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主傳動系統的換向裝置有什麼要求
數控機床對主傳動系統的基本要求:
⑴ 為了達到最佳切削效果,一般都應在最佳切削條件下工作,因此,主軸一般都要求能自動實現無級變速。
⑵ 要求機床主軸系統必須具有足夠高的轉速和足夠大的功率,以適應高速、高效的加工需要。
⑶ 為了降低雜訊、減輕發熱、減少振動,主傳動系統應簡化結構,減少傳動件。
⑷ 在加工中心上,還必須具有安裝刀具和刀具交換所需的自動夾緊裝置,以及主軸定向准停裝置,以保證刀具和主軸、刀庫、機械手的正確嚙合。
⑸ 為了擴大機床功能,實現對 C 軸位置(主軸回轉角度)的控制,主軸還需要安裝位置檢測裝置,以便實現對主軸位置的控制。
2. 回轉窯傳動裝置的特點有哪些
傳動裝置是回轉窯的主要組成部分。為保證窯的長期安全運轉,除了要求筒體直而圓和支承裝置堅固可靠外,傳動平穩可靠也是一個重要條件。三者之間密切相關,相輔相成。如果筒體不直不圓,會使傳動功率增加。同樣,如果傳動不平穩,使筒體產生振動,易造成耐火磚脫落,直接影響筒體的直而圓和支承裝置的堅固性。
回轉窯傳動裝置有如下特點
1、傳動比大
水泥回轉窯的轉速很慢,其主傳動裝置的傳動比約為500~700。由於回轉窯轉速很低,因而在低速齒輪上產生很大的圓周力。在大速比、大扭矩的條件下,設計出既筒單又先進的減速裝置,這是傳動裝置的主要問題。
2、要求平滑無級調速有足夠的調節范圍
根據水泥工藝的要求,物料在窯中完成物理化學反應所需要的時間,是隨著原料、燃料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所以要求回轉窯的轉速應能作相應的改變。因而,要求窯速能無級調速。根據生產經驗,調速范圍為1:3~1:4。
傳動要求平穩,運轉時筒體不能有振動。因而,要求機械零件有一定的加工精度;要求電機具有平滑的調速特性,以達到平穩地改變窯速的目的。
3、起動力矩大
因回轉窯常在滿載條件下起動,此時托輪軸與軸瓦間的摩擦阻力矩是很大的。而且還要克服窯體和物料的慣性。只有當窯轉動後,在托輪軸承內形成了油膜,摩擦力矩才能下降到正常負荷值。因此,一般要求電機起動力矩為正常工作力矩的2.5倍左右。
3. 控制系統的傳動裝置通常是標准件嗎
通常是標准件。
傳動裝置把動力裝置的動力傳遞給工作機構等的中間設備。傳動系統的基本功用是將發動機發出的動力傳給汽車的驅動車輪,產生驅動力,使汽車能在一定速度上行駛。
傳動系統的組成和布置形式是隨發動機的類型、安裝位置,以及汽車用途的不同而變化的。例如,越野車多採用四輪驅動,則在它的傳動系中就增加了分動器等總成。而對於前置前驅的車輛,它的傳動系中就沒有傳動軸等裝置。
4. 如果握桿渦輪傳動裝置技術要求不符合要求對傳動有哪些影響
如果握桿渦輪傳動裝置技術要求不符合要求,會造成傳遞運動不平穩;造成齒輪在傳遞動力時因載荷分布不勻而使接觸應力過大,引起齒面過早磨損。
齒輪本身(蝸輪蝸桿)的製造精度,對整個機器的工作性能、承載能力及使用壽命都有很大的影響。根據其使用條件,齒輪傳動應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傳遞運動准確性。要求齒輪較准確地傳遞運動,傳動比恆定。即要求齒輪在一轉中的轉角誤差不超過一定范圍。
2、傳遞運動平穩性。要求齒輪傳遞運動平穩,以減小沖擊、振動和雜訊。即要求限制齒輪轉動時瞬時速比的變化。
3、載荷分布均勻性。要求齒輪工作時,齒面接觸要均勻,以使齒輪在傳遞動力時不致因載荷分布不勻而使接觸應力過大,引起齒面過早磨損。接觸精度除了包括齒面接觸均勻性以外,還包括接觸面積和接觸位置。
4、傳動側隙的合理性。要求齒輪工作時,非工作齒面間留有一定的間隙,以貯存潤滑油,補償因溫度、彈性變形所引起的尺寸變化和加工、裝配時的一些誤差。
5. 內燃機車的傳動裝置
為使柴油機的功率傳到動軸上能符合機車牽引要求而在兩者之間設置的媒介裝置。柴油機扭矩—轉速特性和機車牽引力—速度特性完全不同,不能用柴油機來直接驅動機車動輪:柴油機有一個最低轉速,低於這個轉速就不能工作,柴油機因此無法啟動機車;柴油機功率基本上與轉速成正比,只有在最高轉速下才能達到最大功率值,而機車運行的速度經常變化,使柴油機功率得不到充分利用;柴油機不能逆轉,機車也就無法換向。所以,內燃機車必須加裝傳動裝置來滿足機車牽引要求。
常用的傳動方式有機械傳動、液力傳動和電力傳動。
液力傳動箱、車軸齒輪箱、萬向軸等組成。液力變扭器(又稱變矩器)是液力傳動機車最重要的傳動元件,由泵輪、渦輪、導向輪組成。泵輪和柴油機曲軸相連,泵輪葉片帶動工作液體使其獲得能量,並在渦輪葉片流道內流動中將能量傳給渦輪葉片,由渦輪軸輸出機械能做功,通過萬向軸、車軸齒輪箱將柴油機功率傳給機車動輪;工作液體從渦輪葉片流出後,經導向輪葉片的引導,又重新返回泵輪。液力傳動機車(圖2)操縱簡單、可靠,特別適用於多風沙和多雨的地帶。
電力傳動分為三種:(a)直流電力傳動裝置。牽引發電機和電動機均為直流電機,發動機帶動直流牽引發電機,將直流電直接供各牽引直流電動機驅動機車動輪。(b)交—直流電力傳動裝置。發動機帶動三相交流同步發電機,發出的三相交流電經過大功率半導體整流裝置變為直流電,供給直流牽引電動機驅動機車動輪。(c)變—直—交流電力傳動裝置。發動機帶動三相同步交流牽引發電機,發出的交流電通過整流器到達直流中間迴路,中間迴路中恆定的直流電壓通過逆變器調節其振幅和頻率,再將直流電逆變成三相變頻調壓交流電壓,並供給三相非同步牽引電動機驅動機車動輪。電力傳動機車的應用最為廣泛。
6. 簡述機械傳動裝置的性能要求
從基本結構來看,抄伺服系統主要有三襲部分組成:控制器、功率驅動裝置、反饋裝置和電動機。控制器按照數控系統的給定值和通過反饋裝置檢測的實質運行值的差,調節控制量:功率驅動裝置作為系統的主迴路,一方面按控制量的大小將電網中的電能作用到電動機上,調節電動機轉矩的大小,另一方面按電動機的亞球吧恆壓恆頻的電網供電轉矩的大小,另一方面按電動機的要求把恆壓恆頻的電網供電轉換為電動機所需的交流電火直流電;電動機則按供電大小拖動機械雲裝。
7. 傳動裝置有哪些安全防護措施
機床上常見的傳動機構有齒輪嚙合機構、皮帶傳動機構、聯軸器等。在齒輪傳動機構中,兩輪開始嚙合的地方最危險。在皮帶傳動機構,皮帶開始進入皮帶輪的部位最危險。
聯軸器上裸露的突出部分有可能鉤住工人衣服等,給工人造成傷害。為了保護機構設備的安全運行和操作人員的安全和健康,所採取的安全技術措施一般可分為直接、間接和指導性三類。
直接安全技術措施是在設計機器時,考慮消除機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間接安全技術措施是在機械設備上採用和安裝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克服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不安全因素;指導性安全措施是制定機器安裝、使用、維修的安全規程及設置標志,以提示或指導操作程序,從而保證作業安全。
傳動裝置的安全防護措施:
1、齒輪傳動的安全防護
齒輪傳動裝置必須裝置全封閉型的防護裝置。齒輪傳動機構沒有防護罩不得使用。防護裝置的材料可用鋼板或鑄造箱體,必須堅固牢靠,保證在機器運行過程中不發生振動。同時應便於開啟,便用機器的維護保養,即要求能方便地打開和關閉。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防護罩內壁應塗成紅色,最好裝電氣聯鎖,使防護罩在開啟的情況下機器停止運轉。另外,上海鋌和建議大家機械設備防護罩殼體本身不應有尖角和銳利部分。
2、皮帶傳動的安全防護
由於皮帶摩擦後易產生靜電放電現象,故不適用於容易發生燃燒或爆炸的場所。皮帶傳動機構的危險部分是皮帶接頭處、皮帶進入皮帶輪的地方。皮帶傳動裝置的防護罩可採用金屬骨架的防護網,與皮帶的距離不應小於50mm,一般傳動機構離地面2m以下,應設防護罩。但在下列3種情況下,即使在2m以上也應加以防護:皮帶輪中心距之間的距離在3m以上;皮帶寬度在15cm以上;皮帶回轉速度在9m/min以上。皮帶的接頭必須牢固可靠。
3、聯軸器的安全防護
對聯軸器的安全要求是沒有突出的部分,即採用安全聯軸器。但這樣還沒有徹底排除隱患,根本的辦法是加防護罩,最常見的是防罩。軸上的鍵及固定螺釘必須加以防護,螺釘一般應採用沉頭螺釘。
8. 齒輪傳動的使用要求有哪些
在機器和儀器的生產和加工過程中,齒輪傳動的應用極為普遍。且其工作性能與其齒輪傳動的精度密切相關。因此,對齒輪傳動提出了多方面的使用要求,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1) 運動精度
運動精度是指傳遞運動的准確性。保證齒輪傳遞運動的理論速比要恆定。為了保證齒輪傳動的運動精度,應限制齒輪一轉中最大轉角誤差△i∑。
2)工作平穩性精度
工作平穩性精度要求齒輪運轉平穩,沒有沖擊、振動和雜訊。要限制一齒距角范圍內轉角誤差的最大值i R。
3) 接觸精度
接觸精度要求齒輪在接觸過程中,載荷分布要均勻,接觸良好,以免引起應力集中。對重載傳動的齒輪,例如起重機、運輸機中的齒輪,載荷分布要求均勻。
4) 齒側間隙
在齒輪傳動過程中,非接觸面一定要有合理的間隙。一方面為了貯存潤滑油,一方面為了補償齒輪的製造和變形誤差,間隙過小,甚至會造成齒輪安裝上的困難。但側隙也不宜過大,對於經常需要正反轉的傳動齒輪副,側隙過大會引起換向沖擊,產生空程。
在上述4項要求,對於不同用途、不同工作條件的齒輪其側重點也應有所不同。如:對於分度機構,儀器儀表中讀數機構的齒輪,齒輪一轉中的轉角誤差不超過1′~2′,甚至是幾秒,此時,傳遞運動准確性是主要的;對於高速、大功率傳動裝置中用的齒輪,如汽輪機減速器上的齒輪,圓周速度高,傳遞功率大,其運動精度、工作平穩性精度及接觸精度要求都很高,特別是瞬時傳動比的變化要求小,以減少振動和雜訊;對於軋鋼機、起重機、運輸機、透平機等低速重載機械,傳遞動力大,但圓周速度不高,故齒輪接觸精度要求較高,齒側間隙也應足夠大,而對其運動精度則要求不高。
根據齒輪的誤差特性,每一個公差組又劃分為幾個誤差檢驗組。在驗收齒輪時,從每一個公差組中選取一個檢驗組即可。
有些是綜合指標,可全面反映誤差特性,有的卻只能反映它的部分特性,故有的可單獨檢驗,有的項目卻需組合檢驗
9. 數控機床對主傳動系統有哪些要求
加工中心的主傳動系統,是指將主軸電機的原動力通過該傳動系統變成可供切削加
工用的切削力矩和切削速度。加工中心的主傳動系統一般都設計成一個主軸箱,它主要
包括主軸電機、傳動裝置、三軸、主軸軸承、主軸定向裝置、拉刀裝置及清潔、潤滑和冷卻裝
置等。
10. 萬向節等速傳動的條件是什麼
萬向節等速傳動的條件是使用等速萬向節。
將軸間有夾角或相互位置有變化的兩轉軸連接起來,並使兩軸以相同的角速度傳遞動力,它可以克服普通十字軸式萬向節存在的不等速性問題,特別適合於轉向驅動橋的使用。
轉向驅動橋中,前輪既是驅動輪,又是轉向輪,轉向時偏轉角度很大,最大可達40°以上,這時就不能採用傳統的、偏轉角度很小的普通萬向節。
普通萬向節在偏轉角較大時,轉速和扭矩會有很大的波動,汽車發動機的動力很難平穩可靠地傳輸給車輪,同時也會造成汽車的振動、沖擊和雜訊。因此,必須採用偏轉角度大、動力傳輸平穩、角速度均勻的等速萬向節才能滿足要求。
(10)傳動裝置有什麼要求擴展閱讀
萬向節的結構和作用像人體四肢上的關節,它允許被連接的零件之間的夾角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為滿足動力傳遞、適應轉向和汽車運行時所產生的上下跳動所造成的角度變化,前驅動汽車的驅動橋,半軸與輪軸之間常用萬向節相連。
但由於受軸向尺寸的限制,要求偏角又比較大,單個的萬向節不能使輸出軸與軸入軸的瞬時角速度相等,容易造成振動,加劇部件的損壞,並產生很大的噪音,所以廣泛採用各式各樣的等速萬向節。
在前驅動汽車上,每個半軸用兩個等速萬向節,靠近變速驅動橋的萬向節是半軸內側萬向節,靠近車軸的是半軸外側萬向節。在後驅動汽車上,發動機、離合器與變速器作為一個整體安裝在車架上,而驅動橋通過彈性懸掛與車架連接,兩者之間有一個距離,需要進行連接。
汽車運行中路面不平產生跳動,負荷變化或者兩個總成安裝的位差等,都會使得變速器輸出軸與驅動橋主減速器輸入軸之間的夾角和距離發生變化。
因此在後驅動汽車的萬向節傳動形式都採用雙萬向節,就是傳動軸兩端各有一個萬向節,其作用是使傳動軸兩端的夾角相等,從而保證輸出軸與輸入軸的瞬時角速度始終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