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❸ 有A、B、C、D、E五種實驗裝置,根據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裝置用序號表示):(1)實驗室製取氫氣應選用的發
(1)依據是氣體製取的反應原理,實驗室製取氫氣的發生裝置為「固液常溫型」回裝置,因此選用B裝置;因為答氫氣難溶於水,因此可採用排水法收集;
(2)依據是氣體製取的反應原理,實驗室用稀鹽酸和大理石製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為「固液常溫型」裝置,因此選用B裝置;常用濃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氣;
(3)根據實驗室常用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用的是「固體加熱型」的裝置,故選的發生裝置是A,用E裝置收集氧氣時,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氣體應從 a 導氣管通入瓶中;
(4)①實驗室可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混合物的方法製取氨氣,選用的是「固體加熱型」的發生裝置為A;因為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用E裝置收集氨氣時,氣體應從 b導氣管進入瓶中;
②根據氨氣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極易溶於水,試管中氨氣溶於水後,試管內壓強減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試管內液面上升;
故答案為:(1)B; C; 氫氣難溶於水;
(2)B; 濃硫酸;
(3)A; a;
(4)①A;b;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
②試管內壓強減小;氨氣溶於水後,試管內壓強減小.
❹ 比較H2,CO2和O2的實驗室製取和收集裝置,指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並詳細說明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檢查氣密性
一.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若過一會兒,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一段一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三.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一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實驗室制氫氣】
1.裝置。
發生裝置:「固+液→」型。比如說一個錐形瓶,加一個雙孔膠塞,一邊是長頸漏斗(長頸漏斗下端要在液面以下),一邊接收集裝置。
收集裝置: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裝置或排水法收集裝置。
2.葯品:鋅粒(不使用純鋅,而是用粗鋅,或在溶液中加幾滴硫酸銅溶液,利用原電池和超電勢的因素提高反應速率)、稀硫酸
3.驗純: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用拇指堵住倒置的試管,靠近酒精燈火焰,松開拇指。若聽到輕微的爆鳴聲,證明氫氣已收集滿。(若使用排水法收集氫氣,沒有必要驗純)
4.除雜:可能的雜質是水蒸氣。用濃硫酸洗氣即可除雜。
5.氫氣在實驗室製取方法中體現出來的性質: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
【實驗室制氧氣】
一、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1.裝置。
發生裝置:「固→(加熱)」型。一個略向下傾斜的大試管,距試管口1/3處加一個鐵夾固定住,酒精燈外焰加熱試管底有葯品的部位。導管不能伸入試管太長,試管口處要加棉花。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或排水法收集裝置。
2.葯品:高錳酸鉀固體
3.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需要進行驗滿操作:將帶火星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氧氣已收集滿。
氧氣的檢驗: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瓶中,若木條復燃,證明集氣瓶中為氧氣。
4.除雜:這種方法之下很少考慮除雜的事。
5.氧氣在實驗室製取方法中體現出來的性質: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略大。
二、加熱氯酸鉀、二氧化錳混合物製取氧氣
1.裝置。
發生裝置:「固→(加熱)」型。一個略向下傾斜的大試管,距試管口1/3處加一個鐵夾固定住,酒精燈外焰加熱試管底有葯品的部位。導管不能伸入試管太長。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或排水法收集裝置。
2.葯品:氯酸鉀、二氧化錳
3.驗滿、檢驗見「一」。
4.除雜:這種方法之下很少考慮除雜的事。
5.氧氣在實驗室製取方法中體現出來的性質: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略大。
三、過氧化氫分解製取氧氣
1.裝置。
發生裝置:「固+液→」型。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或排水法收集裝置。
2.葯品: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
3.驗滿、檢驗見「一」。
4.除雜:可能的雜質是水蒸氣。用濃硫酸洗氣即可除雜。
5.氧氣在實驗室製取方法中體現出來的性質: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略大。
【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1.裝置。
發生裝置:「固+液→」型。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
2.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不能使用純凈的碳酸鈣粉末,否則反應速率太快難以控制不易收集氣體)、稀鹽酸(不能用稀硫酸,生成微溶的硫酸鈣,會附著在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表面,阻礙反映的進一步進行)
3.收集時需要驗滿:將燃著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二氧化碳的檢驗:迅速向集氣瓶中傾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盪,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集氣瓶中為二氧化碳。
4.除雜:可能的雜質是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先用水洗氣(氯化氫極易溶於水),再用濃硫酸洗氣即可依次除去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順序不能錯)。
5.二氧化碳在實驗室製取方法中體現出來的性質: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
❺ 實驗室制氧氣,氫氣的原理,裝置,注意事項
實驗室制氧氣:
高錳酸鉀、氯酸鉀、過氧化氫溶液
收集可以通過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取氣法來收集(氧氣密度大於空氣,所以用向上排空氣法,但不是很純凈。氧氣難溶於水,故使用排水取氣法,製得氣體較純凈)
❻ 請看下列各圖,並回答問題:(1)實驗室制備氫氣應選用的裝置是______,收集氫氣可選用的裝置是______.
(1)實驗室是用鋅粒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氫氣的,氫氣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內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容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B;F
(2)如果用雙氧水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於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為:B或C;DF
(3)氫氣還原氧化銅應選用的裝置是BA,因為B可以制氫氣,A可以還原氧化銅,故答案為:B;A
(4)在常溫下,用塊狀硫化亞鐵固體和稀硫酸反應便可產生硫化氫氣體,因此不需要加熱;比空氣重,能溶於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硫化氫氣體具有可燃性,因此點燃之前必須檢驗純度,不純時容易引起爆炸;硫化氫氣體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為:物理性質;B;D;檢驗純度;2H2S+3O2
點燃 | .
❼ 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我們常用:(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應選______,收集裝置可選擇_____
(1)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是固體加熱型反應,使用的發生裝置是A,氧氣的密度版比空氣大,使用向上排空權氣法,氧氣不易溶於水,可以使用排水法收集,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是固液常溫型反應,發生裝置使用B,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的口部,故填:A,C或E,B,放在集氣瓶口; (2)用鋅(固)與稀硫酸(液)在常溫下反應製取氫氣,是固液常溫型反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B,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能使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很難溶於水,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比較純凈,故收集裝置選擇C,由於氫氣是具有可燃性的氣體,不純時點燃火加熱會產生爆炸現象,故點燃之前需要檢驗氫氣的純度,故填:B,C,檢驗氫氣的純度.
❽ 請根據下列裝置,回答問題:(1)寫出標號①②的儀器名稱:①______,②______.(2)實驗室製取H2是用固
(1)長頸漏斗方便加液體葯品,水槽是盛水的儀器,故答案為:長頸漏斗、水槽 (2)實驗室是用鋅粒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氫氣的,氫氣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B或F、氫氣不溶於水、氫氣密度比空氣小 (3)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如果沒有伸到液面以下造成的後果是生成的氣體從漏斗中逸散;故答案為:生成的氣體從漏斗中逸散 (4)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故答案為: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 (5)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製取O2後的固體殘渣是氯化鉀和二氧化錳,其中氯化鉀溶於水,二氧化錳不溶於水,因此可以通過溶解、過濾、洗滌、乾燥的方法得到二氧化錳;故答案為:bcda (6)用裝置F製取氣體,在反應過程中,用彈簧夾夾住導氣管上的橡皮管,過一會兒反應就會停止,其原因是:氫氣無法導出,壓強增大,使得固液分離;故答案為:氫氣無法導出,壓強增大,使得固液分離
❾ (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名稱:①______;②______.(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
(1)依據實驗室常來用儀器自的認識解決此題.答案為:酒精燈、長頸漏斗; (2)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為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選擇A;反應的方程式為:2KMnO4 △ | .
❿ (1)寫出實驗室製取氫氣的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作答):______,製取氫氣的發生裝置可以跟______ (我
(1)通常情抄況下,鋅和稀硫酸反應能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氫氣不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發生裝置選用固液混合不加熱型,收集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滿的氫氣倒放在桌面上. (2)氫氣來源廣、熱值高、無污染分析氫氣作為能源的特點;但氫氣製取成本高,不易儲存所以沒有被推廣使用. 故答案:(1)Zn+H2SO4(稀)=ZnSO4+H2↑;B;A;向下排空氣法;倒;密度比空氣小;(2)來源廣、熱值高、無污染;製取成本高,儲存困難.
與實驗室高錳酸鉀制h2的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軸承編碼是什麼
發布:2025-05-17 05:54:40
瀏覽:385
牡田電動工具
發布:2025-05-17 05:40:18
瀏覽:28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