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對化工生產裝置是否可以超設計能力的規定
現實中,都會超 ,誇張點的超100%都可能,但都會對其中個別地方進行改造。
⑵ 石油化工裝置初步設計包含哪些內容
三級資質標准:
1、企業資產
凈資產1000萬元
2、企業主要員
(1)機電工程專業注冊建造師少於5
(2)技術負責具5事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且具工程序列級職稱或機電工程專業注冊建造師執業資格;工程序列級職稱員少於10且石油化工(或(油氣田)面建設或油氣儲運或石油煉制或化工工程或化工工藝或化工設備)、結構、電氣、機械自控制等專業齊全
(3)持崗位證書施工現場管理員少於8且質量員、安全員等員齊全
(4)經考核或培訓合格級工技術工少於30
(5)技術負責(或注冊建造師)主持完本類別資質二級標准要求工程業績少於2項
三級企業:承擔單項合同額3500萬元、型外石油化工工程施工及型外石油化工工程檢維修
註:1.石油化工工程指油氣田面、油氣儲運(管道、儲庫等)、石油化工、化工、煤化工等主體工程配套工程及產輔助附屬工程
2.石油化工工程、型項目劃標准:
型石油化工工程指:
(1)30萬噸/產能力油(氣)田主體配套建設工程;
(2)50萬立米/氣體處理工程;
(3)300萬噸/原油、品油80億立米/輸氣等管道輸送工程及配套建設工程;
(4)單罐10萬立米、總庫容30萬立米原油儲庫單罐2萬立米、總庫容8萬立米品油庫單罐5000立米、總庫容1.5萬立米氣儲庫單罐400立米、總庫容2000立米液化氣及輕烴儲庫單罐3萬立米、總庫容12萬立米液化氣儲庫單罐5億立米儲氣庫及儲庫配套建設工程;
(5)800萬噸/煉油工程或者與其配套減壓、脫硫、催化、重整、制氫、加氫、氣、焦化等產裝置相關公用工程、輔助設施;
(6)60萬噸/乙烯工程或者與其配套二甲苯(PX)、甲醇、精苯二甲酸(PTA)、丁二烯、內醯胺、乙二醇、苯乙烯、醋酸、醋酸乙烯、環氧乙烷/乙二醇(EO/EG)、丁辛醇、聚酯、聚乙烯、聚丙烯、ABS等產裝置相關公用工程、輔助設施;
(7)30萬噸/合氨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8)24萬噸/磷銨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9)32萬噸/硫酸工程或相應主產裝
(10)50萬噸/純鹼工程、10萬噸/置燒鹼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1)4萬噸/合橡膠、合樹脂及塑料化纖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2)項目投資額6億元機原料、染料、間體、農葯、助劑、試劑等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3)30萬套/輪胎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4)10億標立米/煤氣化、20億立米/煤制氣、60萬噸/煤制甲醇、100萬噸/煤制油、20萬噸/煤基烯烴等煤化工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型石油化工工程指:型石油化工工程規模列工程:
(1)10萬噸/產能力油(氣)田主體配套建設工程;
(2)20萬立米/氣體處理工程;
(3)100萬噸/原油、品油20億立米/及輸氣等管道輸送工程及配套建設工程;
(4)單罐5萬立米、總庫容10萬立米原油儲庫單罐5000立米、總庫容3萬立米品油庫單罐2000立米、總庫容1萬立米氣儲庫單罐200立米、總庫容1000立米液化氣及輕烴儲庫單罐2萬立米、總庫容6萬立米液化氣儲庫單罐1億立米儲氣庫及儲庫配套建設工程;
(5)500萬噸/煉油工程或者與其配套減壓、脫硫、催化、重整、制氫、加氫、氣、焦化等產裝置相關公用工程、輔助設施;
(6)30萬噸/乙烯工程或者與其配套二甲苯(PX)、甲醇、精苯二甲酸(PTA)、丁二烯、內醯胺、乙二醇、苯乙烯、醋酸、醋酸乙烯、環氧乙烷/乙二醇(EO/EG)、丁辛醇、聚酯、聚乙烯、聚丙烯、ABS等產裝置相關公用工程、輔助設施;
(7)15萬噸/合氨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8)12萬噸/磷銨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9)16萬噸/硫酸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0)30萬噸/純鹼工程、5萬噸/燒鹼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1)2萬噸/合橡膠、合樹脂及塑料化纖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2)項目投資額2億元機原料、染料、間體、農葯、助劑、試劑等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3)20萬套/輪胎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4)4億標立米/煤氣化、5億立米/煤制氣、20萬噸/煤制甲醇、16萬噸/煤制油、10萬噸/煤基烯烴等煤化工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⑶ 石油化工裝置詳細設計內容規定(SHSG-053-2012)
行業標准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發布的去版官網查詢權 2011版的
http://www.doc88.com/p-341614053330.html
⑷ 化工工程項目設計工作的若干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國務院國發(1989)59號、國家計委和建設部聯合發出的(89)建設字第91號、國家計委和經貿部聯合發出的計設(1986)840號和國家計委計設(1983)1477號等文件精神,為了適應化工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加強化工工程設計工作,特製定本規定。第二條工程設計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紐帶,是整個工程建設的靈魂,在工程建設中處於主導地位,它對工程質量,建設周期、投資效益以及投產後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起決定性作用,因而必須大力加強化工工程設計工作。
設計工作的基本任務是按照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執行國家、部門和有關地區的有關設計標准、規范和規定,做出切合實際、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高質量、高水平、效益顯著的工程設計。第三條設計人員必須堅持正確的設計指導思想,站在國家的立場上,保持設計工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設計人員要參照「雙九條」(關於端正化工設計指導思想的九條意見,關於節約建設投資的九條途徑)的精神,積極採用先進技術,貫徹勤儉建國方針,精心設計,保證質量。第四條各設計單位必須嚴格按照設計任務書的有關規定嚴肅認真的編制設計文件,不得改變產品方案、規模和廠址,如果因為生產協作關系或市場變化等因素,需要調正產品品種和規模時,需經原批准任務書部門同意,並在初步設計批文中重新明確。如果初步設計概算值超過設計任務書中投資控制額的百分之十以上時,必須報告上級主管部門並說明原因。第五條要嚴格執行國家、部門和項目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頒布的標准、規范、規定,認真貫徹「工廠布置一體化、生產裝置露天化、建(構)築物輕型化、公用工程社會化、引進技術國產化」的「五化」設計原則。第六條設計單位要與科研和生產單位共同進行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開發,並積極把經過鑒定的新成果用於工程設計,不得採用落後的甚至是淘汰的工藝方法或低效設備。新設計的大中型項目,在技術水平上,要有個高起點,其技術經濟指標要達到國際上八十年代的先進水平。第七條要重視優化設計方案工作。要通過設計方案的比選來提高設計技術水平和降低工程投資額。在設計方案比選中,既要考慮技術上的先進性和可靠性,又要結合國情、因地制宜,節約建設資金。
在老裝置的技術改造中,要走以內涵為主改造老企業的路子;要處理好採用新技術與利用原有設施和全流程技術更新與改造部分舊設備的關系。
各設計階段都要認真進行技術經濟比較,選擇投入少、效益高的技術方案。
設計單位要對全廠的水、電、汽、運輸等公用工程統一平衡,對技術改造項目要處理好與原有設施的關系。第八條在編制初步設計之前,設計單位要對建設項目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做出評價。要嚴格執行資源綜合利用和「三同時」(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原則,積極改進工藝技術,採用無害或少害的工藝流程,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粉塵、毒物、廢水、廢氣、廢渣、雜訊、放射性物質及其它有害因素對環境的污染。「三廢」排放必須符合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標准。第九條根據節約用地的基本國策,要惜土如寶,要千方百計節約用地,不佔或少佔良田,不能寬打窄用,不能超前一個年度佔地。要充分利用荒地、山地、空地、有條件的還要結合場地施工改土造田。要把佔地視為方案取捨的重要條件之一。對於總圖布置,應做多方案比較,並在說明書中充分論證後提出推薦方案。第十條要合理選擇原料路線,合理利用並保護礦產資源;要降低能耗,發展高位熱能,進行能量的分級和綜合利用,實現能量的有效轉換,不能搞降低能量利用率的能量多次轉換;要節約用水,減少直流水用量,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在民用建設中,要提倡集中供熱。第十一條根據精簡、高效和統一的原則,除大型聯合企業可按分廠編制設計外,其他企業一律按廠、車間、班組三級管理進行設計。
轉動設備的選型要盡可能選擇能連續運轉8000小時以上的設備。一般能連續運轉8000小時以上的設備不得設備台、必須設備台的,要在對基建費和經營費進行比較後,確定合理的備用系數。
機、電、儀修一般採用以小修為主,中修協作,不搞大修的原則,不搞「大而全、小而全」。大修要通過與有關社會力量協作完成。
生活區的設計,應貫徹與城鎮結合,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事,不得片面追求高標准。
提倡標准化、系列化,提高設計復用率、不搞重復勞動。
⑸ 有關化工設備的畢業論文
例如壓縮機、離心泵、換熱器等,但只能寫一種。告訴我用得上的網站或給個範文也行!急!謝謝了各位.
⑹ 吸附材料的化工裝置設計
你是想做設計嗎?專業問題可以直接咨詢設計院:山東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⑺ 化工安全技術成果獎評審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提高化工生產裝置的安全裝備水平,總結、發掘和推廣安全科研和技術革新成果,表彰、獎勵在安全科研和技術革新中做出重要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成果評選工作,應在廣泛發動群眾的基礎上,從收集、總結已有成果入手,經專家評審,將水平高、實用性強、效益明顯的安全技術革新和科研成果發掘出來,進行推廣,擴大受益范圍,以增強化工生產建設的整體防護水平,推進化工技術進步,防止災害事故發生,保障國家和廣大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第二章評審范圍第三條本辦法評審的主要內容是:以技術進步為手段,通過科學試驗或技術改造,使生產裝置和生產工藝的安全可靠性進一步提高的科研和技術革新成果。
評審的重點是:防火防爆技術;塵毒治理技術;防止化學灼燙措施;防止高處墜落及起重傷害措施,防止觸電和預防機械傷害措施等方面的成果。第四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化工安全技術成果獎:
一、對企業原有生產裝置或工藝進行技術改造中,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整體或局部引進者除外),從而對安全生產做出創造性貢獻,使企業整體或局部安全技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並獲得顯著效果的;
二、在改善勞動條件,保證安全生產,防止職業危害,提高安全檢測技術等方面,應用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包括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等)居於國內首創的,本行業先進的,而且經實踐證明是有效的;
三、在引進、消化、吸收、應用國外先進技術工作中,能結合化工行業的實際情況和實際條件,有重大創新或發展,在技術上超過引進的原有水平,經過開發應用60%以上裝備(按價格計算)達到國產化,並取得了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四、在工程建設、設備研製和技術改造中,採用新技術,對安全生產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顯著效果的;
五、在改進安全管理方法,加強安全管理手段,建立規章制度等軟科學研究工作中,提出有創新因素的辦法和措施,做出創造性貢獻,經實踐證明對安全生產確有指導意義的。第五條凡申報科研成果獎的項目,必須按有關規定通過相應的技術鑒定;凡申報技術革新成果獎的項目,必須經本單位的技術管理、成果管理和安全管理部門聯合組織鑒定,並應用於實踐一年以上,證實其應用效果;凡屬軟科學的成果項目,除有專家評議或鑒定證書及有關技術資料外,必須在成果發布後,被應用單位採用,並應用於實踐兩年以上,證明其使用效果,由使用單位接受,並出具證明後再申報。第三章評審依據第六條化工安全技術成果獎按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
一、科學技術水平,按先進程度、創新程度、難易或復雜程度;
二、推動安全技術進步的作用,按實用或推廣應用程度;
三、經濟及社會效益,包括直接、間接、潛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綜合評定。第七條化工安全技術成果獎分為四個等級,按下列標准評定相應的等級:
一、達到或接近同類項目的國際水平,技術難度很大,推動科技進步的作用很大,並取得重大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的,可評定為一等獎項目;
二、達到同類項目的國內先進水平,技術難度較大,推動科技進步的作用顯著,並取得很大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的,可評定為二等獎項目;
三、達到本系統同類項目的領先水平,技術難度大,推動科技進步作用較大,並取得較大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的,可評定為三等獎項目;
四、達到本系統同類項目的先進水平,有一定技術難度,能推動安全技術的進步,實用性較強,並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可評定為四等獎項目。第四章項目主要完成人和主要完成單位第八條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員,是指對申報項目的完成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主要人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作為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員:
一、提出和確定項目的總體方案設計,並參加項目的實際研究工作;
二、在研製或技改過程中,直接參與並對技術關鍵和疑難問題的解決做出重要貢獻;
三、直接參與並解決在投產、應用或推廣過程中的主要技術難點或關鍵措施。第九條主要完成人員的排列順序,按實際做出的貢獻大小確定。主要完成人員的限額:一等獎項目不超過9人;二等獎項目不超過7人;三、四等獎項目不超過5人。
安全技術成果獎的獎勵對象,主要是在科研、生產第一線做出直接貢獻的人員。
⑻ 化工裝置,烯烴轉化ocu工藝介紹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介紹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學生掌握化工生產過程及設備的基本原理;石油化工原料和產品生產工藝流程及技術;石油化工新產品開發研究方法和管理知識,具有從事石油化工一線生產操作兼具研究、開發、設計、企業管理和市場開拓工作能力,富有創新精神、求實作風、經濟觀點、環保意識、應變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二、主幹課程 (一)理論教學 化學原理(無機、有機、物理及分析四大化學)、計算機、工程制圖、電工電子、化工過程及設備、石油化工工藝學、油氣儲運、有機化工生產技術、高聚物生產技術、化工儀表及自動化、化工設計概論、化工安全、化工環保、化工英語等課程。 (二)實踐教學 本專業學生學習期間要經過:軍訓、化學綜合實訓 、制圖、計算機、管道拆裝、金工實習、化工過程及設備操作實訓、生產實習、課程設計、合成工藝實訓、化工單元模擬、石油化工系統模擬、化工生產專業實訓、職業技能培訓、畢業實習、畢業課題等眾多實踐性教學環節,以培養出合格的技能型應用人才。 三、畢業時具有的職業技能證書 英語:省實用英語三級考試,力爭通過四級。 計算機:通過江蘇省計算機新編一級考試,鼓勵參加二級考試。及獲得AUTOCAD 證書。 化工技術:通過省勞動廳化工操作中級(含中級)以上資格證書。 四、就業范圍及前景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能勝任石油化工及其它大中型化工企業生產一線操作、生產管理及自動控制工作,並可進行技術、產品的設計、開發,及工藝技術消化與改造等工作,還可從事企業質量、安全管理和市場開拓等工作。 藉助地區優勢和石油化工支柱產業,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非常良好。
⑼ 陶濤的成就與貢獻
陶濤長期致力於化工新材料的科研開發和生產管理,是發展我國化工新材料工業的組織領導者之一。組織了品種繁多的化工新材料的科研開發和生產建設,為建立化工新材料工業、滿足我國國防工業的需要作出了重要貢獻。
組建化工新材料科研開發網路
50年代中期,黨中央作出了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的戰略決策。國防尖端技術和新式武器裝備需要很多品種的化工新材料。當時這些新材料在國內還是空白,國際上也只有少數幾個工業發達國家能夠生產,但對我國嚴密封鎖禁運。為了保證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的需要,化工部決定自力更生,發展我國的化工新材料工業。
陶濤自1958年在化工部任技術司副司長以後,即與化工新材料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初創化工新材料工業時期,科技力量薄弱,資料缺少,設備條件差,而國防科技工業對化工新材料的需要又很迫切。為此,她認真貫徹上級的決定,在化工部黨組和主管副部長李蘇的領導下,積極組織和具體領導化工新材料的科研開發工作,力爭盡快地使國防尖端技術所需的化工新材料能夠基本立足於國內,在品種、質量和數量上滿足軍工急需。
為保證完成任務,她積極組織化工新材料的科研開發隊伍。根據化工部直屬的幾個科技力量較強、裝備條件較好、又各有擅長的科研單位及生產企業的情況,分別組織建立了各類化工新材料的專業研究室,如有機硅、有機氟等新型合成材料研究室,工程塑料研究室,輻照聚合高分子合成材料研究室,特種塗料研究室,特種橡膠製品研究室,稀有氣體和特種氣體研究室,特種感光材料研究室,重水及其他穩定性同位素研究室,低溫工程研究室,液體及固體推進劑原材料的研究室等,其中有的逐步擴大成為研究所、院。此外,她還積極協助上海市化工局組建了上海市合成橡膠研究所(以後改名為有機氟材料研究所)、合成樹脂研究所、塑料研究所、橡膠製品研究所等,從事國防尖端技術所需的特種合成材料及製品的研究。同時,她根據化工部黨組的要求,與各地化工部門及其科研單位密切聯系,組織協調,使化工新材料的專業科技力量與民用化學工業的科技力量結合起來,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化工新材料的科研開發網路。這支隊伍的建立和發展,為創建和發展我國的化工新材料工業奠定了科技工作基礎。
解決重水和偏二甲肼生產技術難題
60年代初我國發展核工業急需重水。這是一種製造氫彈熱核材料的原料,也是重水型原子反應堆優良的中子減速劑和冷卻劑。重水在普通水中的含量僅為七千分之一,所以製取重水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同位素分離技術。1955年我國化工部門開始探索製取重水的方法。1961年9月國家科委和化工部聯合在上海召開重水會議,討論了我國開發重水的技術路線,制定了對4種製取重水的方法同時開展研究的規劃。會後化工部抓緊了技術攻關和生產建設工作。
為滿足核工業急需少量重水,首先集中優勢力量突破技術上比較成熟而且也較易解決的水電解交換法,1963年底中間試驗取得成功,製得了合格的重水產品,滿足了核工業試驗的需要。1965年根據中間試驗的成果建成第一套重水生產裝置,保證了研製熱核材料的需要。但是水電解交換法的耗能量很大,成本很高,不宜用以建設規模較大的生產工廠。因此化工部大力組織突破投資省、耗能少、成本低的硫化氫雙溫交換新工藝方法。這種新工藝方法所用的化工原料毒性很大,腐蝕性很強,控制不好極易發生事故。1964年底中間試驗裝置建成。1965年初在進行化工投料試車前,陶濤趕到現場,進行調查研究,協助解決設備試車中發現的問題,為化工試車的順利進行創造條件。中間試驗完成後,1969年建成了生產工廠。在化工試車之前,她又到現場具體組織了全系統的檢查和消除缺陷的工作;促進設計、生產、施工人員大協作,共同克服化工試車中出現的許多艱險。當攻克了最主要的技術關鍵得到重水的半成品時,又出現半成品中雜質的含量過高,試車難以進行下去,大家對此十分著急。陶濤經過反復考慮,提出了一個除去雜質的臨時措施,簡便易行,採用後效果很好,使試車工作能順利進行,為當時打通全流程起了重要的作用。1970年6月該廠生產出了合格的重水產品。這套新工藝方法生產裝置的基建投資僅為相同規模的水電解交換法的1/8;經過幾年的生產以後,產品成本僅為水電解交換法的1/6,工藝技術達到了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
為了既能生產重水,又能生產高能燃料液氫,開展了液氫精餾法製取重水的研究開發工作。液氫的沸點很低(零下253℃),而製造液氫的氫氣,其純度則要求非常高(要達到99.9999%),因此需要採用極為嚴格的凈化工藝。科研人員在攻克了原料氣的純化、深度冷凍、絕熱保冷、分析檢測等技術關鍵之後,於1964 年中間試驗取得成功。但是陶濤對工藝中的氣體純化問題仍不太放心:一是採用活性炭作純化氫氣的吸附劑,易於造成吸附器粉碎及系統堵塞;二是吸附和脫吸的溫度相差太大,達220℃,使吸附器的材質難以承受。這個問題不解決是不能進行工業生產的。為此陶濤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後,安排科研人員採用一種新的吸附劑進行試驗,獲得了很好效果。新吸附劑吸附能力強,不易造成吸附器碎裂和系統堵塞,工藝操作安全;吸附和脫吸的溫度差也降到僅幾十攝氏度,設備材質也好解決。這個問題解決之後,化工部根據陶濤的建議採用液氫精餾法改造了水電解交換法的重水生產裝置,僅用了原來基建投資1/4的費用,使生產能力提高了1倍多。以後根據航天事業的需要,又將此裝置改為專門生產高能燃料液氫,滿足了為發射通信衛星而研製長征3號火箭的需要,並為新建液氫生產裝置提供了寶貴的經驗。1965年中國科學院研究開發成功含氘化合物製取重水的新方法。此法的設備不需特殊鋼材,投資省,能耗亦低,建設規模靈活性大,適合我國國情。根據中國科學院的研究成果,化工部建設了工業試驗生產裝置。化工試車時,陶濤到現場蹲點,試車出現半成品濃度低於設計指標40%~50%的問題。她細心觀察和檢測裝置運轉情況,終於找到問題症結所在,採取了措施,使半成品的濃度達到了設計指標,為打通全流程又解決了一個關鍵。
我國發展戰略導彈和人造衛星,急需偏二甲肼。偏二甲肼是一種可以貯存的液體推進劑原料。化工部先採用中國科學院的研究成果,1965年建成了生產裝置,產品滿足了火箭發射試驗的急需。但是由於此種生產方法所用的原料價格昂貴,成本高,生產過程的毒性很大,所以化工部同時安排了氯胺法製取偏二甲肼的研究。此種方法原料易得,成本低。1966年建成了此法的生產廠,可是在試車中遭到了嚴重的挫折。1967年春陶濤趕到現場,深入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工程的質量存在嚴重問題。她決定將一部分設備和廠房加以修改,由設計人員重新進行設計。她在現場蹲點,幫助和促進搞好保溫、消滅跑冒滴漏及改建工程的完成,直到1968年2月順利投產。產品保證了長征系列火箭發射的需要,生產成本約為前一種生產方法的1/3。
組織突破聚四氟乙烯中間試驗
50年代國防科技工作要求化工部迅速研製供應聚四氟乙烯。這是一種耐高溫、耐強腐蝕、電絕緣性能好,號稱「塑料王」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從製造單體到聚合,工藝流程長,技術非常復雜,物料毒性大,各項控制要求都非常嚴格,稍有不慎即會釀成爆炸、中毒和強腐蝕等事故。為了保證國防尖端技術的需要,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國家科委和化工部組織化工系統的有關研究、設計院所、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所及部分高等學校,對聚四氟乙烯進行科研開發攻關會戰。會戰先後在上海鴻源化學廠和上海合成橡膠研究所進行。陶濤經常深入現場了解情況,組織研究解決會戰中的問題,攻克了許多技術難關。1964年,建成年產30噸聚四氟乙烯的中間試驗裝置。試車前,陶濤到現場,對裝置全系統組織了嚴格、細致的檢查和返修,消除全系統的泄漏點,使系統中的含氧量低於設計要求值,堅持將設備、管道和儀表在安裝中的缺陷都消滅在化工投料試車之前,保證了試車安全,促使化工試車達到一次成功。在中間試驗裝置試產出聚四氟乙烯樹脂後,她又繼續到加工樹脂的塑料研究所蹲點勞動,仔細觀察樹脂在加工過程中的工藝性能和製成品的檢測性能,直到確信聚四氟乙烯樹脂和塑料製品的質量都合格後她才回北京。
竭盡全力,為國防尖端技術發展作貢獻
陶濤十分重視科研成果落實到工業生產的問題,經常對工作人員說:國防尖端技術向我們要的是「產品」,不是「展品」。對重點工程項目,她都親自抓,從項目的確定、技術路線的選擇、科研工作的進展,以及在設計和施工中出現的問題等等,都一抓到底,直到科研成果轉入生產、拿到合格產品。她抓住了設計這個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環節,支持並鼓勵工程設計人員參加到科研工作中去,了解攻關情況和技術難點,使科研和設計工作互相配合。在項目轉入工程設計時,她又支持設計人員進行現場設計,使設計和施工互相配合。這樣做,既縮短了科研開發周期,提高了效率,也培養和鍛煉了人才,促進了我國化工新材料工業的高速發展。
陶濤作為發展我國化工新材料工業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和具體組織者,幾十年如一日,一直為此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地奮斗,為國防尖端技術的發展進行配套服務,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為保護毛澤東的遺體獻力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逝世。中央決定,要想盡辦法把毛澤東主席的遺體保護起來,讓廣大群眾瞻仰弔唁。當天中午陶濤接到任務,迅速製作一個有有機玻璃罩的靈床,安放毛澤東主席的遺體。在玻璃罩內要避免接觸空氣,並保持低溫以進行保護。陶濤立即到有關單位進行部署。職工們忍住巨大的悲痛,星夜趕制完成了有機玻璃罩及靈床,次日送到現場。遺體移人後,在玻璃罩內緩緩通上氮氣,使毛澤東主席的遺體在低溫的氮氣氣流下得到保護。弔唁活動結束後,要將毛澤東主席的遺體移到永久性的保護設施內。為防止在轉移時遺體再度接觸空氣可能發生的問題,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陶濤提出了一個在小范圍內造成氮氣環境以進行遺體轉移的辦法:先將放置遺體的有機玻璃罩靈床和准備轉移安放遺體的鈦棺擺在一間臨時搭成的房內,房內再堆滿充滿氮氣的聚乙烯袋子,刺破聚乙烯袋,即可在房內造成氮氣環境,從而使遺體能夠繼續在氮氣的保護下安全地完成轉移工作。這一簡便、科學、實用的辦法,為以後長期保護毛澤東主席的遺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