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空玻璃設備使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展開全部
中空玻璃設備使用注意以下事項;
1.
向水箱及
軟化水裝置
注水的自來水開關保持開啟且水量充足。
2根據實際情況調節電氣箱內的水溫控制器來設定水溫,一般在15~50℃,亦可加
中性洗滌劑
,以達到最佳清洗效果。
3清洗玻璃厚度為3~12mm,經乾燥後玻璃後邊緣可能會有微量水珠。
4安裝調整完後,請按操作說明順序試車,若因調整不好而引起玻璃破裂,須迅速
急停
,傳送反轉倒出碎玻璃,並清理干凈,以免劃傷毛刷及傳送輥。
5機器各部分接地良好。
6紐潤提示必須安全生產,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維護保養
為保證機器的良好運行,應加強機器日常維護與保養,在運行過程中若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後再重新啟動。
1傳動維護
各傳送輥軸承、
毛刷輥
軸承、傳送軸承、
鏈輪
、齒輪定期加註
鈣基潤滑脂
,減速機每半年加鈣基潤滑油一次;
調速器
每半年換潤滑一次,且在運轉中應時常檢查其油位,保持油位在油標中心線以上。
2水路維護
水箱內循環水應每天更換,水箱每周清洗一次,經常檢查噴水嘴噴水情況,若發現堵塞應取下清理。冬季設備停工時,所有水路內不得存留水份.
3冬季設備不使用時,兩個海綿輥之間必須留有間隙,預防因氣溫過低,造成結冰後粘連.
B. 玻璃管使用注意事項
玻璃管使用注意事項:
正確使用容量器具,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實際操作時往往存在一些差錯。
1.不能正確區分酸式/鹼式滴定管。
使用過程中往往將酸式滴定管誤認為鹼式滴定管;鹼式滴定管誤認為酸式滴定管。這樣一來便錯誤百出。因為酸式滴定管下端帶有玻璃活塞,不能盛放鹼性溶液,因為鹼性溶液能腐蝕玻璃。使活塞轉動。而鹼式滴定管下端接有一橡皮管,不能盛放酸或氧化劑等腐蝕橡皮的溶液如:AgNO3、KM-nO4、I2等溶液。
2.不按規則正確使用容量瓶。
容量瓶是常用的測量容納一定溶液體積的一種容量器具,這主要用來配稀釋一定量溶液到一定的體積的容量器具。但實際中往往有人用它來長期貯存溶液,尤其是鹼性溶液,它會侵蝕瓶壁使瓶塞粘住,無法打開。配製好的溶液不能貯存在容量瓶中,而應及時倒入試劑瓶中保存,試劑瓶應先用配好的溶液盪洗2~3次。(是不是有很多小夥伴經常用容量瓶儲存配好的試劑或標液)
3.不按規定定期校正
如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等計量量具。有時其標值與真實體積不相符合,造成體積誤差,從而引起系統誤差。一般每半年校正一次。
4.量器的容量允差和標准容量等級。
不同類型的容量允差不同,導致選擇量器不當造成量器本身引起的誤差。通常要求准確地量取一定體積的溶液時,採用移液管和吸量管,而不能用量筒、量杯等其他量具而引起誤差。
5.不同形態的試劑選用不同的試劑瓶
無論是什麼類型的化學試劑要都放在葯品廚里,原則上:
(1)粉末或顆粒狀固體,應放入廣口試劑瓶。
(2)液體試劑應放入細口試劑瓶。
(3)鹼性試劑不能放在磨口瓶內,強鹼溶液、濃氨水、水玻璃、碳酸鈉溶液等鹼性試劑應放在代膠塞的試劑瓶中保存。
有關玻璃器皿操作注意事項
1.盛放試劑時,不了解試劑瓶的性質、用途及注意事項。隨意盛放,不遵循固體試劑盛放廣口瓶,液體試劑盛放細口瓶,酸性物質用玻璃塞,鹼性物質用橡皮塞,見光易分解的物質用棕色瓶的原則(如AgNO3、I2液等)。這樣引起雜質或是量變化導致錯誤。
2.取用試劑時,不按照規定將瓶塞倒放在操作台上,致使試劑污染,從而影響測定結果。
3.使用稱量瓶稱取試樣時,不將稱量瓶先在105°C烘乾,冷卻恆重後取用;乾燥好的稱量瓶用手直接拿來,而不是用乾燥潔凈的紙條套在稱量瓶上來取用。導致稱量瓶附雜,影響稱量結果的准確性。
C. 實驗室使用玻璃儀器應注意哪些事項
使用玻璃儀器應注意:
(l)可以加熱的璃儀器有試管,燒杯,燒瓶(圓底燒瓶,平底燒瓶),蒸餾燒瓶(圓底蒸餾燒瓶,平底蒸餾燒瓶),錐形瓶。
(2)不可以用酒精燈直接加熱,而在墊上石棉網以後可以加熱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燒瓶(圓底燒瓶,平底燒瓶),蒸餾燒瓶(圓底蒸餾燒瓶,平底蒸餾燒瓶),錐形瓶。
(3)啟普發生器,集氣瓶,表面皿,乾燥管這些玻璃儀器,在使用時不能加熱,但可以在不加熱的條件下,在這些儀器中進行化學反應。
(4)在使用時不能加熱,也不能在其中進行化學反應的玻璃儀器有:膠頭滴管,分液漏斗,長頸漏斗,水槽,量筒,酸式滴定管,鹼式滴定管,乾燥器,試劑瓶,滴瓶,冷凝管。
D. 實驗室量桶量杯等玻璃儀器使用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如何管理使用性比較強!不易損壞
第一次放置時,分類放置,即按照種類、大小、用途等分開放置:圓底燒瓶、平底燒瓶、冷凝管、接頭、試管、移液管等都必須分開放置,放置的地點也很講究,平時經常使用的玻璃儀器放置在自己最方便拿到的地方,離實驗的地方最近,用得稍微少一點的放置位置稍微差一點;不常用的甚至可以放在箱子里保存,需要用的時候再拿出來也沒有關系。
當然,玻璃儀器比較容易破碎,在玻璃儀器中間最好有一些可以緩沖的材料(比如海綿、泡沫、橡皮等),這樣玻璃儀器壞的可能性會降低很多。
在使用過後,切記必須盡快清洗干凈,然後分類放置。如果不及時清洗,可能有幾個後果:1.儀器清洗不再方便,導致儀器報廢;2.污染物進入其他實驗中;3.其他污染物污染其他玻璃儀器。
總之,分類放置,使用後及時清洗歸位可能會對你有幫助。
燒杯
配製溶液、溶解樣品等
加熱時應置於石棉網上,使其受熱均勻,一般不可燒干
錐形瓶
加熱處理試樣和容量分析滴定
除有與上相同的要求外,磨口錐形瓶加熱時要打開塞,非標准磨口要保持原配塞
碘瓶
碘量法或其它生成揮發性物質的定量分析
同上
圓(平)底燒瓶
加熱及蒸餾液體
一般避免直火加熱,隔石棉網或各種加熱浴加熱
圓底蒸餾燒瓶
蒸餾;也可作少量氣體發生反應器
同上
凱氏燒瓶
消解有機物質
置石棉網上加熱,瓶口方向勿對向自己及他人
洗瓶
裝純化水洗滌儀器或裝洗滌液洗滌沉澱
量筒、量杯
粗略地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用
不能加熱,不能在其中配製溶液,不能在烘箱中烘烤,操作時要沿壁加入或倒出溶液
量瓶
配製准確體積的標准溶液或被測溶液
非標準的磨口塞要保持原配;漏水的不能用;不能在烘箱內烘烤,不能用直火加熱,可水浴加熱
滴定管(25 50 100ml)
容量分析滴定操作;分酸式、鹼式
活塞要原配;漏水的不能使用;不能加熱;不能長期存放鹼液;鹼式管不能放與橡皮作用的滴定液
微量滴定管
1 2 3 4 5 10ml
微量或半微量分析滴定操作
只有活塞式;其餘注意事項同上
自動滴定管
自動滴定;可用於滴定液需隔絕空氣的操作
除有與一般的滴定管相同的要求外,注意成套保管,另外,要配打氣用雙連球
移液管
准確地移取一定量的液體
不能加熱;上端和尖端不可磕破
刻度吸管
准確地移取各種不同量的液體
同上
稱量瓶
矮形用作測定乾燥失重或在烘箱中烘乾基準物;高形用於稱量基準物、樣品
不可蓋緊磨口塞烘烤,磨口塞要原配
試劑瓶:細口瓶、廣口瓶、下口瓶
細口瓶用於存放液體試劑;廣口瓶用於裝固體試劑;棕色瓶用於存放見光易分解的試劑
不能加熱;不能在瓶內配製在操作過程放出大量熱量的溶液;磨口塞要保持原配;放鹼液的瓶子應使用橡皮塞,以免日久打不開
滴瓶
裝需滴加的試劑
同上
漏斗
長頸漏斗用於定量分析,過濾沉澱;短頸漏斗用作一般過濾
分液漏斗:滴液 球形 梨形 筒形
分開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用於萃取分離和富集(多用梨形);制備反應中加液體(多用球形及滴液漏斗)
磨口旋塞必須原配,漏水的漏斗不能使用。
試管:普通試管、離心試管
定性分析檢驗離子;離心試管可在離心機中借離心作用分離溶液和沉澱
硬質玻璃制的試管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熱,但不能聚冷;離心管只能水浴加熱
(納氏)比色管
比色、比濁分析
不可直火加熱;非標准磨口塞必須原配;注意保持管壁透明,不可用去污粉刷洗
冷凝管:直形 球形 蛇形 空氣冷凝管
用於冷卻蒸餾出的液體,蛇形管適用於冷凝低沸點液體蒸汽,空氣冷凝管用於冷凝沸點150℃以上的液體蒸汽
不可聚冷聚熱;注意從下口進冷卻水,上口出水
抽濾瓶
抽濾時接受濾液
屬於厚壁容器,能耐負壓;不可加熱
表面皿
蓋燒杯及漏斗等
不可直火加熱,直徑要略大於所蓋容器
研缽
研磨固體試劑及試樣等用;不能研磨與玻璃作用的物質
不能撞擊;不能烘烤
乾燥器
保持烘乾或灼燒過的物質的乾燥;也可乾燥少量制備的產品
底部放變色硅膠或其它乾燥劑,蓋磨口處塗適量凡士林;不可將紅熱的 物體放入,放入熱的物體後要時時開蓋以免蓋子跳起或冷卻後打不開蓋子
垂熔玻璃漏斗
過濾
必須抽濾;不能聚冷聚熱;不能過濾氫氟酸、鹼等;用畢立即洗凈
垂熔玻璃坩堝
重量分析中烘乾需稱量的沉澱
同上
標准磨口組合儀器
有機化學及有機半微量分析中制備及分離
磨口處勿需塗潤滑劑;安裝時不可受歪斜壓力;要按所需裝置配齊購置
E. 化學實驗室使用量筒燒杯等玻璃儀器時應注意哪些事項!應該如何管理比較好!
1、首先將化學實驗室儀器按是否可以加熱簡單歸一下類:
----------------------------------------------------------------------
A:不能加熱:量筒、集氣瓶、漏斗、溫度計、滴瓶、表面皿、廣口瓶、細口瓶等
B:能直接加熱:試管、蒸發皿、坩堝、燃燒匙
C:間接加熱:燒杯、燒瓶、錐形瓶
2、下邊介紹一下儀器用途,請參考:
----------------------------------------------------------------------
(1)試管 常用做①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氣體的容器③或用於裝置成小型氣體的發生器
(2)燒杯 主要用於①溶解固體物質、配製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釋、濃縮②也可用做較大量的物質間的反應
(3)燒瓶----有圓底燒瓶,平底燒瓶
①常用做較大量的液體間的反應②也可用做裝置氣體發生器
(4)錐形瓶 常用於①加熱液體,②也可用於裝置氣體發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於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發皿 通常用於溶液的濃縮或蒸干。
(6)膠頭滴管 用於移取和滴加少量液體。
注意: ①使用時膠頭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體試劑進入膠頭而使膠頭受腐蝕或將膠頭里的雜質帶進試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試劑) ③用過後應立即洗滌干凈並插在潔凈的試管內,未經洗滌的滴管嚴禁吸取別的試劑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須與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 用於量取一定量體積液體的儀器。
不能①在量筒內稀釋或配製溶液,決不能對量筒加熱 。
也不能②在量筒里進行化學反應
注意: 在量液體時,要根據所量的體積來選擇大小恰當的量筒(否則會造成較大的誤差),讀數時應將量筒垂直平穩放在桌面上,並使量筒的刻度與量筒內的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盤天平 是一種稱量儀器,一般精確到0.1克。注意:稱量物放在左盤,砝碼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放在右盤,取用砝碼要用鑷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稱量熱的物體, 被稱物體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要在兩邊先放上等質量的紙, 易潮解的葯品或有腐蝕性的葯品(如氫氧化鈉固體)必須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
(9)集 氣 瓶 ①用於收集或貯存少量的氣體 ②也可用於進行某些物質和氣體的反應。(瓶口是磨毛的)
(10)廣 口 瓶 (內壁是磨毛的) 常用於盛放固體試劑,也可用做洗氣瓶
(11)細 口 瓶 用於盛放液體試劑 ,棕色的細口瓶用於盛裝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質,存放鹼溶液時試劑瓶應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 斗 用於向細口容器內注入液體或用於過濾裝置。
(13)長頸漏斗 用於向反應容器內注入液體,若用來製取氣體,則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 主要用於分離兩種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體,也可用於向反應容器中滴加液體,可控制液體的用量
(15)試管夾 用於夾持試管,給試管加熱,使用時從試管的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16)鐵架台 用於固定和支持多種儀器, 常用於加熱、過濾等操作。
(17)酒精燈 ①使用前先檢查燈心,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酒精燈(以免失火)
③酒精燈的外焰最高, 應在外焰部分加熱 先預熱後集中加熱。
④要防止燈芯與熱的玻璃器皿接觸(以防玻璃器皿受損)
⑤實驗結束時,應用燈帽蓋滅(以免燈內酒精揮發而使燈心留有過多的水分,不僅浪費酒精而且不易點燃),決不能用嘴吹滅(否則可能引起燈內酒精燃燒,發生危險)
⑥萬一酒精在桌上燃燒,應立即用濕抹布撲蓋。
(18)玻璃棒 用做攪拌(加速溶解)轉移如PH的測定等。
(19)燃燒匙
(20)溫度計 剛用過的高溫溫度計不可立即用冷水沖洗。
(21)葯匙 用於取用粉末或小粒狀的固體葯品,每次用前要將葯匙用干凈的濾紙揩凈。
3、基本操作
(1) 葯品的取用:「三不準」①不準用手接觸葯品 ②不準用口嘗葯品的味道 ③不準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氣味
注意:已經取出或用剩後的葯品不能再倒回原試劑瓶,應交回實驗室。
A:固體葯品的取用
取用塊狀固體用鑷子(具體操作:先把容器橫放,把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豎立起來);取用粉末狀或小顆粒狀的葯品時要用葯匙或紙槽(具體操作:先將試管橫放,把盛葯品的葯匙或紙槽小心地送入試管底部,再使試管直立)
B:液體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時可用膠頭滴管,取用較多量時可直接從試劑瓶中傾倒(注意:把瓶塞倒放在桌上,標簽向著手心,防止試劑污染或腐蝕標簽,斜持試管,使瓶口緊挨著試管口)
(2)物質的加熱 給液體加熱可使用試管、燒瓶、燒杯、蒸發皿;
給固體加熱可使用乾燥的試管、蒸發皿、坩堝
A: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 試管一般與桌面成45°角,先預熱後集中試管底部加熱,加熱時切不可對著任何人
B: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 試管口應略向下(防止產生的水倒流到試管底,使試管破裂)先預熱後集中葯品加熱
注意點: 被加熱的儀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熱前擦乾,以免容器炸裂;加熱時玻璃儀器的底部不能觸及酒精燈的燈心,以免容器破裂。燒的很熱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應放在石棉網上。
(3) 過濾 是分離不溶性固體與液體的一種方法(即一種溶,一種不溶,一定用過濾方法)如粗鹽提純、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分離。
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 指用水潤濕後的濾紙應緊貼漏斗壁;
「二紙」指①濾紙邊緣稍低於漏斗邊緣②濾液液面稍低於濾紙邊緣;
「三靠」指①燒杯緊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邊 ③漏斗末端緊靠燒杯內壁
(4)儀器的裝配 裝配時, 一般按從低到高,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
(5)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先將導管浸入水中,後用手掌緊物捂器壁(現象:管口有氣泡冒出,當手離開後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
(6)玻璃儀器的洗滌 如儀器內附有不溶性的鹼、碳酸鹽、鹼性氧化物等,可加稀鹽酸洗滌,再用水沖洗。如儀器內附有油脂等可用熱的純鹼溶液洗滌,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清洗干凈的標準是:儀器內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勻地附著一層水膜時,就表明已洗滌干凈了。
(7)常用的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
A:使用酒精燈時,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燒,應立即用濕抹布。
B:酸液不慎灑在桌上或皮膚上應用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C:鹼溶液不慎灑在桌上應用醋酸沖洗,不慎灑在皮膚上應用硼酸溶液沖洗。
D:若濃硫酸不慎灑在皮膚上千萬不能先用大量水沖洗。
4、氣體的製取、收集
(1)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
A:固體之間反應且需要加熱,用制O2裝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燈。
(2)常用氣體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 適用於難或不溶於水且與水不反應的氣體,導管稍稍伸進瓶內,(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氣法 適用於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
C:向下排空氣法 適用於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排氣法:導管應伸入瓶底
5、氣體的驗滿:
O2的驗滿:用帶余燼的木條放在瓶口。
CO2的驗滿:用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證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6、(1)試管夾應夾在的中上部,鐵夾應夾在離試管口的1/4處。
(2)加熱時試管內的液體不得超過試管容積的1/3,反應時試管內的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2。
(3)使用燒瓶或錐形瓶時容積不得超過其容積的1/2,蒸發溶液時溶液的量不應超過蒸發皿容積的2/3;酒精燈內的酒精不得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得少於其容積的1/4。
(4)在洗滌試管時試管內的水為試管的1/2(半試管水);在洗氣瓶內的液體為瓶的1/2;如果沒有說明用量時應取少量,液體取用1——2毫升,固體只要蓋滿試管的底部;加熱試管內液體時,試管一般與桌面成45°角,加熱試管內的固體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
希望能夠給您一些參考,量筒和燒杯的介紹包括其中:)
F. 中空玻璃設備使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中空玻璃設備使用注意以下事項;
向水箱及軟化水裝置注水的自來水開關保持開啟且水量充足。
2根據實際情況調節電氣箱內的水溫控制器來設定水溫,一般在15~50℃,亦可加中性洗滌劑,以達到最佳清洗效果。
3清洗玻璃厚度為3~12mm,經乾燥後玻璃後邊緣可能會有微量水珠。
4安裝調整完後,請按操作說明順序試車,若因調整不好而引起玻璃破裂,須迅速急停,傳送反轉倒出碎玻璃,並清理干凈,以免劃傷毛刷及傳送輥。
5機器各部分接地良好。
6紐潤提示必須安全生產,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維護保養
為保證機器的良好運行,應加強機器日常維護與保養,在運行過程中若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後再重新啟動。
1傳動維護
各傳送輥軸承、毛刷輥軸承、傳送軸承、鏈輪、齒輪定期加註鈣基潤滑脂,減速機每半年加鈣基潤滑油一次;調速器每半年換潤滑一次,且在運轉中應時常檢查其油位,保持油位在油標中心線以上。
2水路維護
水箱內循環水應每天更換,水箱每周清洗一次,經常檢查噴水嘴噴水情況,若發現堵塞應取下清理。冬季設備停工時,所有水路內不得存留水份.
3冬季設備不使用時,兩個海綿輥之間必須留有間隙,預防因氣溫過低,造成結冰後粘連.
G. 7搭載(裝配)各種實驗玻璃儀器裝置時基本原則是什麼
使用各種玻璃儀器時,應遵循的規則和注意事項是:1.玻璃儀器應放在乾燥無塵地方保存,使用完後應及時洗滌干凈;2.計量儀器不能加熱和受熱,也不能貯存濃酸或濃鹼;3.用於受熱的儀器事前要做質量檢查,特別要注意受熱部位不能有氣泡、水印等,最好用內應力放大鏡檢查其表面張力和退火情況。加熱時,在受熱部位與熱源之間襯以石棉網。
H. 如何正確使用玻璃儀器
主要是:
按不同儀器的操作要求操作。
還有:輕拿輕放。
I. 玻璃儀器應注意哪些
一玻璃儀器洗滌方面的差錯
1.玻璃儀器的清洗是檢驗工作的第一步在實際工作中,許多人往往忽視了在檢驗前和完畢後,立即清洗所用玻璃器具,或對器具的清潔檢驗工作以至器具內壁嚴重掛有水珠污垢沉澱乾涸粘附於內壁等,無法清洗凈,直接影響數據的准確性
2.一般質量檢驗的品種多項目雜,不可能每測一個指標固定使用一套專用儀器,往往交替使用,而對使用的儀器又不經過嚴格清洗或清潔度檢驗必然引起試劑間的交替污染從而影響檢驗結果的准確性
3.另一方面,對容量量具與非容量量具性質和洗滌方法混為一起,均使用去污粉刷洗,這樣造成容量量具的容量不準確,影響測定結果的准確性
二玻璃容器加熱方面的差錯
1.加熱過程是理化分析中常有的步驟在實際工作中,有些人往往忽視或根本弄不清哪些儀器能否加熱,以至出現差錯事實上玻璃容器並非都能直接加熱,如量筒量杯容量瓶試劑瓶等不能直接加熱應酌情選用燒杯燒瓶三角瓶等反應容器實際工作中若不明了這些基本知識,必然出現差錯,甚至造成檢驗事故
2.加熱玻璃容器時,不將容器放在石棉網上,而直接將容器置於電爐中,以至容器受熱不均勻,甚至於爆裂
3.使用過程中,溫度變化過於劇烈,或高溫時驟冷或取下的灼熱玻璃容器直接放置檯面上,而不按規定放置在石棉網上,導致容器破裂,試劑散失,影響檢驗工作的正常進行
4.實際工作中,有人怕麻煩,不習慣正確使用乾燥器,對於需要准確稱量的加熱器具應烘乾取出稍冷後(約30s),放入乾燥器中冷至室溫,進行稱量(30min即可)溫熱的器具放入乾燥器時,應先將蓋留一縫隙,稍等幾分鍾再蓋嚴;挪動乾燥器時,不應只端下部,而應按住蓋子挪動以防蓋子滑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三玻璃容器的選擇和使用方面的差錯
容量分析中准確地測量溶液的體積,是獲得良好分析結果的重要因素因而必須正確使用容量器具,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實際操作時往往存在一些差錯
1.不能正確區分酸式滴定管與鹼式滴定管及其性能使用過程中往往將酸式滴定管誤認為鹼式滴定管;鹼式滴定管誤認為酸式滴定管這樣一來便錯誤百出因為酸式滴定管下端帶有玻璃活塞,不能盛放鹼性溶液,因為鹼性溶液能腐蝕玻璃使活塞轉動而鹼式滴定管下端接有一橡皮管,不能盛放酸或氧化劑等腐蝕橡皮的溶液如:AgNO3KM-nO4I2等溶液
滴定管裝入標准溶液前,不先用該標准溶液5mL~10mL將滴定管洗滌2~3次操作時兩手平端滴定管慢慢轉動使標准溶液流遍全管,並使溶液從滴定管下端流出,以除去管內殘留水份再裝入溶液進行滴定,否則引起標准溶液濃度稀釋
不根據滴定時標准溶液的用量,正確選用不同型號的滴定管一般用量在10mL以下,選用10mL或5mL微量滴定管,用量在10mL至20mL之間,選用25mL滴定管,若用量超過25mL則選用50mL滴定管實際工作中,有人就不注意這方面的誤差有的標液用量不到10mL仍用50mL滴定管,有的標液用量超過25mL仍用25mL滴定管,分幾次加入等,這些情況都是錯誤的做法,引起較大誤差
2.不按規則正確使用容量瓶容量瓶是常用的測量容納一定溶液體積的一種容量器具,這主要用來配稀釋一定量溶液到一定的體積的容量器具但實際中往往有人用它來長期貯存溶液,尤其是鹼性溶液,它會侵蝕瓶壁使瓶塞粘住,無法打開配製好的溶液不能貯存在容量瓶中,而應及時倒入試劑瓶中保存,試劑瓶應先用配好的溶液盪洗2~3次
3.不按規定定期校正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等計量量具有時其標值與真實體積不相符合,造成體積誤差,從而引起系統誤差一般每半年校正一次
4.不熟悉各種量器的容量允差和標准容量等級,不同類型的容量允差不同,導致選擇量器不當造成量器本身引起的誤差通常要求准確地量取一定體積的溶液時,採用移液管和吸量管,而不能用量筒量杯等其他量具而引起誤差
四有關玻璃儀器基本操作方面差錯
1.盛放試劑時,不了解試劑瓶的性質用途及注意事項隨意盛放,不遵循固體試劑盛放廣口瓶,液體試劑盛放細口瓶,酸性物質用玻璃塞,鹼性物質用橡皮塞,見光易分解的物質用棕色瓶的原則(如AgNO3I2液等)這樣引起雜質或式量變化導致錯誤
取用試劑時,不按照規定將瓶塞倒放在操作台上,致使試劑污染,從而影響測定結果
2.使用稱量瓶稱取試樣時,不將稱量瓶先在105°C烘乾,冷卻恆重後取用;乾燥好的稱量瓶用手直接拿來,而不是用乾燥潔凈的紙條套在稱量瓶上來取用導致稱量瓶附雜,影響稱量結果的准確性
3.在滴定管中裝入標准溶液時,藉助漏斗或其他容器引起標准溶液濃度改變或污染
每次測定前不將液面調節在0.00的位置,滴定開始和結束後不按規定等1min~2min使附著在內壁上的溶液流下來以後才能讀數,而馬上就讀數造成體積誤差
滴定時速度過快,使溶液成流水狀放出,甚至接近終點時,滴定速度也不減慢致使滴定過終點造成檢驗誤差
讀數時(無色或淺色溶液)不使眼睛的視線和滴定管內溶液凹月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有色溶液不使眼睛的視線與滴定管內溶液面兩側的最高點呈水平處等,造成體積誤差
4.第一次用洗凈的移液管吸取溶液時,未應先用濾紙將尖端內外的水吸凈,然後用所移取的溶液將移液管洗滌2~3次,以保證移液的溶液濃度不變
移取溶液時,應用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拿住頸標線上方,將移液管插入溶液中,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淺,太深會使管外沾附溶液過多,影響量取溶液體積的准確性;太淺往往會產生空吸
放入溶液時,使管垂直管塵靠著容器內壁,讓管內溶液自然地全部沿器壁流下,再等待10s~15s後,取出移液管,切勿把殘留在尖的溶液吹出,因為在校正移液管時,已考慮末端保留液體體積,否則造成體積誤差,影響結果准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