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滲透壓越大,濃度越大
通俗理解:滲透壓越大,裡面所含的溶液物質的量很少,溶質的量很大,所以濃度比較大
Ⅱ 滲透作用到最後動態平衡後,為什麼高度越高,濃度越大.
簡單給你解釋吧。
如果漏斗內是清水,那內外就沒有高度差了;
如果漏斗內是有一定濃度的溶液,那就會產生高度差,
所以漏斗內的溶液濃度是造成內外高度差的原因,且濃度越大,高度差越大。
Ⅲ 滲透壓大小怎麼比較
取決於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
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於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溶質微粒越多,即溶液濃度越高,對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滲透壓越高;反過來,溶質微粒越少,即溶液濃度越低,對水的吸引力越弱,溶液滲透壓越低。
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在組成細胞外液的各種無機鹽離子中,含量上佔有明顯優勢的是Na+和Cl-,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於Na+和Cl-。在37℃時,人的血漿滲透壓約為770kPa,相當於細胞內液的滲透壓。
(3)滲透作用實驗裝置濃度大小比較擴展閱讀:
滲透壓的影響因素:
1、在溫度一定時,稀溶液的滲透壓力與溶液的濃度成正比;在濃度一定時,稀溶液的滲透壓力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
2、在一定溫度下,溶液的滲透壓與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不能通過半透膜的溶質的粒子數(分子數或離子數)成正比,而與溶質的本性無關。
3、對於兩側水溶液濃度不同的半透膜,為了阻止水從低濃度一側滲透到高濃度一側而在高濃度一側施加的最小額外壓強稱為滲透壓。滲透壓與溶液中不能通過半透膜的微粒數目和環境溫度有關。
Ⅳ 如何比較兩種溶液濃度大小 滲透作用那節的。
滲透發生的原理是分子的擴散,所以比較的濃度應該是物質的量的濃度
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蔗糖溶液物質的量的濃度應該是10%的葡萄糖溶液大
Ⅳ 如圖為研究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漏斗內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為兩種不同濃
(1)滲透平衡時液面差△h與濃度差的大小有關,濃度差越大,△h越大;蔗糖是不能穿過半透膜是分子,圖中由於漏斗內的蔗糖溶液濃度高,因此燒杯中的水分子或通過滲透作用進入漏斗,使漏斗內液面升高,滲透平衡時△h會產生壓力與漏斗內因溶液濃度差產生的壓力的大小相等,因此漏斗內的濃度仍然大於漏斗外;滲透平衡時的液面差為△h,此時S1和S2濃度大小關系為S1>S2
(2)圖中半透膜模擬的是成熟植物細胞中的原生質層,兩者在物質透過功能上的差異是原生質層能主動轉運有關物質而半透膜不能.
(3)分別在裝置X和Y的漏斗內加入適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蔗糖不能透過半透膜,滲透平衡時,漏斗內液面高,即X液面高;KNO3溶液在水中電離成硝酸根離子和鉀離子,離子能透過半透膜,滲透平衡時,漏斗內外液面一樣高;
(4)洋蔥鱗片葉外表皮浸潤在的30%蔗糖溶液會質壁分離,浸潤在KNO3溶液中,細胞通過主動運輸吸收硝酸根離子和鉀離子,當細胞液濃度大於細胞外液濃度時,細胞又能滲透吸水,所以細胞質壁分離後會自動復原.
(5)如果用洋蔥作為實驗材料提取DNA,應用洗滌劑瓦解細胞膜,從而釋放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DNA析出最多.
故答案為:
(1)S1>S2
(2)原生質層原生質層能主動轉運有關物質而半透膜不能
(3)X
(4)質壁分離KNO3溶液中的細胞質壁分離後會自動復原,而蔗糖溶液中的不會
(5)細胞膜0.14mol/L的NaCl
Ⅵ 滲透裝置濃度大小判斷
(1)據圖甲分析,漏斗液面上升,水分是從低濃度溶液流向高濃度溶液,故a小於b.當液面不再上升時,半透膜兩側壓力相等,滲透作用平衡,但是a仍然小於b.
(2)假如圖一裝置中,1為清水,2為稀澱粉糊,若分別向1和2中各滴3滴碘液,結果是只有液體2變藍,說明澱粉(大)分子不能通過半透膜.
(3)選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作為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材料,原因是細胞內有大的液泡,並且液泡呈紫色,易於觀察.每個外表皮細胞都可看成一個滲透裝置,因為原生質層相當於圖甲中的3(半透膜),細胞液
相當於圖一中的2.
(4)①由於蘿卜條A的重量變化大於蘿卜條B,所以蘿卜條A細胞液濃度大於蘿卜條B細胞液濃度.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適量的清水,一段時間後蘿卜條A吸水,其細胞液濃度降低.
故答案為:
(1)小於
(2)澱粉(大)分子不能通過半透膜
(3)細胞內有大的液泡,並且液泡呈紫色,易於觀察 原生質層 細胞液
(4)①A的細胞液濃度大於B的細胞液濃度(或A>B)
②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