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 CH3COOC2H5 +NaOH → CH3COONa +C2H5OH t = 0: c c 0 0。
t = t: c-x c-x x xt →∞: → → →c →c反應速率方程為積分得:只要測出反應進程中t時的x值,再將c代入上式,就可以算出反應速率常數k值。
用二級反應的方法測定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要保證強電解質濃度與電導為正比例關系需要NaOH的濃度足夠低,乙酸乙酯濃度如果低了,配製濃度的誤差會增大,如果採用准一級反應的方法可以改善實驗的結果。
相關內容:
二級反應的反應速度方程式為:dx/dt=k(a-x)(b-x),a與b分別為反應物開始時的濃度,x為生成物的濃度。二級反應的半衰期為1/(k*a) (只適用於只有一種反應物的二級反應。
兩種反應物的二級反應的半衰期公式比較復雜,除包含速率常數k外,還與反應物起始濃度有關),即開始時反應物濃度愈大,則完成濃度減半所需的時間愈短。
二級反應最為常見,如乙烯、丙烯、異丁烯的二聚反應,乙酸乙酯的水解,甲醛的熱分解等,都是二級反應。
⑵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思考題:氫氧化鈉和乙酸為什麼初始濃度要相等
可能是離子強度的關系吧……在稀溶液中,離子濃度可以近似表示離子活度;離子濃度越大,離子強度越大,離子的活度越小,該溶液與理想溶液的偏差就越大。
⑶ 求物理化學實驗《乙酸乙酯速率常數的測定》的實驗操作視頻,跪謝
你可以在愛課程或者是MOOC上找找別的學校的大學化學實驗這門課
我記得北京化工大學在愛課程上的大學化學實驗裡面有《乙酸乙酯速率常數的測定》的實驗操作視頻。【4-6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網頁鏈接
⑷ 電導法測定乙酸乙酯皂化反應的速率常數是什麼
電導法測定乙酸乙酯皂化反應的速率常數是常數。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 CH3COOC2H5 +NaOH → CH3COONa +C2H5OH t = 0: c c 0 0
t = t: c-x c-x x xt →∞: → → →c →c反應速率方程為積分得:只要測出反應進程中t時的x值,再將c代入上式,就可以算出反應速率常數k值。
本實驗的誤差主要有一下幾方面:
1、實驗過程中,恆溫槽的溫度不穩定,致使實驗的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
2、乙酸乙酯配置太久,部分揮發掉了,致使實驗出現較大的偏差。
3、經過多次讀數,誤差比較大。
4、系統本身存在的偶然誤差。
⑸ 乙酸乙酯皂化速率常數
乙酸乙酯的皂化反應是一個典型的二級反應:
CH3COOC2H5+OH-→CH3COO-+C2H5OH
設反應物乙酸乙酯與鹼的起始濃度相同,則反應速率方程為:
r
=
=kc2
積分後可得反應速率系數表達式:
(推導)
式中:為反應物的起始濃度;c為反應進行中任一時刻反應物的濃度。為求得某溫度下的k值,需知該溫度下反應過程中任一時刻t的濃度c。測定這一濃度的方法很多,本實驗採用電導法。
用電導法測定濃度的依據是:
(1)
溶液中乙酸乙酯和乙醇不具有明顯的導電性,它們的濃度變化不致影響電導的數值。同時反應過程中Na+的濃度始終不變,它對溶液的電導有固定的貢獻,而與電導的變化無關。因此參與導電且反應過程中濃度改變的離子只有OH-和CH3COO-。
(2)
由於OH-的導電能力比CH3COO-大得多,隨著反應的進行,OH-逐漸減少而CH3COO-逐漸增加,因此溶液的電導隨逐漸下降。
(3)
在稀溶液中,每種強電解質的電導與其濃度成正比,而且溶液的總電導等於溶液中各離子電導之和。
設反應體系在時間t=0,t=t
和t=∞時的電導可分別以G0、Gt
和G∞來表示。實質上G0是
NaOH溶液濃度為時的電導,Gt是
NaOH溶液濃度為c時的電導與CH3COONa溶液濃度為-
c時的電導之和,而G∞則是產物CH3COONa溶液濃度為
時的電導。即:
G0=K反c0
G∞=K產c0
Gt=K反c+K產(c0-
c)
式中K反,K產是與溫度,溶劑和電解質性質有關的比例系數。
處理上面三式,可得
G0-
Gt=(K反-
K產)(c0-
c)
Gt-
G∞=(K反-
K產)c
以上兩式相除,得
代入上面的反應速率系數表達式,得
k=
上式可改寫為如下形式:
Gt=
+
G∞
以Gt對作圖,可得一直線,直線的斜率為,由此可求得反應速率系數k,由截距可求得G∞。
二級反應的半衰期t1/2
為:
t1/2=
可見,二級反應的半衰期t1/2
與起始濃度成反比。由上式可知,此處t1/2
即是上述作圖所得直線之斜率。
若由實驗求得兩個不同溫度下的速率系數k,則可利用阿累尼烏斯(Arrhenius)公式:
ln=()
計算出反應的活化能Ea。
你恐怕要自己代入數值計算才可以得到
⑹ 關於電導法測定乙酸乙酯皂化反應的速率常數的實驗的問題
1.預先恆溫,可以減少混合時溫度的波動,減少試驗誤差,因為它們一混合,反應版就 進行,所以先恆溫,權再混合,可以減少誤差。
2.濃度相同可以比較好計算反應速率,因為最後反應物沒有剩餘。至於不同的濃度,你可以去看書本介紹的內容計算,我太久沒做試驗了。。。
3.二級反應,你可以設計相同溫度下,不同濃度的乙酸乙酯與不同濃度的氫氧化鈉反應,但是測量反應時間時候要改用其他的方法,如用滴定的方法測氫氧化鈉的濃度來表示。
⑺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實驗數據處理 t的單位用秒還是微秒 Kt-Ko是負數會怎樣
t的單位秒和毫秒都行,只不過最後k的單位不同罷了,是負數說明你的測定有問題,下面這幅圖是我的實驗數據和圖表,希望對你有幫助
⑻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是多少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是:
(8)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如果使用氫氧化鉀水解,得到的肥皂是軟的。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鈉可以減小脂肪酸鹽的溶解度從而分離出脂肪酸鹽,這一過程叫鹽析。高級脂肪酸鹽是肥皂的主要成分,經填充劑處理可得塊狀肥皂。
肥皂分子有一端由許多碳和氫所組成的長鏈,另一端則為親水性的原子團。使用肥皂時,油污被親油端吸附著,再由親水端牽入水中,達到洗凈效果。
乙醇的質量分數要高,如能用無水乙醇代替質量分數為95%的乙醇效果會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濃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質量達到乙醇質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為了能除去反應中生成的水,應使濃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制備乙酸乙酯時反應溫度不宜過高,在保持在60℃~70℃之間,溫度過高時會產生乙醚和亞硫酸或乙烯等雜質。液體加熱至沸騰後,應改用小火加熱。事先可在試管中加入幾片碎瓷片,以防止液體暴沸。
⑼ 急!!!求實驗裝置圖 !!!!乙酸乙酯的水解
有 視頻,看看吧http://dv.ouou.com/play/v_e42b6ecf1ec21.html
(1)實驗目的:讓學生掌握乙酸乙酯的水解
{2)實驗用品:試管、乙酸乙酯、蒸餾水、稀硫酸、30%NaOH溶液
(3)實驗步驟:
①取三支試管,分別向各試管中加入6滴乙酸乙酯,然後向第一支試管中加5.5mL蒸餾水;向第二支試
管里加0.5mL稀硫酸(1:5)和5mL蒸餾水;向第三支試管里加0.5mL30%氫氧化鈉溶液和5mL蒸餾水。振盪
均勻後,把三支試管都放人70℃~80℃的水浴里加熱,幾分鍾後聞三支試管內液體的氣味。
②現象:第一支試管里乙酸乙酯的氣味沒有多大變化;第二支試管里還剩一點乙酸乙酯的氣味;第三
支試管里乙酸乙酯的氣味就全部消失了。
(4)實驗注意問題:
①為了使實驗有說服力,應取相同體積的酯和其它溶液。
②加入酯的量要少,否則短時間內水解不徹底。
③應用70℃—80℃的水浴加熱,溫度低反應速度太慢,溫度高則使酯揮發;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
因不易控制溫度。
(5)幾點說明:
①在有酸或鹼存在的條件下,酯類跟水發生水解反應,生成相應的酸或鹽和醇。
②若無酸或鹼存在的條件下,酯也能水解.只是水解速度很慢(如通常情況下,乙酸乙酯需16年才可達
到水解平衡)。
③因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且生成物有酸,所以當有鹼存在時,鹼跟水解生成的酸發生中和反應,使反
應進行到底,酯完全水解,所以氣味完全消失。油脂在鹼存在的情況下水解又叫皂化反應。
④酸只起催化作用,縮短達到平衡用的時間,酯不能完全水解,只能水解一部分,故氣味還剩一點,
不能完全消失。
⑽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有哪些方法
電導法和pH值法。
1、電導法測定乙酸乙酯皂化反應的速率常數的步驟:
①調節恆溫槽的溫度在26.00℃;
②在1-3號大試管中,依次倒入約20mL蒸餾水、35mL 1.985×10-2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25mL1.985×10-2mol/L乙酸乙酯溶液,塞緊試管口,並置於恆溫槽中恆溫。
③安裝調節好電導率儀;
④k0的測定:
從1號和2號試管中,分別准確移取10mL蒸餾水和10mL氫氧化鈉溶液注入4號試管中搖勻,至於恆溫槽中恆溫,插入電導池,測定其電導率k0;
⑤kt的測定:
從2號試管中准確移取10mL氫氧化鈉溶液注入5號試管中至於恆溫槽中恆溫,再從3號試管中准確移取10mL乙酸乙酯溶液也注入5號試管中,當注入5mL時啟動秒錶,用此時刻作為反應的起始時間,加完全部酯後,迅速充分搖勻,並插入電導池,從計時起2min時開始讀kt值,以後每隔2min讀一次,至30min時可停止測量。
⑥反應活化能的測定:
在35℃恆溫條件下,用上述步驟測定kt值。
2、pH法測定乙酸乙酯皂化反應的速率常數的步驟:
1).開啟恆溫水浴電源,將溫度調至35℃.
2).配製純乙酸乙酯溶液
配製0.0200mol/L乙酸乙酯溶液。先計算配製0.0200mol/L乙酸乙酯溶液100ml所需的分析乙酸乙酯(約0.1762g)量,根據乙酸乙酯溫度與密度的關系式: ρ=925.54-1.68×t-1.95×10-3 t² 式中:ρ、t的單位分別為kg·m-3 和℃,計算該溫度下對應的密度並換算成配准100ml 0.0200mol/L所需乙酸乙酯的體積,用0.5ml刻度移液管移取所需的體積,加到預先放好2/3去離子水的100ml容量瓶中,然後稀釋至刻度,加蓋搖勻備用。
3).測定35℃,起始濃度的pH值,C(NaOH)=10 pH-14 mol/L,移取20mlNaOH溶液,准確加入20ml水,放入pH計,穩定後讀數並記錄。
4).測定35℃,t時刻對應的pH值,Ct(NaOH)=10 pH-14 mol/L,移取20mlNaOH溶
液至測定管,准確加入20ml乙酸乙酯溶液至測定管另外一側,放入pH計,記錄不同時間t的pH值。每分鍾測定一次,測25分鍾。
5).重復上述操作,測定40℃時的pH值。
6).處理、計算反應速率常數k和表觀活化能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