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通過機械裝置共享的蝸牛腦中的

通過機械裝置共享的蝸牛腦中的

發布時間:2022-09-01 18:43:13

『壹』 「鼓」字怎麼組詞

鼓動、鼓舞、鼓勵、擂鼓、鼓噪、鼓掌、鼓手、銅鼓、手鼓、戰鼓、鑼鼓、腰鼓、鼓樂、搗鼓、鼓吹、鼓包、鼓搗、堂鼓、漁鼓、板鼓、耳鼓、更鼓、鼓角、鼓師、鼓弄、傳鼓、鼓彈、會鼓、鼓尾、田鼓、飄鼓、鼓鼻、鼓漏、鼓涌、鼓掇、鼓怒、鼓惑、鼓山、石鼓、軍鼓
1、鼓動
【拼音】[ gǔ dòng ]
【解釋】一是扇動:小鳥~翅膀。二是用語言、文字等激發人們的情緒,使他們行動起來:宣傳~。經他一~,不少人都去學習電腦了。
2、鼓舞
【拼音】[ gǔ wǔ ]
【解釋】一是使振作起來,增強信心或勇氣:~人心。~士氣。二是興奮;振作:令人~。歡欣~。
3、鼓勵
【拼音】[ gǔ lì ]
【解釋】激發;勉勵:車間主任~大家努力完成增產指標。大家的贊揚給了他很大的~。
4、擂鼓
【拼音】[ léi gǔ ]
【解釋】亦作「攂鼓」。急擊鼓。
5、鼓噪
【拼音】[ gǔ zào ]
【解釋】古代指出戰時擂鼓吶喊,以壯聲勢。今泛指喧嚷:~一時。

『貳』 愛迪生發明了什麼

愛迪生發明創造年表: 1868年10月11日發明「投票計數器」,獲得生平第一項專利權。 1869年10月與友人合設「波普——愛迪生公司」。 1870年發明普用印刷機,出讓專利權,獲4萬美元。在紐約克自設製造廠。 1872—1876年發明電動畫機電報,自動復記電報法,二重、四重電報法,製造蠟紙炭質電阻器等。 1875年發明聲波分析諧振器。 1876年在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建立了一個實驗室——第一個工業研究實驗室。它是現代的「研究小組」這一概念的創始。發明碳精棒送話器。申請電報自動記錄機專利。 1877年在門羅公園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並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獲得三項專利:穿孔筆、氣動鐵筆和普通鐵筆。 8月20日發明了被證實為愛迪生心愛的一個項目——留聲機。 1878年愛迪生宣稱要解決電照明的問題。英國皇家學會舉辦留聲機展覽。改良留聲機,設計微音器,擴音器,空中揚聲器,聲音發動機,調音發動機,微熱計,驗味計等。2月19日獲留聲機專利。7月與賓夕法尼亞大學派克教授赴懷俄明觀察日全蝕,並用他發明的氣溫計測量太陽周圍全體的溫度。8月返回門羅公園,重新投入科研實驗當中。英國批准愛迪生「錄放機」專利申請。9月訪問康涅狄克州的威廉·華萊士。開始進行發明電燈的研究。10月5日提出等一份關於鉑絲「電燈」的專利申請。 1879—1880年經數千次的挫折發明高阻力白熾燈。改良發電機。設計電流新分布法,電路的調准和計演算法。發明電燈座和開關。發明磁力析礦法。 1879年8月30日愛迪生和貝爾在薩拉托加溪市的市政廳各自演示了電話裝置,結果愛迪生的電話比貝爾的清晰。10月21日發明高阻力白熾燈,它連續點燃了40個小時。11月1日申請碳絲燈專利。12月21日《紐約快報》報道了愛迪生的白熾電燈。12月25日對來自紐約市的3000名參觀者在門羅公園作公開電燈表演。 1880年研究直升機。獲得電燈發明專利權。製成磁力篩礦器。1月28日提出「電力輸配系統」專利書。2月18日《斯克立柏月刊》發表了《愛迪生的電燈》一文,正式發表了電燈的發明。5月第一艘由電燈照明的「哥倫比亞號」輪船試航成功。 12月成立紐約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 1881紐約第五大街總部設立。成立一個白熾燈廠於紐約克。設立發電機,地下電線,電燈零件的製造廠。在門羅公園試驗電車。 1882發明電流三線分布制。申請專利141項。9月4日成立第一所中央廠。 12月底美國各地建立了150多個小電站。 1885年5月23日提出無線電報專利。 1887—1890年改良圓筒式留聲機,取得關於留聲機的專利權80餘份。經營留聲機,唱片,授語機等製造和發售事業。 1888年發明唱筒型留聲機。 1889年參加巴黎百年博覽會。發明電氣鐵道多種。完成活動電影機。 1890—1899年設計大型碎石機,研磨機。在奧格登礦地親自指揮用新方法大規模開發鐵礦。 1891年發明「愛迪生選礦機」,開始自行經營采礦事業。獲得「活動電影放映機」專利。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動電影視鏡在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的愛迪生實驗室向公眾展示。 1893年愛迪生實驗室的庭院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電影「攝影棚」。 1894年4月14日在紐約開辟第一家活動電影放映機影院。 1896年年4月23日第一次在紐約的科斯特—拜厄爾的音樂堂使用「維太放映機」放映影片,受到公眾熱烈歡迎。 1902年使用新型蓄電池作車輛動力的試驗,行程為5000英里,每充一次電,可走100英里,獲得成功。 1903年愛迪生的公司攝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車搶劫》。 1909年費時十年,蓄電池的研究,終於成功。製成傳真電報。獲得原料機、加細碾機、長窯設計專利。 1910—1914年完成圓盤式留聲機,不損唱片和金鋼石唱片。完成有聲電影機。 1910年發明「圓盤唱片」。 1912年發明「有聲電影」。研製成傳語留聲機。 1914—1915年發明石碳酸綜合製造法,並合留聲機和授語機為遠寫機,一方電話機可自動紀錄對方說話。自行製造苯、靛油等。 1915—1918年完成發明39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和水底潛望鏡等。 1927年完成長時間唱片。 1928年從野草中提煉橡膠成功。

『叄』 愛迪生幼兒科學發現室的內容與目標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園和小學探究式科學教育實驗項目「做中學」內容標准》選擇適宜的活動內容。課程內容涵蓋物質世界、生命科學、地球宇宙、技術與綜合四大領域,共有10(或12)個主題,並相應的從幼兒生活和感興趣的事物中精選了80(或96)個科學項目。通過教學PPT引領幼兒逐步進行操作、思考、交流、梳理等活動,幫助幼兒觀察和認識身邊的物質世界、生物世界、技術世界,以及雖然遙遠但是充滿興趣的地球和宇宙,體會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幼兒感到科學就在身邊。力求體現科學性、生活性、趣味性、探究性、實踐性以及與小學科學課程的銜接性,讓幼兒在輕松的生活、游戲中學習,主動建構初步的知識體系和有益經驗。

活動計劃總表 年段 學期 主 題 十二大主題 十大主題 小班 上學期 水 ▲空氣 × × 下學期 生物 工具 水 生物 中班 上學期 ▲力 磁 工具 磁 下學期 光 設計 光 設計 大班 上學期 電 地球宇宙 電 地球宇宙 下學期 機械 綜合實踐 機械 綜合實踐 愛迪生幼兒科學發現室各個模塊目標功能
1.科學發現模塊
智慧學堂幼兒教育課程體系是基於建構主義和STS(科學、技術、社會)理論而研發的一系列幼兒教研工具和活動。由「幼兒科學發現課程系列」、「幼兒科學探究課程系列」、「幼兒玩具課程」三大部分構成。構建主義和STS理論重在將科學知識、動手技能、社會能力融合於教育體系之中,奠定大腦發展基礎,促進系統性思維形成,在興趣的基礎上將學習與活動科學結合,是西方國家前沿而成熟的幼兒教育理念。
「幼兒科學發現課程系列」完全遵循《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貼近幼兒園教育課程及情境。針對系列課程和游戲,配有《教師指導手冊》、《幼兒游戲指導手冊》、《游戲記錄表》等全套教學資料,教師上手極快,並可與時下園內教育緊密結合,系統的對不同年齡段孩子進行授課指導。發現課程作為國內幼教領域最系統的科學教育體系課程,是幼兒園內教育的必要補充。
2.科學探索模塊
「幼兒科學探究課程系列」重在培養幼兒的手腦結合,以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為主體教學內容,系統化的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及創新思維。通過符合、吸引年齡段孩子的各類教具和活動,鼓勵、啟迪幼兒主動求知和思考,在娛樂和思考中掌握各類知識、技能及各類社會能力。是將幼兒想像、思維等心理過程轉向行為的重要支柱。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實現小手運動從簡單到精密動作的靈活和協調性。
3.科技創新模塊
幼兒雖然不明白科技創新的內在含義,但是科技產品對幼兒的思維發育有重要作用。不但著眼於記憶力、理解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而且要特別重視想像力、直覺思維能力、創造思維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4.展示模型
我們展示模型的目的是激發孩子的求知慾望,通過實物的展示,讓孩子直觀的了解模型的功能、使用方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熟悉社會人物角色、培養團體協作精神、安全意識、時間觀念等思維,支持孩子在探索中產生的新想法,訓練知覺、激發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探索中掌握知識,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成為一個個小小的科學家,體現自我價值和成就感。
愛迪生幼兒科學發現室課程目標 主題 課時安排 活動中蘊含的科學概念或基本技能 水 1.觀察水 水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固定的形狀,可以流動。 2.我來為水量體溫 用水溫計可以准確的測量水的溫度。 3.比較水的多少 用容器可以測量水的多少。 4.讓小水輪動起來 流動的水有力量,可以讓小水輪動起來。 5.沉的與浮的 相同體積的物體,沉到水底的比浮在水面上的要重。 6.水中小船 水的浮力可以使小船浮在水面上。 7.糖在水裡不見了 水能溶解糖、鹽等,形成糖水、鹽水。 8.讓水變得更干凈 大小石塊、海綿和濾紙都是用過濾的方法讓水變干凈的。 ▲
空氣 1.捉空氣 空氣是無色無味的,並占據一定空間。 2.小小魔法杯 空氣對周圍的物體有壓力。 3.小吸盤,力氣大 吸盤在空氣壓力幫助下粘在光滑物體上或把它吸起來。 4.吸盤搬運 5.空氣動力小車(一) 被壓縮的空氣有力量。壓縮得越厲害,力量越大。 6.空氣動力小車(二) 7.小小降落傘 降落傘受到空氣向上托的力量,所以慢慢的落下來。 8.憤怒的小鳥,起飛吧 快速旋轉的螺旋槳讓飛機上下方空氣的力量發生變化,所以飛起來的。 生物 1.認識昆蟲 昆蟲的身體是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的。 2.昆蟲聚會 能根據昆蟲的特徵判斷蝴蝶、蟑螂、蝗蟲、甲殼蟲等等都是昆蟲。 3.種蘿卜 大多數植物的生命都是從種子開始的,並經歷一定的生長過程,一般是:種子萌芽、幼苗生長、開花結果。 4.植物的生長 植物的生長貫穿於它們整個生命周期,並且它們在不斷地生長和繁殖。 5.認識植物的葉子 植物有多種多樣的外部特徵 6.製作植物葉子標本 會用標本夾製作植物葉子標本。 7.看一看,摸一摸 眼睛讓我們看清東西;皮膚能讓我們感受到溫度、壓力等方面的變化。 8.聽一聽,摸一摸 耳朵能讓我們聽到並辨別出外界不同的聲音。 工具 1.認識工具(一) 擰不同的螺栓時,要選用大小、形狀不同的螺絲刀。 2.認識工具(二)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多種工具一起使用可以幫我們做更多的事情。 3.快樂的小烏龜 組裝材料或製作小作品時,要選擇恰當的工具。 4.聰明的蝸牛 5.超市購物車 6.一天到晚游泳的魚 7.鴕鳥 8.超級直升機 磁 1.咔嚓咔嚓粘上了 磁鐵有各種各樣的形狀,都可以吸引鐵製成的物體。 2.比比誰的力氣大 磁鐵兩極的吸鐵能力最大,中間的吸鐵能力最小。 3.神奇的磁懸浮 環形磁鐵相同顏色的兩個面不能吸在一起是因為它們是相同的磁極。 4.磁鐵小火車 將兩個磁鐵的兩極相接近時,可以出現互相吸引或排斥的不同現象。 5.聽話的回形針 磁力能穿透紙板、塑料板等吸起鐵製成的物體。 6.磁力迷宮 7.指南針 磁鐵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針就是應用這個原理製成的。 8.大自然的「指南針」 大自然中的樹的年輪、青苔等也能幫助我們辨別方向。 ▲力 1.猴子天平 當兩邊的重量相等時,猴子天平就會平衡。 2.小猴買香蕉 3.搭建平衡小塔 物體的重心越低越穩定。 4.讓陀螺轉起來 陀螺直立旋轉時最穩定,一旦傾斜就會很快停下來。 5.神奇的力 骨牌倒下時會產生一種力,這種力量傳遞給後面的骨牌,骨牌就連續倒下去了。 6.神奇多米諾 7.滑坡車 小車在同一軌道上滑行時,坡度越高,下滑的速度越快,滑行的距離越遠。 8.滑坡車比賽 光 1.好玩的平面鏡 平面鏡擺放方法不同,照出的物體像的數量也不一樣 2.光的反射 平面鏡可以改變光的照射方向。 3.萬花筒 萬花筒是在三塊平面鏡的作用下才形成多彩圖案的。 4.放大鏡 用放大鏡可以看到物體更大、更清晰的像。 5.雙目望遠鏡 遠處的物體通過望遠鏡形成的像更接近我們的眼睛,所以可以清晰的看見它。 6.單目望遠鏡 用不同的鏡片可以做成不同倍率的望遠鏡。 7.組裝顯微鏡 顯微鏡裡面有多組光學鏡片,可以看見很小很小的東西。 8.使用顯微鏡 顯微鏡可以幫助我們看到微觀世界的奇妙景象。 設計 1.設計字母、數字造型 一個作品需要多個零件組合而成,選擇合適的零件才能設計出合理的作品。 2.圖形的組合與分割 選擇不同的連接件做頂點,可以拼插出不同圖形。 3.搭建蹺蹺板 蹺蹺板的支點一般位於中間位置。 4.搭建摩天輪 摩天輪一般設計成近似圓形,它是圍繞中心軸轉動的。 5.搭建小天平 等臂天平兩側的力臂是相等的。 6.搭建一座小橋 三角形結構可以使橋更穩固。 7.搭建滑梯 設計合理的高度可以使滑軌車更平穩的下滑下來。 8.創意設計 能夠自己設計並搭建出一個小作品。 電 1.小燈泡亮起來 電能讓小燈泡亮起來。 2.觸控、磁控電路 可以用手控、觸控、磁控等多種方式控制電路。 3.比比誰的燈泡亮 不同的連接方式,小燈泡的亮度可能會不一樣。 4.認識導體、絕緣體 有些物體容易導電,有些物體不容易導電。 5.電扇與飛碟 電能讓小電機轉起來。 6.報警器 選擇合適的電子元件、合理的組裝,可以製作成不同的電子作品。 7.音樂盒 8.收音機 地球
宇宙 1.認識地球 地球在不停的轉動。太陽光照到的地方是白天,照不到的地方是黑夜。 2.地球的表面 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海洋,其餘的是陸地。 3.太陽 太陽是能夠發光發熱的恆星,這些光和熱也就是太陽能,為地球提供了無盡的能量。 4.太陽能 太陽能電池板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5.觀察月相 月亮繞著地球轉動,我們每天看到的月亮的樣子會發生周期性的圓缺變化。 6.了解航天 宇航員去太空前需要做很多准備工作。 7.人類對宇宙探索 人類要實現上天的願望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一、要有強大的運載工具;二、要有可搭載宇航員的航天器;三、認識太空環境對人體的影響,並找到防護措施。 8.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中國航天事業尤其是載人航天事業已取得很高的成就。 機械 1.齒輪、連桿傳動 同密度齒輪咬合在一起,可以相互帶動。 2.鏈條、皮帶傳動 通過皮帶可以讓兩個輪子一起轉動起來。 3.升降機(一) 選擇合適的零件、恰當的傳動方式、進行合理的組裝,可以搭建出不同的機械裝置。 4.升降機(二) 5.抽水泵(一) 6.抽水泵(二) 7.大風車(一) 8.大風車(二) 綜合實踐 1.機器人 智能機器人能夠完成多種動作,如:前進後退、撿東西、吹口哨、踢腿、跳舞等。 2.造紙機 紙張可以循環利用,廢紙經過加工可以生成再生紙。 3.星座儀 星座儀可以幫我們了解四季星空的變化,認識各種星座。 4.綠色能源 大自然中有多種能源,各種能源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5.風力發電裝置 藉助風的力量帶動發動機工作,能讓小燈泡亮起來。 6.風帆車 太陽能風帆車是藉助太陽光和風的力量前進的。 7.空氣水動力系統 被壓縮的空氣和水能夠產生力量讓裝置工作起來。 8.直立氣象站 了解風力、風向、降水量、溫度等氣象。 9.火箭 了解火箭結構、功能。 10.天文望遠鏡 了解天文望遠鏡的使用方法。

『肆』 蝸牛有沒有大腦

蝸牛那個【腦神經節】算是【大腦】嗎?
什麼叫做【大腦】?——【大腦】又稱端腦,脊椎動物腦的高級的主要部分,由左右兩半球組成及連接兩個半球的中間部分,即第三腦室前端的終板。
【大腦】這么復雜的構造是一個小小的【腦神經節】能取代的嗎?
【腦神經節】只能控制生存的基本要素——吃喝拉撒

我說的話或許是太沖了點,但是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明白【大腦】和【腦神經節】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

『伍』 蝸牛的記憶力多久

池塘蝸牛不具備更復雜生物的記憶能力,但他們能夠記起經歷,並從中學習。

實驗中,Sorg和同事將水生蝸牛放入水箱中,一些水箱中添加有甲基苯丙胺,一些則只是普通的水。作為水生生物,蝸牛主要通過皮膚呼吸,但當缺氧時,其通常會將呼吸管伸出水面。

『陸』 蝸牛靠什麼呼吸

蝸牛通過虹吸管進行呼吸。

蝸牛的肺實際上是一個位於殼內套膜里的高度血管化的腔。它通過條有開口的管子與外界相連。這條管子被稱作虹吸管,位置接近蝸牛的前部。套膜內的肌肉通過虹吸管吸進和排出空氣。

外套膜常在足部或內臟團間,形成1個與外界相通的空腔,稱為「外套膜腔」。蝸牛的呼吸器官就藏於外套膜腔內,有時透過蝸牛的殼,隱約可以見到殼底下密布的肺血管網,大多位於前側,靠近頭部的方向,這正是外套膜腔的位置。

外套膜腔會在殼口處形成1個開口,稱為「呼吸孔」,這是氣體進出的地方。仔細觀察,呼吸孔常會一開一關,就像是蝸牛呼吸用的「鼻子」;而當蝸牛縮進殼內時,還是會將呼吸孔的開口留於殼口處以便呼吸。

(6)通過機械裝置共享的蝸牛腦中的擴展閱讀:

蝸牛也會緊張——並且這種壓力狀態對其健康也有負面影響。科學家已經發現,多種壓力會造成黏滑的腹足類動物的記憶損傷。

一支科學團隊把塘螺放入裝滿水的燒杯中,給塘螺造成不同的壓力感:有的燒杯過度擁擠,有的燒杯裝的是低鈣水,還有的燒杯既擁擠且盛的是低鈣水;而燒杯的變化對於氧氣含量無關緊要。

之後,該團隊把蝸牛放入一個寬敞的燒杯中(含有正常鈣濃度的水),訓練蝸牛不要為了呼吸空氣而向上爬——這對於塘螺來說沒什麼大不了,它們能通過自己的皮膚在水下獲得氧氣。

每當塘螺將它位於保護殼下的呼吸孔伸出水面呼吸時,研究者便會溫柔地戳它一下。蝸牛要接受一個測試:它們能否只在水下攝入氧氣?研究人員將結果在線報告於11月6日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

蝸牛在單個壓力源的環境下受訓後,可以記住訓練內容數分鍾甚至數小時。被置於多個壓力源環境中的蝸牛無法形成跟訓練內容有關的記憶,盡管在訓練中,它們也會浮出水面呼吸。

因為蝸牛大腦感受壓力的方式類似於哺乳動物的大腦,這一發現也有可能應用於人類的思維模式——當人被關閉在擁擠的會議室中且又餓又累時,會努力獲取一些重要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重壓讓蝸牛健忘

『柒』 愛迪生發明了什麼

1)同步發報機
早期的電報機,一次只能傳遞一個訊息,而且不能同時交換信號,由於愛迪生本身是電報技師,便著手改良傳統發報機,製造出二重發報機,1874年又研發出四重發報機,也就是同步發報機。在無線電還沒有發展的當時,同步發報機是一項重大的突破。
(2)改良電話機
我們都知道,現代電話是由貝爾所發明的,事實上,電話能夠清晰的接收與發話,要歸功於愛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突破傳統的窠臼,製造出碳粉送話器,一舉提高了電話的靈敏度,音量,接收距離,否則,我們現在打電話時還是會常常:喂!喂!聽不到啊,聽不清楚啦。
(3)留聲機
1877年12月的一個夜裡,夢羅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微微顫抖著,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他們聽到了,留聲機第一次留下了聲音,這項偉大的發明,不用多作介紹,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應用面有多廣。法國政府,還因此授與愛迪生爵士的頭銜呢!後來,愛迪生又多次改良留聲機,直到將滾筒式改成膠木唱盤式為止,這中間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歷經幾十年的不斷改進喔!
(4)電燈——光明的使者
19世紀初,人們開始使用煤氣燈(瓦斯燈),但是煤氣靠管道供給,一但漏氣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們對於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實上,愛迪生為自己訂定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除了改良照明之外,還要創造一套供電的系統。
於是他和夢羅園的夥伴們,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5個鍾頭。後來他更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製造的方法,終於推出可以點燃1200小時的竹絲燈泡。
19世紀80年代中期,愛迪生的電燈事業獲得了成功,這一成功比以往任何成就給他帶來的聲譽都大。在80年代中期以前,他很少有失誤,中期以後,盡管他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失敗也是屢見不鮮的。愛迪生最不值得稱贊的行為之一就是他批評交流電,說它有副作用,可能造成死亡與損傷,但他未加具體說明。所以有人說,「像他這樣一個自己搞出了許多發明創造的人竟然對別人的新發明大加攻擊,這是很矛盾的事。」他反對使用交流電而贊成直流電,因而在一場激烈而固執的論戰中敗北。在這方面,反映出了愛迪生成為名人之後漸漸滋生的頑固守舊的缺點。
(5)復印機
起初,愛迪生發明的石蠟紙,只是普遍運用於食品,糖果的包裝材料上,後來他嘗試在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形成一張石蠟刻字紙版,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刻字的石蠟紙上滾一滾,奇妙的事發生了,白紙上出現清楚的字跡。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1876年,愛迪生開始量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團體都採用這種蠟紙油印機。由於愛迪生復印機大受歡迎,風行全球,使得愛迪生深切體驗到,應該發明人們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東西。

1868年10月11日發明「投票計數器」,獲得生平第一項專利權。
1869年10月與友人合設「波普——愛迪生公司」。
1870年發明普用印刷機,出讓專利權,獲4萬美元。在紐約克自設製造廠。
1872—1876年發明電動畫機電報,自動復記電報法,二重、四重電報法,製造蠟

紙炭質電阻器等。
1875年發明聲波分析諧振器。
1876年在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建立了一個實驗室——第一個工業研究實驗室。它

是現代的「研究小組」這一概念的創始。發明碳精棒送話器。申請電報自動記錄

機專利。
1877年在門羅公園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並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獲得

三項專利:穿孔筆、氣動鐵筆和普通鐵筆。 8月20日發明了被證實為愛迪生心愛

的一個項目——留聲機。
1878年愛迪生宣稱要解決電照明的問題。英國皇家學會舉辦留聲機展覽。改良留

聲機,設計微音器,擴音器,空中揚聲器,聲音發動機,調音發動機,微熱計,

驗味計等。2月19日獲留聲機專利。7月與賓夕法尼亞大學派克教授赴懷俄明觀察

日全蝕,並用他發明的氣溫計測量太陽周圍全體的溫度。8月返回門羅公園,重新

投入科研實驗當中。英國批准愛迪生「錄放機」專利申請。9月訪問康涅狄克州的

威廉·華萊士。開始進行發明電燈的研究。10月5日提出等一份關於鉑絲「電燈」

的專利申請。
1879—1880年經數千次的挫折發明高阻力白熾燈。改良發電機。設計電流新分布

法,電路的調准和計演算法。發明電燈座和開關。發明磁力析礦法。
1879年8月30日愛迪生和貝爾在薩拉托加溪市的市政廳各自演示了電話裝置,結果

愛迪生的電話比貝爾的清晰。10月21日發明高阻力白熾燈,它連續點燃了40個小

時。11月1日申請碳絲燈專利。12月21日《紐約快報》報道了愛迪生的白熾電燈。

12月25日對來自紐約市的3000名參觀者在門羅公園作公開電燈表演。
1880年研究直升機。獲得電燈發明專利權。製成磁力篩礦器。1月28日提出「電力

輸配系統」專利書。2月18日《斯克立柏月刊》發表了《愛迪生的電燈》一文,正

式發表了電燈的發明。5月第一艘由電燈照明的「哥倫比亞號」輪船試航成功。
12月成立紐約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
1881紐約第五大街總部設立。成立一個白熾燈廠於紐約克。設立發電機,地下電

線,電燈零件的製造廠。在門羅公園試驗電車。
1882發明電流三線分布制。申請專利141項。9月4日成立第一所中央廠。 12月底

美國各地建立了150多個小電站。
1885年5月23日提出無線電報專利。
1887—1890年改良圓筒式留聲機,取得關於留聲機的專利權80餘份。經營留聲機

,唱片,授語機等製造和發售事業。
1888年發明唱筒型留聲機。
1889年參加巴黎百年博覽會。發明電氣鐵道多種。完成活動電影機。
1890—1899年設計大型碎石機,研磨機。在奧格登礦地親自指揮用新方法大規模

開發鐵礦。
1891年發明「愛迪生選礦機」,開始自行經營采礦事業。獲得「活動電影放映機

」專利。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動電影視鏡在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的愛迪生實驗室

向公眾展示。
1893年愛迪生實驗室的庭院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電影「攝影棚」。
1894年4月14日在紐約開辟第一家活動電影放映機影院。
1896年年4月23日第一次在紐約的科斯特—拜厄爾的音樂堂使用「維太放映機」放

映影片,受到公眾熱烈歡迎。
1902年使用新型蓄電池作車輛動力的試驗,行程為5000英里,每充一次電,可走

100英里,獲得成功。
1903年愛迪生的公司攝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車搶劫》。
1909年費時十年,蓄電池的研究,終於成功。製成傳真電報。獲得原料機、加細

碾機、長窯設計專利。
1910—1914年完成圓盤式留聲機,不損唱片和金鋼石唱片。完成有聲電影機。
1910年發明「圓盤唱片」。
1912年發明「有聲電影」。研製成傳語留聲機。

『捌』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故事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故事:

萊特兄弟從小就對機械有著天生的愛好,從小就喜歡拆拆弄弄。他 們尤其對一些舊時鍾、磅秤最感興趣。不過威爾伯比奧維爾長4歲,威 爾伯常常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男孩子們交往。奧維爾也有自己的好友。在家裡,兩兄弟自然玩在一塊了。

1878 年 6 月,他們全家從俄亥俄州的代頓市搬到了依阿華州的錫德臘皮茲市,住在該市的亞當街。聖誕節萊特兄弟的爸爸給他們帶回了一個"蝴蝶「玩具,爸爸告訴他們,這是飛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飛去。「鳥才能飛呢!它怎麼也會飛!」威爾伯有點懷疑,爸爸當場做了表演。

只見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鬆手,它就發出嗚嗚的聲音,向空中高高地飛去。兄弟這才相信,除了鳥、蝴蝶之外,人工製造的東西,也可以飛上天。於是,弟兄倆便把它拆開了,想從中探索一下,它為何能飛上天去。

從這以後,在他們的幼小心靈里,就萌發了將來一定製造出一種能飛上高高藍天的東西。這個願望一直影響著他們。為了改善家庭設施和環境,威爾伯和奧維爾一次又一次地努力著。兄弟倆先埋頭畫好圖樣,又四處尋找修繕房屋的材料,並承擔所有房子加工的車床活。他們不僅很快修建起一個舒適的前廊,並用花卉點綴走 廊的兩側,而且還重新裝修室內,改變房間的布置。

1884年他們全家從印第安納州的里士滿搬到了俄亥俄州。萊特兄弟都受到了良好教育,但都沒有得到文憑。奧維爾大學第三年(1889)就退學了,在哥哥的幫助下干起了印刷生意。維爾伯任編輯而奧維爾則是一部周刊West Side News(幾個月後成了Evening Item晚報)的出版商。

1890年初,他們研究報紙雜志的文章以及德國Otto Lilienthal的飛行器概念圖。他們對飛行的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日俱增。「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幸運地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里。在家裡, 大人們總是熱情鼓勵孩子們去追求知識,去調查研究一切奇特的現象。 換了另一個家庭環境,我們的好奇心也許早在它結出果實以前就被扼殺 了。」萊特兄弟高中畢業後辦起了「代頓周報」。聰明的他們把報紙辦得紅紅火火,但他們朝思暮想的還是機械。

1894年,他們把報紙典當給一家通訊社,開起了萊特自行車修理店(後成為萊特自行車公司)。從此他們開始從事自己夢想的事業。

1896年5月,他們關注了史密斯索尼安學院的Samuel Langley的蒸汽飛機模型的試飛、芝加哥工程師和致力於飛行研究的權威Octave Chanute在密歇根沙丘和湖邊幾部飛機模型的試飛。

1899年5月,威爾伯給史密斯索尼安學院寫了封信請求得到航空方面的信息和書籍。基於Sir George CAyley, Chanute,Lilienthal, Leonardo da Vinci以及Langley的草圖和靈感,萊特兄弟開始了他們的機械航空試驗。萊特兄弟完成了所有理論研究就開始動手實踐,他們的自行車店員Charlie Taylor成為了小組的重要一員,三人共同合作建造了第一架飛機引擎。

萊特兄弟不僅努力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十分注意直接向活生生的飛行物——鳥類學習。他們常常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一連幾個小時仔細觀察鷹在空中的飛行,研究和思索它們起飛、升降和盤旋的機理。當年他們提出的許多新穎想法,都在以後的航空工業中得到了應用。

在吸取前人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萊特兄弟開始了飛行器的研製。在無法得到別人資助的情況下,他們用自行車生意賺來的錢進行飛機的研製。兄弟倆的配合是完美無缺的。哥哥威爾伯勤勤懇懇,扎扎實實,擁有工程師的細致和謹慎;弟弟奧維爾則富有藝術家的想像力,敢於不斷創新。

兩顆智慧的大腦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正如威爾伯所說:「奧維爾和我一起生活,共同工作,而且簡直是共同思維,就和一個人一樣。兩兄弟認為飛機能不能順利飛行,關鍵就在於如何設計和控制它在飛行過程中各種受力間的平衡。

維爾伯·萊特用一張水平放置的紙演示了這個問題:如果讓它自由落下,在理想的平靜空氣當中,我們可以想像它一定是平穩落下,但理想條件是很罕見的,任何一點氣流都會使得紙張翻轉和飄盪。對於飛機來說,完全理想的空氣條件下,要實現上天並不難,但是天空中總是存在風,這就使得實現飛機飛行的關鍵,在於如何調節飛機前後左右各個方向的受力平衡,特別是飛機的重心和升力受力點之間的關系。

最初兄弟倆努力製造全尺寸的滑翔機,接連四個夏天,他們前往北卡羅來納州旅行,目的地是個與世隔離的岬角。氣象部門向他們建議,岬角風力大,是有利的練習場。之後不久,他們製作了第一架無人駕駛雙翼滑翔機,把它象風箏一樣放上了天。他們又在飛機的前面安裝了升降舵,也就是一種擺動舵,可以用來操縱橫軸。

萊特兄弟在公眾面前的形象始終是一體的,他們共享發明成果和榮譽。細心的傳記作者James Tobin發現威爾伯1899-1900年寫的「我的」機器和「我的」計劃之後全部由第一人稱單數改成了復數的「我們」和「我們的」,他說「很難想像奧維爾這么聰明出眾的人是以何種力量成功的,從俄亥俄州一個小店到和資本家、總統們商議,奧維爾做到了,他從始至終都是位領導者。」

1900年10月的一個傍晚,威爾伯·萊特趴在易碎的滑翔機骨架上,迎著海風飄了起來,他成功了。雖然這只是幾秒鍾的飛行,只有1米多高,但萊特兄弟的成就超過了試圖靠移動身體重量操縱飛行的李林達爾。第二年,兄弟倆在上次製作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又製成了一架滑翔機。這年秋天,他們又來到基蒂霍克海邊,一試驗,飛行高度一下子達到180米之高。

1900—1903年,他們製造了3架滑翔機並進行了1000多次滑翔飛行,還自製了200多個不同的機翼進行了上千次風洞實驗,修正了李林達爾的一些錯誤的飛行數據,設計出了較大升力的機翼截面形狀。在此期間,他們的滑翔機多次滑翔距離超過1000米。在當時看來,這可是不小的成就。

經過不斷鑽研,不斷改進,萊特兄弟不僅迅速掌握了當時的飛行器製造技術,而且在許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從1903年夏季開始,萊特兄弟著手製造這架著名的「飛行者一號」雙翼機。動力飛行首先需要一台發動機,但當時市面上根本沒有飛機的發動機出售,也沒有一家公司願意冒險製造航空發動機。

1903年12月17日。這天清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基蒂霍克還在沉睡,天氣寒冷,刮著大風,空曠的沙灘上靜靜地停放著一個帶著巨大雙翼的怪傢伙,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空曠的場地上冷冷清清,到現場觀看的只有5個人。10時35分,一切准備就緒。為了能夠率先登機試飛,兄弟倆決定以擲硬幣的方式確定誰先登機,結果弟弟奧維爾贏了。

奧維爾爬上「飛行者一號」的下機翼,俯卧於操縱桿後面的位置上,手中緊緊握著木製操縱桿,威爾伯則開動發動機並推動它滑行。飛機在發動機的作用下先是劇烈震動,幾秒鍾後便在自身動力的推動下從「斬魔丘」上緩緩滑下,在飛機達到一定速度後,威爾伯松開手,飛機象小鳥一樣離地飛上了天空。雖然「飛行者一號」飛得很不平穩,甚至有點跌跌撞撞,但是它畢竟在空中飛行了12秒共36.5米,才落在沙灘上。接著,他們又輪換著進行了3次飛行。

在當天的最後一次飛行中,威爾伯在30千米的風速下,用59秒飛了260米。人們夢寐以求的載人空中持續動力飛行終於成功了!不幸的是,幾分鍾後,一陣突然刮來的狂風把「飛行者」1號掀翻了,飛機嚴重損壞,但它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人類動力航空史就此拉開了帷幕。


(8)通過機械裝置共享的蝸牛腦中的擴展閱讀

「飛行者一號」是一架雙翼飛機,它的兩個推進螺旋槳分別安裝在飛行員位置的兩側,由單台發動機鏈式傳動。操縱系統採用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後的鴨式布局,這也正是萊特兄弟對航空事業的最偉大的貢獻所在。李林達爾必須移動自己的身體,靠改變重心來操縱飛行器飛行,而「飛行者一號」的飛行員則通過機械裝置使整個翼尖捲曲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飛機的爬升和俯沖依靠安裝在飛機前部的一對雙翼升降舵;一對方向舵與機翼捲曲機構互相連接在一起,安裝在駕駛員身後。現代飛機轉彎和做機動動作的主要部件都可以從這第一架飛機上找到,盡管它是那麼原始。

閱讀全文

與通過機械裝置共享的蝸牛腦中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熱閥門什麼價格 瀏覽:104
停車後儀表台前方閃光是什麼 瀏覽:982
制紙機械多少錢一台 瀏覽:777
雙列圓柱滾子軸承怎麼拆 瀏覽:146
微機保護裝置采樣保持插件的作用 瀏覽:356
儀表盤皮損壞如何修復 瀏覽:511
消防水池閥門在什麼位置 瀏覽:528
排氣閥門氣泵 瀏覽:573
液壓管道上的閥門屬於閥門還是材料 瀏覽:822
連接火車車廂的軸承是什麼 瀏覽:628
玻璃切機械價格是多少 瀏覽:566
下列裝置常用於實驗製取氣體 瀏覽:775
遼寧大型機電設備哪裡有 瀏覽:339
上古卷軸機械裝置 瀏覽:343
需要計量證的儀器有哪些 瀏覽:360
放大車駕駛室裡面的工具箱 瀏覽:26
傳動裝置的零件組成 瀏覽:318
最新佛愛我羊工具箱 瀏覽:854
08年款指南者如何調儀表盤中文 瀏覽:53
機械旋轉安全防護裝置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