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下列裝置探究動能定理,實驗裝置如21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n張木板,再通過定滑輪
①遺漏b一q很重要的實驗步驟是平衡摩擦力,應不掛鉤碼,將木板適當傾斜,使小車拖著紙帶做勻速直線運動,用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來平衡掉摩擦阻力.
②小車做勻加速運動,D點的瞬時速度等於CE段的平均速度.
則得:vd=
口0+口7 |
2T |
Mm二 |
M+m |
m二 | ||
1+
|
1 |
2 |
mv | 2
B. 某興趣小組提出利用"研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與所需 (1)實驗中是通過觀察木塊被推動移動的距離長短,比較金屬球對木塊做功的多少,從而判斷鋼球動能的大小;要研究物體的動能跟質量的關系,採用控制變數法,就要改變物體的質量,同時控制速度不變,不同質量的物體從同一高度下滑時,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實驗時,採用不同質量的金屬球從同一高度下滑.(2)動能的大小同時跟質量和速度有關,本實驗只是改變了質量的大小,沒有控制速度不變,該同學得出「物體的動能大小與質量無關」與物理事實不相符.(3)表一中速度一定時,質量增大到原來的2倍、3倍,動能增大到原來的2倍、3倍,即動能與質量成正比.表二中質量一定時,速度增大到原來的2倍、3倍,動能增大到原來的4倍、9倍,即動能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由此可見速度對動能影響比較大.故答案為:(1)木塊被推動的距離大小;不同質量的金屬球;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2)不相符;不同質量的球沒有從斜面上同一高度釋放,未控制球的速度相同.(3)速度;質量;速度的平方. C. 動能定理驗證實驗需要的器材
在實驗中,需要測量滑塊、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量,所以還需要天平,紙帶處理需要測量計數點間的距離,所以還需要刻度尺. D. 如圖甲是一位同學做「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1)讓一重物拉著一條紙帶自由下落,通過打點計時器在 (1)2點的速度v2=
5點的速度v5=
這段紙帶中的2、5兩點間,物體動能的增加量為△EK=EK5-EK2=2.153-1.125≈1.03J; K這段紙帶中的2、5兩點測定重力做功為W=mgh=1×9.8×(0.032+0.0358+0.0396)J≈1.05J. (2)重力的功理論上等於動能的變化量△EK,即:mg△h=△EK,所以△EK與△h應成正比,圖象應為一條過原點的直線.故選:C 故答案為:(1)1.05,1.03,(2)C. E. 如圖甲所示,是某同學驗證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其步驟如下: a.易拉罐內盛上適量細沙,用輕繩通過滑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