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避雷器檢查周期
防雷裝置應進行哪些方面的檢查,檢查周期是多少?
答:包括外觀檢查和測量檢查兩個方面。10KV以下的防雷裝置每三年檢查一次,但每次雷雨過後,應注意對防雷保護裝置的巡視。避雷器應在每年雷雨季節前檢查一次。
2. 防雷都有那些等級 是怎樣定義的。 具體多少時間監測一次 標准什麼
建築物按防雷要求分為三類:
一、 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一類防雷建築物:
1、凡製造、使用或貯存炸葯、火葯、起爆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質的建築物,因電火花而引起爆炸,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
2、具有0區或10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築物。
3、具有1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築物,因電火花而引起爆炸,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
二、 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二類防雷建築物:
1、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的建築物。
2、國家級的會堂、辦公建築物、大型展覽和博覽建築物、大型火車站、國賓館、國家級檔案館、大型城市的重要給水水泵房等特別重要的建築物。
3、國家級計算中心、國際通訊樞紐等對國民經濟有重要意義且裝有大量電子設備的建築物。
4、製造、使用或貯存爆炸物質的建築物,且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
5、具有1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築物,且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
6、具有2區或11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築物。
7、工業企業內有爆炸危險的露天鋼質封閉氣罐。
8、預計雷擊次數大於0.06次/a的部、省級辦公建築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物。
9、預計雷擊次數大於0.3次/a的住宅、辦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築物。
註:預計雷擊次數應按本規范附錄一計算。
三、 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三類防雷建築物:
1、省級重點文物保護的建築物及省級檔案館。
2、預計雷擊次數大於或等於0.012次/a,且小於或等於0.06次/a的部、省級辦公建築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物。
3、預計雷擊次數大於或等於0.06次/a,且小於或等於0.3次/a的住宅、辦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築物。
4、預計雷擊次數大於或等於0.06次/a的一般性工業建築物。
5、根據雷擊後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及產生的後果,並結合當地氣象、地形、地質及周圍環境等因素,確定需要防雷的21區、22區、23區火災危險環境。
6、在平均雷暴日大於15d/a的地區,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的高聳建築物;在平均雷暴日小於或等於15d/a的地區,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的高聳建築物。
防雷裝置檢測應當每年一次,對爆炸危險環境場所的防雷裝置應當每半年檢測一次。
3. 防雷裝置檢測的要求和時間間隔是多少
根據中國氣象局第20號令《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投入使用後的防雷裝置實行定期檢測制度。防雷裝置應當每年檢測一次,對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場所的防雷裝置應當每半年檢測一次。
檢查的內容如下:
1、儀器儀表鑒定或校準:檢查儀器、儀表鑒定證書、校準證書是否在有效期的范圍內,一般要求每台檢測儀器、儀表要納入計量的檢測,檢測單位可委託有計量認證資質的檢定單位進行常規的計量檢測,檢測合格的,由檢定單位核發給每台儀器、儀表一張計量認證合格證。
2、檢査儀器儀表電池:檢査儀器、儀表所使用的電池是否在正常值范圍,如果電池的電壓不足,則應立即更換新的電池如遇到在檢測中儀器、儀表的電池電力不足時,建議隨身攜帶一組與儀器、儀表相配套的備用電池。
3、檢查檢測設備外觀及其附屬設備:檢査檢測用測試線絕緣層是否有破損,如果有破損則應更換或採用絕緣膠帶對破損的部位進行處理,避免讓裸露的金屬線在檢測過程中碰到帶電物體或接地體產生危及人身安全或影響檢測數據情況出現如果發現檢測線某處斷開,可用萬用電表的電阻擋尋找檢測線斷開位置並做處理,以免影響檢測工作。
(3)防雷裝置二類檢測周期擴展閱讀
防雷裝置檢測順序可按先檢測外部防雷裝置,再檢測內部防雷裝置進行。
外部防雷裝置包括接閃器(接閃桿、接閃帶、接閃線、接閃網)、引下線、接地裝置、金屬門窗及屋面大型金屬物體的等電位連接。
內部防雷裝置包括各級電涌保護器(SPD)、屋內電子設備的等電位連接、電梯機房的等電位連接、均壓環、電子設備安全距離等。
外部防雷裝置和內部防雷裝置檢測完畢後應將每項檢測結果填人防雷裝置安全檢測原始記錄表中作為檢測的原始記錄。
防雷裝置檢測中的SPD是電涌保護器。
當電源採用TN系統時,從總配電盤(箱)開始引出的配電線路和分支線路必須採用TN-S或TN-C-S系統。
原則上電涌保護器(SPD)和等電位連接位置應在各防雷區的交界處,但當線路能承受頂期的電涌電壓時,SPD可安裝在被保護設備處。線路的金屬保護層或屏蔽層宜首先與防雷區交界處進行等電位連接。
4. 防雷裝置多久檢測一次
防雷設施施工完畢後,需要當地主管機構進行竣工驗收,驗收合格,頒發防雷合版格證書方可正式投入使權用。 對於有合格證書的防雷設施,每年一般是檢測1次,時間在3-9月之間。 每季度定期檢測一次防雷接地、防靜電接地
5. 防雷接地問題:對於第一類防雷建築,固定檢測周期不得超過多長時間
對於來第一類防雷建築源,固定檢測周期不得超過多長時間??
一年2次。
判斷題 1 錯誤。2錯誤。
1解答:預計雷擊次數大於或等於0.06次/a,且小於或等於0.3次/a的住宅、辦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築物屬於第三類防雷建築物。
2解答:建築物等電位連接的干線路應從與接地裝置有不少於2處直接連接的接地干線或總等電位箱引出。
6. 防雷檢測什麼是一類,什麼是二類
防雷檢測分為三類:
一、第一類防雷建築物:製造使用或者存儲火葯、炸葯、起爆物、火工品等大量危險物的建築,遇到火花會爆炸,並且有可能造成巨大人身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建築物。
二、第二類防雷建築物:
1、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建築;
2、國家級會堂、辦公樓、檔案館、國際機場、大型展覽館、大型候車站、國際港口客運站、國賓館、大型旅遊建築和大型體育場館;
3、國家級計算機中心、通信樞紐、以及對國家意義重大的裝有大量電子設備的建築;
4、製造、使用、存儲危險爆炸物、包括露天氣罐和油罐等可能引起爆炸並且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的建築物等;
5、預計年雷擊次數大於0.06次的省、部級辦公樓及其它重要的或者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
6、預計年雷擊次數大於0.3次的住宅及辦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築。
以上所列出的建築物都屬於第二類防雷建築,這些地方的防雷級別非常高,需要重點做好防雷接地工作。
三、第三類防雷建築物
1、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檔案館;
2、預計雷擊次數大於0.012次小於0.06次的部、省級辦公樓及其他重要的或者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物;
3、預計雷擊次數大於等於0.06次小於0.03次的住宅、公共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築;
4、預計雷擊次數大於0.06次的一般性工業建築物;
5、考慮到雷擊後果和周圍條件等因素,確定需要防雷的21區.22區.23區火災危險環境的建築物。
6、年平均雷暴日15天以上的地區,高度15米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建築物。年平均雷暴日15天及以下的地區,高度為20米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建築物。
劃分:
0區:指正常運行時連續出現或長時間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
1區:在正常情況下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
2區:在正常情況下不可能出現而在不正常情況下偶爾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
10區:指正常運行連續成長時間、短時間連續出現爆炸性粉塵、纖維的環境。
11區:指正常運行時不出現,僅在不正常運行時偶爾出現爆炸性粉塵、纖維的環境。
21區:閃點高於環境溫度的可燃液體,並在數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危險的環境。
22區:具有懸浮、堆積狀的可燃粉塵或可燃纖維,雖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數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的環境。
23區:存在固體可燃物質,並在數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的環境。
7. 防雷檢測周期
當然需要。
根據中國氣象局第20號令《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投入使用後的防版雷裝置實行定權期檢測制度。防雷裝置應當每年檢測一次,對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場所的防雷裝置應當每半年檢測一次。
(7)防雷裝置二類檢測周期擴展閱讀:
中國氣象局第24號令
現公布《中國氣象局關於修改<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的決定》,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局長 鄭國光
二〇一三年五月三十一日
中國氣象局關於修改《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的決定
中國氣象局決定對《防雷減災管理辦法》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十二條第三款修改為:「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資質分為甲、乙、丙三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認定。」
二、將第二十條修改為:「防雷裝置檢測機構的資質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負責認定。」
三、本決定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防雷減災管理辦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訂,重新公布。
參考資料:網路:防雷減災管理辦法
8. 求助:關於防雷,防靜電裝置檢測周期
防雷、防靜電裝置定期安全檢測屬國家強檢項目。防雷、防靜電裝置檢版測為每年一次,權對易燃、易爆危險環境的防雷、防靜電裝置每半年檢測一次。
對於易燃易爆環境的防雷防雷放靜電檢測周期,很多地方都是以發文形式規定的
9. 防雷防靜電檢測多長時間一次
分兩種情況:來
一、如果是設備生產源安全的要求則每個不同,這要根據各行業標准來定。但不應大於半年。
二、如果是防雷所的檢測間隔要求,需要作靜電接地的一般是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檢測周期為半年。
國家規定防雷檢測一般都是要由當地氣象部門檢測的,由當地氣象部門發防雷合格證,以後出問題了都可以找他們。
不過一般的三類的防雷防靜電系統只要是專業防雷公司做的,甲方和工程方自檢沒問題,簽訂個質保就可以了。
具體情況要根據項目而定,最好咨詢下當地比較專業的防雷公司,聽聽他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