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數控切削工藝路線的優化方案是什麼
數控是指在數控機床上進行零件的一種工藝方法,數控機床與傳統機床的工藝規程從總體上說是一致的,它是解決零件品種多變、批量小、形狀復雜、精度高等問題和實現高效化和自動化的有效途徑。對於一個復雜程度高、精度要求高、需要用數控機床來的零件,下面簡單介紹下數控刀具的優化方案有哪些:
一、刀具運動軌跡設計中的誤差源
在計算機自動編程前,必須根據零件的輪廓,產生相應的刀具運動軌跡。刀具的尺寸不一樣,設計產生的刀具運動軌跡也不一樣。因此誤差將產生於刀具的尺寸和刀具運動軌跡的設計演算法兩個方面。主要是以刀具公稱尺寸作為刀具運動軌跡的設計參數而引起的。在進行刀具運動軌跡設計的計算時,刀具的尺寸應該是刀具的實際尺寸,這樣就可以避免由於刀具尺寸有誤而引起的誤差。
二、刀軌設計中的幾個優化問題
(1)刀痕誤差解決方法
對於減小刀具切入方向不同可能引起刀痕誤差的解決辦法是:盡量避免沿零件輪廓的法向切入,盡量沿零件輪廓的切向切入。對於有些有特殊起點要求的零件,一味地追求切向切入可能產生干涉。為此在切入點的設計中我們採用了分別對待的辦法。對於圓柱體,設置了自動優化為切向切入的功能;對於其它的輪廓採用在計算機的揭示幫助下,用人機對話的方式來設定優化切入點。這樣既避免了為追求某一目標而出現新的問題,又發揮了計算機和人的各自優勢。
(2)零件的切削工藝
在零件的輪廓包圍面時,首先要保證各輪廓被完整地製造出來,同時避免在過程中出現重合的交點以使能連續進行。先切斷輪廓曲線然後根據原輪廓曲線的設計,加長輪廓曲線使刀具的軌跡通過起點後,再沿著輪廓曲線前進才達到終點。這樣設計的終點就能順利地與刀具的下一步軌跡相連接,同時輪廓面也能被完整光滑地出來。
三、復合刀具運動軌跡的優化設計
所謂復合刀軌是指在輪廓及其所包圍的面時,為保證輪廓質量又能使輪廓面內得到完整的切削,設計時先按輪廓,再按平行軌跡輪廓包圍的面。為設計出最短距離的優化軌跡,採取了先離散各刀軌,然後用優化演算法連接設計出優化刀軌。
四、切削油的選擇
由於高速切削工藝的切削性較差,對切削油的冷卻、潤滑、滲透及清洗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常用的切削油切削過程中能在金屬表面形成高熔點硫化物,而且在高溫下不易破壞,具有良好的潤滑作用,並有一定的冷卻效果,一般用於高難度不銹鋼切削、鑽孔、鉸孔及攻絲等工藝。
❷ 離子膜燒鹼的工藝設計
一次鹽水
一次澄清鹽水的制備是氯鹼生產工藝至關重要的工段,精製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傳統性的一次鹽水精製工藝,採用配水、化鹽、加精製劑反應、澄清、砂濾,然後再經炭素燒結管過濾器過濾。近幾年新建氯鹼裝置一次鹽水工藝大都採用膜過濾技術製取精製鹽水,該工藝路線省去了砂濾器、炭素燒結管過濾器。經生產實踐證明,經膜過濾分離方法製得的一次鹽水質量指標、設備投資等都比傳統工藝理想。所以一次精製鹽水工藝採用膜過濾器過濾工藝。
二次鹽水精製
離子膜法電解槽使用的高度選擇性離子交換膜要求入槽鹽水的鈣、鎂離子含量低於20wtppb,普通的化學精製法只能使鹽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降到10wtppm左右。若使鈣、鎂離子含量降到20wtppb的水平,必須用螯合樹脂處理。
二次鹽水精製的主要工藝設備是螯合樹脂塔,分二塔式和三塔式流程。塔的運行與再生處理及其周期性切換程序控制,可由程序控制器PLC實現,PLC與集散控制系統DCS可以實現數據通訊;也可以直接由DCS實現控制。伍迪公司採用的就是二塔式,其他公司採用三塔式流程。建議採用三塔式流程。
電解工藝
能夠提供離子膜電解槽的專利商有旭化成、伍迪、氯工程、北化機等廠家,這幾家公司的技術都是成熟的。槽型為復極式自然循環離子膜電解槽。
淡鹽水脫氯
淡鹽水脫氯有兩種工藝路線:一種採用空氣吹除法,該法脫氯效果欠佳,從淡鹽水中分離出來的廢氯氣純度低,無法匯入濕氯氣總管送氯氣處理工序,只能由燒鹼液循環吸收,製成次氯酸鈉溶液。另一種採用真空脫氯法,該法脫氯效果較好,通過蒸汽噴射器或真空泵提供的真空系統將含氯淡鹽水中的游離氯抽出分離後進入濕氯氣總管。建議採用真空法淡鹽水脫氯工藝技術。
氯氫處理
1、氯氣處理
由電解槽出來的濕氯氣,溫度高並伴有大量的水蒸氣和雜質,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必須經過冷卻、乾燥和凈化處理。
氯氣處理系統分為冷卻、乾燥、輸送三部分。
冷卻選用填料式洗滌塔,能夠較好地除去濕氯氣帶出的鹽霧,填料採用CPVC花環。氯氣冷凝下來的氯水回收送淡鹽水脫氯工序。
對於乾燥部分,在實踐應用中已採用過多種乾燥塔型和不同的組合方式,比較典型的有:
a、一段泡沫塔、二段泡沫塔;
b、一段填料塔、二段泡沫塔;
c、一段填料塔、二段泡罩塔。
國內採用最多的是填料塔和泡沫塔組合,這是兩種典型的塔。
泡沫塔的特點是結構簡單、造價低、塔板數多;缺點是操作彈性小、不便於增加硫酸循環量,操作彈性僅為15%,塔板阻力降大,一般為100-200mmH2O,而且開孔的加工精度、酸泥沉積等因素易影響其操作穩定性。
填料塔操作彈性大,易操作,壓降小,但投資大,有效塔板數少。
泡罩塔的特點介於泡沫塔與填料塔之間,塔板數多,壓降與泡沫塔相當,操作彈性比較大。
經過對以往經驗的總結、比較,應選擇二段乾燥;一段為填料乾燥塔,二段採用泡罩乾燥塔。
氯氣輸送設備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液環泵,另一種是離心式壓縮機。液環泵對氯氣含水量要求不苛刻,但動力消耗大,輸送量小,出口氯氣壓力低,適用於生產規模在5萬噸/年燒鹼能力以下的氯氣輸送。離心式壓縮機具有輸送量大、排氣壓力較高、運轉平衡、得以改善工作環境等優點。該設備能量消耗與同氣量液環泵相比節電50%,但要求氯氣中含水量<100wtppm,適用5萬噸/年燒鹼規模以上的裝置輸送氯氣。
建議氯氣處理工藝方案:濕氯氣經氯水洗滌,鈦管換熱器,氯氣除鹽、降溫後經一段填料塔、二段泡罩塔乾燥,使氯氣含水量≤50wtppm,氯氣輸送選用大型離心式氯氣壓縮機。
2、氫氣處理
由電解槽出來的氫氣溫度高、含水量大、且含鹼霧,故必須進行冷卻。冷卻系統分直接冷卻和間接冷卻兩種,建議選擇氫氣洗滌塔直接洗滌冷卻降溫、列管換熱器間接冷卻,水環式氫氣壓縮機輸送。
3、廢氯氣處理
廢氯氣處理接納開、停車時的低濃度氯氣和事故狀態下氯氣系統的泄壓氯氣,可採用燒鹼液吸收或石灰乳吸收,石灰乳吸收效果差,設備龐大,需連接攪拌,動力消耗高,操作環境惡劣。建議選擇燒鹼液循環、冷卻、吸收廢氯氣,製成次氯酸鈉溶液。
氯氣液化
通常根據氯氣壓縮機壓力的不同,將氯氣液化方式分為高壓法、中壓法和低壓法三種。高壓法消耗冷凍量少,不需要製冷機,能耗低。
❸ 乙烯裝置分離工段工藝設計 課件 急!!!!
燒鹼資料性文件索引 1樓
聚氯乙烯資料性文件索引 2樓
氯鹼工業其他資料性文件索引 3樓
鹽酸、蒸發、固鹼資料性文件索引 4樓
氯鹼行業綜述資料性文件索引 5樓
國內外簡訊資料性文件索引 6樓
氯氫處理、液氯資料性文件索引 7樓
電解(含脫氯鹽水)資料性文件索引 8樓
鹽水(一次、二次鹽水)資料性文件索引 9樓
儀表、分析、自動化、整流資料性文件索引 10樓
燒鹼資料性文件索引
書籍資料
序號 名稱
1 技術工人崗位培訓題庫--氯鹼生產操作工
2 離子膜法制鹼生產技術.pdf
3 氯鹼工業基礎計算
4 氯鹼工業理化常數手冊 修訂本清晰版
5 氯鹼工業企業的廢水處理
6 氯鹼工藝學
7 氯鹼企業事故分析完全版
8 氯鹼設備工作者手冊
9 氯鹼生產安全操作技術
10 氯鹼生產安全操作與事故
11 氯鹼生產技術(上冊)
12 氯鹼生產技術(下冊)
13 最新氯鹼產品生產新工藝與過程優化控制及安全事故防範產品檢測技術應用手冊
14 現代氯鹼技術
15 現代氯鹼生產分析
16 制鹼工學
17 純鹼和燒鹼的學習
手冊、規程
序號 名稱
1 「二合一」合成爐操作規程
2 HVM膜過濾鹽水精製系統培訓資料
3 HVM膜鹽水精製系統培訓資料
4 Ineos Chlor -ETB離子膜電解槽技術
5 板式換熱器選型計算書
6 本單位合成鹽酸崗位操作標准
7
8 電解操作規程
9 電解法燒鹼成本核算規程
10 開車操作規程
11 冷凍機組選型手冊
12 離子膜燒鹼電解工段各崗位操作規程
13 濾毒罐的正確使用方法
14 氯鹼車間崗位操作法
15 氯鹼行業-離子膜燒鹼自動化解決方案
16 氯鹼行業在線分析的方法
17
18 氯氣安全規程(GB11984-89)
19 氯氣處理操作規程
20 氯氣的一些常用數據
21 氯氣液化螺桿式製冷壓縮機組試車方案
22 事故氯氣處理操作法
23 無機銨、總胺、三氯化氮分析方法
24 溴化鋰製冷機組培訓教材
25 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
26 鹽酸脫吸崗位操作法
27 液氯安全使用說明書
圖紙
序號 名稱
1 電解流程
2 對二氯苯、鄰二氯苯與間二氯苯的相圖
3 離子膜氯鹼流程圖
4 氯化氫工藝流程圖
5 氯氣泄漏事故樹圖
6 鎳、鎂、鈣對膜的影響圖
7 鹽酸零解析流程
8 液氯流程圖
9 液氯溫度與飽和蒸汽壓圖
10 一次鹽水工藝流程圖
❹ 請問該工藝流程圖是合成什麼的
該工藝圖是發生化學反映生成醋酸乙烯的過程。
主要有兩個過程:化學反映生成醋酸乙烯,物理過程進行提純。
❺ 氯鹼廠電解飽和食鹽水製取NaOH的工藝流程示意圖如下: (1)粗鹽中主要含有CaCl 2 、MgCl 2 雜質,精製
(1)氯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版碳酸鈣權沉澱和氯化鈉以及氯化鎂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澱和氯化鈉,所以沉渣中的固體主要有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化學式分別為CaCO 3 和Mg(OH) 2 ; (2)由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可知,氯化鈉和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氯氣、氫氣和氫氧化鈉,化學方程式為:2NaCl+2H 2 O
(3)由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特徵,脫鹽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異,通過蒸發、冷卻、過濾除去NaCl;由循環圖尋找可以循環使用的物質是氯化鈉; 故答案為:(1)CaCO 3 ;Mg(OH) 2 ;(2)2NaOH;(3)蒸發;過濾;NaCl. |
❻ 現代化的鹽廠採用真空制鹽工藝,其物理原理是什麼有何優點
其原理是利用壓力差的原理將鹵水的沸點降低(液體的沸點是隨著壓力的減小版而減小的),權從而蒸發掉鹵水中的水分,當固液比達到一定程度採用離心機將飽和鹽溶液中的固體部分離出,最後得到鹽的一個過程。
優點:可以充分利用多餘的熱源來蒸發提取。
❼ 目前我國真空制鹽DCS系統情況
DCS系統一般根據具體工藝情況而定,浙江中控在化工方面相關經驗較多,電力方面則選擇和利時或新華較合適。真空制鹽的工藝相對簡單,選用浙江中控的系統即可。
❽ 真空制鹽工藝流程圖
目前,我國真空制鹽蒸發系統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參數的監控絕大多數廠家採用傳統模擬儀表,其中蒸發室的液位控制通常由人工通過操縱器進行手工操作調節,有的甚至由操作工在現場直接操作進料閥進行控制。勞動強度大,液位控制質量差,罐內液位波動較大,進而造成整個生產過程運行工況波動不穩,最終導致生產效率低、能耗大的不良後果。同時,監控所有的模擬儀表可靠性差、故障率高、維修量大。眾所周知,自八十年代以來,微型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工業計算機系統性能價格比大幅提高,特別是計算機在線工作可靠性已遠遠超過常規儀表,在工業自動化領域計算機應用越來越廣泛,工業上由計算機取代常規儀表已是科技進步的必然趨勢。基於此,我公司於1993年決定對四效蒸發裝置的原有控監系統進行技術改造,採用計算機監控技術;於1994年6月~8月間,集散型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現場控制單元、監控與管理的上位機依次投入正常運行,通過幾年的運行情況來看,達到設計的預期要求,操作簡便,穩定可靠,使我公司幾年來生產工況十分平穩,產量增加,能耗下降,工人勞動條件得以改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因此獲得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 系統總體設計方案
2.1計算機系統結構
根據真空制鹽生產工藝的監控技術要求和生產現場有鹽塵易腐蝕的特點,本著運行可靠,操作簡便,成本低廉的原則,採用小型計算機集散系統的結構。由一台STD匯流排八路現場控制機、一台PC-486和一台24針列印機構成,其原理如圖1-1所示。
圖1-1
現場控制機對蒸發系統的工藝參數進行實時數據採集和監控,並通過CRT和專用鍵盤進行有效運行控制操作;上位機安裝在總調度室,對現場進行監控和調度管理。現場控制機和上位機之間通過各自串列通訊口用信號增強器和電纜相聯,可以實現兩台機器之間的通訊,進行數據交換。另外,上位機今後可通過軟體功能的擴展,同其他現場監控計算機聯網,實現對全廠生產集中監控和調度管理。
2.2 監控系統方案
根據真空制鹽生產工藝的特點和要求,罐內液位的穩定對保持首效蒸汽壓力、罐內料液的固液比、末效真空度、排鹽量等四個參數的運行平穩尤為重要;所以罐內料液液位被選為控制參數,而其餘工藝參數僅作監視。蒸發罐內液位控制採用簡單的PID反饋加前饋補償器的復合控制結構,如圖1-2所示。
圖1-2
但由於液位差壓變送器測量出的數據不僅與實際液位高度有關,還與罐內料液的比重成正比,因此,罐內料液的比重將直接影響液位變送器的測量精度。目前國內沒有比重在線測量儀器,無法用料液比重來補償液位的測量值。然而罐內料液比重與固液比有單函數關系,按生產工藝的要求,固液比要定時測量,所以,採用固液比定時對液位的測量進行定時校正。這樣雖不能准確校正,但可以大大降低液位測量誤差,從而相應地使得液位控制精度可以滿足生產要求,實踐證明,這樣做法簡單明了。
3 上位機軟體設計
上位機與控制單元的功能分工明確,界面清晰,可獨立進行調試和檢測,按照約定的數據結構和通訊協議,通過RS-232串列通訊口聯系,以中斷方式處理收、發數據。上位機為控制單元與操作員之間通訊提供界面,從而使操作人員十分方便地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集中監視與管理,控制單元主要完成控制系統的內部儀表功能,執行直接數字控制。
上位機界面的設計原則是:提供全面的、直觀的畫面顯示運行時的各種參數。所有畫面都具有當今流行的WINDOWS風格,文字信息均用漢字給出,便於操作人員的使用。
上位機的各畫面功能:
3.1 主菜單
主菜單給出了該軟體的功能全貌,共有四個主菜單項。
「系統」:列印班報表,修改時間,退出系統;
「查看」:工藝流程圖、運行曲線圖、控制參數表、報警記錄表;
「操作」:內部儀表圖、系統監視表;
「幫助」:關於操作說明。
3.2 工藝流程圖
該畫面顯示了制鹽車間的主要工藝流程圖,並在具體位置實時顯示各主要運行參數,包括近似顯示蒸發罐的液位。通過這幅畫面可以直觀地、方便地觀察系統的運行狀況。
3.3 內部儀表
該畫面同時模擬地顯示現場的八塊常規儀表,所以象讀常規儀表一樣讀出設定值、測量值、操作輸出值以及控制方式、報警范圍等,非常直觀和符合原操作習慣。另外,在操作調整圖中顯示出了詳細的控制參數及其近一段時間的運行曲線,在此畫面中通過調整控制參數,可以改善控制性能。
3.4 運行曲線
畫面以曲線的方式對生產中運行的主要參數進行分頁顯示和生產分析。
3.5 控制參數表
表中顯示出八塊儀表的各個控制運行參數。
3.6 系統監視表
表中顯示出整個系統各個監視量物的值,其數據以按實際使用工程量表示並標明了單位,使操作者對整個系統的當前運行情況一目瞭然。
3.7 報警記錄表
對系統運行中出現參數超限進行自動記錄、報警。記錄的數據有:報警日期、時間、消除報警的時間、報警回格名、報警類型、報警時的測量值、報警時的控制方式等。
3.8 列印班報表
班報表的列印是為了直接輸出系統運行文檔。
3.9 修改時間
顯示出當前系統時間及采樣時間,允許操作員根據生產實際運行需要進行必要的修改。
4 現場控制機硬、軟體結構和功能
4.1控制機的硬體選用了具備可靠性高、抗干擾性能強、適應性好、易維護等優點的STD匯流排結構。同時,還根據本系統一些具體要求,在加強功能、提高可靠性等方面做了進一步的優化設計,設計中主要優化原則和措施。
4.1.1 對整個系統的各個功能集中考慮、統一設計,在滿足所有功能需要的同時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功能和部件,以進一步提高整機的可靠性。
4.1.2 在設計中充分運用各種技巧,使整個系統具有模塊功能的特點,又盡可能使功能相對集中,減少模塊的數目,同時做到除匯流排外各功能模塊之間無任何聯接,有效地增強了抗干擾性和可維護性。
4.1.3 對於現場連接的信號端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盡可能減少現場故障對控制的影響,使控制機由於外界因素引起的故障降低到最低限度。
硬體的主要功能:
STD匯流排控制機的配置由5塊模板構成,系統結構如圖2所示。
主機板:
主機板選用8031單片機(6M的主頻、配置32K程序存儲器和8K數據存儲器),並配有通用列印介面。同時,為了使數據存儲器在掉電時存儲不被破壞,進行特殊設計,使之具有可靠的掉電保護功能。
A/D轉換模板(把由現場儀器輸入的各種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
A/D轉換模板設計了32個通道的12位和8位兩種精度的模板,軟體上也為其配置了全兼容的操作和變換程序,輸入信號可根據要求適配於各種工業標准。同時,轉換中還設計有輸入保護電路,允許現場有+80V的非法電壓輸入而不致破壞轉換板的正常工作。
D/A轉換模板(D/A轉換模板的輸出信號與現場的各種執行器連接,輸出模擬控制信號):
D/A轉換模板設有8個通道和相應的V/I轉換電路,信號可根據需要適配於各種工業標准。
I/O介面模板(用於輸入、輸出開關量信號)
設有8個電流為150mA,電壓小於24V的驅動輸出;8個光電隔離,電流為100mA,電壓小於24V的隔離開關量輸出,8個光電隔離開關量輸入,其中有兩路可作為頻率小於10Hz的低頻脈沖信號輸入,這樣多功能設計,在許多使用環境中為減少模板的數量提供了有利條件。
CRT顯示模板和鍵盤模板。
為配置CRT顯示器和專用鍵盤提供硬體。
隔離A/D轉換模板:主要用來採集熱電偶、熱電阻等感測器直接獲得的毫伏級信號。
STD匯流排控制機系統結構
4.2 軟體結構和功能
現場控制機功能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4.2.1 模擬信號的採集和控制信號的輸出;
4.2.2 數字量和脈沖量輸入功能;
4.2.3 反饋控制和基本順序控制功能;
4.2.4 報警功能;
4.2.5 與上位機聯系的通訊功能。
為了實現以上功能,同時也為了便於操作人員理解和使用方便,控制單元的軟體採用了「內部儀表」的形式,如PID調節器、流量累積器、報警指示單元等。
程序結構與框圖:
(1)主控製程序單元的軟體組成包括系統自檢、通訊處理、輸入、輸出處理、儀表運算及報警等功能。
主程序框圖
定時器中斷服務程序
(2)時鍾中斷服務程序
包括兩功能:一是不是100ms計數,以確定是否到采樣時間,二是對脈沖量進行累積。
(3)通迅中斷服務程序
控制單元與上位機的通訊採用了緩沖區技術和中斷技術,使得通訊完全處於獨立操作方式,不影響其他任務的完成。
4.3 內部儀表功能說明
在控制系統中,所有控制功能都由「內部儀表」完成。
4.3.1 單點數據採集顯示儀表
該儀表能完成單個模擬信號的數據採集與顯示功能,同時能完成輸入線性化、報警檢查功能,主要用於重要參數,如蒸汽流量等。
4.3.2 四點數據採集顯示儀表
該儀表能完成四個信號的數據採集與顯示功能,能對每點信號進行線性化處理,但無報警功能。用於次要參數,如各溫度參數。
4.3.3 PID控制儀表
該儀表能完成單迴路PID控制,演算法採用增量式計算全量輸出。具有前饋、順饋功能,控制演算法具有抗積分飽和功能。能進行被控制量的線性化、報警檢查及輸出限幅處理。控製作用有正作用和反作用之區別。
4.3.4 PD控制儀表
該儀表功能和(3)相似,但演算法作為PID演算法。
4.3.5 流量累積儀表
該儀表累積流量值。
4.3.6 脈沖量累積儀表
該儀表累積脈沖信號
4.3.7 二級報警功能
通訊中斷程序框圖
該儀表對特別重要的參數進行二次報警檢查,如超限則輸出一開關量,供報警連鎖裝置使用。
儀表運算程序框圖
5 經濟效益分析
自1994年6月,我公司正式在真空制鹽蒸發系統生產運行中投運集散型計算機控制系統以來,不僅改善操作條件和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更關鍵是穩定生產工況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延長了有效生產時間,增加了產量,降低了各項能源消耗;這給我公司帶來了很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下面通過該系統投運前後的各項指標對比來進行經濟效益分析:
項 目 投運前 投運後
有效生產時間(天) 742 335.4
總產量(噸) 303,764.69 153,939.94
總耗汽量(噸) 433,187.5 196,916.33
總耗鹵量(m) 139,8224.4 651,062.26
總耗電量(kwh) 40,642,350 32,456,500
總耗水量(m/t) 6,894,416 3,320,750
噸鹽耗汽(t/t) 1.4261 1.279
噸鹽耗鹵((m/t) 4.603 4.229
噸鹽耗電(kwh/t) 41.284 39.075
噸鹽耗水(m/t) 22.70 21.57
平均日產(t/天) 409.3864 458.9268
按年有效生產時間310天計算,節能降耗一年所產生的經濟效益:
5.1 降低汽耗所增加的效益:
(1.4261-1.279)t/t×458.9268t/天×310天×45元/t=94.17萬元
5.2 降低鹵耗所增加的效益:
(4.603-4.229)m/t×458.9268×310天=15.96萬元
5.3 降低電耗所增加的效益:
(41.284-39.075)kwh/t×458.9268t/天×310天×0.25元/kwh=6.914萬元
5.4 降低水耗所增加的效益:
(22.7-21.57)m/t×458.9268t/天×310天×0.5元/m=7.23萬元
合計一年中節能降耗所增加經濟效益約為:124.274萬元(94.17+15.96+6.914+7.23)。
總之,集散型計算機控制系統在真空制鹽蒸發系統中的成功應用,將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已被我公司的實踐所證明。因此,計算機技術在真空制鹽生產中的推廣應用具有很大的開發前景。
❾ 真空精製食鹽為什麼只要求檢查鉛砷汞鋇不檢查鈦鎳
歐洲現在是19種了 EN71-3:2013 美國是總鉛+8種可溶性 ASTM F963-20113148
❿ 湖南鹽業生產的鹽採用什麼工藝技術
這個問題有點來難,我查看了他們網站所自有內容才找到,他們公司是採用現代先進的五(六)效真空蒸發及鹽硝聯產工藝生產,根據各個蒸發罐中鹽晶的粒徑分布和主含量差異,選取前四個蒸發罐產生的雜質少、品味好的鹽晶統一收集,進入小包食 鹽生產系統進行脫水、乾燥、分篩優選;第五個蒸發罐與鹽硝聯產系統的鹽晶另外再收集 生產非食用精製鹽。並且通過工藝創新,湖南鹽業出品的雪天原料食鹽顆粒均勻、色澤透亮,氯化鈉含量穩定在 99.6%以上,遠超食用鹽國標氯化鈉含量優級標准線。希望能夠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