、IEEE1588)進行實時解析和監視,並分析其中傳輸的遙測遙信量數據,同時兼具保護的測試功能。它以直觀的方式顯示分析結果:如電壓電流的有效值、相角、諧波、功率等電能量分析;開關狀態及動作時間分析;時間同步的對時分析;光信號的光功率分析,是變電站日常維護、檢測、調試過程層和間隔層設備運行狀況的必備工具。
㈤ 如何對智能變電站過程層和間隔層的網路通訊協議進行實時解析和監視
智能變電站主要特點是由智能化一次設備和網路化二次設備分層構建,是建立在IEC61850協議規范基礎上,實現變電站內智能電氣設備間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現代化變電站。
GDDT6000(GDXG)是一款攜帶型的智能變電站光數字測試儀,它對智能變電站過程層和間隔層的網路通訊協議(IEC61850-9-1、IEC61850-9-2、IEC60044-7/8、GOOSE、IEEE1588)進行實時解析和監視,並分析其中傳輸的遙測遙信量數據,同時兼具保護的測試功能。它以直觀的方式顯示分析結果:如電壓電流的有效值、相角、諧波、功率等電能量分析;開關狀態及動作時間分析;時間同步的對時分析;光信號的光功率分析,是變電站日常維護、檢測、調試過程層和間隔層設備運行狀況的必備工具。
㈥ 智能變電站的三層三網指什麼
智能變電站的三層三網中的「三層」是指過程層、間隔層、站控層。
「三網」是指過程層網路、間隔層網路、站控層網路。
智能變電站是採用先進、可靠、集成和環保的智能設備,以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台網路化、信息共享標准化為基本要求,自動完成信息採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和檢測等基本功能,同時,具備支持電網實時自動控制、智能調節、在線分析決策和協同互動等高級功能的變電站。
(6)智能變電站網路分析裝置作用擴展閱讀:
建設原則:
1、充分體現數字化設計理念。
1.1一次設備智能化和二次設備網路化。
1.2使變電站的整體設計、建設、運行成本降低 。
2、一次設備智能化主要體現在電子式互感器和智能斷路器的應用。
2.1有效地減少變電站佔地面積和電磁式CT飽和問題。
2.2應用合並器解決數據採集設備重復投資問題。
2.3利用網路替代二次電纜,有效解決二次電纜交直流串擾問題,並簡化了施工。
2.4敞開式斷路器:滅弧能量I2t監測、隔離刀閘測溫、在線五防聯鎖。
2.5主變狀態監測
3、二次設備網路化主要體現在系統結構的三層兩網。
3.1站控層、間隔層、過程層。
3.2站控層和間隔層以基於IEC61850標準的互聯互操作為重心,實現數據共享。
3.3過程層以可靠性和穩定性為首要設計原則。
4、高級應用:集約化、網路化、智能化的自動化功能。
4.1保護測控集成優化。
4.2在線式一體化五防。
4.3程序化控制與系統聯鎖。
4.4設備狀態監測及檢修
4.5事故異常專家分析系統
4.6智能檢測及控制(物聯網)
4.7無人巡視支撐平台
㈦ 智能變電站中的智能終端裝置有什麼作用
終端設備有很多種,總得來說就是通過弱電控制強電,二次側控制一次側,確保人員安全,當然二次側還有計量、保護等功能。
㈧ 智能變電站高級應用功能有哪些
智能變電站高級應用功能有:
1、智能變電站與大用戶互動
智能變電站具有向大用戶實時傳送電價、電量、電能質量及電網負荷信息的功能,支持電力交易的有效開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激勵電力市場主體參與電網安全管理,從而實現智能電網各環節的協調運行。
2、智能變電站標准介面服務
①電能質量評估與決策
基於變電站電能質量監測系統,實現電能質量分析與決策的功能,為電能質量的評估和治理提供依據與決策。
②站間廣域保護
基於網路通信、多點信息綜合比較判斷的廣域保護利用廣域信息來改善繼電保護的性能。從縮短動作延時、減小故障切除范圍等方面提高後備保護系統性能。保護IED 關聯域的搜索是關鍵技術之一。廣域信息下的集中協調控制系統不可能取代分散安裝的主保護裝置。
③電網運行狀態自適應
在電網正常運行狀態下,綜合利用FACTS、變壓器調壓、無功補償設備投切等手段,控制和優化潮流分配,提高輸送能力和運行效率。
4、支撐智能電網功能
①支持安全狀態評估/預警/控制
智能變電站為不同調度層面在線安全穩定防禦系統提供信息交互介面,為在線安全狀態評估系統提供實時可靠的信息,以便其進行實時在線評估、預警和控制,實現智能電網預防控制和緊急控制的協調。
②支持全網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
智能變電站支持設備信息和運行維護策略與調度中心實現全面互動,實現基於狀態的全壽命周期管理。通過建立精益化的評估體系,從資產全壽命周期的安全、效能和成本角度,逐步建立全壽命周期綜合優化管理體系,提供綜合最優的資產投資、運行維護和資產處置方案,提高變電站運行的安全性,為規劃、生產、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提供智能輔助決策支持。
③ 支持繼電保護的自適應性等技術研究。
支持智能甩負荷研究,提供快速甩負荷。智能甩負荷通過計算擾動的類型、負荷、結構,結合負荷分配和優先順序,計算出最小必需的被甩負荷。然後,智能甩負荷選擇滿足這要求的負荷最佳組合,通過順序控制完成這一甩負荷操作。 所有這些在系統里發生擾動後200ms內即可完成。實現智能甩負荷控制可以甩較少負荷。在一個擾動中甩負荷時間越長,必須最終甩掉的負荷就越多。因為智能甩負荷的智能性和快速性,甩掉的實際數量遠比用像頻率繼電器和PLC基礎方案這樣的傳統方法要少,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