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皮帶過風門牆控風防突自動保護裝置

皮帶過風門牆控風防突自動保護裝置

發布時間:2022-08-24 22:11:18

❶ 煤礦井下皮帶機可以通過防突風門嗎

防突風門是安全設施,不可以的!
如果非要通過,請與礦總工程師同意!
或更改通風方式~

❷ 什麼叫防突風門

防突風門是設置在防突礦井中,當防突工作面發生瓦斯災害(瓦斯突出、爆炸)時能夠起到隔絕作用的風門,防止災害范圍擴大。

❸ 對煤礦防突風門的設計有什麼規定

我們有解決皮帶運輸巷在穿越風門時漏風問題的MPF皮帶巷防逆流風門,還回有用在礦井巷道進答風流與回風流隔離的需要的WY無壓平衡風門,還帶有語音裝置,電控操作。
設計的規定的話,你可以搜索我的網路賬號名字,和我聯系,需要根據礦上的巷道來設計。

❹ 煤礦職業病應急救援設施

您好,煙台奧普礦山機械為您提供相應的煤礦井下作業以及職業病的防護和應急救援措施相關的內容,但是再好的救援也抵不上好的防護,希望您在學習應急措施的同時更多的注重防護才是。
第一節 自救器與避難硐室
一、 自救器及其使用:
《規程》規定:入井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隨身攜帶自救器。
自救器是一種個人呼吸保障裝置。當井下發生火災、爆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時,井下人員佩戴自救器可有效的防止中毒或窒息。
自救器分為過濾式和隔離式兩類。隔離式的自救器根據氧氣來源不同又分為化學氧自救器和壓縮氧自救器。
(一) 過濾式自救器
1、 用途和適用條件:
用於煤礦井下發生火災或瓦斯煤塵爆炸時,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呼吸保護裝置。(僅能防護一氧化碳一種氣體,對其他毒氣不起防護作用)。其適用條件是:災區空氣中的氧濃度不低於18%和一氧化碳濃度不高於1.5%,過濾式自救器只能使用一次,且不能重復使用。
2、 過濾式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①、 掀開保護罩
②、 用拇指掀起紅色開啟扳手,拉斷封印條,扔掉封口袋。
③、 去掉上外殼,抓住頭帶取出濾毒罐,丟掉下外殼。
④、 拉起鼻夾,將口具放入嘴內,使口具片完全含在嘴唇與牙齒之間,牙齒咬住牙墊,緊閉嘴唇。
⑤、 兩手拉開鼻夾,夾在鼻子的兩側,開始用嘴呼吸。
⑥、 取下礦燈帽,帶好頭帶,戴上礦燈帽,開始撤出災區。
3、 使用過濾式自救器時的注意事項:
①. 在井下工作,當發現有火災或瓦斯爆炸現象時,必須立即佩戴自救器,撤離現場。
②. 必須佩戴到安全地帶,方能取下自救器,切不可因乾熱感覺難受而取下自救器鼻夾和口具。
③. 佩戴自救器撤離時,要勻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勻。禁止狂奔和取下鼻夾和口具或通過口具講話。
(二) 隔離式自救器—化學氧自救器
1、 化學氧自救器的用途
化學氧自救器是利用化學生氧物質產生氧氣,供礦工從災區撤退脫險用的呼吸保護器。它可以在缺氧或含有有毒氣體的環境中使用。
化學氧自救器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復使用。
2、 化學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①、 扯下保護帶。
②、用拇指掀起紅色扳手,拉斷封印條。
③、去掉上外殼,抓住頭帶取出呼吸保護器,丟掉下外殼。
④、拔掉口具塞,拉起鼻夾,將口具放在唇齒之間,咬住牙墊,緊閉嘴唇。
⑤、向自救器內呼氣,使氣囊鼓起。(有啟動環的化學氧自救器,可直接拉啟動環,將啟動針拉出,氣囊會自動鼓起)。
⑥ 、兩手拉開鼻夾,夾在鼻子的兩側,開始用嘴呼吸。
⑦、取下礦燈帽,帶好頭帶,戴上礦燈帽,開始撤出災區。
3、 使用化學氧自救器時的注意事項:
①. 佩戴時,拔掉口具塞,整理氣囊,戴好自救器,第一口氣向自救器內吹氣,然後夾上鼻夾,做快速,短促的呼吸。
②. 佩戴自救器撤離災區時,要冷靜沉著,步行速度根據情況可稍快或稍慢,但不要過分急跑。
③. 在逃生過程中,要注意把口具,鼻夾戴好,保持不漏氣,禁止取下鼻塞、口具或通過口具講話。
④. 吸氣時,感覺比吸外界空氣乾熱一點,屬自救器正常工作。
⑤. 當發現自救器氣囊體積癟而不鼓,漸漸縮小時,表明自救器有效使用時間已接近終點。
(三) 隔離式自救器——壓縮氧自救器
1、壓縮氧自救器的特點及用途
①. 壓縮氧自救器是指利用壓縮氧氣供氧的自救器。可反復多次使用。每次使用後只需更換新的吸收二氧化碳的氫氧化鈣和重新充裝氧氣即可重復使用。
②. 壓縮氧自救器主要用於煤礦井下發生缺氧或在有毒有害氣體環境下礦工的自身逃生,也可供救護隊員在缺氧和有毒有害環境下工作時使用。
2、壓縮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①.攜帶時應斜跨在肩上。
②.使用時先打開外殼封口帶扳把。
③. 打開上蓋,然後左手抓住氧氣瓶,右手用力向上提上蓋,此時氧氣瓶開關即自動打開,隨後將主機從下殼中拖出。
④. 摘下帽子,挎上挎帶。
⑤. 拔開口具塞,將口具放入嘴內,牙齒咬住牙墊。
⑥. 將鼻夾夾在鼻子上,開始呼吸。
⑦. 在呼吸的同時,按動補給按鈕,大約1—2S,氣囊充滿後,立即停止。在使用過程中如發現氣囊空癟,供氣不足時,可按上述方法操作。
⑧. 掛上腰口,即可使用。
4、 使用壓縮氧自救器時的注意事項:
①. 高壓氧氣瓶儲裝20Mpa的氧氣,攜帶過程中要防止撞擊,磕碰和摔落也不許當坐墊使用。
②. 攜帶過程中嚴禁開啟扳把。
③. 佩戴壓縮氧自救器撤離時,嚴禁摘掉口具、鼻夾或通過口具講話。
二、 避難硐室:
避難硐室:是指供礦工在遇到事故無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設施。分永久和臨時避難硐室兩種。
第二節 礦工自救與互救
一、井下發生災害時礦工自救與互救的原則:
1 礦工自救的原則:
礦工自救的原則是:滅、護、撤、躲、報。
(1) 滅: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將事故消滅在初始階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傷害和損失。
(2) 護:當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點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增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時,及時進行個人安全防護。如:佩戴自救器等。
(3) 撤:當災區現場不具備處理事故的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要以最快的速度,選擇安全的避災路線,撤離災區。
(4) 躲:當在短時間內無法安全撤離災區時,應迅速進入預先構築的避難硐室或其他安全地點躲避,等待救援。也可利用現場的設施和材料構築臨時避難硐室。
(5) 報:立即向現場領導報告或通過電話或其他方法向礦調度室報告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遇險人數及災害情況等情況。
1.礦工互救的原則:
(1) 對心跳、呼吸驟停的傷員,必須先復甦後搬運。
(2) 對出血的傷員,必須先止血後搬運。
(3) 對骨折的傷員,必須先固定後搬運。
一.井下發生災害事故時的基本行動原則和組織救災要求:
(一)、基本行動原則:
1、及時報告災情:2、積極搶救:3、安全撤離:4、妥善避災:
(二)、組織救災的要求:
事故發生後,現場負責人(區隊長、班組長、幹部、有經驗的老工人、煤礦特種作業人員等)要充分發揮高度政治責任心的作用,勇敢的擔負起現場救災的職責,同時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① 認真組織② 沉著冷靜③ 遵循原則(即基本行動原則)④ 隨機應變⑤ 及時聯絡⑥ 團結互助

三 、井下發生各類災害事故時,自救與互救措施
(一)、瓦斯與煤塵爆炸事故時的自救與互救:
1、防止瓦斯與煤塵爆炸時遭受傷害的措施:
①.背靠空氣顫動的方向,俯卧倒地。
②.要憋氣暫停呼吸,用毛巾(最好用水浸濕)捂住口鼻,防火焰吸入肺部,盡量用衣物蓋住身體,盡量減少皮膚的暴露面積,以減少燒傷。
③.迅速按規定佩戴好自救器。
④ .迅速撤離災區。
⑤.若實在無法安全撤離災區時,應盡快在附近找一個(或建一個)避難硐室躲避待救。
3、掘進工作面瓦斯與煤塵爆炸後礦工的自救互救措施:
(1) 如果發生小型爆炸,巷道和支架基本未遭破壞,遇險礦工未受直接傷害或受傷不重時,應立即打開隨身攜帶的自救器,迅速撤出受災巷道到達新鮮風流中。對於附近的傷員,要協助戴好自救器,幫助其撤出危險區。對不能行走的傷員,離新鮮風流30—50m范圍內,要設法抬運到新鮮風流中,若距離遠,只能為其佩戴好自救器,不可抬運。撤出災區後,要立即報告調度室。
(2) 如果發生大型爆炸,巷道遭到破壞,退路被阻,受傷不重時,應佩戴好自救器,想法疏通巷道,盡快撤到新鮮風流中。如果巷道難以疏通,應坐在支護良好下,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建立臨時避難硐室。等待救助,並有規律的發出呼救信號。對受傷嚴重的礦工要為其佩戴好自救器,使其靜卧待救,並利用壓風管道,風筒改善避難地點的生存條件。
3、採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後礦工的自救與互救措施:
(1) 如果進回風巷道沒有垮落堵死,通風系統破壞不大,採煤工作面進風側的人員應迎風撤出災區,回風側的人員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盡快進入進風側。
(2) 如果爆炸造成嚴重的塌落冒頂,通風系統被破壞,爆源的進回風側一氧化碳和有害氣體大量積聚時,人員都有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為此在爆炸後,沒有受到嚴重傷害的人員,要立即佩戴自救器。在進風側的人員要逆風撤出,在回風側的人員要設法經最短路線,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如果冒頂嚴重撤不出來時,首先要戴好自救器,並幫助重傷人員在較安全地點待救。並盡可能用木料,風筒等設臨時避難場所,並在外懸掛衣物、礦燈等明顯標志,在避難場所靜卧待救。
(二)、煤與瓦斯突出時的自救與互救
1、發現突出預兆後現場人員的避災措施:
①.采面發現有突出預兆時,要以最快速的速度通知人員迅速向進風側撤離。撤離中,要快速打開隔離式自救器並佩戴好,迎著新鮮風流向外撤。
②.掘面發現有突出預兆時,必須迅速撤到防突風門之外,並關好防突風門。
2、發生突出事故後現場人員的避災措施:
一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應立即打開並佩戴好自救器,迅速外撤。
(三)、礦井火災事故時的自救與互救:
《規程》規定:任何人發現井下火災時,應視火災性質,災區通風和瓦斯情況,立即採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制火勢,並迅速報告礦調度室。礦值班調度和在現場的區、隊、班組長應依照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規定:將所有可能受火災威脅地區中的人員撤離,並組織人員滅火。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其電源;在切斷電源前,只准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
① 要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質、地點、范圍、巷道等情況,並根據《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及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撤退路線和避災自救的方法。
② 撤退時,任何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驚慌,亂跑,應在現場負責人及有經驗的老工人帶領下有組織地撤退。
③ 位於火源進風側或在撤退途中遇到煙氣有中毒危險人員,應迎著新鮮風流撤退。
1、位於火源回風側的人員,應迅速戴好自救器,盡快通過捷徑繞到新鮮風流中,撤到安全地點。
2、撤退時行動要果斷,要快而不亂,同時要隨時注意巷道和風流的變化情況。
3、無論是逆風或順風撤退,都無法躲避著火巷道或火災煙氣可能造成的危害時,應迅速進入避難硐室或選擇合適的地點就地利用現場條件構築臨時避難硐室,進行避災自救。
(四)、礦井透水事故時的自救與互救
現場人員發現透水事故時,在報告調度室的同時,應以最快的方式通知附近所有人員,按照《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所規定的路線撤出災區。
1、透水後現場人員撤退時的注意事項:
①.透水後,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迅速觀察和判斷透水的地點、水源、涌水量、發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況,迅速撤退到透水地點以上的水平,而不能進入透水地點附近及下方的獨頭巷道。
②.行進中,應靠近巷道一側,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件,盡量避開壓力水頭和泄水流,並注意防止被水中滾動的矸石和木料撞傷。
③.如果透水破壞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標,迷失行進方向時,應朝著有風流通過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④.在撤退沿途和所經過的巷道交叉口時,應留設指示方向的明顯標志,以提示救護人員的注意。
⑤.如果唯一的出口被水封堵無法撤退時,應有組織的在獨頭上山工作面躲避,等待救護人員營救,嚴禁盲目潛水逃生等冒險行為。
(五)、冒頂事故時的自救與互救:
1、採煤工作面冒頂時的避災自救措施:
① 迅速撤退到安全地點
② 遇險時要靠煤幫貼身站立或到木垛處避災
③ 遇險後立即發出呼救信號
④ 遇險人員要積極開展自救和互救
⑤ 遇險人員要積極配合外部的營救工作
2、獨頭巷道迎頭冒頂被堵人員的避災自救措施:
① 遇險人員要正視已發生的災害,切忌驚慌失措,應在班、組長組織指揮下,團結協作,盡量減少體力和隔堵區的氧氣消耗,做好較長時間的避災准備。
② 有電話時,應立即打電話報告災情,遇險人數和採取的避災自救措施;否則應敲擊鋼軌、管道、岩石,發出有規律的呼救信號(間斷發出),以便外部人員搶救。
③ 加固冒落地點和人員躲避處的支護,防止冒頂進一步擴大。
④ 有壓風管應打開,給被困人員輸送新鮮空氣,並稀釋被堵空間的瓦斯濃度。
第三節 創傷急救
一、現場創傷急救技術:
包括人工呼吸、心臟復甦、止血、創傷包紮、骨折臨時固定和傷員搬運等。
(一)、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適用於觸電休克、溺水、有害氣體中毒、窒息或外傷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狀態的患者。
在實施人工呼吸前,要先將傷員運送到安全,通風良好的地點並將傷員領口解開,放鬆腰帶,注意保持體溫,腰背部墊上軟的衣物等。應先清除口中贓物,把舌頭拉出或壓住,防止堵住喉嚨,妨礙呼吸。各種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須在呼吸道暢通的前提下進行。人工呼吸常用方法有口對口吹氣法,仰卧壓胸法和俯卧壓背法三種。
① 口對口吹氣法:每分鍾吹氣14—16次,吹氣時切勿過猛,過短,也不宜過長,以佔一次呼吸周期的1/3為宜。
② 仰卧壓胸法:每分鍾壓16—20次。
此法不適用於胸部外傷或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中毒者。
③ 俯卧壓背法:
與仰卧壓胸法的操作大致相同,只是傷員俯卧。
(二)、心臟復甦:
1、心前區叩擊術
2、胸外心臟按壓術:按壓次數以每分鍾60—80次為宜。
(三)、止血:
常用的暫時性的止血方法有五種:
1.指壓止血法
2.加墊屈肢止血法
3.加壓包紮止血法
4.止血帶止血法
5.絞緊止血法
(四) 創傷包紮:
創傷包紮的目的:保持傷口和創面,減少感染,減輕痛苦。
1、 布條包紮法
2、 毛巾包紮法
3、包紮時應注意的事項:
① 包紮時,應做到動作迅速敏捷,不可觸碰傷口,以免引起出血,疼痛和感染。
② 不能用井下的污水沖洗傷口,傷口表面異物應去除,但深部異物需送醫院取出,防止重復感染。
③ 包紮動作要輕柔,松緊度要適宜,綳扎部位應維持在功能位置。
④ 脫出的內臟不可拿回傷口,以免造成體腔內感染。
⑤ 包紮范圍應超出傷口邊緣5—250px。
(五)、骨折臨時固定:
骨折固定可減輕傷員的疼痛,可防止骨折端移位而刺傷臨近的組織、血管和神經,也是防止創傷和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
(六)、傷員搬運:
轉運傷員要盡量做到輕、穩、快,沒有經過初步固定、止血、包紮和搶救的傷員,一般不應轉運。搬運注意事項:
① 呼吸,心跳驟停及休克昏迷的傷員應先及時復甦後再搬運。、
② 對昏迷或有窒息症狀的傷員,要把肩部稍墊高,頭後仰。
面部偏向一側或側卧……注意隨時都要確保呼吸道的暢通。
③ 一般傷員可用擔架,木板等運輸,但脊柱損傷和骨盆骨折的傷員應用硬板擔架運輸。
④ 對一般傷員均應先行止血,固定包紮等初步救護後再搬運。
⑤ 對脊柱損傷的傷員,要嚴禁讓其坐起、站立和行走。也不能用一人抬頭,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運。
二、創傷急救方法:
1、對中毒或窒息人員的急救
① 立即將傷員從危險區搶運到新鮮風流中安置在頂板良好,無淋水的地點。
② 立即將傷員口、鼻內的粘液、血塊、泥土、碎煤等除去,並解開上衣和腰帶,脫掉膠鞋。
③ 用衣服覆蓋在傷員身上保暖。
④ 根據心跳、呼吸、瞳孔等特徵和傷員的神志情況,初步判斷傷情的輕重。對呼吸困難或停止呼吸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當出現心跳停止的現象時,除進行人工呼吸外,還應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急救。
⑤ 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中毒者只能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不能進行壓胸或壓背法的人工呼吸。否則會加重傷情。
⑥ 人工呼吸持續時間以恢復自主性呼吸或到傷員真正死亡為止。
2、對外傷人員的急救
① 對燒傷人員的急救:滅、查、防、包、送。
② 對出血人員的急救:
先止血,後進行其他急救處理。
③ 對骨折人員的急救:
先用毛巾或衣物做襯墊,然後就地去用木棍、木板等材料做成臨時夾板,將受傷的肢體固定後,抬送醫院。對受擠壓的肢體,不得按摩、熱敷或綁扎,以免加重傷情。
3、對溺水人員的急救:
① 轉送:把溺水者從水中救出以後,要立即送到比較溫暖和空氣流通的地方,松開腰帶,脫掉濕衣服,蓋上乾衣服,以保持體溫。
② 檢查:檢查溺水者的口、鼻,如果有泥水和污物堵塞,應迅速清除,擦洗干凈,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③ 控水:使溺水者取俯卧位,用木料衣物等墊在肚子下面或救護者將左腿跪下,把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救護者右側大腿上,使頭朝下,並壓其背部,迫使其體內的水由氣管口腔里流出。
④ 人工呼吸。上述方法控水效果不理想時,應立即做俯卧壓背式人工呼吸或口對口吹氣人工呼吸或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4、對觸電人員的急救:
① 立即切斷電源,或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② 觀察傷員有無呼吸和心跳,如發現已停止呼吸或心跳微弱,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按壓。
③ 若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時,應同時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④ 對遭受電擊者,如有其他損傷(如跌傷,出血等)應做相應的急救處理。

❺ 防突控制點,防突基點,具體請煤礦工作人員解釋哈,不是很明白,謝謝

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防突」知識題庫

一、填空題

1
.為了加強煤與瓦斯突出的防治工作,有效預防煤礦突出事故,保障煤礦職工生命安

全,根據《安全生產法》


《安全生產法》


《國務院關於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
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
突出煤層,
是指在礦井井田范圍內發生過突出的煤層或者經鑒定有突出危險的煤層。
.有突出礦井的煤礦企業、突出礦井應當設置防突機構,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和各級崗位責任制。
.有突出礦井的煤礦企業,應當根據突出礦井的實際狀況和條件,制定區域綜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綜合防突措施。

5


防突工作堅持區域防突措施先行、

局部防突措施補充的原則。
突出礦井採掘工作做
到不掘突出頭

、不採突出面。

6

.區域防突工作應當做到多措並舉、可保必保、應抽盡抽、效果達標。

7

.經評估認為有突出危險的新建礦井,建井期間應當對開採煤層及其他可能對採掘活
動造成威脅的煤層

進行突出危險性鑒定。

8
.突出煤層和突出礦井的鑒定由煤礦企業委託具有突出危險性鑒定資質的單位進行。

煤礦企業應當將鑒定結果報省級煤炭行業管理部門、

煤礦安全監管部門、

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備案。

9
.突出煤層鑒定應當首先根據實際發生的瓦斯動力現象進行。當動力現象特徵不明顯
或者沒有動力現象時,應當根據實際測定的煤層最大瓦斯壓力

P


軟分層煤的破壞類型、

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
Δ

P
和煤的堅固性系數

f
等指標進行鑒定。全部指標均達到或者
超過臨界值時,確定為突出煤層。

10

.突出礦井的運輸和軌道大巷、主要風巷、

采區上山和下山

等主要巷道,應布置在
岩層或非突出煤層中。

11
.突出煤層的巷道優先布置在

被保護區域或

其他卸壓區域



12
.在在突出煤層中,嚴禁採用水力

採煤法、倒台階採煤法及其他

非正規

採煤法。

13

在突出煤層的掘進工作面與煤層巷道交叉貫通前,
被貫通的煤層巷道必須超過貫通
位置,其超前距不得小於

5 m
,並且貫通點周圍

10 m
內的巷道應加強支護。在掘進工作面
與被貫通巷道距離小於

60 m
的作業期間,被貫通巷道內不得安排作業,並保持正常通風,
且在放炮時不得有人。

14
.在突出煤層的採煤工作面應盡可能採用

刨煤機或

淺截深採煤機採煤。

15

所有突出煤層外的掘進巷道
(包括鑽場等)
距離突出煤層的最小法向距離小於

10mm
時(在地質構造破壞帶為小於

20m
時)
,必須邊探邊掘,確保最小法向距離不小於

5 m


16

.突出礦井、有突出煤層的采區、突出煤層工作面

都有獨立的回風系統。采區回風

巷是專用回風巷。

17

.清理突出的煤炭時,應當制定防煤塵、防片幫、

防冒頂、防瓦斯超限、防火源的
安全技術措施。

18
.每次發生突出後,礦井防突機構指定專人進行現場調查,認真填寫突出記錄卡片,

提交專題調查報告,分析突出發生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

,提出對策措施



19

.突出礦井的管理人員和

井下工作人員必須接受防突知識的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方
准上崗作業。

2014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統考大備戰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幼兒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證面試

20
.突出礦井的井下工作人員的培訓包括防突基本知識

和規章制度

等內容。

21

突出礦井應當對突出煤層進行區域突出危險性預測。
經區域預測後,
突出煤層劃分


突出危險區



無突出危險區。未進行區域預測的區域視為突出危險區



22
.區域預測分為

開拓前

域預測和

開拓後

區域預測。

23

.突出煤層區域預測的范圍由煤礦企業根據突出礦井的開拓方式、巷道布置

等情況
劃定。

24
.新水平、新采區開拓前,當預測區域的煤層缺少或者沒有井下實測瓦斯參數時,可
以主要依據

地質勘探資料、

上水平及

鄰近區域

的實測和生產資料等進行開拓前區域預測。

25

.煤層的區域突出危險性預測一般根據煤層瓦斯參數結合瓦斯地質分析的方法進行,
也可以採用其他經試驗證實有效

的方法進行。

26

測定煤層瓦斯壓力、
瓦斯含量等參數的測試點在不同地質單元內根據其范圍、
地質
復雜程度等實際情況和條件分別布置;
同一地質單元內沿煤層走向布置測試點不少於

2
個,
沿傾向不少於

3
個,並有測試點位於埋深最大的開拓工程部位。

27
.區域防突措施是指在突出煤層進行採掘前,對突出煤層較大范圍採取的防突措施。

區域防突措施包括開采保護層和預抽煤層瓦斯兩類。

28
.開采保護層分為

上保護層



下保護層兩種方式。

29

厚煤層分層開采時,
預抽鑽孔應當控制開採的分層及其上部至少

20 m

下部至少

10
m
(均為法向距離,且僅限於煤層部分)


30
.預抽瓦斯鑽孔封堵必須嚴密。穿層鑽孔的封孔段長度不得小於

5

m
,順層鑽孔
的封孔段長度不得小於

8

m


31

對預抽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進行檢驗時,
可採用殘余瓦斯壓力指標進行檢驗,

果沒有或者缺少殘余瓦斯壓力資料,
也可根據殘余瓦斯含量進行檢驗,
並且煤層殘余瓦斯壓
力小於

0.74

MPa
或殘余瓦斯含量小於

8

m
3
/t
的預抽區域為無突出危險區,否則,即
為突出危險區,預抽防突效果無效。

32
.對順層鑽孔預抽煤巷條帶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進行檢驗時,在煤巷條帶每間隔

20


30
至少布置

3
個檢驗測試點。

33
.採掘工作面經工作面預測後劃分為

突出危險工作面和無突出危險工作面。未進行
工作面預測的採掘工作面,應當視為

突出危險工作面。

34
.工作面應保留的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為:煤巷掘進工作面

5 m
,回採工作面

3 m

在地質構造破壞嚴重地帶應適當增加超前距,
但煤巷掘進工作面不小於

7

m
,回採工作面
不小於

5

m


35

在揭煤工作面掘進至距煤層最小法向距離

10

m
之前,

應當至少打兩個穿透煤層
全厚且進入頂(底)板不小於

0.5

m
的前探取芯鑽孔,並詳細記錄岩芯資料。

36

石門和立井、斜井工作面從距突出煤層底
(頂)板的最小法向距離

5

m
開始到穿
過煤層進入頂(底)板

2

m
(最小法向距離)的過程均屬於揭煤作業。

37

採用遠距離爆破揭開突出煤層時,
要求石門、
斜井揭煤工作面與煤層間的最小法向
距離是:急傾斜煤層

2

m
,其他煤層

1.5

m
。要求立井揭煤工作面與煤層間的最小法
向距離是:急傾斜煤層

1.5

m
,其他煤層

2

m
。如果岩石松軟、破碎,還應適當增加法
向距離。

38
.石門揭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預測應當選用

綜合指標法



鑽屑瓦斯解吸指標法



其他經試驗證實有效的

方法進行。

39

採用鑽屑瓦斯解吸指標法預測石門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
由工作面向煤層的適
當位置至少打

3

個鑽孔,
在鑽孔鑽進到煤層時每鑽進

1

m
採集一次孔口排出的粒徑
1


3

mm
的煤鑽屑,測定其瓦斯解吸指標
K
1
或△
h
2
值。

40

採用鑽屑指標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
在近水平、
緩傾斜煤層工作面
應向前方煤體至少施工

3

個、在傾斜或急傾斜煤層至少施工

2
個直徑

42

mm
、孔深
8


10 m
的鑽孔,測定鑽屑瓦斯解吸指標和鑽屑量。

41

採用鑽屑指標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
鑽孔每鑽進

1 m
測定該

1

m
段的全部鑽屑量
S
,每鑽進

2

m
至少測定一次鑽屑瓦斯解吸指標
K
1
或△
h
2
值。

42

採用復合指標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
在近水平、
緩傾斜煤層工作面
應當向前方煤體至少施工

3

個、
在傾斜或急傾斜煤層至少施工

2
個直徑

42 mm

孔深
8



10 m
的鑽孔,測定鑽孔瓦斯湧出初速度和鑽屑量指標。

43
.採用復合指標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鑽孔每鑽進

1
m
測定該

1
m
段的全部鑽屑量
S
,並在暫停鑽進後

2 min
內測定鑽孔瓦斯湧出初速度
q
。測定鑽孔瓦斯涌
出初速度時,測量室的長度為

1.0

m


44

對採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預測,
可參照煤巷掘進工作面預測方法進行。
但應沿采
煤工作面每隔

10


15 m
布置一個預測鑽孔,
深度

5


10 m

除此之外的各項操作等均與煤
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相同。

45

.石門揭煤工作面的防突措施包括預抽瓦斯、排放鑽孔、水力沖孔、金屬骨架、煤體

固化或其他經試驗證明有效的措施。

46

石門揭煤的

金屬骨架



煤體固化措施,
應當在採用了其他防突措施並檢驗有效後
方可在揭開煤層前實施。

47

在石門揭煤工作面採用預抽瓦斯、
排放鑽孔防突措施時,
石門揭煤工作面鑽孔的控
制范圍是:石門的兩側和上部輪廓線外至少

5

m
,下部至少

3

m

。鑽孔的孔底間距應
根據實際考察情況確定。

48

立井揭煤工作面採用預抽瓦斯、
排放鑽孔防突措施時,
立井揭煤工作面鑽孔控制范
圍是:近水平、緩傾斜、傾斜煤層為井筒四周輪廓線外至少

5

m
;急傾斜煤層沿走向兩側
及沿傾斜上部輪廓線外至少

5 m

下部輪廓線外至少

3

m


鑽孔的孔底間距應根據實際考
察情況確定。

49

.有突出危險的煤巷掘進工作面應當優先選用超前鑽孔防突措施。如果

採用松動爆

破、

水力沖孔、

水力疏鬆或其他工作面防突措施時,
必須經試驗考察確認防突效果有效後方
可使用。

50

.有突出危險的煤巷掘進工作面下山掘進時,不得選用水力沖孔、水力疏鬆措施。

51
.傾角
8
°以上的,有突出危險的煤巷上山掘進工作用

松動爆破



水力沖孔、水

力疏鬆措施。

52

煤巷掘進工作面採用超前鑽孔作為工作面防突措施時,
巷道兩側輪廓線外鑽孔的最
小控制范圍:近水平、緩傾斜煤層

5 m
,傾斜、急傾斜煤層上幫

7 m
、下幫

3

m
。當煤
層厚度大於巷道高度時,在垂直煤層方向上的巷道上部煤層控制范圍不小於

7

m
,巷道
下部煤層控制范圍不小於

3

m


53

煤巷掘進工作面採用超前鑽孔作為工作面防突措施時,
鑽孔直徑應當根據煤層賦存
條件、地質構造和瓦斯情況確定,一般為

75


120 mm
,地質條件變化劇烈地帶也可採用直

42


75 mm
的鑽孔。若鑽孔直徑超過

120

mm
時,必須採用專門的鑽進設備和制定專
門的施工安全措施。

54

石門和立井揭煤工作面煤體固化措施適用於松軟煤層,
用以增加工作面周圍煤體的
強度。
向煤體注入固化材料的鑽孔應施工至煤層頂板

0.5 m
以上,一般鑽孔間距不大於

0.5
m

鑽孔位於巷道輪廓線外

0.5


2.0m
的范圍內,
根據需要也可在巷道輪廓線外布置多排環
狀鑽孔。當鑽孔不能一次施工至煤層頂板時,則進入煤層的深度不應小於

10 m


55
.煤巷掘進工作面採用松動爆破防突措施時,松動爆破鑽孔的孔徑一般為

42

mm


孔深不得小於

8

m
。松動爆破應至少控制到巷道輪廓線外

3
m
的范圍。孔數根據松動爆
破的有效影響半徑確定。
松動爆破的有效影響半徑通過實測確定;
松動爆破孔的裝葯長度為
孔長減去

5.5


6m


56
.煤巷掘進工作面採用水力沖孔防突措施時,在厚度不超過

4
m
的突出煤層,按扇
形布置至少

5
個孔,
在地質構造破壞帶或煤層較厚時,
適當增加孔數。
孔底間距控制在

3 m
左右,孔深通常為

20

25

m
,沖孔鑽孔超前掘進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小於

5 m
。沖孔孔道
沿軟分層前進。

57

煤巷掘進工作面採用水力疏鬆防突措施時,
沿工作面間隔一定距離打淺孔,
鑽孔與
工作面推進方向一致,
然後利用封孔器封孔,
向鑽孔內注入高壓水。
注水參數應根據煤層性
質合理選擇。
如未實測確定,
可參考如下參數:
鑽孔間距

4.0m

孔徑
42


50mm

孔長
6.0



10m

封孔

2

4

m

注水壓力
13


15MPa

注水時以煤壁已出水或注水壓力下降

30

%
後方可停止注水。

58

前探支架可用於松軟煤層的平巷工作面。
一般是向工作面前方打鑽孔,
孔內插入鋼
管或鋼軌,
其長度可按兩次掘進循環的長度再加

0.5

m

每掘進一次打一排鑽孔,
形成兩
排鑽孔交替前進,鑽孔間距為

0.2


0.3 m


59
.採煤工作面可採用的工作面防突措施有超前排放鑽孔

、預抽瓦斯



松動爆破



注水濕潤煤體或其他經試驗證實有效的防突措施。

60

採煤工作面的松動爆破防突措施適用於煤質較硬、
圍岩穩定性較好的煤層。
松動爆
破孔間距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一般

2


3 m

孔深不小於

5 m

炮泥封孔長度不得小於

1 m

應當適當控制裝葯量,以免孔口煤壁垮塌。

61

採煤工作面淺孔注水濕潤煤體措施可用於煤質較硬的突出煤層。
注水孔間距根據實
際情況確定,孔深不小於

4
m
,向煤體注水壓力不得低於

8
MPa
。當發現水由煤壁或相鄰
注水鑽孔中流出時,即可停止注水。

62

避難所設置向外開啟的隔離門,
隔離門設置標准按照反向風門標准安設。
室內凈高
不得低於

2 m
,深度滿足擴散通風的要求,長度和寬度應根據可能同時避難的人數確定,
但至少能滿足

15

人避難,
且每人使用面積不得少於

0.5

m
2

避難所內支護保持良好,
並設有與礦(井)調度室直通的電話;

63

在突出煤層的石門揭煤和煤巷掘進工作面進風側,
必須設置至少

2
道牢固可靠的
反向風門。風門之間的距離不得小於

4

m


64

突出煤層的石門揭煤和煤巷掘進工作面進風側的反向風門,
距工作面的距離和反向
風門的組數,
應當根據掘進工作面的通風系統和預計的突出強度確定,
但反向風門距工作面
回風巷不得小於

10

m
,與工作面的最近距離一般不得小於

70

m
,如小於

70

m
時應
設置至少三道反向風門

65

煤巷掘進工作面採用遠距離爆破時,
放炮地點必須設在進風側反向風門之外的全風
壓通風的新鮮風流中或避難所內,
放炮地點距工作面的距離由礦技術負責人根據曾經發生的
最大突出強度等具體情況確定,但不得小於

300

m
;採煤工作面放炮地點到工作面的距
離由礦技術負責人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但不得小於

100

m


66
.每組壓風自救裝置應可供

5


8
個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壓縮空氣供給量不得少於

0.1

m
3
/min


67

在突出岩層內掘進巷道或揭穿該岩層時,
必須採取工作面

突出危險性預測


工作


防治岩石突出措施



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檢驗



安全防護措施

的局部綜合防突措
施。

68
.在岩石與二氧化碳(瓦斯)突出危險的岩層中掘進巷道時,可以採取

鑽眼爆破工

程參數優化、

超前鑽孔



松動爆破、

開卸壓槽及在工作面附近設置擋欄等防治岩石與

二氧化碳
(
瓦斯
)
突出措施。

69


地應力



高壓瓦斯

是突出發生發展的作用力,


煤的堅固性

是阻止突出發展
的反作用力。當作用力大於反作用力時,突出就發生;反之,突出就停止。

70

.按照瓦斯動力現象的力學特徵,煤與瓦斯突出可分為三類,即:突出、

壓出、傾




71
.一個採煤工作面的絕對瓦斯湧出量大於

5

m
3
/min
或一個掘進工作面的絕對瓦斯
湧出量大於

3

m
3
/min
,用通風的方法解決瓦斯問題不合理時,必須進行抽放。

72

.瓦斯爆炸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一定濃度的瓦斯、高溫熱源

二、判斷題

1
.突出的煤向外拋出距離較遠,具有明顯的分選現象。
(√)

2
.突出的煤堆積角小於煤的自然安息角。
(√)

3
.突出的煤破碎程較度高,含有大量的塊煤和手捻無粒感的煤粉。
(√)

.突出礦井

,是指在礦井的開拓、生產范圍內有突出煤層的礦井。
(√
.有突出礦井的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及突出礦井的礦長是本單位防突工作的第一責任
人。
(√)
.經評估認為有突出危險的新建礦井,建井期間應當對開採煤層及其他可能對採掘活
動造成威脅的煤層進行突出危險性鑒定。
(√)
.採煤工作面盡可能採用刨煤機或淺截深採煤機採煤。
(√)

突出煤層的任何區域的任何工作面進行揭煤和採掘作業前,必須採取安全防護措

❻ 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針

煤礦瓦斯治理十六字體系是十二字方針的具體體現、深化和發展。
十二字方針:先抽後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
十六字體系: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
黑龍江各地區、部門、煤礦企業按照國家和省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全面落實「先抽後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針,不斷強化瓦斯防治意識,加大瓦斯治理投入,落實瓦斯防治措施,提升瓦斯防治科技創新水平,提高監管監察幫扶手段,煤礦瓦斯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6)皮帶過風門牆控風防突自動保護裝置擴展閱讀:
煤礦井下治理瓦斯基本原則
1、確保各個用風地點風量充足,防止瓦斯聚積。
2、合理布置採掘系統,分區治理、強采強抽,高強度的瓦斯抽放,多打孔,密打孔,嚴抽放。
3、堅持開采保護層,利用保護層開采及卸壓瓦斯強化抽放方法治理,區域性的瓦斯治理有開采保護層,和本煤層瓦斯抽放(穿層、順層),局部的有超前抽排放鑽孔等。
4、安全防護措施,(遠距離放炮,防突風門,閉鎖裝置,放炮管理等)。上隅角瓦斯治理最好用埋管及高位鑽孔抽放。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針:先抽後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瓦斯治理十六字體系: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針:先抽後采指的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和一切能夠採用的技術手段,將煤層瓦斯預抽到有關規定的指標以下後,再進行煤炭開采。監測監控指的是,採用瓦斯檢測、控制儀器和裝備,及時掌握瓦斯湧出異常情況,並加以斷電控制。監測監控的目的就是預防發生瓦斯超限和積聚等隱患,從而控制瓦斯事故。以風定產指的是,按照《煤礦通風能力核定辦法(試行)》每年進行一次礦井通風能力核定工作,根據核定的礦井通風能力科學合理地組織生產,嚴禁超通風能力進行生產。十六字體系是十二字方針的具體體現、深化和發展。通風可靠:系統合理、風量充足、風流穩定、設施完好抽采達標:多措並舉。應抽盡抽。抽采平衡。效果達標監控有效:裝備齊全。數據准確。處置迅速。斷電可靠管理到位:責任明確。制度完善。執行有力。監督嚴...

❼ 什麼是防突風門

  1. 防突風門就是當防突工作面發生瓦斯災害(瓦斯突出、爆炸)時能夠起到隔絕作用的門,防止回災害范圍答擴大。

  2. 無壓風門是目前我國煤礦井下風門較為理想的一種防突風門,它打破了老式風門的結構形式,巧妙地運用聯桿平衡機構,把作用在風門上的負壓通過平衡機構轉化為一種內力,使得風門開啟只與配重及門軸摩擦阻力有關。

  3. 無壓風門開啟方式:手動操作。無壓風門主要用於煤礦井下進回風巷和主要進回風巷之間的聯絡巷中。當通過風門時,風門可輕松打開,鬆手後自動關閉,有效地避免風流短路和通風故障的發生,為煤礦標准化和現代化管理奠定基礎。

  4. 無壓風門按操作方式分為手動無壓風門,全自動無壓風門,氣動全自動無壓風門。全自動無壓風門。無壓風門主要用於煤礦井下進回風巷和主要進回風巷之間的聯絡巷中。當通過風門時,風門可輕松打開,鬆手後自動關閉,有效地避免風流短路和通風故障的發生,為煤礦標准化和現代化管理奠定基礎。

❽ 氣控全自動風門與氣控無壓風門到底有何不同

氣控全自動風門和氣控無壓風門所指的門體范圍大小不同,前者的門體范圍廣不但包括無壓風門還可以是調節風門、防水密閉門、正反單扇風門等;後者明確的單純的指的門體是無壓風門。

❾ 煤礦皮帶過風門如何設計安裝

首先,你必須知道你安裝的皮帶運輸能力和信號、以及皮帶架子的高度,如果安裝後的皮帶高度,這個要先做個現場調查,在做設計時。首先是說明該皮帶的用途及運輸能力,安裝位置,設計時,將皮帶安裝後的簡圖畫出,然後在壘砌風門牆體,風門牆體簡圖,如果風門牆體沒有砌築,那麼安裝好後再砌築風門,安裝後的組合簡圖。

閱讀全文

與皮帶過風門牆控風防突自動保護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拉車軸承多少錢一盤 瀏覽:100
高溫實驗裝置使用注意事項錯誤的 瀏覽:575
風力發電機的軸承多少錢一個 瀏覽:130
c5儀表盤水溫怎麼看 瀏覽:909
哪裡賣超純水設備 瀏覽:22
悠悠球好軸承多少錢 瀏覽:5
自動化儀表實訓裝置 瀏覽:309
為什麼儀表盤不顯示電瓶電量 瀏覽:838
深溝球軸承體積重量怎麼算 瀏覽:622
恆溫裝置里的浮球作用 瀏覽:521
機械設備長用什麼字母表示 瀏覽:87
德東五金機電 瀏覽:383
正品瓦房店軸承怎麼分別 瀏覽:929
醫用防護器材有哪些 瀏覽:784
機械基礎課如何上好 瀏覽:861
電動工具改發電機 瀏覽:507
王牌戰爭自動追蹤裝置怎麼破 瀏覽:163
暖氣閥門是什麼樣 瀏覽:33
軸承內外圈是怎麼加工的 瀏覽:668
世達有哪些好用的工具箱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