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為了探究擺錘隊對懸線的拉力作用可以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探究

為了探究擺錘隊對懸線的拉力作用可以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探究

發布時間:2022-08-26 07:43:19

Ⅰ 探究擺的快慢於擺錘重量大小關系的實驗

1、快慢就是頻率,頻率等於周期的倒數,因此確定快慢只要確定周期即可,這是第一步,看懂題目本質在考察什麼。
2、保證擺的擺幅、擺線長度不變,改變擺重,擺幅不變可以以擺動的角度不變保證,擺線不變好做到,這樣測定擺的周期。
2、保證擺的重量和擺線長度不變,改變擺幅,測定周期。
3、保證擺重和擺副不變,改變擺線長度,再次測定周期。
最後結論是:
材料:不同重量的擺2個1一個100g,一個200g,不通長度的擺線2根,一個1m,一個0.5m,秒錶1個。
第一步:
擺幅取15°,擺線1m,分別懸掛100g和200g的擺,測定時間。
第二步:
擺取100g,擺線1m,擺幅度取15°和25度,分別測量周期
第三步:
擺重100g,擺渡15°,擺線長度取0.5m和1m再次測量周期
結論:
(1)擺重跟擺的快慢沒關系。
(2)擺角跟擺的快慢無關。
(3)擺長跟擺的快慢有關系,擺長越長,擺得越慢,擺長越短,擺得越快

Ⅱ 最美實驗之一——傅科擺

地球「動」、「靜」之謎

我們從中學地理課上學到,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轉動,自轉一周耗時約23小時56分。

穿越回巴黎

他是十九世紀法國傑出的實驗物理學家

這位物理學家早年執著於天文攝影技術的研究

在不斷嘗試之後設計了一個精妙絕倫的實驗演示

來證明地球的自轉

設備之簡單,設計之巧妙,現象之明顯,結論之直觀

被譽為物理學史上最美麗的實驗之一

假裝穿越中

再次穿越中

咱們來的正是時候,先賢祠的大廳里擠滿了穿著盛裝的人們,彷彿在參加一場宴會,還有很多人陸陸續續進場想要親眼見證物理學家先前宣傳欄里寫的「來看看地球自轉吧」。

傅科正在向大家介紹實驗的基本情況:選用了一個直徑為30 厘米、重28千克的擺錘, 擺線長67 米,懸掛在大廳屋頂的中央,並且可以在任何方向自由擺動,擺錘的下面放有直徑6 米的巨大沙盤。如果擺錘經過沙盤上方, 擺錘下面的指針就會在沙盤上面留下運動的軌跡。將擺錘高高地拉向一側,用繩子拴在牆上。當一切都平靜後,就放火燒斷拴擺錘的繩子。繩斷了,擺錘就會開始擺動。實驗馬上就要開始了,大家屏住呼吸,生怕自己呼出的氣流影響擺錘的穩定。

只見火苗燒斷了拴住擺錘的繩子,擺錘順勢開始做單擺運動。按照慣性定律,擺錘會在同一平面內運動,在沙盤上畫出唯一軌跡。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驚奇地發現擺錘的軌跡沿順時針方向發生了偏轉,擺錘每經過一個周期在沙盤上畫出的軌跡都會偏離原來的軌跡。經現場科學家測量,每經過一個周期的振盪(周期約為16.5 秒),兩個軌跡之間就會相差大約3 毫米,每小時偏轉11°20' ,約31 小時47 分擺錘回到原處。我們彷彿聽到有人在驚呼:「腳下的地球好像真的在轉動啊!」

科普時間到!

首先,我們來看本次實驗的精妙之處:

第一, 他利用了很長的擺線, 可以讓擺動的時間足夠長而便於觀察;

第二, 他使用了質量很大的擺球, 質量大可以增大慣性, 在擺動開始的時候具有足夠的機械能,並可以減少空氣阻力帶來的影響;

第三,普通懸掛擺的支架會帶動擺參與地球的自轉,為解決這一問題,傅科採取了一種簡單而巧妙的裝置----萬向節,擺線可以在任意方向運動, 這有利於保持擺動平面不變化。

為什麼傅科擺沿順時針改變擺動方向說明了地球在沿逆時針方向自轉呢?

這是由單擺的物理特性得出的結論。從單擺的物理特性出發,給擺一個恰當的起始作用力,它就會一直沿著某一方向,或者說某一平面運動。如果擺的擺角小於5 度的話,擺錘可以視為做一維運動的諧振子。把擺錘的運動看做一維諧振,傅科擺擺動起來以後並不改變擺動方向,然而我們站在地球上,看不到地球的轉動,卻看到傅科擺是在沿順時針方向轉動了一定的角度,不斷地改變它的擺動方向,這說明擺動平面和地球發生了相對轉動,這便證明了地球發生了自轉。簡單地說就是擺動平面沒有變,而是腳下的地球在轉動。從上往下看,地球在北半球沿逆時針自轉,在南半球沿順時針旋轉,因此擺的擺動方向在北半球是順時針的,在南半球是逆時針的。

答案是在赤道上觀察不到傅科擺的轉動。

擺錘在沙盤上的運動軌跡可近似地認為處在擺錘靜時在地球的投影點的切面上。在北極(南極)處,這個切面和地軸垂直,很容易便觀察到擺動平面和地球的相對轉動;但在赤道處,這個切面和地軸是平行的, 所以就無法再觀察到相對轉動了;在介於極地和赤道之間的地方, 擺錘的運動可以分解為沿地軸方向的和與之垂直的方向上的兩個分運動, 後者會產生相對地面的旋轉,這兩個分運動合成的結果是,從地面上的人看來,傅科擺以某種角速度緩慢的旋轉——介於在北極和赤道的角速度之間。這就是在各地利用傅科擺實驗觀察地球的自轉, 所觀察到的周期不同的緣故。如果在北極觀測到傅科擺旋轉一周的時間是A(A=24h),那麼在任意緯度γ上,傅科擺旋轉一周所需的時間是A/sinγ。

參考文獻

1. 王岩松, 王文全, 苗元華, 等. 地球真的在自轉啊——米歇爾·傅科擺實驗——「最美麗」的十大物理實驗之四[J]. 物理通報, 2003(7):42-45.

2.蘇詠梅, 王振宇. 傅科擺的原理和運行軌跡分析[J]. 價值工程, 2010, 29(31):148-150.

3. 袁俊平. 傅科擺是怎樣證明地球自轉的[J].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 2010(11):39-41.

4. 朱亞紅. 史上最美的物理實驗——傅科擺實驗[J]. 物理之友, 2015(4).

Ⅲ 在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了平衡摩擦力,實驗

A:小車在水平面運動時,由於受到
摩擦阻力
導致小車速度在變化.所以適當傾斜以平衡摩擦力.小車所能獲得動能完全來於橡皮筋做的功.故選項A正確;
B:實驗中每根橡皮筋做功均是一樣的,所以所用橡皮筋必須相同,且伸長的長度也相同.故選項B正確;
C:每次實驗時橡皮筋伸長的長度都要一致,則一根做功記為W,兩根則為2W,故選項C正確;
D:是通過改變橡皮筋的條數來改變拉力做功的數值,故選項D錯誤;
E:只要使用
打點計時器
的實驗,都是先接通電源後釋放紙帶,故選項E錯誤;
F、G:由於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而運動,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與使小車能獲得的最大速度有關,故選項F正確,選項G錯誤;
故選ABCF.

Ⅳ 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步驟如下,請完成各步驟中的填空:(1)小華


(1)小華將系於小紙板M兩邊中點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使紙板M在水平方版向上受到權兩個力F1、F2的作用,在兩個盤子里裝有質量相同的砝碼時,這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紙板處於平衡狀態.當右邊盤子里砝碼的質量大於左邊盤子里砝碼的質量時,紙板將會向右加速運動;
(2)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小卡片兩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條直線上,紙片就會轉動,說明了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不能平衡;
(4)小華實驗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懸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響;
小明實驗用的小車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車和桌面之間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實驗要受到摩擦力影響,所以選擇A.
故答案為:
(1)相等;相反;能;向右加速運動;
(2)轉動;在同一直線上;
(3)A.

Ⅳ 某實驗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物體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1)在研究物體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

(1)該實驗採用了「控制變數法」,即在研究加速度、質量、力專這三個物理量中任意兩個之間屬的關系時,要保持另一個不變,因此在研究物體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保持不變的物理量是小車的質量,故A正確,B錯誤.
故選A.
(2)為了使繩子的拉力等於小車的合外力,在進行實驗之前要進行平衡摩擦力,具體做法是:適當墊高長木板不帶定滑輪的一端,輕推未掛沙桶的小車,恰使拖有紙帶的小車勻速下滑.
故A錯誤,B正確.
故選B.
(3)設繩子上拉力為F,對小車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Ma ①
對砂桶和砂有:mg-F=ma ②
由①②解得: F=
mgM
m+M
=
mg
1+
m
M

由此可知當M>>m時,砂和砂桶的重力等於繩子的拉力.
故答案為:遠大於.

Ⅵ 某同學在實驗室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動能定理的問題.(1)為了盡可能減少摩擦力的影響,需要如何調整

(1)為了盡可能減少摩擦力的影響,應先平衡摩擦力,把不帶定滑輪的那一端回適當墊高;
(2)砂答桶質量遠小於小車質量的條件下,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近似等於沙和沙桶的總重力;
(3)小車從靜止開始前進距離為h,獲得的末速度為v,則動能的變化量△Ek=

1
2
Mv2,合外力做功W=mgh,
則該實驗應近似滿足的關系式為mgh=
1
2
Mv2.
故答案為:把不帶定滑輪的那一端適當墊高;遠小於;mgh=
1
2
Mv2.

Ⅶ 探究擺的奧秘

(1)提出問題:擺鍾的擺擺動快慢與什麼因素有關;小軍、小強、小崗共提出了3個問題;
(2)在實驗中要用停表測量擺動用的時間;
(3)為了驗證小軍同學的猜想,應該控制線的長短相同;還應該控制小球(線)偏離的角度相同,用輕重不同的鋼球和鋁球進行實驗,研究小球擺動的快慢與小球輕重的關系;
(4)為了驗證小強同學的猜想,應該控制線的長短相同;還應該控制小球的輕重相同,讓小球(線)偏離的角度不同進行實驗,來實驗來研究小球擺動的快慢與小球偏離角度的關系.
(5)為了驗證小崗同學的猜想,應該控制擺錘的輕重和擺偏離的角度相同,用不同長度的細線懸掛小球進行實驗,來研究小球擺動快慢與擺的長短的關系.
故答案為:(1)擺鍾的擺擺動快慢與什麼因素有關;3;
(2)停表;
(3)相同;相同;不同;輕重;
(4)相同;相同;不同;偏離角度;
(5)擺錘的輕重;擺偏離的角度;不同;擺的長短.

Ⅷ 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過程中,一些同學作了以下猜想:①滑動摩擦力的

(1)實驗中應使木塊在彈簧測力計拉力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因為這樣摩擦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表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需控制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因此選擇的實驗器材有A、B、C、D、E;
(3)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需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壓力大小不同,因此利用圖甲和乙進行實驗探究即可;
(4)探究滑動摩擦力和速度大小的關系時,需保持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使物體在不同的速度下進行勻速直線運動;而該實驗步驟中沒有控制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二力平衡;(2)A、B、C、D、E;(3)甲;乙;(4)沒有控制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Ⅸ 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可以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為了補償打點計時器對小車的阻力

(1)為了使盤和盤中重物的總重G充當小車運動的合外力,要先平衡摩擦力,即移動木塊來調節木板的傾斜程度,使小車在不受牽引時,能拖著紙帶沿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
實驗中還要注意,為了減小誤差,與小車相連接的牽引細繩與斜面保持平行;
(2)在牽引繩的拉力作用下,小車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測出盤和盤中重物的總重為G,則小車勻加速運動時受到的拉力F≈G,
測出小車運動的位移x和發生這段位移的時間t,根據x=

1
2
at2得:a=
2x
t2
,據此可以計算出小車的加速度;
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平行;(2)G,
2x
t2

Ⅹ 初中物理化學實驗 步驟 急

物理實驗儀器復習

名 稱
用 途
使 用 要 點 及 原 理

刻度尺
測量物體長度
(1)使零刻度線對准被測物體的一端。(2)使刻度尺的刻度線緊靠被測量的物體,尺的位置要放正。(3)讀數時視線正對刻度線,不可斜視。(4)記錄時,既要記錄准確值,又要記錄估計值,還應註明測量單位。

量筒

(或量杯)
測量液體或固體的體積
(1)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或凸液面相平。(2)測固體體積時:先在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記下水面到達的刻度V1,再把物體浸沒在水裡,記下此時水面達到的刻度V2;被測體積V=V2-V1。

重錘儀
觀察物體是否與水平線垂直
原理: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常用溫度計
准確測量物體冷熱程度
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使用要點:

(1)估計溫度,選擇合適量程的溫度計,(2)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測液體時不碰壁或底),(3)溫度計要豎直,浸沒在其中讀數,(4)穩定後才能讀數,視線與內液面相平,(5)記錄讀數單位。

體溫計
測量人體溫度
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體溫表可離開人體後讀數。使用後,拿住體溫表上部向下甩幾下,升入直管中的水銀就會回到玻璃泡里。

平面鏡
改變光路

成像
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不能呈現在屏上。

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大小相同。

即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正立、等大、虛象。

凹透鏡
近視眼鏡
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凸透鏡
會聚光線

成像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當u>2f時呈倒立縮小的實像,f<v<2f;應用:照相機鏡頭。

當u=2f時呈倒立等大的實像,v=2f;應用:可以測焦距。

當f<u<2f時呈倒立放大的實像,v>2f;應用:幻燈機、投影儀鏡頭。

當u<f時呈正立放虛像。應用:放大鏡。

彈簧測力計
測量力的大小
原理:彈簧受力的大小與彈簧伸長的長度成正比。

使用:先校零。要明確稱量范圍和分度值,測量力時,被測力的大小應在測量范圍之內。實際測量力時,要使測力計內的彈簧伸長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

托盤天平
測量物體質量
1、調節步驟:(1)使用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檯面上;(2)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左端「0」點上,調節平衡螺母,指針對准分度盤中央紅線。2、使用方法:(1)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大於天平的稱量范圍;(2)稱量時,左盤放置被稱量物體,右盤放置砝碼,通過增減砝碼和移動游碼的辦法,使天平平衡。這時,右盤內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指示的質量值,等於左盤內被稱量物體的質量。

名 稱
用 途
使 用 要 點 及 原 理

連通器
茶壺

鍋爐水位計等
原理:靜止在連通器內的同一種液體,各部分與大氣接觸的液面總是相平。

氣壓計
測量大氣壓
水銀氣壓計原理:是根據托里拆利實驗製成的。

無液氣壓計:波紋盒的厚度發生變化時,使得固定在盒面的連桿通過傳動機構帶動指針偏轉,指示出氣壓的大小。

密度計
測量液體的密度
原理:物體的漂浮條件: F浮=G物。

密度計漂浮在各種液體中時所受的浮力均相等。

刻度不均勻;刻度值下端小、上端大。

壓強計
演示液體內部

有壓強
可通過液面高度差計算壓強值,但不能直接讀數。

杠桿
可省力或

少移動距離
平衡條件:動力臂×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省力杠桿:撬棒、鐵匠剪刀、起子、鍘刀等。

費力杠桿:聶子、理發剪刀、縫紉機腳踏板等。

滑輪

滑輪組
省力或

改變施力方向
動滑輪:它是一個省力杠桿,動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

定滑輪:它是一個等臂杠桿。

輪軸
方向盤
輪軸也是一種變形杠桿。

電流表
測量電流
有兩個量程:0~0.6A,0~3A;

(1)先校零;(2)串聯在被測的那部分電路中,並使電流從電流表的「+」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3)所測電流不得超過電流表的量程;(4)禁止不經過用電器,將電流表的兩個接線柱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否則會燒壞電表。

電壓表
測量電壓
有兩個量程:0~3V,0~15V;

(1)先校零;(2)並聯在待測電路的兩端,並使電流從電壓表的「+」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3)所測電壓不得超過電壓表的量程。在不能估計被測電壓值的情況下,可先用大量程快速試觸被測電路,如果指針偏轉在較小范圍內,再改用較小的量程。

滑動變阻器
改變電路中電阻大小,從而改變電流

保護電路
通過改變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大小,從而改變電流。

它的連接使用方法是「一上一下」。

在不同的實驗中,變阻器的作用不同。使用前要觀察最大阻值及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

閉合電路前將滑片P放在接入電路最大阻值處。

變阻箱
改變電路中

電阻大小
有插入式、旋柄式兩種。

原理:串聯電阻的規律。

電磁鐵
電鈴、電話聽筒等
電流的磁效應。(1)磁性的有無可由電流的通斷來控制。(2)磁性的強弱可由電流的大小來控制。(3)磁極的極性由電流的方向來控制。磁性強弱還跟匝數有關。

名 稱
用 途
使 用 要 點 及 原 理

電磁繼電器
低壓控制高壓

和自動控制、

遠距離控制
原理:電流的磁效應。

使用時繼電器為控制電路。

電能表
測量電功
計數器顯示5個數字,小數標紅框,個位數、十位數、百位數和千位數標黑框,表面還標有「××××R/kwh」字樣,它表示電路中用電器每消耗1KW.h的電能,電能表的轉盤轉過××××轉,上面的「220V 5A」表示額定電壓為220V,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5A。

測電筆
辨別火線和零線
使用時手一定要接觸到筆尾金屬,再將筆尖金屬體插入插座的一個插孔中,如果筆尖接觸的是火線,測電筆里的氖管就會發光。

由於筆中高值電阻器的阻值很大,因此通過人體電流很微弱,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開關
控制電路的通斷
連接電路時一定要斷開開關。

閘刀開關:應豎直安裝,靜觸頭在上,動觸頭在下,電源進線應接在靜觸頭端的進線柱上。電燈等用電設備接在熔絲下面的出線柱上,以防因手柄自重等使閘刀誤合。

自動空氣開關:它在電路中發生短路、過載、欠壓(電壓過低)等異常情況時能自動切斷電路,且實現自動斷路的電流大小可以調整。

電動機
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原理:通電線圈在磁場里轉動。

發電機
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原理:電磁感應現象。

熱機
摩托車、拖拉機
原理:利用燃料燃燒放出內能轉化成機械能。

汽油機:有火花塞,以汽油為燃料,吸進的是空氣和汽油的混合物,點火方式是點燃式,主要用於汽車、飛機、摩托車等。

柴油機:有噴油嘴,以柴油為燃料,吸進的物質是空氣,點火方式是壓燃式,主要用於拖拉機、坦克、輪船等。

白熾燈
照明
原理:電流的熱效應,螺絲口燈泡外的螺旋應按零線

燈頭內的電線應打一個保險扣。

熔斷器
保護電路
原理:電流的熱效應。特點:熔點低。

選用原則:使它的額定電流等於或略大於電路中最大正常工作電流。

電源
給用電器供電
一節干電池1.5V,一節蓄電池2V,照明電路220V。

動力線路電壓:380V

實驗一:觀察擴散現象

准備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將兩小顆高錳酸鉀分別投入兩杯水中,試觀察比較高錳酸鉀在兩杯水中的擴散情況。如果你觀察到了兩杯水中高錳酸鉀發生擴散的差異,想一想這說明了什麼問題?

實驗二:感受大氣壓

取一個空的鋁質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纏上鐵絲並固定並將鐵絲擰成柄狀(要有一定的長度和強度),往易拉罐中加入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燈上加熱至沸騰,並繼續加熱數十秒,迅速(持鐵絲柄)將易拉罐倒扣到冷水中,觀察發生的現象。

注意:此時易拉罐在氣壓的作用下被壓扁且發出巨大的響聲,實驗者應有思想准備,以防驚惶中碰到其它實驗儀器而被燙傷甚至引起火災。本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建議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

實驗三:振幅交換

准備兩個擺長一樣的擺(擺錘質量要大些)和一根細尼龍繩,將尼龍繩兩端分別固定在高度上,把兩個擺的上端系於尼龍線的中部,懸點相距不超過10厘米,(固定時要檢查擺長是否一樣)。使一擺處於豎直位置,將另一擺沿垂直於尼龍繩方向拉開到某一位置(不一定要有五度角限制)放手讓其在垂直於尼龍繩方向上振動,觀察二擺的振幅變化(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出,所需時間與裝置有關)。可以看到,兩擺的振幅會不斷地交換。

實驗四:嘗試一下靜電觸電的滋味

把塑料飛盤用洗衣粉洗刷、沖凈、曬干;再准備一塊圓形鐵片,大小比飛盤略小,在其中打一小孔,用20厘米長的絲線穿過小孔將它拴住,用一塊乾燥的毛皮用力摩擦圓盤的內側,然後迅速拿開,再用手提著絲線的一端(這是為了不使手與鐵片接觸),將鐵片放入圓盤內,這樣圓盤上的電荷將聚集到鐵片上,用手指去靠近鐵片時,會有微麻的感覺,同時還可看到電火花和聽見放電響聲(這是因為電壓高而產生放電,但因電量少,電流持續時間短暫,雖有微麻的感覺,但並不危及人體的生命與健康)

注意,本實驗的效果受環境影響較大,一般而言在乾燥的天氣比在空氣潮濕時容易成功,晴天在人少的室內比在人多的室內容易成功;在室外通風處比在室內容易成功。

實驗五:水是液體也能發生靜電感應嗎?

把家用自來水開關調到有一股細流,把與毛皮摩擦過和塑料棒(或塑料梳子、筆桿),接近此細流,會清楚看到水流向塑料棒的方向彎曲。

實驗六:為什麼歐姆表測燈泡阻值比計算值小?

一隻燈泡「220V25W」,根據電功率公式可算得燈絲的電阻為1936歐,用歐姆表測測測看,測出來的阻值是大了還是小了,為什麼?

實驗七:哪個瓶子滾得快?

兩個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一個裝滿沙,另一個裝滿水,放在同一斜面上滑下,哪個瓶子滾得比較快?動手試試,想想看,為什麼?

實驗八:木尺能保持水平嗎?

有一根長度為1米的木尺。用左右手的食指分別水平地支撐木尺的兩端。這時候,左右某一個手指向對方靠近,木尺能夠保持水平嗎?左右手指同時相互靠近,又會怎樣。(提示,與摩擦力及力矩知識有關)

實驗九:水為什麼不會灑出?

在杯中倒入半杯水,上面用紙蓋住。用手掌壓住紙把杯子翻轉過來,注意不讓杯中的水灑出來。放開手,杯中的水也好,紙也好,都不會掉下來。即使水中放入一些木螺絲之類的小東西也沒有關系。這是為什麼?

實驗十:如何使單擺擺動起來

用一根約一米長的細尼龍線及,一把掛鎖做一單擺,要求用吹氣的方法令其擺動,擺解要求達到30度左右,此過程中口與單擺平衡位置的距離保持在0.5米以上,且不得用身體或任何其它物體與單擺的任何部分及懸點接觸,試設法達到目的並想想為什麼?

都是我自己考實驗時用的!我QQ384908795

閱讀全文

與為了探究擺錘隊對懸線的拉力作用可以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探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儀表盤不顯示電瓶電量 瀏覽:838
深溝球軸承體積重量怎麼算 瀏覽:622
恆溫裝置里的浮球作用 瀏覽:521
機械設備長用什麼字母表示 瀏覽:87
德東五金機電 瀏覽:383
正品瓦房店軸承怎麼分別 瀏覽:929
醫用防護器材有哪些 瀏覽:784
機械基礎課如何上好 瀏覽:861
電動工具改發電機 瀏覽:507
王牌戰爭自動追蹤裝置怎麼破 瀏覽:163
暖氣閥門是什麼樣 瀏覽:33
軸承內外圈是怎麼加工的 瀏覽:668
世達有哪些好用的工具箱 瀏覽:305
如何禁止qq顯示其他設備登錄 瀏覽:370
什麼儀器可以體驗疼痛等級 瀏覽:747
集線設備包括什麼 瀏覽:229
360工具箱不見了 瀏覽:113
海信變頻空調製冷劑壓力多少 瀏覽:91
山西有哪些比較大的機械工業企業 瀏覽:493
電力系統信息自動傳輸裝置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