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燒鹼裝置安全設計規范

燒鹼裝置安全設計規范

發布時間:2022-09-17 23:49:06

① 一個小問題!

就是日常所說的燒鹼或者是火鹼,鹼性很強,是工業上最常用的"三鹼"之一,另兩個是"鹼石灰(Ga(OH)2)和純鹼(Na2CO3),燒鹼又稱苛性鈉,學名氫氧化鈉,為氯鹼工業的主要產品。是一種重要的強鹼性化工原料,純的無水氫氧化鈉為白色半透明結晶狀固體,熔點為318.4℃,在空氣中易潮解並吸收二氧化碳。易溶於水,溶液呈強鹼性。氫氧化鈉水溶液由於濃度不同,可以生成含有1、2、3.5、4.5和7個水分子的水合物。氫氧化鈉還易溶於乙醇、甘油,但不溶於乙醚、丙酮、液氨。固體氫氧化鈉溶解或濃溶液稀釋時放出熱量;與無機酸反應生成相應的鹽類;能從水溶液中沉澱金屬離子成為氫氧化物;能皂化酯類,生成相應的有機酸鈉鹽和醇;能脫除化合物中的氯化氫,如氫氧化鈉與氯丙醇反應生成環氧丙烷和氯化鈉。

生產方法

氫氧化鈉主要是由電解法電解氯化鈉水溶液製得,也可以通過化學法(苛化法)利用石灰乳與純鹼Na2CO3)水溶液反應製得。化學法製得的燒鹼純度低,經濟效益差,目前只在少數國家有小規模生產。

各種方法生產的50%或73%氫氧化鈉溶液在降膜蒸發器內,用450℃熔融載熱體間接加熱,並加入蔗糖之類的還原劑,去除氯酸鹽雜質,可進一步濃縮,也可以在含鎳鑄鐵鍋內用直火加熱,蒸發濃縮成為熔融的無水氫氧化鈉。用鑄鐵鍋熬鹼時,加入少量硝酸鈉將雜質氧化,並加適量硫黃調色。熔融的氫氧化鈉可直接加入鐵桶凝成為整塊固鹼,也可經結片機或造粒塔製成片狀或珠、粒狀固鹼。商品氫氧化鈉有固體和液體兩種,簡稱固鹼和液鹼,後者有73%、50%、45%、42%和30%等規格。由於生產工藝不同,使用要求不一,工業產品分為標准級和人造絲級。標准級含鹽量較高,隔膜法生產的50%液鹼含NaCl1.0~1.1%,供一般使用;人造絲級含鹽及其他雜質均較少,水銀法50%液鹼含NaCl在50ppm以下,適合製造人造絲以及再生離子交換樹脂的需要。

用途

氫氧化鈉用於製造化學品、紙張、肥皂和洗滌劑、人造絲和玻璃紙,加工鋁礬土製氧化鋁,還用於紡織品的絲光處理。在石油煉制工業中用於除去硫化氫和硫醇類的硫化物。用於食品加工(蔬菜水果去皮)和精製植物油。可代替部分純鹼製造玻璃。加工再生膠,酸性廢水處理及陰離子交換樹脂再生等。

貯存和安全

液體燒鹼一般用鐵桶貯裝,50%燒鹼在12℃時開始凝固,因而貯存溫度不宜過低。燒鹼能損壞羊毛及皮革。接觸燒鹼時應佩戴防護用具。工作服或工作帽應用棉布或適當的合成材料製作。接觸片狀或粒狀燒鹼時,工作場所應有通風裝置,室內空氣中最大允許濃度為2mg/m3。鹼液觸及皮膚,可用5%~10%硫酸鎂溶液沖洗;濺入眼睛,應立即用大量硼酸水溶液沖洗。

② 急1!急!急!!!!!!

關於中國機械傳統的記述和傳說長期流傳於世,引起了歷代擅長技術者和文人的注意和好奇。三國時期的馬鈞曾再度發明前人的指南車、翻車,明末的王徵試圖復原指南車、木牛流馬等。王禎撰《農書·農器圖譜》,薛景石撰《梓人遺制》,宋應星著《天工開物》,記載了他們所了解的機械。藝術家的作品也使古代機械的技術信息留存下來。比如,五代《閘口盤車圖》仔細繪制了水磨圖,《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宋代都城汴梁(今開封)的船舶、車輛、橋梁等技術。

中國古機械較早地引起了國外學者的注意。1909年起,格里(Giles)、摩爾(Moule)、朗基斯特(Lanchester)等人先推測過指南車的傳動機構[1](P52)。20世紀20年代以後,中國的歷史學家、機械工程學家和文博專家開始了中國古代機械的文獻研究和專題研究。1925年,張蔭麟翻譯了英國人摩爾的論文《宋燕肅吳德仁指南車造法考》,且撰寫了《宋盧道隆、吳德仁記里鼓車之造法》,刊載在《清華學報》上。1935年,劉仙洲在清華大學出版《中國機械工程史料》,初步整理了漢語古籍中關於機械的記述。王振鐸則根據古文獻的記載,試圖復原古代的機械裝置。1936年,他在《燕京學報》上發表《漢張衡候風地動儀製法的推測》,並在北平研究院復原指南車、記里鼓車[2](P63)。這些早期的工作開創了中國機械工程史的研究。

1949年以後,科學技術史在中國成為一項有組織的事業,實現了初步的建制化,研究工作有了較大的進展。其中,劉仙洲、王振鐸的工作代表了機械工程史的學術水平[3](P36)。

1950-1960年,劉仙洲開展了機械原動力、計時器、齒輪、凸輪等方面的專題研究。基於這些研究,他撰寫了通史性著作《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4](第一編)和《中國古代農業機械發展史》[5],初步勾畫了中國機械技術發展的大致脈絡。書中收入了關於耬、轆轤、獨輪車等方面的調研成果。後來,劉先生曾組織學者從2萬余種古書中查找古機械的線索和記述,留下了大量的卡片。近年來,清華大學圖書館學者對這些的資料進行了整理。

復原是古代機械史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王振鐸等長期從事古代機械史的專題研究和復原。在文獻分析和考古發現的基礎上,為中國歷史博物館復原了地震儀、指南車、記里鼓車、水運儀象、水排等機械裝置,其主要成果收入他的文集《科技考古論叢》[6]。

英國李約瑟(Joseph Needham)注意從東西方文明的比較這一視角,審視中國古代的機械和技術傳播,同時探討機械技術與其他知識的關系。他參考了中國學者和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在王鈴的協助下撰寫了《中國科學技術史》機械工程分冊[7]。該書初版於1965年,後被翻譯成日文和中文,是國外學者了解中國機械技術傳統的一個重要窗口[8]。

在劉仙洲之後,機械工程史的專題研究和調查工作仍有進展。同濟大學陸敬嚴在古代兵器和其他機械裝置的復原研究以及立軸式風車等傳統機械的調查方面均有新的進展。中國科學院和北京科技大學等單位對中國傳統金屬工藝的研究,西北農業大學等單位對秦陵銅車馬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上世紀90年代,當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組織全國的科技史家撰寫《中國科學技術史》叢書,集中展示中國學者幾十年的研究成果時,陸敬嚴、華覺明等學者,編著了該叢書的機械卷[9]。該書繼承了劉仙洲、王振鐸等中國學者的思路,適當參考了李約瑟和其他學者的著作,在技術內容和構造原理分析方面均有進展。

劉仙洲、王振鐸、李約瑟、陸敬嚴和華覺明等所撰寫的專著主要基於古籍的記載、考古資料和部分傳統機械的調查資料。未來的中國古代機械工程史研究還可以在幾個方面做出努力。第一,發掘、整理和解讀明清時期漢文典籍和某些少數民族語言文獻中的史料;第二,充分利用現有的和將來的考古發掘資料,開展科技考古研究;第三,廣泛而深入地調查現存的傳統機械,探討它們與文化背景之間的關系;第四,開展技術的社會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

中國有連續的文化傳統,保留了繁浩的古籍。有關古代機械的記載,散見於多種體裁的典籍之中。然而,關於技術的文字記述或繪圖大多過於簡略,時常僅有隻言片語,甚至找不到任何記載。考古發現能夠提供某些可靠的第一手資料,但其內容顯然是有限的。多數古代機械的製作材料是木、竹等不易長期保留的材料,只有少數零件是用石頭和金屬製作的。這使得我們在考古資料中很少有機會找到結構比較完整的機械。像古代車輛和銅車馬這樣的發現畢竟是少數。

二 中國古代機械工程技術史的價值及作用

中國的機械工程技術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中國古代機械工程技術,是世界機械史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世界機械工程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在討論中西科技交流與比較問題時曾指出:「有少數幾種基本技術曾經從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朝四面八方傳播,……可是,中國人的發明就多了。這些發明在公元一世紀到十八世紀期間先後傳到了歐洲和其他地區。這里包括:(1)龍骨車;(2)石碾和水力在石碾上的應用;3水排;(4)風扇車和簸揚機;(5)活塞風箱;(6)平放織機(它可能也是印度的發明)和提花機;(7)繅絲、紡絲和調絲機;(8)獨輪車;(9)加帆手推車;(10)磨車;(11)拖重牲口用的兩種高效馬具,即胸帶和套包子;(12)弓弩(13)風箏;(14)竹編蜒和走馬燈;(15)深鑽技術;(16)鑄鐵的使用;(17)游動的常平懸吊器;(18)弧形拱橋;(19)鐵索吊橋;(20)河渠閘門;(21)造船和航運方面的無數發明,包括防水隔艙、高效率空氣動力帆和前後索具(22)船尾的方向舵;(23)火葯以及和它有關的一些技術;(24)羅盤針,先用於看風水,後來又用於航海;(25)紙、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26)瓷器。所有這些例子有一種共同之點,這就是它們在中國應用的時期,確實早於它們在世界其他部分出現的時期。有時甚至要早得多。」[10](P545)李約瑟博士列舉的這些實例絕大多數都是中國古代的機械發明或相關的技術成果,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機械技術成果不僅在中國科技史上佔有突出地位,而且在世界機械史乃至科技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可低估的。

中國機械史的歷史價值還表現在傳統機械工程技術在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國自古以來以農業立國,農業生產在古代歷史發展進程中始終占據核心地位,因而作為農業生產工具的農業機械在生產中的作用極為重要。農業機械技術方面的大量發明、革新及其推廣應用對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起了極大的作用。同樣,機械在水利工程、建築工程、交通運輸、紡織等領域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機械技術在軍事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先進和精良武器與軍事裝備的製造都要依賴先進的機械技術。中國古代在天文觀測方面能夠取得許多重要成就,與先進天文儀器的作用密不可分,而眾多先進天文儀器的出現則反映了中國古代精密機械製造技術的發達。明代宋應星編著的《天工開物》是一部關於中國古代工程技術的網路全書,其中講述機械技術的內容佔了全書一半以上的篇幅,也說明機械技術在古代工程技術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傳統機械技術根植於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和生產的各個領域之中,機械技術的進步不僅促進了生產的發展,豐富了古代的社會生活,而且成為推動古代不同領域科技發展的有力工具。

1. 促進了農業的進步

中國自古以來以農業立國,農業生產在古代歷史發展進程中始終占據核心地位,因而作為農業生產工具的農業機械在生產中的作用極為重要。農業機械方面的大量發明、革新及其推廣應用對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起了極大的作用。

春秋時期,鐵器在農業、手工業生產上開始使用。到戰國時期,鐵農具已經很多,標志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戰國時期得到推廣,促進農業生產獲得進一步的發展。戰國時期,農民重視使用肥料,還注意選種、因地制宜和適時耕種。那時候,各國都興修了水利工程。秦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築的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農田,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兩千多年來,一直造福於人民。北朝賈思勰著《齊民要術》一書,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農作物必須因地種植,不耽誤農時,還要改革生產技術和工具。

2. 推動了手工業和商業的興盛

早在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發明生鐵冶煉技術,比歐洲早1900年。春秋晚期晉國曾把成文的刑法鑄在鐵鼎上頒布。戰國時期,鐵礦山達到30多處。那時候,煮鹽業、紡織業和漆器業都有顯著進步。明末科學家宋應星編著的《天工開物》,總結了明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反映了明朝時期我國手工場的生產面貌。介紹了北京王麻子、杭州張小泉的剪刀,使用「夾鋼」、「貼鋼」的技術;採煤時已經能排除瓦斯;紡織業的提花機等。這些在當時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

3. 在水利工程、建築工程、交通運輸、紡織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秦國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他把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內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免除了水災,灌溉了農田。隋朝傑出工匠李春設計和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橋的大拱兩端上方各有兩個小拱,可減輕橋身重量對橋基的壓力、遇到洪水又可以減輕急流對橋身的沖擊。隋朝著名的建築師宇文愷設計了隋都大興城和東京洛陽城,並指導了兩座城市的營建。到了北宋,指南針應用於航海事業。宋朝的海船裝有羅盤針,無論白天、黑夜、陰雨、大霧,都能辨識方向。南宋時,指南針傳到歐洲,為歐洲的航海家進行環球航海和發現新大陸,提供了重要條件。

4. 在軍事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機械技術在軍事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先進和精良的武器與軍事裝備的製造都要依賴先進的機械技術。唐朝末年,火葯開始用於軍事。宋朝時期,火葯在軍事上廣泛使用。那時的火葯武器有火箭、突火槍和火炮等。13世紀、14世紀,火葯和武器傳人阿拉伯和歐洲。到了元朝,大型的金屬管形火器「火銃」,在軍事上很受重視。蒙古西征時,多次使用火葯武器攻打中亞和波斯的城市。在戰爭中,阿拉伯人學會了製造火葯和火葯武器。

三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的現實意義

中國機械史的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而且具有較高的現實價值和意義。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國古代機械工程技術是中國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機械的技術成果是我國優秀的科學文化遺產,因此中國古代機械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機械技術在人類物質文化史上一直占據核心地位,人類文明的發展階段一般以機械技術的重要成果作為主要劃分標志,便是最好的說明。而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許多傑出的機械科技成果,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物質文化財富,發掘、整理和研究這些機械成果對於豐富祖國科學文化寶庫無疑極為有益。但過去這方面的工作開展得還遠遠不夠,中國機械工程機械史仍是一個有待開發的領域,在目前情況下進一步開展中國機械史的研究也顯得尤為重要。

第二,技術發展有很強的繼承性和規律性,中國機械史的研究有助於揭示技術發展特質,可以起到溫故知新、闡明方向和趨勢的作用,因此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中國歷史上在機械科技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對於現今科技的發展很有借鑒價值。中國古代與機械有關的技術觀和技術哲學思想,對於我們認識技術與人、技術與環境以及技術與社會的關系仍有參考價值。中國古代的一些技術思想和方法與舉措正好與現代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要求相切合,對於認識和解決技術給現代社會帶來的環境污染、能源和資源的枯竭等一系列負面效應也有積極的參考意義。中國近現代機械史的研究則對於制定國家的技術規劃、技術發展與引進的政策和戰略更是有著直接的借鑒作用。

第三,研究和學習中國古代機械工程史,闡明中國傳統機械技術的興衰歷程,了解科學家、發明家的生平、成就和思想,不僅可以學到科學和歷史的知識,還可從中獲得啟示和汲取教益,因而中國機械史還有著比較重要的教育價值與作用。機械工程技術史知識的傳播有助於人們了解機械工程技術的概念和原理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機械科技的認識和理解。培根說:學史可以使人明智。對於青年學生與專業科技人員來講,機械史的知識則可起到開闊視野的作用。

第四,研究中國古代機械史,不難發現一些古老的機械技術、工藝和原理在現代仍然發揮著作用或具有實用價值。中國傳統的農業機械與古農具至今在農業生產中廣泛使用,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我國的許多傳統金屬工藝仍在實際應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秦始皇陵墓中出土的青銅箭鏃表面上有一層含鉻的黑色緻密層,埋在地下兩千多年沒有腐蝕。現代金相學研究證明這樣處理有很強的抗腐蝕能力,此項表面處理技術顯然具有古為今用的價值。類似的實例還有很多。古代機械史的研究有助於認識和發現傳統機械的現代意義和實用價值。
七五期間,河北唐山和江蘇連雲港年產 60 萬 T 大型純鹼裝置採用我國自行開發的先進技術設計,由機械製造部門研製成功的碳化塔、煅燒爐、濾鹼機、鈦板式換熱器、埋刮板輸送機等八大類成套關鍵設備,其他設備大部分由國內供應。山東濰坊年產在部分引進國外技術和設備的基礎上實現了國產化, 3 個鹼廠均順利投產。中國大型鹼廠設計及設備製造完全可以立足於國內,並開始成套出口大型純鹼技術及裝備。

1984 年中國引進了離子膜電解槽製造技術,為 14 個廠家提供設備,占國內離子膜煤燒鹼能力 70% , 1993 年國內創新開發了中國式電解槽,由中國化工裝備總公司組織具體實施的中國第一套國產化 1 萬 t/a 離子膜法燒鹼裝置於 1993 年 7 月 27 日在滄州市化工廠建成,一次開車投產成功,並通過了國家級驗收。該套設備在廣泛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和創新,由天津大沽化工廠設計所進行工藝設計,核心設備共有定型設備 82 台,非標設備 127 台,離子膜電解槽由北京化工機械廠設計製造,達到了同期國外同類裝置水平,其他專用設備,材料,儀表,閥門分別由國內各有關廠家配套協作,整套裝置國產化率達 90% 以上。該套裝置運行平衡可靠,具有產品純度高,節能,高效,無環境污染等特點。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引進裝置水平。該裝置的建設成功,結束了中國離子膜燒鹼法生產裝置依賴進口的局面,標志著中國已基本具備了離子膜法燒鹼設備的成套製造能力。其後,廣州、新疆、包頭、蚌埠、雲南的化工廠離子膜法燒鹼都選用國產化電解槽 。

③ 什麼是氫氧化鈉

化學式NaOH,是常見的、重要的鹼;式量40.00,密度2.130克/厘米3。熔點318.4℃,沸點1390℃,純的無水氫氧化鈉為白色半透明,結晶狀固體。氫氧化鈉極易溶於水,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時能放出大量的熱。它的水溶液有澀味和滑膩感,溶液呈強鹼性,具備鹼的一切通性。氫氧化鈉還易溶於乙醇、甘油,但不溶於乙醚、丙酮、液氨。固體氫氧化鈉溶解或濃溶液稀釋時會放出熱量,與無機酸反應生成相應的鹽類;能從水溶液中沉澱金屬離子成為氫氧化物;能使油脂發生皂化反應①,生成相應的有機酸的鈉鹽和醇,這是去除織物上的油污的原理。
氫氧化鈉的用途十分廣泛,在化學實驗中,除了用做試劑以外,由於它有很強的吸水性,還可用做鹼性乾燥劑。在工業上,氫氧化鈉通常稱為燒鹼,俗稱又叫火鹼或苛性鈉。這是因為較濃的氫氧化鈉溶液,濺到皮膚上會腐蝕表皮,造成燒傷,大量接觸燒鹼時應佩帶防護用具。工作服或工作帽應用棉布或適當的合成材料製作。接觸片狀或粒狀燒鹼時,工作場所應有通風裝置,室內空氣中最大允許濃度為2毫克/米3。鹼液觸及皮膚,可用5~10%硫酸鎂溶液清洗,如濺入眼睛裡,應立即用大量硼酸水溶液清洗。燒鹼在國民經濟中有廣泛應用,許多工業部門都需要燒鹼。使用燒鹼最多的部門是化學葯品的製造,其次是造紙、煉鋁、煉鎢、人造絲、人造棉和肥皂製造業。另外,在生產染料、塑料、葯劑及有機中間體,舊橡膠的再生,制金屬鈉、水的電解以及無機鹽生產中,製取硼砂、鉻鹽、錳酸鹽、磷酸鹽等,也要使用大量的燒鹼。
在保存固體氫氧化鈉時要注意把試劑瓶口封嚴,以防止暴露在空氣中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燒鹼可通過電解食鹽溶液,或通過碳酸鈉與石灰乳反應獲得。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731.htm

④ 在檢修燒鹼設備或管道時,不準_____操作,必須戴上_____與_____,如果遇見鹼液濺入眼睛或

摘要 不準帶壓操作,必須戴上防護面罩與橡膠手套,穿上中統靴,如果遇到鹼液濺入眼睛或皮膚時,應立即用清水或硼酸水進行沖洗。

⑤ 離子膜燒鹼的工藝設計

一次鹽水
一次澄清鹽水的制備是氯鹼生產工藝至關重要的工段,精製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傳統性的一次鹽水精製工藝,採用配水、化鹽、加精製劑反應、澄清、砂濾,然後再經炭素燒結管過濾器過濾。近幾年新建氯鹼裝置一次鹽水工藝大都採用膜過濾技術製取精製鹽水,該工藝路線省去了砂濾器、炭素燒結管過濾器。經生產實踐證明,經膜過濾分離方法製得的一次鹽水質量指標、設備投資等都比傳統工藝理想。所以一次精製鹽水工藝採用膜過濾器過濾工藝。
二次鹽水精製
離子膜法電解槽使用的高度選擇性離子交換膜要求入槽鹽水的鈣、鎂離子含量低於20wtppb,普通的化學精製法只能使鹽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降到10wtppm左右。若使鈣、鎂離子含量降到20wtppb的水平,必須用螯合樹脂處理。
二次鹽水精製的主要工藝設備是螯合樹脂塔,分二塔式和三塔式流程。塔的運行與再生處理及其周期性切換程序控制,可由程序控制器PLC實現,PLC與集散控制系統DCS可以實現數據通訊;也可以直接由DCS實現控制。伍迪公司採用的就是二塔式,其他公司採用三塔式流程。建議採用三塔式流程。
電解工藝
能夠提供離子膜電解槽的專利商有旭化成、伍迪、氯工程、北化機等廠家,這幾家公司的技術都是成熟的。槽型為復極式自然循環離子膜電解槽。
淡鹽水脫氯
淡鹽水脫氯有兩種工藝路線:一種採用空氣吹除法,該法脫氯效果欠佳,從淡鹽水中分離出來的廢氯氣純度低,無法匯入濕氯氣總管送氯氣處理工序,只能由燒鹼液循環吸收,製成次氯酸鈉溶液。另一種採用真空脫氯法,該法脫氯效果較好,通過蒸汽噴射器或真空泵提供的真空系統將含氯淡鹽水中的游離氯抽出分離後進入濕氯氣總管。建議採用真空法淡鹽水脫氯工藝技術。
氯氫處理
1、氯氣處理
由電解槽出來的濕氯氣,溫度高並伴有大量的水蒸氣和雜質,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必須經過冷卻、乾燥和凈化處理。
氯氣處理系統分為冷卻、乾燥、輸送三部分。
冷卻選用填料式洗滌塔,能夠較好地除去濕氯氣帶出的鹽霧,填料採用CPVC花環。氯氣冷凝下來的氯水回收送淡鹽水脫氯工序。
對於乾燥部分,在實踐應用中已採用過多種乾燥塔型和不同的組合方式,比較典型的有:
a、一段泡沫塔、二段泡沫塔;
b、一段填料塔、二段泡沫塔;
c、一段填料塔、二段泡罩塔。
國內採用最多的是填料塔和泡沫塔組合,這是兩種典型的塔。
泡沫塔的特點是結構簡單、造價低、塔板數多;缺點是操作彈性小、不便於增加硫酸循環量,操作彈性僅為15%,塔板阻力降大,一般為100-200mmH2O,而且開孔的加工精度、酸泥沉積等因素易影響其操作穩定性。
填料塔操作彈性大,易操作,壓降小,但投資大,有效塔板數少。
泡罩塔的特點介於泡沫塔與填料塔之間,塔板數多,壓降與泡沫塔相當,操作彈性比較大。
經過對以往經驗的總結、比較,應選擇二段乾燥;一段為填料乾燥塔,二段採用泡罩乾燥塔。
氯氣輸送設備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液環泵,另一種是離心式壓縮機。液環泵對氯氣含水量要求不苛刻,但動力消耗大,輸送量小,出口氯氣壓力低,適用於生產規模在5萬噸/年燒鹼能力以下的氯氣輸送。離心式壓縮機具有輸送量大、排氣壓力較高、運轉平衡、得以改善工作環境等優點。該設備能量消耗與同氣量液環泵相比節電50%,但要求氯氣中含水量<100wtppm,適用5萬噸/年燒鹼規模以上的裝置輸送氯氣。
建議氯氣處理工藝方案:濕氯氣經氯水洗滌,鈦管換熱器,氯氣除鹽、降溫後經一段填料塔、二段泡罩塔乾燥,使氯氣含水量≤50wtppm,氯氣輸送選用大型離心式氯氣壓縮機。
2、氫氣處理
由電解槽出來的氫氣溫度高、含水量大、且含鹼霧,故必須進行冷卻。冷卻系統分直接冷卻和間接冷卻兩種,建議選擇氫氣洗滌塔直接洗滌冷卻降溫、列管換熱器間接冷卻,水環式氫氣壓縮機輸送。
3、廢氯氣處理
廢氯氣處理接納開、停車時的低濃度氯氣和事故狀態下氯氣系統的泄壓氯氣,可採用燒鹼液吸收或石灰乳吸收,石灰乳吸收效果差,設備龐大,需連接攪拌,動力消耗高,操作環境惡劣。建議選擇燒鹼液循環、冷卻、吸收廢氯氣,製成次氯酸鈉溶液。
氯氣液化
通常根據氯氣壓縮機壓力的不同,將氯氣液化方式分為高壓法、中壓法和低壓法三種。高壓法消耗冷凍量少,不需要製冷機,能耗低。

⑥ 安全防護裝置設計的原則有哪些

通用設計要求
4.1 結構設計要求
4.1.1 機床的外形布局應確保具有足夠的穩定性。使用機床時,不應存在意外翻倒、跌落或移動的危險。由於機床的原因不能確保足夠穩定時,應採取固定措施。
4.1.2 應通過將維護、潤滑和調整點設置在危險區外面,最大程度地減少進入危險區的需要。
4.1.3 除某些必須位於危險區的,如急停裝置或示教盒等,手動控制裝置應配置於危險區區域之外。
4.1.4 可接觸的外露部分不應有可能導致人員傷害的銳邊、尖角和開口。不可消除的,低於1.8米的設備尖銳易磕碰部分要加軟防護。
4.1.5 易墜落的部件要有防墜落保護裝置。
4.1.6 作業環境導致容易滑倒的作業地點,地面或腳踏板應採取防滑倒措施。
4.1.7 腳踏操作件應採取防護措施,以防止誤操作。
4.1.8 機床的限位裝置應盡量安裝到無振動、不受影響的合適位置上,動作應可靠。
4.1.9 出現危害將造成不可承受影響的結構,應考慮設計雙重保護。
4.1.10 運動中有可能松脫的零件、部件應設置防松裝置。
4.2 控制設計要求
4.2.1 自動生產線、輸送線等安全隱患不容易監控的設備,應採用安全繼電器、安全PLC等專用安全器件進行安全防護設計。
4.2.2 除主電櫃上主電源以外的區域電源必須使用鑰匙電源開關鎖,且帶有掛牌後防止送電的連鎖機構。
4.2.3 被保護裝置觸發功能引起停機後,機器的工作循環應該只有通過主控制櫃啟動方能再啟動,而不應在危險消失後自動啟動或在危險源附近就地啟動。
4.2.4 所有具有相反動作不允許同時執行的,應具備互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同時發生動作。
4.2.5 不同的結構動作一旦同時發生,將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的,應具備互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同時發生。
4.2.6 不同的結構動作必須遵循固定順序,一旦紊亂將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的,應具備連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紊亂發生。
4.2.7 所有涉及安全的連鎖、互鎖控制點,應保留硬體觸點連鎖、互鎖控制,而不應只使用軟體實現。
4.2.8 出現過載、欠電壓、欠電流、過壓力、欠壓力、過流量等情況,將導致設備或人身安全隱患的結構,應利用敏感元件進行檢測,並在接近危害時進行工作保護。
4.2.9 保護系統動作時,應具備可以同步啟動的聲光報警裝置,提示作業人員採取措施。
4.2.10 安全保護電路引發的停止和報警應通過復位操作才能恢復。
4.2.11 220VAC電源的零線必須取自電力系統火線和中性線,或隔離變壓器副邊,不應利用有接零保護的機床外殼做零線。
4.2.12 設備停電、停氣等能源供應中斷時,應不發生任何可以預測的危險動作。如設備下沉、滑行、動作紊亂等,必要時應採取保護性設計,防止危險發生。
4.2.13 恢復供電、供氣等動能供應時時,設備不能產生自行起動等非操作才發生的動作。
4.3 其它
4.3.1 設備必須考慮可預見的誤用、誤操作造成的危險,並設計防護措施。
4.3.2 安全裝置設計採用的零部件、材料必須充分考慮其可靠性和壽命不低於設備主結構的可靠性和壽命,以保證其在設備壽命周期內一直有效。
4.3.3 電氣控制系統元件必須考慮防火、防爆、防潮等特殊環境的要求,並按相關國家法規進行設計和製造。
4.3.4 有焊接、切削飛濺的場所裸露電纜要求使用防飛濺、阻燃銅芯軟電纜。
4.3.5所有用做臨時電源的插座,必須設置漏電保護器。

⑦ 怎麼使用火鹼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化勞發[1992] 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1996]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 (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8.2 類鹼性腐蝕品;《隔膜法燒鹼生產安全技術規定 (HGA001-83)》、《水銀法燒鹼生產安全技術規定 (HGA002-83)》作了專門規定。 大量接觸燒鹼時應佩帶防護用具,工作服或工作帽應用棉布或適當的合成材料製作。操作人員工作時必須穿戴工作服、口罩、防護眼鏡、橡皮手套、橡皮圍裙、長筒膠靴等勞保用品。應塗以中性和疏水軟膏於皮膚上。接觸片狀或粒狀燒鹼時,工作場所應有通風裝置,室內空氣中最大允許濃度為中國MAC 0.5毫克/立方米(以NaOH計),美國ACGIH TLVC 2毫克/米3。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必須佩戴頭罩型電動送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必要時,佩戴空氣呼吸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頭罩型電動送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穿橡膠耐酸鹼服,戴橡膠耐酸鹼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如想將氫氧化鈉保持固體,需將其放入裝有乾燥劑的密封容器中。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把鹼加入水中,避免沸騰和飛濺。處理泄漏物須穿戴防護眼鏡與手套,掃起,慢慢倒至大量水中,地面用水沖洗,經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鹼液觸及皮膚,可用5~10%硫酸鎂溶液清洗;如濺入眼睛裡,應立即用大量硼酸水溶液清洗;少量誤食時立即用食醋、3~5%醋酸或5%稀鹽酸、大量橘汁或檸檬汁等中和,給飲蛋清、牛奶或植物油並迅速就醫,禁忌催吐和洗胃。 NaOH結晶形態
固體氫氧化鈉可裝入0.5毫米厚的鋼桶中嚴封,每桶凈重不超過100 公斤;塑料袋或二層牛皮紙袋外全開口或中開口鋼桶;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鍍錫薄鋼板桶(罐)外滿底板花格箱、纖維板箱或膠合板箱;鍍錫薄鋼板桶(罐)、金屬桶(罐)、塑料瓶或金屬軟管外瓦楞紙箱。包裝容器要完整、密封,應有明顯的「腐蝕性物品」標志。鐵路運輸時,鋼桶包裝的可用敞車運輸。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防潮防雨。如發現包裝容器發生銹蝕、破裂、孔洞、溶化淌水等現象時,應立即更換包裝或及早發貨使用,容器破損可用錫焊修補。嚴禁與易燃物或可燃物、酸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不得與易燃物和酸類共貯混運。失火時,可用水、砂土和各種滅火器撲救,但消防人員應注意水中溶入燒鹼後的腐蝕性。

閱讀全文

與燒鹼裝置安全設計規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實驗器材包括什麼材料嗎 瀏覽:112
雙軸式秸稈收割粉碎裝置設計 瀏覽:600
為什麼突然投屏找不到設備 瀏覽:406
直線軸承座uu代表什麼 瀏覽:251
消防器材計入管理費用怎麼算 瀏覽:124
肋夾玻璃幕牆配套五金件 瀏覽:356
錄音有什麼攜帶型設備 瀏覽:764
機床皮帶跑偏怎麼調 瀏覽:986
上海新建高檔五金電器批發市場 瀏覽:195
戰斧機械鍵盤怎麼樣 瀏覽:863
天水商用廚房設備哪裡有 瀏覽:666
samp工具箱手機下載 瀏覽:775
熒光筆怎麼開安全閥門 瀏覽:114
數控車床後軸承怎麼緊 瀏覽:218
設備日常檢查注意哪些 瀏覽:646
煤礦井下設備三證一標志是什麼 瀏覽:111
鑄造企業土地使用稅怎麼計算 瀏覽:780
管道蝶形閥門 瀏覽:703
家用燃氣閥門怎樣安裝 瀏覽:906
閥門銘牌的壓力是什麼壓力 瀏覽: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