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自動控制系統設計步驟是什麼
了解工藝過程
整個工藝過程有哪些檢測點,有哪些需要監控的設備
統計各個I/O種類,專數量
選擇設計合屬適的控制系統
預留系統裕量
注意特殊場合防爆,防腐,防塵,防水等
合適的接地(安全地,儀表地)
考慮是否有第三放通訊設備,通訊方式及數量
設計圖紙
安裝施工
❷ 電器控制裝置設計的基本步驟和方法有哪些
設計方法及步驟
在接到設計任務書後,按原理設計和工藝設計兩方面進行。
1.原理圖設計的步驟
(1)根據要求擬定設計任務。
(2)根據拖動要求設計主電路。在繪制主電路時,可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①每台電動機的控制方式,應根據其容量及拖動負載性質考慮其啟動要求,選擇適當的啟動線路。對於容量小(7.5kw以下)、啟動負載不大的電動機,可採用直接啟動}對於大容量電動機應採用降壓啟動。
②根據運動要求決定轉向控制。
③根據每台電動機的工作制,決定是否需要設置過載保護或過電流控制措施。
④根據拖動負載及工藝要求決定停車時是否需要制動控制,並決定採用何種控制方式。
⑤設置短路保護及其他必要的電氣保護。
⑥考慮其他特殊要求:調速要求、主電路參數測量、信號檢測等。
(3)根據主電路的控制要求設計控制迴路,其設計方法是:
①正確選擇控制電路電壓種類及大小。
②根據每台電動機的啟動、運行、調速、制動及保護要求,依次繪制各控制環節(基本單元控制線路)。
③設置必要的聯鎖(包括同一台電動機各動作之間以及各台電動機之間的動作聯鎖)。
④設置短路保護以及設計任務書中要求的位置保護(如極限位、越位、相對位置保護)、電壓保護、電流保護和各種物理量保護(溫度、壓力、流量等)。
⑤根據拖動要求,設計特殊要求控制環節,如自動抬刀、變速與自動循環、工藝參數測量等控制。
⑥按需要設置應急操作。
(4)根據照明、指示、報警等要求設計輔助電路。
(5)總體檢查、修改、補充及完善。主要內容包括:
①校核各種動作控制是否滿足要求,是否有矛盾或遺漏。
②檢查接觸器、繼電器、主令電器的觸點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超過電器元件允許的數量。
③檢查聯鎖要求能否實現。
④檢查各種保護能否實現。
⑤檢查發生誤操作所引起的後果與防範措施。
(6)進行必要的參數計算。
(7)正確、合理地選擇各電器元件,按規定格式編制元件目錄表。
(8)根據完善後的設計草圖,按GB/T 6988電氣制圖標准繪制電氣原理線路圖,並按GB/T 5094-1985《電氣技術中的項目代號》要求標注器件的項目代號,按GB 4884-1985《絕緣導線的標記》的要求對線路進行統一編號。
2.工藝設計步驟
(1)根據電氣設備的總體配置及電器元件的分布狀況和操作要求劃分電器組件,繪制電氣控制系統的總裝配圖和接線圖。
(2)根據電器元件的型號、外形尺寸、安裝尺寸繪制每一組件的元件布置圖(如電器安裝板、控制面板、電源、放大器等)。
(3)根據元件布置圖及電氣原理編號繪制組件接線圖,統計組件進出線的數量、編號以及各組件之間的連接方式。
(4)繪制並修改工藝設計草圖後,便可按機械、電氣制圖要求繪制工程圖。最後按設計過程和設計結果編寫設計說明書及使用說明書。
❸ 一個系統的開發需要哪些步驟呢
軟體開發一般分為五個階段:
1.問題的定義及規劃
此階段是軟體開發與需求放共同討回論,主要確定答軟體的開發目標及其可行性。
2.需求分析
在確定軟體開發可行性的情況下,對軟體需要實現的各個功能進行詳細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階段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做的好,將為整個軟體項目的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同樣軟體需求也是在軟體愛你開發過程中不斷變化和深入的,因此,我們必須定製需求變更計劃來應付這種變化,以保護整個項目的正常進行。
3.軟體設計
此階段中偶要根據需求分析的結果,對整個軟體系統進行設計,如系統框架設計、資料庫設計等。軟體設計一般分為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還的軟體設計將為軟體程序編寫打下良好的基礎。
4.程序編碼
此階段是將軟體設計的結果轉化為計算機可運行的程序代碼。在程序編碼中必定要制定統一、符合標準的編寫規范。以保證程序的可讀性、易維護性。提高程序的運行效率。
5.軟體測試
在軟體設計完成之後要進行嚴密的測試,一發現軟體在整個軟體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加以糾正。整個測試階段分為單元測試、組裝測試、系統測試三個階段進行。測試方法主要有白盒測試和黑盒測試。
❹ 軟體設計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軟體開發是指一個軟體項目的開發,如市場調查,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初步設計,詳細設計,形成文檔,建立初步模型,編寫詳細代碼,測試修改,發布等。
軟體是怎麼樣開發出來的
第一個步驟是市場調研,技術和市場要結合才能體現最大價值。
第二個步驟是需求分析,這個階段需要出三樣東西,用戶視圖,數據詞典和用戶操作手 冊。
用戶視圖 是該軟體用戶(包括終端用戶和管理用戶)所能看到的頁面樣式,這裡麵包含了 很多操作方面的流程和條件。
數據詞典 是指明數據邏輯關系並加以整理的東東,完成了數據詞典,資料庫的設計就完成了一半多。
用戶操作手冊是指明了操作流程的說明書。
請注意,用戶操作流程和用戶視圖是由需求決定的,因此應該在軟體設計之前完成,完成這些,就為程序研發提供了約束和准繩,很遺憾太多公司都不是這樣做的,因果顛倒,順序不分,開發工作和實際需求往往因此產生隔閡脫節的現象。
需求分析,除了以上工作,筆者以為作為項目設計者應當完整的做出項目的性能需求說明 書,因為往往性能需求只有懂技術的人才可能理解,這就需要技術專家和需求方(客戶或公司市場部門)能夠有真正的溝通和了解。
第三個步驟是概要設計,將系統功能模塊初步劃分,並給出合理的研發流程和資源要求。
作為快速原型設計方法,完成概要設計就可以進入編碼階段了,通常採用這種方法是因為涉及的研發任務屬於新領域,技術主管人員一上來無法給出明確的詳細設計說明書,但是 並不是說詳細設計說明書不重要,事實上快速原型法在完成原型代碼後,根據評測結果和 經驗教訓的總結,還要重新進行詳細設計的步驟。
第四個步驟是詳細設計,這是考驗技術專家設計思維的重要關卡,詳細設計說明書應當把 具體的模塊以最』干凈』的方式(黑箱結構)提供給編碼者,使得系統整體模塊化達到最 大;一份好的詳細設計說明書,可以使編碼的復雜性減低到最低,實際上,嚴格的講詳細 設計說明書應當把每個函數的每個參數的定義都精精細細的提供出來,從需求分析到概要 設計到完成詳細設計說明書,一個軟體項目就應當說完成了一半了。換言之,一個大型軟 件系統在完成了一半的時候,其實還沒有開始一行代碼工作。
那些把作軟體的程序員簡單理解為寫代碼的,就從根子上犯了錯誤了。
第五個步驟是編碼,在規范化的研發流程中,編碼工作在整個項目流程里最多不會超過1/ 2,通常在1/3的時間,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設計過程完成的好,編碼效率就會極大提 高,編碼時不同模塊之間的進度協調和協作是最需要小心的,也許一個小模塊的問題就可能影響了整體進度,讓很多程序員因此被迫停下工作等待,這種問題在很多研發過程中都 出現過。
編碼時的相互溝通和應急的解決手段都是相當重要的,對於程序員而言,bug永 遠存在,你必須永遠面對這個問題,大名鼎鼎的微軟,可曾有連續三個月不發補丁的時候 嗎?從來沒有!
第六個步驟是測試
測試有很多種:
按照測試執行方,可以分為內部測試和外部測試
按照測試范圍,可以分為模塊測試和整體聯調
按照測試條件,可以分為正常操作情況測試和異常情況測試
按照測試的輸入范圍,可以分為全覆蓋測試和抽樣測試
以上都很好理解,不再解釋。
總之,測試同樣是項目研發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步驟,對於一個大型軟體,3個月到1年的外部測試都是正常的,因為永遠都會又不可預料的問題存在。
完成測試後,完成驗收並完成最後的一些幫助文檔,整體項目才算告一段落,當然日後少不了升級,修補等等工作,只要不是想通過一錘子買賣騙錢,就要不停的跟蹤軟體的運營 狀況並持續修補升級,直到這個軟體被徹底淘汰為止。
什麼是軟體開發的核心問題
按照軟體工程鼻祖,《人月神話》作者 Brooks 在「沒有銀彈——軟體工程中的根本和次要問題」一章中闡述的思想,軟體開發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從概念上對一個復雜的業務系統進行建模。這個建模是含義廣泛的,不僅僅包括對象建模,還包括數據建模、演算法建模等等一系列的內容。總而言之是要先找到解決復雜問題的突破口(先要搞明白需要做什麼,然後再考慮如何做)。至於採用什麼表示方法(簡單文本、UML 圖、E-R 圖)、採用什麼高級語言、是否一定要用面向對象、使用什麼開發工具都是次要的問題。
軟體開發方法
軟體開發方法(Software Development Method)是指軟體開發過程所遵循的辦法和步驟。
軟體開發活動的目的是有效地得到一些工作產物,也就是一個運行的系統及其支持文檔,並且滿足有關的質量要求。軟體開發是一種非常復雜的腦力勞動,所以經常更多討論的是軟體開發方法學,指的是規則、方法和工具的集成,既支持開發,也支持以後的演變過程(交付運行後,系統還會變化,或是為了改錯,或是為了功能的增減)。
關於組成軟體開發和系統演化的活動有著各種模型(參見軟體生存周期,軟體開發模型,軟體過程),但是典型地都包含了以下的過程或活動:分析、設計、實現、確認(測試驗收)、演化(維護)。
有些軟體開發方法是專門針對某一開發階段的,屬於局部性的軟體開發方法。
特別是軟體開發的實踐表明,在開發的早期階段多做努力,在後來的測試和維護階段就會使費用較大地得以縮減。因此,針對分析和設計階段的軟體開發方法特別受到重視。其它階段的方法,從程序設計發展的初期起就是研究的重點,
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參見程序設計,維護過程)。除了分階段的局部性軟體開發方法之外,還有覆蓋開發全過程的全局性方法,尤為軟體開發方法學注意的重點。
對軟體開發方法的一般要求:當提出一種軟體開發方法時,應該考慮許多因素,包括:
①覆蓋開發全過程,並且便於在各階段間的過渡;
②便於在開發各階段中有關人員之間的通信;
③支持有效的解決問題的
④支持系統設計和開發的各種不同途徑;
⑤在開發過程中支持軟體正確性的校驗和驗證;
⑥便於在系統需求中列入設計、實際和性能的約束;
⑦支持設計師和其他技術人員的智力勞動;
⑧在系統的整個生存周期都支持它的演化;
⑨受自動化工具的支持。此外,在開發的所有階段,有關的軟體產物都應該是可見和可控的;軟體開發方法應該可教學、可轉移,還應該是開放的,即可以容納新的技術、管理方法和新工具,並且與已有的標准相適應。
❺ 系統整體設計流程,應該怎麼寫有沒有模板。比方說:智能傢具的系統整體設計流程。急用!!求指點···
智能家居系統總體設計
一、總體設計思想
採用「層次化、結構化、模塊化」設計思想規劃設計整個系統,使各智能家居系統能夠無縫結合,成為一個完整的大智能家居系統。
層次化:在整個系統設計上將系統分成多個層次,明確各層次之間的相互關系及技術介面之後,對各層功能及系統選型進行單獨設計,從而保證將來系統改造時只需對需要改造的某層局部功能改造便可。
結構化:在智能家居系統結構上各個子系統互相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大系統,同時又相對獨立,自成體系。
模塊化:在各子系統詳細設計時,遵循模塊化設計思想,盡量將功能模塊化,以便以後可以很方便地對各系統的進行擴展和升級,也方便屏蔽局部的故障和系統的維修、維護和管理。
二、小區計算機網路綜合平台
主要作用
(1) 提供支撐小區智能系統內部網所需的硬體平台、系統軟體平台和資料庫平台支持。
(2) 提供遠程訪問各種介面(瀏覽器方式、WAP方式、電話語音方式),為小區內用戶訪問INTERNET建立通道。
(3) 提供普通ISP所具備的基本服務功能。
三、家庭智能系統綜合平台及系統
3.1主要作用
(1)電話網路:建立家庭內部小型電話程式控制系統
(2)電視網路:建立家庭內部電視網路系統
(3)計算機網路及家庭控制系統:建立家庭計算機網路系統;建立家庭控制綜合系統
四、小區各子系統及小區服務
4.1各子系統
小區各子系統應相對獨立,同時各子系統之間與小區配套管理單位及服務單位應該有機聯系成一體。其互相之間聯系的紐帶包括:數據信息共享;多媒體圖像信號共享等。
4.2小區服務
小區服務包括內部服務單位提供的網上服務和小區網路中心提供的網路應用服務兩部分:
服務單位
網上購物 俱樂部訂場 家政服務 網上訂餐 物業查詢、投訴、報修服務等
其他服務
用戶可以在國內外任意一個地方用電腦,輕點界面圖標,便可進行遠程監測和監控家中的家用電器啟停,家居安防的撤防布防、三表的用量及費用,燈的開關與亮度調節控制,以及遠程監視家中是否有火與盜警情和家電運行狀態。同時通過電話和WAP手機也能達到同等目的。除外還可通過無線遙控系統,在家中達到遙控家電和燈光開與關以及家居安防撤布防等。智能小區的應用系統通過融入各種新技術,讓用戶享受更方便、更直接、更豐富的服務。
五、應用情景
下面描述了一個未來網路化家庭的生活景象。
室外的燈可在設定的時間內自動關閉。住戶出門時,可將安全程序設定為"離開"方式。控制系統自動將不必要的燈以及危險設備關閉;恆溫器自動進行調整以節省能源;如果天晴,系統自動灌溉草坪。
住戶給家中控制系統打一個電話,控制系統通知住戶,孩子在下午四點回到了家裡,他們輸入了正確的開門號碼並打開了洗碗機。
住戶回到家中,汽車道感測器自動進行100%的照明,車庫門打開,車庫中照明燈開啟,五分鍾之後燈關閉。
住戶進入書房,控制系統自動將電腦連入Internet. 住戶選擇"娛樂"按鈕,控制系統將百葉窗關閉,燈光變暗,屏幕開始播放電影。
入睡時,住戶按"睡眠"模式鍵,整個房間電源關閉並鎖牢。
住戶外出度假,打開安全報警裝置。
住戶通過在賓館上網的電腦給家中控制系統發出一個信號,確認房間處於"休假"狀態,一切正常;天黑的時候,家中音樂、電視、燈光照常,就像有人在家一樣。人們對未來網路化家庭環境的要求是:安全舒適、輕松方便、節約能源、隨心所欲。
❻ 攪拌裝置的設計選型步驟方法有哪些
具體步驟方法如下:
1、按照工藝條件、攪拌目的和要求,選擇攪拌器型式,選擇攪拌器型式時應充分掌握攪拌器的動力特性和攪拌器在攪拌過程中所產生的流動狀態與各種攪拌目的的因果關系。
2、按照所確定的攪拌器型式及攪拌器在攪拌過程中所產生的流動狀態,工藝對攪拌混合時間、沉降速度、分散度的控制要求,通過實驗手段和計算機模擬設計,確定電動機功率、攪拌速度、攪拌器直徑。
3、按照電動機功率、攪拌轉速及工藝條件,從減速機選型表中選擇,確定減速機機型。如果按照實際工作扭矩來選擇減速機,則實際工作扭矩應小於減速機許用扭矩。
4、按照減速機的輸出軸頭d和攪拌軸系支承方式選擇與d相同型號規格的機架、聯軸器
5、按照機架攪拌軸頭do尺寸、安裝容納空間及工作壓力、工作溫度選擇軸封型式
6、按照安裝形式和結構要求,設計選擇攪拌軸結構型式,並校檢其強度、剛度。如按剛性軸設計,在滿足強度條件下n/nk≤0.7。如按柔性軸設計,在滿足強度條件下n/nk>=1.3
7.按照機架的公稱心寸DN、攪拌軸的擱軸型式及壓力等級、選擇安裝底蓋、凸緣底座或凸緣法蘭。
8.按照支承和抗振條件,確定是否配置輔助支承。
❼ 誰幫我設計畢業設計方案裝置藝術,需要主題內容,實施步驟,怎麼做有軟妹幣,但不多
你的論文來准備往什麼源方向寫,選題老師審核通過了沒,我可以給你一篇現成的。論文構成 畢業論文格式應規范,必須由封面、目錄、正文(包括中外文題名、中外文摘要、中外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致謝)三部分構成。
❽ 1)試總結歸納機械傳動系統設計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2)說明傳動系統方案是如何確定的,有何特點
第一部分為電動機選擇及傳動系統總的傳動比分配;主要確定電動機類型和結構形式、工作機主動軸功率、電動輸出功率及傳動系統總的傳動比分配。第二部分為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計算,主要確定各軸轉速、各軸的輸入功率、及各軸轉矩。第三部分為有關錐齒輪的計算,選擇齒輪、材料、精度、等級、確定齒輪齒數、轉矩、載荷系數、輪寬系數及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第四部分為帶輪的設計包括帶輪類型的選擇、帶輪尺寸參數的確定。第五部分為聯軸器類型的選擇及聯軸器尺寸(型號)的確定 。
該變速器主要由齒輪、軸、軸承、箱體等組成。為方便減速器的製造、裝配及使用 ,還在減速器上設置一系列附件,如檢查孔、透氣孔、油標尺或油麵指示器、吊鉤及起蓋螺釘等。在原動機於變速器間採用是機械設備中應用較多的傳動裝置帶傳動,主要有主動輪、從動輪和傳動帶組成。工作時靠帶與帶輪間的摩擦或嚙合實現主、從動輪間運動和動力的傳遞,具有結構簡單、傳動平穩、價格低廉、緩沖吸振及過載打滑以保護其他零件的優點。
設計者以嚴謹務實的認真態度進行了此次設計,但由於知識水平與實際經驗有限。在設計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缺點和疏漏,誠請位評審老師能給於批評和指正。
摘 要
這次畢業設計是由封閉在剛性殼內所有內容的齒輪傳動是一獨立完整的機構。通過這一次設計可以初步掌握一般簡單機械的一套完整的設計及方法,構成減速器的通用零部件。
這次畢業設計主要介紹了減速器的類型作用及構成等,全方位的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如:機械制圖,金屬材料工藝學公差等已學過的理論知識。在實際生產中得以分析和解決。減速器的一般類型有:圓柱齒輪減速器、圓錐齒輪減速器、齒輪-蝸桿減速器,軸裝式減速器、組裝式減速器、聯體式減速器。
在這次設計中進一步培養了工程設計的獨立能力,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掌握常用的機械零件,機械傳動裝置和簡單機械設計的方法
和步驟,要求綜合的考慮使用經濟工藝性等方面的要求。確定合理的設計方案
❾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畢業設計的每一步驟做簡要說明(怎麼完成)。
參考如下: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任務書………………………………. 題目名稱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 學生學院 專業班級 姓 名 學 號 一、課程設計的內容設計一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見圖1)。設計內容應包括: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傳動零件、軸、軸承、聯軸器等的設計計算和選擇;減速器裝配圖和零件工作圖設計;設計計算說明書的編寫。圖2為參考傳動方案。 二、課程設計的要求與數據已知條件: 1.運輸帶工作拉力: F = 2.6 kN; 2.運輸帶工作速度: v = 2.0 m/s; 3.捲筒直徑: D = 320 mm; 4.使用壽命: 8年; 5.工作情況:兩班制,連續單向運轉,載荷較平穩; 6.製造條件及生產批量:一般機械廠製造,小批量。三、課程設計應完成的工作1.減速器裝配圖1張;2.零件工作圖 2張(軸、齒輪各1張);3.設計說明書 1份。四、課程設計進程安排序號設計各階段內容地點起止日期一設計准備: 明確設計任務;准備設計資料和繪圖用具教1-201第18周一二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 擬定傳動方案;選擇電動機;計算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傳動零件設計計算:帶傳動、齒輪傳動主要參數的設計計算教1-201第18周一至第18周二 三減速器裝配草圖設計: 初繪減速器裝配草圖;軸系部件的結構設計;軸、軸承、鍵聯接等的強度計算;減速器箱體及附件的設計教1-201第18周二至第19周一四完成減速器裝配圖: 教1-201第19周二至第20周一五零件工作圖設計教1-201第20周周二六整理和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教1-201第20周周三至周四七課程設計答辯工字2-617第20周五五、應收集的資料及主要參考文獻1 孫桓, 陳作模. 機械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濮良貴, 紀名剛. 機械設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 王昆, 何小柏, 汪信遠. 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4 機械制圖、機械設計手冊等書籍。發出任務書日期: 年 月 日 指導教師簽名: 計劃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基層教學單位責任人簽章:主管院長簽章:目錄一、傳動方案的擬定及說明………………………………….3二、電動機的選擇…………………………………………….3三、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4四、傳動件的設計計算………………………………………..6五、軸的設計計算…………………………………………….15六、滾動軸承的選擇及計算………………………………….23七、鍵聯接的選擇及校核計算……………………………….26八、高速軸的疲勞強度校核……………………………….….27九、鑄件減速器機體結構尺寸計算表及附件的選擇…..........30十、潤滑與密封方式的選擇、潤滑劑的選擇……………….31參考資料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