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CAD設計軟體怎麼製作3維繪圖
我推薦你用cam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計算機輔助製造):利用計算機來進行生產設備管理控制和操作的過程。它輸入信息是零件的工藝路線和工序內容,輸出信息是刀具加工時的運動軌跡(刀位文件)和數控程序。 C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計算機輔助製造)的核心是計算機數值控制(簡稱數控),是將計算機應用於製造生產過程的過程或系統。195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首先研製成數控銑床。數控的特徵是由編碼在穿孔紙帶上的程序指令來控制機床。此後發展了一系列的數控機床,包括稱為「加工中心」的多功能機床,能從刀庫中自動換刀和自動轉換工作位置,能連續完成銳、鑽、餃、攻絲等多道工序,這些都是通過程序指令控制運作的,只要改變程序指令就可改變加工過程,數控的這種加工靈活性稱之為「柔性」。加工程序的編制不但需要相當多的人工,而且容易出錯,最早的CAM便是計算機輔助加工零件編程工作。麻省理工學院於1950年研究開發數控機床的加工零件編程語言APT,它是類似FORTRAN的高級語言。增強了幾何定義、刀具運動等語句,應用APT使編寫程序變得簡單。這種計算機輔助編程是批處理的。 CAM系統一般具有數據轉換和過程自動化兩方面的功能。CAM所涉及的范圍,包括計算機數控,計算機輔助過程設計。 數控除了在機床應用以外,還廣泛地用於其它各種設備的控制,如沖壓機、火焰或等離子弧切割、激光束加工、自動繪圖儀、焊接機、裝配機、檢查機、自動編織機、電腦綉花和服裝裁剪等,成為各個相應行業CAM的基礎。 計算機輔助製造系統是通過計算機分級結構控制和管理製造過程的多方面工作,它的目標是開發一個集成的信息網路來監測一個廣闊的相互關聯的製造作業范圍,並根據一個總體的管理策略控制每項作業。 從自動化的角度看,數控機床加工是一個工序自動化的加工過程,加工中心是實現零件部分或全部機械加工過程自動化,計算機直接控制和柔性製造系統是完成一族零件或不同族零件的自動化加工過程,而計算機輔助製造是計算機進入製造過程這樣一個總的概念。 一個大規模的計算機輔助製造系統是一個計算機分級結構的網路,它由兩級或三級計算機組成,中央計算機控制全局,提供經過處理的信息,主計算機管理某一方面的工作,並對下屬的計算機工作站或微型計算機發布指令和進行監控,計算機工作站或微型計算機承擔單一的工藝控制過程或管理工作。 計算機輔助製造系統的組成可以分為硬體和軟體兩方面:硬體方面有數控機床、加工中心、輸送裝置、裝卸裝置、存儲裝置、檢測裝置、計算機等,軟體方面有資料庫、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計算機輔助數控程序編制、計算機輔助工裝設計、計算機輔助作業計劃編制與調度、計算機輔助質量控制等。 到目前為止,計算機輔助製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有狹義和廣義的兩個概念。CAM的狹義概念指的是從產品設計到加工製造之間的一切生產准備活動,它包括CAPP、NC編程、工時定額的計算、生產計劃的制訂、資源需求計劃的制訂等。這是最初CAM系統的狹義概念。到今天,CAM的狹義概念甚至更進一步縮小為NC編程的同義詞。CAPP已被作為一個專門的子系統,而工時定額的計算、生產計劃的制訂、資源需求計劃的制訂則劃分給MRPⅡ/ERP系統來完成。CAM的廣義概念包括的內容則多得多,除了上述CAM狹義定義所包含的所有內容外,它還包括製造活動中與物流有關的所有過程(加工、裝配、檢驗、存貯、輸送)的監視、控制和管理。
2. 低碳鋼拉伸試驗
實驗原理和步驟
● 原理部分:
低碳鋼是工程上最廣泛使用的材料,同時,低碳鋼試樣在拉伸試驗中所表現出的變形與抗力間的關系也比較典型。低碳鋼的整個試驗過程中工作段的伸長量與荷載的關系由拉伸圖表示。做實驗時,可利用萬能材料試驗機的自動繪圖裝置繪出低碳鋼試樣的拉伸圖即下圖中拉力F與伸長量△L的關系曲線。需要說明的是途中起始階段呈曲線是由於試樣頭部在試驗機夾具內有輕微滑動及試驗機各部分存在間隙造成的。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1)彈性階段OA:這一階段試樣的變形完全是彈性的,全部卸除荷載後,試樣將恢復其原長。此階段內可以測定材料的彈性模量E。
(2)屈服階段AS』:試樣的伸長量急劇地增加,而萬能試驗機上的荷載讀數卻在很小范圍內(圖中鋸齒狀線SS』)波動。如果略去這種荷載讀數的微小波動不計,這一階段在拉伸圖上可用水平線段來表示。若試樣經過拋光,則在試樣表面將看到大約與軸線成45°方向的條紋,稱為滑移線。
(3)強化階段S』B 試樣經過屈服階段後,若要使其繼續伸長,由於材料在塑性變形過程中不斷強化,故試樣中抗力不斷增長。
(4)頸縮階段和斷裂BK 試樣伸長到一定程度後,荷載讀數反而逐漸降低。此時可以看到試樣某一段內橫截面面積顯著地收縮,出現「頸縮」的現象,一直到試樣被拉斷。斷口呈杯錐狀如右圖所示
利用原始標距內的殘余變形來計算材料斷後伸長率A和斷面收縮率Z,計算公式為:
式中L0為原始標距長度,S0為原始橫截面面積,Lu為試樣斷裂後標距長度,Su為試樣斷裂後頸縮處最小橫截面面積。
圖2-4 低碳鋼拉伸圖
● 步驟:
1在試樣的原始標距長度L0范圍內,用試樣劃線器細劃等分10個分格線
2.根據GB/T 228—2002《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中第7章的規定,測定試樣原始橫截面面積。本次實驗採用圓形截面試樣,應在標距的兩端及中間處的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測一次橫截面直徑d,取其算術平均值,選用三處中平均直徑最小值,並以此值計算橫截面面積S0,其S0 =πd2/4。該計算值修約到四位有效數字(π取五位有效數字)。
3.打開試驗機,安裝試樣,可快速調節試驗機的夾頭位置,將試樣先夾持在上夾頭中,再升起下夾頭,將試樣夾牢並使之鉛直;
4.在計算機上輸入已測平均直徑中最小值等參數,並勾選所需測定的參數FeH值、下屈服點力FeL值和最大力Fm值,上屈服強度Reh,下屈服強度Rel抗拉強度Rm。將進油閥關閉,按試驗機上啟動鍵。同時,操作計算機軟體使之開始繪制曲線圖。
5..在載入實驗過程中,總的要求應是緩慢、均勻、連續地進行載入。並採用位移控制速率0.009mm/s。開始測定時至達到屈服強度階段,試樣平行長度的控制速率為0.009mm/S。達到強化階段後可適當增大速率至0.015mm/s。試樣拉斷後立即停機並先取下試樣,然後打開回油閥,使工作平台復位。
5.在實驗中,注意觀察拉伸過程四個特徵階段中的各種現象,記錄的上屈服點力FeH值、下屈服點力FeL值和最大力Fm值,上屈服強度Reh,下屈服強度Rel抗拉強度Rm
考慮軟體識別問題,手動定位並設置下屈服點。
6.將斷後試樣拼接並用游標卡尺測斷後標距Lu,和拉斷處最小斷面的直徑。
西安博匯試驗機
3. 可以將圖片輸入到計算機內的設備是什麼
掃描儀 視頻頭 照相機 攝影機 (如果要把已經成圖片的放到電腦里的話,用第一個)
4. 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管材試驗方法
(一)低碳鋼拉伸試驗
1.准備試件。用刻線機在原始標距 范圍內刻劃圓周線(或用小鋼沖打小沖點),將標距內分為等長的10格。用游標卡尺在試件原始標距內的兩端及中間處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測一次直徑,取其算術平均值作為該處截面的直徑,然後選用三處截面直徑的最小值來計算試件的原始截面面積A。(取三位有效數字)。
2.調整試驗機。根據低碳鋼的抗拉強度σb和原始橫截面面積估算試件的最大載荷,配置相應的擺錘,選擇合適的測力度盤。開動試驗機,使工作台上升10mm左右,以消除工作台系統自重的影響。調整主動指針對准零點,從動指針與主動指針靠攏,調整好自動繪圖裝置。
3.裝夾試件。先將試件裝夾在上夾頭內,再將下夾頭移動到合適的夾持位置,最後夾緊試件下端。
4.檢查與試車。請實驗指導教師檢查以上步驟完成情況。開動試驗機,預加少量載荷(載荷對應的應力不能超過材料的比例極限),然後卸載到零,以檢查試驗機工作是否正常。
5.進行試驗。開動試驗機,緩慢而均勻地載入,仔細觀察測力指針轉動和繪圖裝置繪出 圖的情況。注意捕捉屈服荷載值,將其記錄下來用以計算屈服點應力值σS,屈服階段注意觀察滑移現象。過了屈服階段,載入速度可以快些。將要達到最大值時,注意觀察「縮頸」現象。試件斷後立即停車,記錄最大荷載值。
6.取下試件和記錄紙。
7.用游標卡尺測量斷後標距。
8.用游標卡尺測量縮頸處最小直徑d1。
(二)鑄鐵拉伸試驗
1.准備試件。除不必刻線或打小沖點外,其餘都同低碳鋼。
2.調整試驗機和自動繪圖裝置,裝好試件,對以上工作進行檢查(與低碳鋼拉伸試驗時的步驟相同)。
3.進行實驗。開動試驗機,緩慢均勻地載入,直至試件被拉斷。關閉試驗機,記錄拉斷時的最大荷載值,取下試件和記錄紙。
(四)結束實驗。
請指導教師檢查試驗記錄。將試驗設備、工具復原,清理試驗場地。最後整理數據,完成試驗報告。
5. 顯示器,掃描儀,列印機,滑鼠,鍵盤,那些是輸入設備那些是輸出設備
掃描儀、滑鼠、鍵盤是輸入設備;顯示器、列印機是輸出設備。
輸入設備是人或外部與計算機進行交互的一種裝置,用於把原始數據和處理這些數據的程序輸入到計算機中,把待輸入信息轉換成能為計算機處理的數據形式的設備。
1、掃描儀是通過捕獲圖像並將之轉換成計算機可以顯示、編輯、存儲和輸出的數字化輸入設備
2、滑鼠是一種手持式屏幕坐標定位設備,它是適應菜單操作的軟體和圖形處理環境而出現的一種輸入設備。
3、鍵盤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輸入設備,通過鍵盤可以將英文字母、數字、標點符號等輸入到計算機中,從而向計算機發出命令、輸入數據等。
2、列印機是將計算機的處理結果列印在相關介質上的輸出設備。
(5)自動繪圖裝置擴展閱讀:
其他輸入設備:
光學閱讀設備:光學標記閱讀機,光學字元閱讀機;
圖形輸入設備:操縱桿、光筆;
圖像輸入設備:攝像機、傳真機;
模擬輸入設備:語言模數轉換識別系統。
其他輸出設備:
1、紙帶鑿孔輸出機是計算機用紙帶鑿孔輸出設備。計算機輸出信息用鑿孔紙帶上的小孔表示。這既可將信息長期保存於紙帶上,又可利用鑿孔紙帶再輸入計算機。
2、卡片鑿孔輸出機是計算機用卡片鑿孔輸出設備。鑿孔卡片閱讀方便,可長期保存,也可作為計算機的輸入。
3、繪圖儀是能按照人們要求自動繪制圖形的設備。它可將計算機的輸出信息以圖形的形式輸出。
6. 建築鋼材進行拉伸實驗時,一般可明顯分為四個階段,各個階段有什麼特徵 階段特徵
1.准備試件.除不必刻線或打小沖點外,其餘都同低碳鋼.
2.調整試驗機和自動繪圖裝置,裝好試件,對以上工作進行檢查(與低碳鋼拉伸試驗時的步驟相同).
3.進行實驗.開動試驗機,緩慢均勻地載入,直至試件被拉斷.關閉試驗機,記錄拉斷時的最大荷載值,取下試件和記錄紙.
(四)結束實驗.
7. 能不能發明一種筆,只在空氣中揮,就能在手機上畫圖並且是3D圖
現在有這個設備,但不是筆,手持一個不大的掃描儀, 在物品周圍掃一遍,然後通過計算機計算轉化,就可以得到一個3D圖像, 可以外接3D列印機直接列印。
轉化 和列印由於技術有限,需要幾個小時或者幾天才能完成。
8. 服裝打板用的繪圖儀怎麼用
一、 服裝行業當前面臨的難題:
1、 成品價格不漲;
2、 用工荒,招工難;
3、 用人成本增加;
4、 人員管理費時費力。
二、 我的解決方法——愛科超級排料+噴墨繪圖儀
1、 節約原材料成本:①面料節省:自動排料提高面料利用率2%-5%,繪圖儀紙樣畫線,減少面料污染,避免每批第一層面料的污染報廢;②硬紙板:電腦自動放碼排料,不需要硬紙板全碼打樣
2、 節約耗材成本:墨盒單孔出墨,墨盒用量節省一半;
3、 節約人力成本:一名排版師傅即可管理所有排版,其他人員只要會開刀即可;
4、 節約時間成本:大貨嘜架生成由1個小時降低到5-10分鍾
5、 節約管理成本:需要管理的人員減少一半以上,只需要管理少數人與機器即可,剩下管理者很多精力
6、 快速回收機器成本投入:通過原材料、耗材、人力、時間等成本的節約,基本半年左右即可收回機器成本,保守算來,一台機器的使用壽命5年。整個機器可節約下的資金還是很可觀的!
三、 愛科排料的優勢:
1、 國內最早研發排料軟體;
2、 資料庫統一管理,避免數據流失;
3、 多人同時登錄互不幹擾;
4、 操作工具全面詳細,一目瞭然
四、 壹度繪圖儀的優勢:
1、 數據打樣精準;機器運行同時,感測器自動監測,發現錯誤及時發出警報並自動停止機器運行;
2、 噪音小:機器使用進口電機,優質原材,周到的設計,降低機器運行產生的噪音,同時也降低機器磨損程度,延長使用壽命;
3、 門幅自動拼接:超出機器正常使用幅面寬度使,獨有的門幅自動拼接功能,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一難題;
4、 雙閉環:橫向與縱向雙閉環,自動控制機器列印精準度,列印再長也不用擔心誤差;
5、 省墨裝置,單孔出墨,降低一半的墨水使用量;
6、 伺服電機:噪音小,能耗低,精確度高。
壹度科技,一次合作,一生信賴!
9. 常用的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有哪些
常用的抄輸入設備有:滑鼠,鍵襲盤掃描儀,光筆,手寫板,攝像頭,游戲桿等。
計算機能夠接收各種各樣的數據,既可以是數值型的數據,也可以是各種非數值型的數據,如圖形、圖像、聲音等都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輸入設備輸入到計算機中,進行存儲、處理和輸出。
常用的輸出設備有:影像系統,繪圖儀,顯示器,磁記錄器件,列印機,語音輸出系統等。
用於接收計算機數據的輸出顯示、列印、聲音、控制外圍設備操作等。也是把各種計算結果數據或信息以數字、字元、圖像、聲音等形式表現出來。
(9)自動繪圖裝置擴展閱讀:
輸出設備是對將外部世界信息發送給計算機的設備和將處理結果返回給外部世界的設備的總稱。這些返回結果可能是作為使用者能夠視覺上體驗的,或是作為該計算機所控制的其他設備的輸入:對於一台機器人,控制計算機的輸出基本上就是這台機器人本身,如做出各種行為。
輸入設備是「輸出設備」的對稱,向計算機輸入數據和信息的設備。是計算機與用戶或其他設備通信的橋梁。
參考資料:輸出輸入設備-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