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汽車空調製冷系統檢測條件
親,您好!汽車空調不製冷或冷氣不足是空調器的常見故障,對其基本的檢修方法一般維修工都能掌握,即從容易部位入手,通過眼觀耳聽找到原因或部位,稱之為感官檢查法,而另一種檢測方法--儀表檢測法,容易被忽視,該方法往往能幫助准確快捷地查找故障原因。一、感官檢查法:1.壓縮機運轉狀態:①傳動皮帶是否斷裂或鬆弛若傳動皮帶太松就會打滑,加速磨損而不能傳遞動力。②壓縮機內部是否有雜訊。雜訊可能是由於損壞的內部零件造成的,內部磨損就不能有效壓縮。③壓縮機離合器是否打滑。2.冷凝器及風扇狀態:①冷凝器散熱片是否被塵土覆蓋如果冷凝器散熱片被塵土覆蓋,冷凝器的效率就會大大降低。②冷凝器風扇是否運轉良好。3.鼓風機風扇運轉狀態使風機在「低、中、高」三速度下運轉,若有異響或電動機運轉不良,則應進行維修或更換,否則送風氣流不足。4.製冷劑液量的檢查①通過觀察窗如看到大量氣泡,說明製冷劑不足。若向冷凝器潑水,使其冷卻,在觀察窗口仍見不到泡沫,說明製冷劑過量。②檢查各裝置連接處和接縫是否有油污在連接處或接縫有油污,表明該處有製冷劑泄漏,應重新堅固或更換有關零件。(可用檢漏儀測漏)5.暖通閥或熱控風擋是否關閉,其他風擋調節是否正常(註:若壓縮離合器不能吸合,鼓風機風扇不能運轉,冷凝器風扇不能運轉等等,應先進入相關電氣系統檢查,如繼電器、感測器、電路斷路或短路,控制單元等)。二、儀表檢測法這種方法利用成套雪種壓力表查找故障位置。首先關緊壓力表的高壓端和低壓端開關,在停機狀態下,將製冷劑加註軟管連接在壓縮機相應的維修閥上,並利用製冷裝置中的製冷劑壓力,排出軟管中的空氣。此時高低壓端讀數應處於平衡狀態(約6kg/cm2)起動發動機,維持在150rpm,鼓風機轉速設在最高檔,冷氣設定在最大位置,處於「再循環」狀態。正常讀數為:低壓端 高壓端R-134a 1.5-2.5kg/cm2 14-16kg/cm2R-12 1.5-2.0kg/cm2 13-15kg/cm21.高壓側與低壓側壓力表指示值比標准值低,通過觀察孔可見氣泡。原因:製冷循環漏氣;製冷劑沒有定期補足。處理:用測漏儀測漏,並進行修理,補足製冷劑。2.低壓側壓力表指示負壓,高壓側指示比正常值低,儲液罐/乾燥器前後管路有溫差,嚴重時,儲液罐/乾燥器後管路有霜。原因:膨脹閥或低壓管路阻塞,儲液罐/乾燥器或高壓管路阻塞;膨脹閥壓力泡漏氣,針閥完全關閉。處理:清除或更換相關部件和儲液罐/乾燥器,若壓力泡漏氣,更換膨脹閥。3.高、低壓兩側,壓力表均指示比標准值高,冷凝器排出側不熱。原因:製冷劑填充過量。處理:排出多餘製冷劑,使壓力達標。4.在高、低壓兩側,壓力表均指示比正常值高,但停機後,高壓側壓力急驟降至約2kg/cm2。原因:製冷循環中混入空氣(抽空不夠或填充時有空氣進入)。處理:重新抽空加註,如仍有上述症狀,更換儲液罐/乾燥器及壓縮機油。5.高、低壓側壓力表均指示比正常值高,低壓側管路形成霜凍或深度冷凝。原因:膨脹閥失效(針閥開啟過寬);膨脹閥壓力泡與蒸發器連接斷開。處理:檢查和重新接好壓力泡或更換膨脹閥。6.低壓側壓力高,高壓側壓力低,停機後,兩側壓力立即趨於平衡。原因:壓縮機閥、活塞或活塞環損壞,不能有效壓縮。處理:更換壓縮機。7.在低壓與高壓兩側,壓力表指示值波動。原因:由於乾燥器超飽合,製冷劑中的濕氣不能去除,使膨脹閥中的針閥凍結,引起冰堵,當製冷劑不再循環時,冰被周轉熱量解凍再凍結成冰,這一過程反復循環。處理:更換儲液罐/乾燥器及壓縮機油,重新抽真空加註。希望能幫到您,還請設為最佳答案!謝謝!
㈡ 製冷系統檢漏的方法有哪些
製冷系統檢漏的方法:
1.
肥皂泡檢漏:
先將肥皂切成薄片,浸於溫水中,使其溶成稠狀肥皂液。檢漏時,在被檢部位用紗布擦去污漬,用干凈毛筆沾上肥皂液,均勻地抹在被檢部位四周,仔細觀察有無氣泡,如有肥皂泡出現,說明該處有泄漏。有時,需先向系統充入0.8-1.0mpa(8-10kgf/cm2)的氮氣。
2.
水中檢漏:
此法常用於壓縮機(注意接線端子應有防水保護)、蒸發器、冷凝器等零部件的檢漏。其方法是:對蒸發器應充入0.8mpa氮氣,對冷凝器應充入1.9mpa氮氣(對於熱泵型空調器,二者均應充入1.9mp氮氣),浸入50度左右的溫水中,仔細觀察有無氣泡發生。使用溫水的目的在於降低水的表面張力,因為水的溫度越低,表面張力越大,微小的滲漏就不能檢測出來。檢漏場地應光線充足,水面平靜。觀察時間應不少於30秒,工件最好浸入水面20厘米以下。浸水檢漏後的部件應烘乾處理後方可進行補焊。
3.
充壓檢漏
製冷系統已修理焊接後,在充注製冷劑前,最好在近下班時,充入1.5mpa氮氣,關閉三通檢修閥(閥本身不能漏氣)。待第二天上班,如表壓沒有下降,說明已修復的製冷系統不漏。如表壓下降,則說明存在泄漏,再採用肥皂泡檢漏法檢漏。手
4.
油污檢漏
空調器的製冷劑多為r22,r22與冷凍油有一定的互溶性,當r22有泄漏時,冷凍也會滲出或滴出。運用這一特性,用目測或手摸有無油污的方法,可以判斷該處有無泄漏。當泄漏較少,用手指觸摸不明顯時,可戴上白手套或白紙接觸可疑處,也能查到泄漏處。
5.
鹵素燈檢漏
火焰顏色變化從淺綠→深綠→紫色,滲漏量從微漏→嚴重滲漏。⑹電子檢漏儀檢漏。
檢漏的主要部位是:壓縮機的吸、排氣管的焊接處;蒸發器、冷凝器的小彎頭、進出管和各支管焊接部位:如乾燥過濾器、截止閥各處、電磁閥、熱力膨脹閥、分配器、儲液罐等連接處。泄漏和堵塞的區別判斷:泄漏處補漏,抽真空,重新灌注製冷劑後,空調器即可恢復製冷效果;如果是堵塞,即使加氟,空調仍不能製冷,壓力也不正常。
6.
檢漏儀檢漏
靈敏度較高,使用方便、迅速,但設備價格較貴,而且容易出故障。
檢查時,應當遵照電子檢漏儀製造廠家的有關規定,一般按下列步驟進行;
轉動控制器或敏感性旋鈕至斷開(off)或0位置;
電子檢漏儀接入規定電壓的電源,接通開關,如果不是電池供電,應有5分鍾的升溫期;
升溫期結束後,放置探頭於參考漏點處,調整控制器和敏感性旋鈕至檢漏儀有所反
應為止,移動探頭,反應應當停止,如果繼續反應,則是敏感性調整得過高,如果停止反應,則是調整合適;
移動尋漏軟管,依次放在各接頭下側,還要檢查全部密封件和控制裝置;
斷開和系統連接的真空軟管,檢查真空軟管接頭處有無製冷劑蒸汽;
如發生漏點,檢漏儀就會出現現象放置在參考漏點處的反應狀況;
探頭和製冷劑的接觸時間不應過長,也不要把製冷劑氣流或嚴重泄漏的地方對准探頭,否則會損壞探測儀的敏感元件。
㈢ 1匹空調製冷檢測標准
以下國家空調質量標准
GB/T 22257-2008 移動式空調器通用技術要求 (單行本完整清晰掃描版) 431KB
CJ/T 134-2001 城市公交空調客車空調系統技術條件 596KB
TBT 2397-1993 鐵道空調客車用發電車試驗方法.pdf 606KB
QCT 656-2000 汽車空調製冷裝置 性能要求.pdf 80KB
QC T 669-2000 汽車空調(HFC-134a)用管接頭和管件.doc 1524KB
QC/T 806-2008 汽車空調壓縮機用電磁離合器技術條件 391KB
JB/T 10768-2007 空調水系統用電動閥門 7479KB
㈣ 小車空調不製冷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檢測
小車空調不製冷的原因有:
1、製冷劑不足或過少:添加製冷劑即可。
2、製冷劑過多:空調系統中製冷劑所佔容積的比例是有要求的,如果所佔比例過太多會影響其散熱量,在空調系統低壓側的維修口處慢慢地放出一些。
3、不合格的製冷劑和冷凍機油。
4、製冷系統有水分滲入,需要更換汽車空調里的乾燥劑,重新對系統抽真空。
小車空調不製冷的檢測方法是:查找泄漏部位,空調系統一般為單冷開啟式,製冷劑多採用氟里昂,在使用中製冷劑易從各連接接頭、油封處泄漏,製冷劑泄漏將會導致製冷效果差或不製冷等現象。
注意:
汽車空氣調節裝置(air conditioning device) 簡稱汽車空調。用於把汽車車廂內的溫度、濕度、空氣清潔度及空氣流動調整和控制在最佳狀態,為乘員提供舒適的乘坐環境,減少旅途疲勞;為駕駛員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對確保安全行車起到重要作用的通風裝置。
一般包括製冷裝置、取暖裝置和通風換氣裝置。這種聯合裝置充分利用了汽車內部有限的空間,結構簡單,便於操作,是國際上流行的現代化汽車空調系統。
㈤ 如何快速判斷製冰機故障
製冷系統發生了故障,一般不可能直接看到故障的部位發生在哪裡,也不可能將製冷系統的部件一一分解和解剖,只能從外表檢查,找出運行中的反常現象,進行綜合分析。在檢查中一般都通過看、聽、摸來了解系統的運行狀態。當系統的運行壓力和溫度超出正常范圍時,除了室內、外環境溫度惡化外,否則必存在問題,這是判斷故障根源的重要依據。1. 製冷系統壓力和溫度的檢測(1) 製冷系統的壓力概念製冷系統在運行時可分高、低壓兩部分。高壓段從壓縮機的排氣口至節流閥前,這一段稱為蒸發壓力。壓縮機的吸氣口壓力稱為吸氣壓力,吸氣壓力接近於蒸發壓力,兩者之差就是管路的流動阻力。壓力損失一般限制在0.018Mpa以下。為方便起見,製冷系統的蒸發壓力與冷凝壓力都在壓縮機的吸、排氣口檢測。即通常稱為壓縮機的吸、排氣壓力。檢測製冷系統的吸、排氣壓力的目的,是要得到製冷系統的蒸發溫度與冷凝溫度,以此獲得製冷系統的運行狀況。(2) 製冷系統中的溫度概念製冷系統中的溫度涉及面較廣,有蒸發溫度 te,吸氣溫度ts,冷凝溫度、排氣溫度等。對製冷系統的運行工況起決定作用的是蒸發溫度te和冷凝溫度tc。1) 蒸發溫度te 是指液體製冷劑在蒸發器內沸騰氣化的溫度。例如空調機組的te。為5~7OC作為空調機組的最佳蒸發溫度,就是說空調機組的設計te為5~7 OC之間,當檢修後的空調機組在調試時,若te達不到5~7 OC之間,應對膨脹閥進行高速,檢測壓縮機的吸氣壓力。其目的是了解機組運行時的蒸發溫度,而te又無法直接檢測,只有通過檢測對應的蒸發壓力而獲得其蒸發溫度(通過查閱製冷劑熱力性質表)。2) 冷凝溫度tc 是製冷劑的過熱蒸氣在冷凝器內放熱後凝結為液體時的溫度。冷凝溫度也不能直接檢測,只有通過檢測其對應的冷凝壓力,再通過查閱製冷劑熱力性質表而獲得。冷凝溫度高,其冷凝壓力相對升高,它們互相對應。冷凝溫度超高,機組負荷重,電動機超載,於運行不利,其製冷量相應下降,耗功率上升,應盡量避免。3) 排氣溫度td 是指壓縮機排氣口的溫度(包括排氣口接管的溫度),檢測排氣溫度必須有測溫裝置,一般小型機不設立,臨時測量可用半導體點溫計檢測,但誤差較大。排氣溫度受吸氣溫度和冷凝溫度的影響,吸氣溫度或冷凝溫度升高,排氣溫度也相應上升,因此要控制吸氣溫度和冷凝溫度,才能穩定排氣溫度。4) 吸氣溫度ts 是指壓縮機吸氣連接管的氣體溫度,檢測吸氣溫度需有測溫裝置,一般小型機組不設立測溫裝置,檢修調試時一般以手觸摸估測,空調機組的吸氣溫度一般要求控制ts=15 OC為左右為好。超過此值對製冷效果有一定影響。2. 吸氣壓力變化製冷系統的影響製冷系統運行時,其吸氣壓力與蒸發溫度及其製冷劑的流量有著密切關系。對於用膨脹閥的系統而言,吸氣壓力與膨脹閥的開啟度、製冷劑充注量、壓縮機的冷效率、以及負荷大小有關。用毛細管的系統,吸氣壓力與冷凝壓力、製冷量,壓縮機製冷效率、以及負荷大小有關。為此在檢查製冷系統時,應在吸氣管上裝按壓力表。檢測吸氣壓力對故障分析有重要作用。(1) 吸氣壓力低的因素 吸氣壓力低於正常值,其因素有製冷量不足、冷負荷量小、膨脹閥開啟小、冷凝壓力低(指用毛細管系統),以及過濾器不暢通。(2) 吸氣壓力高的因素 吸氣壓力高於正常值,其因素有製冷劑過多、製冷負荷大、膨脹閥開啟度大、冷凝壓力高(毛細管系統)以及壓縮機效率差等。3. 排氣(冷凝)壓力變化對製冷系統的影響製冷系統運行時,其排氣壓力與冷凝溫度相對應,而冷凝溫度與其冷卻介質的流量 和溫度、製冷劑流入量、冷負荷量等有關。在檢查製冷系統時,應在排氣管處裝一隻排氣壓力表,檢測排氣壓力,作為分析故障資料。(1) 排氣壓力高的因素當排氣壓力高於正常值時,一般有冷卻介質的流量小或冷卻介質溫度高、製冷劑充注量過多、冷負荷大及膨脹開啟大等。以上因素會引起系統的循環流量增加,冷凝熱負荷也相應增加。由於熱量不能及時全部散出,引起冷凝溫度上升,而所能檢測到的是排氣(冷凝)壓力上升。在冷卻介質流量低或冷卻介質溫度高的情況下,冷凝器的散熱效率降低而使冷凝溫度上升。在冷卻介質流量低或冷卻介質溫度高的情況下,冷凝器的散熱效率降低而使冷凝溫度上升。對於製冷劑充注量過多的原因,是多餘的製冷劑液占據了一部分冷凝管,使冷凝面積減少,引起冷凝溫度上升。(2) 排氣壓力低的因素排氣壓力低於正常值,其因素有壓縮機效率低、製冷劑量不足、冷負荷小、膨脹閥開度小,過濾器不暢通,包括膨脹閥過濾網以及冷卻介質溫度低等。以上幾種因素都會引起系統的製冷流量下降、冷凝負荷小,使冷凝溫度下降。從上述的吸氣壓力與排氣壓力與排氣壓力變化情況看,兩者有密切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吸氣壓力升高,排氣壓力也相應上升;吸入壓力下降,排氣壓力也相應下降。也可從吸氣壓力表的變化估計出排氣壓力的大致情況。4. 吸氣溫度與排氣溫度的關系實際上系統的排氣溫度與吸氣溫度關系很密切。吸氣溫度升高,排氣溫度也相對升高,反之則低。搞清他們的關系,就能很好的掌握和控制它們,使製冷系統運行得更好。5. 壓縮冷凝機組有關溫度變化對製冷系統的影響機組部件有關溫度都有正常的溫度范圍,超出這個范圍就屬不正常的狀態。造成這些不正常的因素可能是故障,也可能是調整不正確,但都要分析它的原因,並及時處理或檢查。這些溫度點難以用溫度計測量,一般只能用手感來估計,然後判斷是否正常。(1) 排氣溫度的影響夏季情況下,壓縮機的排氣溫度是比較高的,手無法觸摸。按國家標准規定,R22的製冷系統的排氣溫度應該不會超過150 OC,超過這溫度線屬不正常狀況。排氣溫度超高原因,是壓縮機的吸氣溫度超高,或是冷凝溫度超高所造成,必須引起注意。排氣溫度過低,手摸排氣管不燙手,這說明吸氣溫度特別低,壓縮機可能濕行程運行或系統工質相當少的運行狀態。壓縮機濕行程容易損壞閥結構;製冷劑特少情況運行,會影響電動機的繞組散熱,加速絕緣材料的老化。(2) 機殼溫度變化對壓縮機和製冷系統的影響全封閉往復活塞壓縮機機殼外表的溫度場可分兩部分:a.上機殼受吸入蒸氣的影響,溫度比較低,處在微熱或稍涼范圍,估計在30OC左右,在吸氣管的周圍局部機殼表面有結露水的可能。B.下機殼內電動機的發熱量和被冷凍油帶出的摩擦熱量,主要由蒸氣帶出機殼。1) 機殼溫度過高的影響及原因 機殼表面溫度超過正常范圍,主要是製冷系統的吸氣溫度過高(高於15 OC)。過高的熱蒸氣進入壓縮機,吸收機殼內熱量後,使蒸氣的溫度更高,從而使機殼的溫度上升。過熱蒸氣的溫度上升很高,機殼的溫度也升得很高,對油的冷卻不利,這會影響運動零件的潤滑,加速磨損,嚴重者使軸承抱軸(咬死)。另外還會引起排氣溫度上升。2)機殼溫度過低的影響及原因機殼表面溫度低於正常范圍,其原因是吸氣溫度太低(低於15OC)。它對冷凍油和電動機繞組的冷卻都有利,但製冷量有所下降。當吸氣溫度特別低時,會使大半隻機殼結露,就有液擊的危險,這是對壓縮機的致命打擊,應特別注意。同時冷凍油內溶解大量的製冷劑,不利於運動零件的潤滑。(3) 凝器的溫度狀況1) 冷凝器的溫度狀況正常情況是,前半部散熱管很熱,且其溫度有緩慢緩慢的逐步下降的均勢。後半部散熱管的熱感程度與前半部相比有較大的降低,這是由於後半部管內製冷劑已逐步液化,已達到冷凝溫度和過冷溫度。當不正常情況產生時,一種是前半部不太熱,後半部接近常溫(環境溫度),其原因是壓縮機吸信濕蒸汽製冷劑時或製冷劑量不足。另一種是整個冷凝管都很熱,其原因是製冷劑量過多或通風量小,或環境溫度高。2) 水冷冷凝器殼管式冷凝器的殼體的正常情況下是上半部比較熱下半部是溫熱。不正常狀況下是整個殼體都不太熱,其原因是製冷劑量不夠。另一種情況是整個殼體都很熱,其原因是冷卻水量不足或散熱效果差(水管內結垢)。套管式冷凝器在正常情況下,套管外表很熱,其原因是冷卻水量太小或散熱效果差;另一咱是整個套管外表面不太熱,其原因是製冷劑量不足。(4) 貯液器的溫度狀況在正常情況下,吸氣管用手摸感覺很涼,並結有露水。原因是冷凝器散熱差,冷凝溫度高或製冷劑量充注過多。(5) 液體管溫度狀況在正常情況下,液體管為溫熱。不正常情況下,液體管比較熱。其原因是冷凝器散熱差,冷凝溫度高或製冷劑流量過多。(6) 過濾器溫度狀況基本狀況與輸液管相同,但它有一個突出的不正常現象,就是過濾器可能會發涼,其原因是過濾網孔被污泥阻塞,使過濾器不暢通,當製冷劑流過濾網時,發生了節流現象,即有一部分液體氣化吸熱,使過濾器發涼,嚴重的會結露。另一種不正常的現象是過濾器不熱,與環境溫度相當,其原因是過濾網完全堵塞不通,製冷劑不能流動。(7) 吸氣管的溫度狀況正常情況下,吸氣管用手摸感覺很涼,並結有露水。不正常情況下,一是吸氣管較冷、露水太多,以致使機殼大面積結露。原因是製冷劑流量過大,液體不能在蒸發器內全部氣化,有液體迴流現象。其危害性是壓縮機有可能濕行程運行,嚴重時就會產生液擊,閥片受到威脅。二是吸氣管不涼、不結露、機殼很熱。其原因是製冰機的製冷劑流量太小或製冷劑量不足。其後果是使排氣溫度上升,製冷量下降。6. 蒸發機組的有關溫度變化對製冷系統的影響(1) 熱力膨脹閥的外表溫度(包括電子膨脹閥)正常情況下,膨脹閥的下半部閥身很涼,並有露水,製冷劑流動聲音很沉悶。不正常情況下,一是閥體比較冷,表面露水較多,甚至結霜,製冷劑的流動聲較大(氣體流動)。其原因是過濾網堵塞不通,或者動力盒內製冷劑泄漏,閥孔關閉不通。(2) 毛細管的溫度正常情況下,毛細管發涼並結有露水,有液體流動聲音。不正常情況下,一是表面很涼,也結露,但流動聲音較響,是氣體流動,其原因是製冷劑不足;二是表面不涼、不結露,聽不到流動聲音,其原因是濾網堵塞或毛細管堵塞。(3) 蒸發器的溫度狀況 正常情況下,蒸發器外表面很冷,其凝露水珠不斷地滴下來,進出風溫度較大,通常Δt可在12~14OC.不正常情況,蒸發器表面不太涼,露水不多,或不結露,可聽到製冷劑流動聲音很響,進出風溫差小。其原因是製冷劑量不足,或膨脹閥開啟度小。7. 環境溫度的影響(1) 室外機組的環境溫度要求 按國家標准規定,室外機組在環境溫度為35 OC以下的氣溫,空調機組應保證正常運行,並能達到產品銘牌所標的製冷量以及其他各項指標。當環境溫度在35~43 OC的范圍內,空調機組可以運行,但不能保證其鉻牌所標製冷量,它已處於滿負荷運行,這是的冷凝溫度、壓力、排氣溫度都相當高,若室內機熱量較大,電控保護器就有可能動作,切斷電源,停止運行。當室外氣溫超過43 OC,空調機組就處在超負荷運行,會導致電控保護裝置的動作,切斷電源,停止運行。(2) 室內空調氣溫的要求 室內正常恆溫值最高應不超過30 OC為好。若超過30 OC氣溫下運行,空調機組有可能處在超負荷工況下運行,製冷系統的冷凝溫度和排氣溫度都會上升,也可能導致電保護器動作,切斷電源,對空調機組的運行壽命不利。(3) 熱泵系統 與單冷系統情況相同,熱泵運行是否正常,主要檢查四通換向閥的工作情況。換向閥換向時,可聽到有比較響的氣體流動聲以及電磁閥頂針的撞擊聲(電磁場吸動閥心),當電磁閥在換向過程中聽不到上述兩種聲音,那電磁閥可能出故障。
㈥ 開機前應對製冷壓縮機進行哪些方面的檢查
對採用氨製冷壓縮機的冷庫而言,開機前應進行以下方面的檢查。
(1)檢查製冷壓縮機運轉部位有無障礙物,防護罩是否可靠。
(2)檢查曲軸箱的油位是否在視油孔的1/2處。有兩個視油孔的,應在兩個視油孔的中間,最高不得超過上視孔的1/2,最低不得低於下視孔的1/2。
(3)檢查卸載裝置的指示箭頭,應將指示箭頭撥到「最小容量」的位置。
(4)檢查各壓力表的關斷閥是否全部打開。
(5)檢查冷卻水套供水是否正常。
㈦ 求助製冷裝置用壓力容器應該如何進行檢驗
小型製冷裝置中的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可以在系統不停機的狀態下進行。
檢驗項目:
1、資料審查
2、宏觀檢驗
3、液氨成分檢驗
4、壁厚測定
5、高壓側壓力容器的外表面無損檢測。
6、必要時還應當進行低壓側壓力容器的外表面無損檢測、聲發射檢測、埋藏缺陷檢測、材料分析、強度校核、安全附件校驗、耐壓試驗等檢驗項目。
㈧ 空調製冷氣密性試驗有哪幾個程序
一、製冷系統的氣密性試驗
系統的氣密性試驗就是查漏。可用壓力試漏、抽真空試漏和充注少量製冷劑試漏的三個程序查漏。
1.壓力試漏
壓力試漏與吹污一樣,也可用氮氣、乾燥的壓縮空氣或用普通壓縮空氣。用氮氣時,應該在氮氣瓶與系統之間安裝減壓閥,如圖4-4所示。如採用空壓機,則採用雙級機。系統的試驗壓力,一般低壓系統為1.2 MPa,高壓系統為1.8 MPa。加壓之後用肥皂水檢查管道之間、管道和設備之間的連接處,如果出現氣泡,則表明泄漏。檢查無漏時,可進行保壓,保壓時間為24h,前6小時允許壓力下降0.02-0.03 MPa,後18 h內,溫度恆定時,壓力不變為合格。
壓力試驗時要採取的安全措施有:
(1)用壓縮機壓縮空氣時,排氣溫度不得超過120℃,油壓不高於0.3 MPa。
(2)壓縮機進、排氣壓力差不允許超過其限定工作條件1.4 MPa。
(3)不允許關閉機器和設備上的安全閥。高壓系統試壓時,可將低壓系統與高壓系統分開,以防止低壓系統壓力超高,安全閥開啟。
(4)系統試壓時應將油泵等有關設備的控制閥關閉,以免損壞。
壓力試驗是對整個製冷系統充以一定壓力的氮氣或空氣,使管壁設備內壁受壓,以檢查安裝後的接頭、法蘭、管材、設備等是否有泄漏。在氟利昂系統中,因為氟對系統含水量要求很嚴,因此試壓時,多採用工業用的氮氣。氮氣具有無腐獨、無水分、不燃不爆、價格便宜、操作方便等優點。盡量不採用壓縮空氣,因它含有水分和雜質。
嚴禁用氧氣充壓,因為有危險性,在沒有氮氣的情況下,亦可用乾燥壓縮空氣試漏。
2.真空試漏
在壓力試漏工作完成後,可以進行真空試漏。目的有兩個,一是檢查系統在真空條件下的密封性,二是抽除系統中殘留的氣體和水分。
從製冷機的工作原理可知,製冷劑在製冷系統內循環流動時,它的狀態是在不斷變化的,壓縮時為氣體,冷凝後變為液體,蒸發後又變為氣體。但屬於不凝性的空氣或氮氣,在常溫下或在一般的低溫下是不會凝結為液體的。這部分不凝性氣體存在於冷疑器中,並佔去了部分容積,從而影響了冷凝器的散熱能力,使冷凝壓力升高,影響正常的製冷效果。所以,一定要把系統中不凝性氣體抽盡。根據有關規定:進行真空試驗時,氟利昂系統內的壓力,應降到5.33KPa以下(即真空度要在96kPa以上),並在8h內壓力的回升不超過1.33 kPa。對真空度的要求,也應隨著各地大氣壓力不同而異。一般來說,用當地當天的大氣壓力乘上0.96的系數即為所需抽的真空度。
進行真空試漏時,應採用真空泵來抽真空。對於小型製冷系統或者沒有真空泵的情況下,也可利用製冷壓縮機本身來抽真空。
系統抽真空
(1)關閉排出閥,打開排出閥上的多用通道或排空閥,以便排放空氣。
(2)關閉系統中通大氣的閥門(如充注閥、放空氣閥等),打開系統中其他所有閥門。
(3)放盡冷凝器中的冷卻水,否則會因冷卻水溫低而使系統內的水分不易蒸發,難以被推盡。
(4)將油壓繼電器的接點強迫常通,然後啟動一下壓縮機並立即停車,查看一下旋轉方向是否正確,排空孔道中有否排氣,最後才正式啟動壓縮機抽空。
抽空時壓縮機的吸氣閥不能開大,尤其是大型製冷壓縮機,否則排氣口來不及排氣,有打壞閥片的可能。抽真空應分幾次間斷地進行,因為抽吸過快,積聚在系統內的水分和空氣亦不易一下子被抽盡。
(5)抽好真空後,先關閉排空孔道,然後停機,以防止停機後因閥片的不密合而出現空氣倒流現象。
在使用製冷壓縮機抽空的過程中,假如壓縮機自身帶滑油泵時,則隨著系統內真空度的提高會使滑油泵工作條件惡化,引起機器運動部件的損壞。所以當油壓(指壓差)小於26.7kPa耐,應立即停車。
為了檢查是否已將系統內的水分、空氣等抽盡,可在壓縮機排出閥的多用孔道上接臨時管子,待系統中的大量空氣排出後,將管子的另一端放入一隻盛有冷凍油的容器內。若系統內還有水分、空氣等,油里就會出現氣泡,一直要抽到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不出現氣泡,說明系統內的水分、空氣等已抽盡。
用真空泵抽真空時,應首先開啟系統閥門,關閉與大氣相通的閥門,將真空泵與系統製冷劑充注口相連。真空泵抽吸系統內空氣,絕對壓力達97.3kPa(真空度達730 mmHg)時,關閉系統與真空泵的連接閥並停止真空泵的工作,然後進行查漏。方法是用點燃的煙靠近可能出現漏點的地方,若有抽吸現象則表明此處泄漏。
3.充注少量製冷劑試漏
向製冷系統內充注少量製冷劑,可利用鹵素檢漏儀試漏、也可以用試紙和肥皂水等方法檢漏。
4.點動通電檢查電動機的轉向
在機組完成試漏工作以後,對於開啟式機組,可拆下聯軸節上的螺釘和壓板,取下傳動芯子,將飛輪移向電動機一側,使電動機與壓縮機分開,然後用點動方式通電,檢查一下電動機的轉動方向是否正確(對於半封閉或全封閉式機組,此項工作可不做),同時,再動一下油泵,檢查一下油泵的轉動方向是否與泵殼上所標的箭頭方向一致。檢查合格後,將聯軸節上的傳動芯子和壓板裝上,並用螺釘緊固。
㈨ 製冷設備維修調試相關知識
機械工程職業工種
製冷設備維修工,是一種職業,是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對製冷設備進行安裝、調試、操作、保養、檢測、修理和排除故障的人員。
職業等級本職業共分五級:製冷設備維修工(五級),製冷設備維修工(四級),製冷設備維修工(三級),製冷設備維修工(二級),製冷設備維修工(一級)
職業環境條件室內外,常溫,機器工作時有雜訊。
職業能力特徵(1)運用手、眼等身體部位,准確、協調地完成既定作業的能力;
(2)對工藝規程、技術參數的記憶、理解、辨識和執行能力;
(3)覺察機械設備或圖形資料及有關細部的能力;
(4)靈活應變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5)學習、獲取外界信息的能力。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
編輯本段鑒定要求適用對象從事或准備從事本職業的人員。
申報條件參照「上海市職業技能鑒定申報條件及相關規定」執行。
鑒定方式製冷設備維修工五級、四級、三級均採用非一體化鑒定模式進行,分為理論知識鑒定(根據題庫組卷,閉卷筆試)和操作技能鑒定(根據鑒定項目,現場實際操作)。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鑒定標准均實行百分制,滿60分為合格。
製冷設備維修工二級、一級採用一體化鑒定模式進行,將理論知識融合在操作技能的考核中。每個模塊均實行百分制,滿60分為合格。
鑒定場所設備理論知識鑒定場所為標准教室。
操作技能鑒定場所為具備能滿足技能鑒定要求的場地以及實施考核所需的物料、設備及工具。
編輯本段培訓目標通過專業理論教學和相應的實際操作訓練,使學員具有本工種五級工職業標準的規定要求。能夠識別中小型製冷系統及其組成設備,維護保養中小型製冷系統,了解電冰箱、空調器等中小型製冷裝置的基本工作原理,並能進行常見故障判斷。
編輯本段模塊設置與培訓要求該職業等級培訓主要設置以下模塊:
製冷電氣通過培訓,使學員能夠掌握直流電、交流電、電子學、低壓電器和安全用電基本知識,了解製冷電氣原理,能使用常用電工儀表和製冷低壓電氣元件,能檢測常見電氣元件和常用製冷電機,能了解製冷常用的基本控制電路的正確連接方法。
製冷設備通過培訓,使學員能夠掌握小型活塞式製冷壓縮機、小型製冷換熱器以及小型製冷系統輔助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及保養方法;掌握釺焊工藝技術以及管道加工原理與技能。能拆裝小型活塞式、旋轉式壓縮機及小型開啟式壓縮機;能安裝、選用乾燥過濾器;能安裝與選用熱力膨脹閥、單向閥、電磁閥等。
製冷系統通過培訓,使學員能夠掌握熱工學基礎知識、製冷常用物質的性質、單級製冷循環原理、濕空氣性質,了解直冷型家用電冰箱、冷風型家用空調器等小型製冷裝置的結構、工作原理與維修方法,具備初步的故障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