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汽車制動傳動裝置的分類及組成
制動器可以分為摩擦式和非摩擦式兩大類。
①摩擦式制動器。靠制動件與運動件之間的摩擦力制動。
②非摩擦式制動器。制動器的結構形式主要有磁粉制動器(利用磁粉磁化所產生的剪力來制動)、磁渦流制動器(通過調節勵磁電流來調節制動力矩的大小)以及水渦流制動器等。
按制動件的結構形式又可分為外抱塊式制動器、內張蹄式制動器、帶式制動器、盤式制動器等;按制動件所處工作狀態還可分為常閉式制動器(常處於緊閘狀態,需施加外力方可解除制動)和常開式制動器(常處於松閘狀態,需施加外力方可制動);按操縱方式也可分為人力、液壓、氣壓和電磁力操縱的制動器。
按制動系統的作用 制動系統可分為行車制動系統、駐車制動系統、應急制動系統及輔助制動系統等。上述各制動系統中,行車制動系統和駐車制動系統是每一輛汽車都必須具備的。
制動操縱能源 制動系統可分為人力制動系統、動力制動系統和伺服制動系統等。以駕駛員的肌體作為唯一制動能源的制動系統稱為人力制動系統;完全靠由發動機的動力轉化而成的氣壓或液壓形式的勢能進行制動的系統稱為動力制動系統;兼用人力和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的制動系統稱為伺服制動系統或助力制動系統。
按制動能量的傳輸方式 制動系統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氣壓式、電磁式等。同時採用兩種以上傳能方式的制動系稱為組合式制動系統。
② 汽車上的液壓制動系統屬於()式液壓傳動
選C,壓力式。
液壓制動系統是利用帕斯卡定律來工作的,總泵的壓力傳遞到分泵來制動。
③ 液壓式制動傳動裝置
液壓制動傳動裝置類似於離合器液壓控制裝置。它以專用油為介質,將駕駛員施加在制動踏板上的踏板力放大後傳遞給車輪制動器,再將液壓轉化為制動蹄片開口的機械推力,使車輪制動器產生制動效果。它具有結構簡單、制動滯後時間短、無摩擦部件、制動穩定性好、對各種車輪制動器適應性強等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於中小型汽車。
液壓傳動裝置的主要部件如下
1.制動主缸
主缸可以將制動踏板輸入的機械力轉化為液壓。大部分制動缸由鑄鐵或合金製成,其中一些與儲油室成一體,形成一個整體的主缸,另一些相互分離,然後通過油管連接,這是一個分離的主缸。分體式總泵的儲油室多採用透明塑料成型,部分配有防濺浮子或低液位報警燈開關。根據工作室的數量,主缸可以分為單室和雙腔。單線液壓制動傳動裝置採用單室主缸,現已淘汰。雙腔制動總泵應用廣泛。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雙腔制動總泵。
1)結構組成
雙腔制動總泵一般是串聯的,如圖17.5所示。主要由主缸、前活塞及回位彈簧、前活塞彈簧座、前活塞杯、限位螺栓、後活塞及杯等組成。主缸體中的工作面精度高、光滑。缸體上有進油孔和補償孔,有兩個活塞。後活塞9為主活塞,右端凹槽與推桿之間有一定間隙。前活塞6位於氣缸中部,將主缸內腔分為前腔B和後腔A兩個工作腔,兩個工作腔分別與前後液壓管路連接,前腔B產生的液壓通過出油口11和管路與後輪制動器連接,後腔A產生的液壓通過出油口10和管路與前輪制動器連接。
2)工作條件
當踩下制動踏板時,推桿推動主活塞9向左移動,直到杯8蓋住補償孔,後腔A內的液壓上升,建立起一定的液壓。一方面,機油通過後機油出口流入前制動管路,另一方面,機油推動前活塞6向左移動。在後腔A中的液壓和彈簧的作用下,前活塞向左移動,前腔B中的壓力也隨之增加。油通過空腔內的出油口進入後制動管路,這樣兩條制動管路制動汽車車輪制動器。
當持續踩下制動踏板時,前腔B和後腔A中的液壓會繼續增大,從而加強前後輪制動器的制動。
當制動器松開時,活塞在彈簧的作用下復位,高壓油從制動管路流回制動總泵。如果活塞復位過快,工作室的容積會迅速增加,油壓會迅速下降。由於管路阻力的影響,制動管路中的油將無法充分迴流到工作腔,從而在工作腔內形成一定的真空度,這樣儲液腔內的油將通過進油口和活塞上的軸向孔將墊片和杯體推入工作腔內。當活塞完全復位時,補償孔打開,制動管路中迴流到工作室的多餘油通過I補償孔流回儲液室。
如果連接到前室B的制動管路損壞漏油,踩下制動踏板時,只有後室A能積聚一定的液壓,但前室B中沒有液壓,此時,在液壓壓差的作用下,前活塞6迅速被推向底部,直到接觸到油缸的頂部。前活塞被推到底部後,後室A的液壓可能會上升到制動所需的值。
如果連接到後室A的制動管路損壞漏油,當踩下制動踏板時,起初只有主活塞9向前移動,但前活塞6不能被推動,因此後室A中的液壓無法建立。然而,當主活塞的頂部接觸前活塞6時,推桿的力可以推動前活塞,從而可以在前室中建立液壓。
可以看出,在雙管路液壓系統中,當任何一條管路損壞漏油時,另一條仍能工作,只是增加了所需的管路。
上海 桑塔納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使用的制動總泵也是串聯雙腔制動總泵。主缸用兩個螺母連接在真空助力器前面,主缸上有兩個橡膠頭與儲液罐連接。制動液通過進油孔供應至前後工作室。主缸前後有兩個對稱的M10 X1 出油螺孔,相互成100度角,通過制動管路與四輪制動器的輪缸交叉布置連接。
當踏板松開時,活塞和推桿分別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由於回程速度快,在制動管路中很容易生成 tru e空。因此,前活塞和後活塞的頭部有三個l.4毫米的小孔,相互間隔120度,制動液可以通過小孔流回兩個工作室,從而減少負壓。
為了保證主缸活塞完全回位,推桿與制動主缸活塞之間有一定的間隙,這種間隙體現在制動踏板的行程上,稱為制動踏板自由行程。
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對制動效果和行車安全有很大影響。如果自由行程過大,制動踏板有效行程減小,制動過晚,導致制動不良或失效。如果自由行程過小或過小,剎車不能及時完全釋放,造成剎車拖滯,加速剎車磨損,影響動力傳遞效率,增加汽車油耗。
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可以通過推桿的長度來調節。
2.制動輪缸
制動輪缸將來自主缸的液壓轉換成機械推力,以打開制動蹄。由於車輪制動器的結構不同,輪缸的數量和結構也不同,通常分為雙活塞制動輪缸和單活塞制動輪缸。
1)雙活塞制動輪缸
雙活塞制動輪缸的結構如圖17所示。6.缸體用螺栓固定在制動底板上。氣缸里有兩個塞子。具有相對切削刃的密封杯分別被彈簧壓靠在兩個活塞上,以保持杯之間的進油孔暢通。防護罩用於防止灰塵和濕氣進入氣缸。2)單活塞制動輪缸
單活塞制動輪缸的結構如圖17所示。7.頂塊壓在單活塞制動輪缸活塞外端凸台孔內的制動蹄上端。排氣閥安裝在缸體上方,用於排出氣體。為了減小軸向尺寸,安裝在活塞導向面上的橡膠圈用於密封液腔,進油間隙由活塞端面的凸台保持。
單活塞制動輪缸多用於單向助力平衡輪制動器,目前趨於淘汰。
單活塞制動輪缸的活塞直徑大於主缸的直徑,並且與前後軸上的實際負載分布成比例。這樣,作用在前制動器和後輪軸制動器上的制動力應該是踏板力和制動踏板杠桿與活塞直徑之比。3.制動管路
制動管路用於輸送和承受一定壓力的制動液。制動管路有兩種:金屬管和橡膠管。由於主缸和輪缸的相對位置經常變化,除了金屬管外,有些制動管有相對運動的截面,用高強度橡膠管連接。
4.制動液
要求制動液具有冰點低、高溫老化低、流動性好的特點。制動液對普通金屬和橡膠有腐蝕性,制動系統中所有與制動液接觸的零件都由耐腐蝕材料製成。因此,為了保證可靠的制動性能,在修理和更換相關零件時,必須使用原裝零件或認證零件。桑塔納用的制動液是D0T4。 @2019
④ 桑塔納轎車的轉向系統分別是什麼類型的助力系統
早期汽車所裝配的由於是純機械式轉向系統,因此當車速較低時轉動方向盤需要很大的力量,隨著車速的加快則會逐漸變輕。但為了讓更多用戶能輕松的操作車輛,助力轉向系統也隨之開始出現,其通過使用液壓或電機來輔助方向盤的轉向動作,將駕駛者的力量放大,從而降低操作方向盤轉向的對力量的需求。
事實上最早的機械液壓助力系統誕生於1902年,美國GM(通用)汽車早在50年代就開始在自家的轎車產品上採用液壓助力轉向系統,不過由於這套系統的助力輸出力度固定,因此無法兼顧低速時轉向輕便和高速轉向穩定兩個訴求。
因此在1983年,日本Koyo推出了帶車速感應功能的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可以通過電子控制調節,做到隨車速變化而改變助力大小。但直到1988年,日本Suzuki(鈴木)開始採用Koyo研發的轉向柱助力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而在1990年,Honda(本田)在其NSX車型上搭配了自主研發的齒條助力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談一談,各種助力轉向系統之間有哪些不同點。
機械液壓助力系統
由於機械液壓轉向助力系統出現得最早,因此技術成熟可靠且成本低廉,所以在車輛上的普及率相當高,至今也依然還有不少車型在使用。主要組成部分包括液壓泵、油管、壓力流體控制閥、V型傳動皮帶、儲油罐等,其再工作時將引擎的部分動力輸出轉化成液壓泵壓力,對轉向系統施加輔助的作用力。
機械液壓助力轉向系統是由液壓泵及管路和油缸組成,但為保持住壓力不下降,所以無論車輛是否進行轉向動作,液壓系統均需始終都保持工作狀態,而當車速較低時則需要液壓泵輸出更大的功率來提供更大助力。因此液壓系統隨時都在消耗引擎的動力,特別是低速轉向時液壓泵需要輸出更大功率,所以此時對於引擎動力的消耗也會更多。
由於純機械式結構讓路面狀況能夠更為准確的傳遞到方向盤上,因此採用這類系統的車輛路感會更加清晰,對於輪胎的抓地情況能更好掌握。並且因為液壓泵由引擎驅動,所以轉向動力充沛,技術成熟可靠且製造成本較低。但其缺點也同樣明顯,由於液壓泵需要持續工作,所以一定程度上會帶來油耗的增加;同時液壓管路中的壓力很高,也使得其使用壽命會受到相應的影響,此外轉向時不可長時間將方向盤打到底,否則會容易損害整個液壓系統。
電子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機械液壓助力系統工作時需要消耗引擎的動力,對於燃油經濟性方面有著負面影響,因此能耗更低的電子液壓助力轉向系統此後也已經出現。液壓助力轉向系統與其所不同的,是這套系統的轉向油泵使用電機驅動,將不再消耗引擎的動力,而且通過加裝電控系統可以讓轉向輔助力大小隨著轉向角度和車速一起變化,因此在性能方面表現也更加優異。
電子液壓助力轉向系統主要是由動力轉向器、轉向助力感測器、車速感測器、儲油罐、電動液壓泵和動力轉控制器組成,其工作原理基本則與機械液壓助力系統相同。但主要區別則在於油泵改由電機進行驅動,同時廠商可以根據不同需要來設定助力參數,讓車輛具有不同的駕駛感受。
由於這套系統是基於機械液壓助力系統改進而來,因此在繼承大部分優點d情況下,還解決了油耗增加的問題。不過這套系統因為增加了很多電子控制裝置和感測器,也使得其製造和維修的成本會增加,不過隨著技術的成熟,目前電子液壓助力系統已成為現階段主流家用車上的標配。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則與前面兩種有所不同,其直接依靠電機來提供輔助轉向,不再需要液壓系統的參與,同時還繼承了轉向輔助力大小能隨著轉向角度和車速變化的特性,並且這一系統還具有結構簡單,調整容易和維修簡單等特點。
結構方面,這一系統主要由扭矩感測器、車速感測器、電動機、減速機構和電子控制單元等部件組成。當方向盤轉動時,其轉矩感測器會檢測轉向及轉矩的大小,電子控制單元此時結合車速和轉動方向等數據控制電機輸出相應大小和方向的助力,並且因為車輛不轉向時電動機並不工作,因此也能大大極大的減少能耗。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由於使用電力驅動,因此可以獨立於引擎工作,幾乎也不會增加引擎的燃油消耗。此外由於不再使用液壓系統,因此也不存在泄露和容易因高壓而損壞的問題,並且通過修改電控系統的參數就能方便的調教出車輛轉向的不同手感,可提供更好的操控和舒適性。
⑤ 制動系統的工作原理及結構組成是怎樣的
一般制動系的工作原理可用一種簡單的液壓制動系示意圖(圖3-114)來說明。一個以內圓柱面為工作表面的金屬制動鼓固定在車輪輪轂上,隨車輪一同旋轉。在固定不動的制動底板上,有兩個支承銷,支承著兩個弧形制動蹄的下端。制動蹄的外圓面上又裝有一般是非金屬的摩擦片。制動底板上還裝有液壓制動輪缸,用油管與裝在車架上的液壓制動主缸相連通。主缸中的活塞可由駕駛員通過制動踏板機構來操縱。
圖3-122 駐車制動操縱結構
1.拉繩 2.拉繩導套 3.操縱桿 4.操縱桿導套 5.棘爪 6.操縱桿手柄
操縱桿上制有棘齒。當操縱桿被拉出到制動位置後,裝在操縱桿導套上的棘爪即在卷簧作用下與棘齒條嚙合,使操縱桿固定在制動位置,制動器處於制動狀態。欲解除制動,以便車輛起步,應先將手柄連同操縱桿順時針轉過一個角度,使棘齒條與棘爪脫離嚙合,棘齒只壓在操縱桿的光滑圓柱面上,然後再將操縱桿推入到原始位置。於是搖臂、制動杠桿、推桿、制動蹄都在回位彈簧作用下回位,制動器回到非制動狀態。放開手柄後,操縱桿即在彈簧作用下轉回原始位置,棘爪重又將操縱桿鎖住。
⑥ 液壓制動系統原理
一、汽車液壓制動系統解析
一般家庭轎車的液壓制動系統主要由制動踏板、真空助力泵、制動總泵(也稱為制動主缸)、制動液(也稱為剎車油)、制動油管、ABS泵總成、制動分泵(也稱為制動輪缸)和車輪制動器組成。
⑦ 桑塔納轎車的制動系統由哪些主要部件組成
制動系統一般由制動操縱機構和制動器兩個主要部分組成。制動操縱機構產生制動動作、控制制動效果並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的各個部件,以及制動輪缸和制動管路。制動器是產生阻礙車輛的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制動力)的部件。汽車上常用的制動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與旋轉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產生制動力矩,稱為摩擦制動器。它有鼓式制動器和盤式制動器兩種結構型式。
(7)桑塔納汽車液壓制動傳動裝置布置形式是擴展閱讀
制動系統可分為如下幾類
1、按制動系統的作用
制動系統可分為行車制動系統、駐車制動系統、應急制動系統及輔助制動系統等。上述各制動系統中,行車制動系統和駐車制動系統是每一輛汽車都必須具備的。
2、制動操縱能源制動系統
可分為人力制動系統、動力制動系統和伺服制動系統等。以駕駛員的肌體作為唯一制動能源的制動系統稱為人力制動系統;完全靠由發動機的動力轉化而成的氣壓或液壓形式的勢能進行制動的系統稱為動力制動系統;兼用人力和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的制動系統稱為伺服制動系統或助力制動系統。
3、按制動能量的傳輸方式
制動系統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氣壓式、電磁式等。同時採用兩種以上傳能方式的制動系稱為組合式制動系統。
⑧ 汽車液壓制動系統原理
汽車液壓制動系統是指剎車系統,剎車系統工作原理是製造出巨大的摩擦力專,將車輛的屬動能轉化為熱能。眾所周知,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
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不變。汽車在加速過程中把化學能轉化成熱能和動能,剎車時剎車系統又將汽車的動能轉化成熱能散發到空氣中。
一輛車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可能需要10秒鍾,但從時速100公里剎車到靜止可能只需要XX秒而已,可見剎車系統承受著巨大的負荷。
小型車採用液壓制動,因為液體是不能被壓縮的,能夠幾乎100%的傳遞動力,基本原理是駕駛員踩下剎車踏板,向剎車總泵中的剎車油施加壓力;
液體將壓力通過管路傳遞到每個車輪剎車卡鉗的活塞上,活塞驅動剎車卡鉗夾緊剎車盤從而產生巨大摩擦力令車輛減速。
先從剎車總泵說起,這個部件通常位於發動機艙防火牆靠近駕駛員的一側,有些車的剎車總泵」小得可憐「,甚至讓人懷疑它是否 提供足夠的剎車力。其實完全不必為此擔心,因為剎車系統運用了」帕斯卡定律「。
⑨ 汽車的傳動形式是什麼
1、機械式傳動系
機械式傳動系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在各類汽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與發動機配合,保證汽車在不同條件下能正常行駛。為了適應汽車行駛的不同要求,傳動系應具有減速增扭、變速、使汽車倒退、中斷動力傳遞、使兩側驅動輪差速旋轉等具體作用。
2、液力傳動系
液力傳動系組合運用液力和機械來傳遞動力。在汽車上,液力傳動一般指液傳動,即以液體為傳動介質,利用液體在主動元件和從動元件之間循環流動過程中動能的變化來傳遞動力。
動液傳動裝置有液力偶合器和液力變矩器兩種。液力偶合器只能傳遞扭矩,而不能改變扭矩的大小,可以代替離合器的部分功能,即保證汽車平穩起步和加速,但不能保證在換檔時變速器中的齒輪不受沖擊。
3、靜液式傳動系
靜液式傳動系又稱容積式液壓傳動系。主要由油泵、液壓馬達和控制裝置等組成。發動機的機械能通過油泵轉換成液壓能,然後由液壓馬達再又轉換為機械能。
4、電力式傳動系
電力式傳動系主要由發動機驅動的發電機、整流器、逆變裝置(將直流電再轉變為頻率可變的交流電的裝置)、和電動輪(內部裝有牽引電動機和減速器的驅動輪)等組成。
電力式傳動系的性能與靜液式傳動系相近,但電機質量比油泵和液壓馬達大得多,故只限於在超重型汽車上應用。
(9)桑塔納汽車液壓制動傳動裝置布置形式是擴展閱讀
車輛動力傳遞時,需要具備反復將動力切斷、連接的功能。車輛從靜止狀態到將發動機驅動力傳遞給變速箱輸入軸,車輛開始行駛的過程中,驅動力要在兩個不同轉速的旋轉半軸之間傳遞,這種功能被稱為起步功能。
車輛用起步裝置分為摩擦離合器裝置和液力傳遞裝置。摩擦離合器裝置分為兩種:一種是與手動變速器組合使用的乾式離合器;另一種是在潤滑油環境中使用的濕式離合器。
發動機實現最佳輸出特性的轉速范圍與實現最佳油耗特性的轉速范圍是不同的。而且車輛行駛狀態中的低速、高速、加速、減速等由於受周圍環境與駕駛者的意圖影響而有很大的變化。
起步加速和高速巡航時,如果不改變發動機轉速和車軸轉速的比例,很難高效率地利用發動機的輸出功率。這種對轉速比,即驅動力比進行變換的裝置稱為變速器。變速器分為駕駛員手動操作的手動變速器和根據運行狀態自動判斷最佳轉速的自動變速器。
自動變速器一邊由具有起步、變速兩個功能的液力變矩器和能夠根據行駛狀態自動選擇不同多速比的液壓式自動選擇不同多速比的液壓式自動變速裝置組成。
⑩ 桑塔納轎車的傳動形式是發動機後置後驅動
你好,不是的是前置前驅的,希望可以幫助你。【汽車有問題,問汽車大師。4S店專業技師,10分鍾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