Ⅵ 實驗室有NH4HCO3和NaHSO3的乾燥粉狀混合物,某興趣小組為測定其中NH4HCO3的含量,設計了用在混合物中加酸
(1)本題實驗原理是向混合物中加酸產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氣體,用高錳酸鉀溶液除去二氧化硫,然後通過品紅溶液檢驗二氧化硫是否除盡,接著將氣體通過濃硫酸乾燥,最後用鹼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氣體,鹼石灰增加的質量即為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所以裝置連接順序是aihdefgbc,故答案為:ihdebc;
(2)實驗開始,混合物加酸前,A裝置需要鼓入空氣目的是排出系統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加酸後再次鼓入空氣的作用是使生成的氣體全部進入後續裝置,
故答案為:排出裝置中原有空氣;將生成的氣體全部送入後續裝置;
(3)高錳酸鉀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氣體,防止二氧化硫對測定結果的影響,故答案為:吸收二氧化硫氣體,防止二氧化硫對測定結果的影響;
(4)若品紅溶液褪色,說明二氧化硫氣體沒有除盡,將被鹼石灰吸收,所以鹼石灰質量將偏大,根據實驗原理分析可知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偏大,則混合物中NH4HCO3偏大,測定結果將偏高;
高錳酸鉀溶液有強氧化性,能將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硫酸根離子,反應方程式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假設樣品全部是亞硫酸氫鈉,根據硫原子守恆得二氧化硫的物質的量=
mol,
根據二氧化硫和高錳酸鉀之間的關系式得,高錳酸鉀的體積=
=
mL,
故答案為:高,
;
(5)鹼石灰增重4.4g,即二氧化碳物質的量為0.1mol,由碳元素守恆,碳酸氫銨物質的量也為0.1mol,碳酸氫銨質量為7.9g,NH
4HCO
3的質量分數為
%=60.3%,故答案為:60.3%.
(6)鹼石灰與大氣相通,鹼石灰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所以應在鹼石灰後面再連接一個裝有鹼石灰的裝置,
故答案為:在B之後再接一個阻止空氣中水和二氧化碳進入B的裝置.
Ⅶ 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的製取裝置圖和步驟
一、製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圖:
二、實驗操作:
1、製取乙酸乙酯的化學式:
CH3COOH+CH3CH2OH=(濃硫酸,加熱專)CH3COOC2H5+H2O(可逆反應)
2、具體屬實驗步驟:
1)、按照實驗要求正確裝置實驗器具
2)、向大試管內裝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3)、向大試管內加入適量的(約兩毫升)無水乙醇
4)、邊震盪邊加入2ml濃硫酸(震盪)和2ml醋酸
5)、向另一個試管中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
6)、連接好實驗裝置(導管不能插入碳酸鈉溶液中導管口和液面保持一定距離防倒吸)
7)、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到沸騰
8)、待試管收集到一定量產物後停止加熱,撤出試管b並用力振盪,然後靜置待分層,分離出乙酸乙酯層、洗滌、乾燥。乙酸乙酯就製取好了。實驗結束後,將裝置洗滌干凈
三、裝置中通蒸汽的導管不能插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之中目的:
防止由於加熱不均勻,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熱反應物的試管中。
Ⅷ 實驗室酸缸的作用,我說的是用來泡東西的那種,不是倒廢酸的那種!!
搞好實驗室工作 為實施新課標保駕護航
廈門市松柏中學 吳亞紅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新教材增加了許多學生探究實驗,很多器材、葯品都得重新添置。為了保證新課程教學的順利進行,我們共同通讀了上冊課文,列出了新教材實驗中亟需而實驗室沒有配備的儀器和葯品,然而此時正值暑假期間,總務部門沒辦法幫忙采購,只能由我和另一同事分頭去采購,整整一周下來才好不容易備齊。接著重新組裝新實驗裝置,如:課本中「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捕捉』空氣實驗」和「以雙氧水分解製取氧氣」的裝置等。這期間,因實驗任務相當繁重,要在極短的時間內重新配製化學葯品(每一種30份),這一系列做下來,工作強度是很大的。而且每一個新實驗都要反復做幾遍,成功後,記下實驗注意事項才算完成工作。我們經常要做到中午1點多還沒吃午飯,下午近7點了才回家,手掌都磨出了血泡,還互相安慰:這才叫做為了教育事業流血流汁呢。經過一年的努力,雖然嘗盡了酸甜苦辣,但總算比較圓滿地完成任務,而且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一、對新教材中的實驗進行必要的分類
1.可以在家反復做的新實驗有:蠟燭熔化、冷卻、凝固,把蛋浸入白醋里,灼燒葡萄糖、砂糖和麵粉,水和空氣的壓縮實驗,燃燒條件的探究,金屬傳熱導電的實驗,鐵釘銹蝕的實驗,有機物燃燒實驗,用碘水檢驗澱粉實驗,塑料的燃燒,污水凈化裝置的實驗等等。
用家裡常見的東西能減少學生的恐懼感,增加親切感,激發興趣。許多學生在家重復做了幾遍實驗,收獲很大,相關知識也就記得很牢固。設計學生在家能動手做的實驗,一方面給學生帶來很大的成就感、學習興趣備增,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實驗教室不夠用的實際困難。
2.可以家校合作的新實驗有:在火焰上灼燒紅亮的銅的實驗,向澄清石灰水吹氣實驗,加熱碳酸氫銨實驗,蒸發、過濾的實驗,探究物質的可分性實驗,石灰石的存在和檢驗,物質在水中的分散實驗,溶液的導電實驗,影響物質溶解性因素的實驗,結晶實驗,檢驗溶液的酸鹼性實驗,某些物質溶液的pH實驗,製作葉脈書簽實驗,蛋白質實驗,幾種纖維的性質實驗等。
設計家校合作實驗可以充分利用家裡日常生活的廢棄物,如:口服液的空瓶子、各種含片的空面板、空的易拉罐、空的礦泉水瓶、吃剩的菜葉子、麵包屑等等,都可以帶到學校來做實驗。也可以將實驗室里沒有危險的儀器和葯品借回家裡做實驗。這樣的實驗做多了,日常生活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貫穿著化學,掌握化學知識也就水到渠成了。
3.一定要在實驗室做的新實驗有:鎂帶燃燒實驗,加熱試管中的火柴頭實驗,燒不壞的手絹實驗,空氣中的氣氛含量的測定實驗,「捕捉」空氣實驗,木炭、鐵絲、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實驗,雙氧水分解製取氧氣的實驗,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二氧化碳製取和性質實驗,水的組成實驗,探究微粒運動的實驗,氫氣、氧氣和水的不同性質,質量守恆定律實驗,物質溶解時的溫度變化實驗,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的實驗,物質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的實驗,常見酸的實驗,常見鹼的實驗,中和反應的實驗,金屬活動性順序實驗,化學肥料的實驗,檢驗葡萄糖,製取氧氣的實驗,硫的燃燒及其產物的污染實驗,等等。
二、對新教材中的實驗進行改進
1.經過反復實驗需稍微改進的有:
①加熱試管中的火柴頭實驗。書上寫的「三根火柴」,做起來有危險。改為在20×200毫升的試管配上4號塞子,用二根火柴(火柴頭要朝下)實驗。塞子不要塞緊,微熱後,火柴頭著火將發出「卟」聲,可能會把塞子頂出。有驚無險,夠刺激!實驗前教師先寫上注意事項,讓學生有心裡准備。
②燒不壞的手絹實驗。書上寫的2∶1酒精溶液濃度太大,容易燒破手絹,經多次實驗後提出的最適合的做法是:先潤濕手絹(不滴水),浸入1∶1(1∶2)酒精溶液中,一邊燒一邊搖動,不要燒太久。注意防止著火,甚至火災。
③探究微粒運動實驗。因為兩個50 mL燒杯A、B要用1個1000 mL的燒杯才能罩住,這樣空間太大,實驗成本太高(1000 mL燒杯較貴)。可以改為兩只12×75 mL的A、B兩試管,放在1個50 mL燒杯中,用1個250 mL燒杯就可罩住,空間小了,2至3分鍾就可以看到現象(無色酚酞變紅),這樣改進一下可以既節省實驗成本又節省實驗時間。
2.做較大變動的有:
①灼燒葡萄糖、砂糖和麵粉的實驗。因為燃燒時濃煙太大,有污染,不適合做分組實驗,建議改為演示實驗。
②雙氧水分解製取氧氣的實驗。雙氧水濃度用書上的3%太小,產生的氧氣被水霧罩住,難收集。試過5%、10%、20%和30%的都不可行,最適合的濃度是15%,而且分液漏斗的滴液速度要控制適當。滴速太快了,反應產生的氧氣太多,導氣管來不及導出,可能會頂出帶分液漏斗及導管的塞子。滴速太慢了,生成的氧氣少,難收集。雙氧水是一種強氧化劑,對皮膚有強腐蝕作用,即使是3%的H2a溶液接觸到皮膚,也會使皮膚變白,並使人感到灼痛,最後褪皮。這個實驗不適合學生操作。
三、培養學生實驗骨幹
要確實做好新教材的每一個分組實驗,提高學生自理實驗的能力是勢在必行了。每個班挑選兩個有興趣的學生,利用中午和下午放學後的課余時間,讓他們先學做實驗,每一個新教材的新實驗都讓他們做過一兩遍,我們在旁邊指導並及時記錄學生動手情況。後來,每個班都有5~6個學生自發來做實驗,學生干勁大了,做完實驗後,他們居然會主動幫忙,收發實驗儀器和葯品,洗試管擦桌子。我心想:有這幫小助手,再多的實驗也不怕!
以上我所做的工作都是在周汀珍老師的指導和同實驗室的庄煒老師的協助下完成的。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採用人教版新教材,我們的實驗可以相對輕松地得以開展。
列印本文
Ⅸ 實驗室制乙酸乙酯的裝置
樓主你好,我是學化工工藝的以前在實驗室做過這個實驗。
乙酸乙酯的製取:先加乙醇,再加專濃硫酸(加入碎瓷片屬以防暴沸),最後加乙酸,然後加熱(可以控制實驗)。濃硫酸是催化劑,吸水劑。該反應是可逆反應,為了提高酯的產量,必須盡量使反應向有利於生成酯的方向進行。一般是使反應物酸和醇中的一種過量。在工業生產中,究竟使哪種過量為好,一般視原料是否易得、價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體情況而定。在實驗室里一般採用乙醇過量的辦法。乙醇的質量分數要高,如能用無水乙醇代替質量分數為95%的乙醇效果會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濃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質量達到乙醇質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為了能除去反應中生成的水,應使濃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還有就是乙酸乙酯時反應溫度不宜過高,要保持在60℃~70℃左右,溫度過高時會產生乙醚和亞硫酸或乙烯等雜質。液體加熱至沸騰後,應改用小火加熱。事先可在試管中加入幾片碎瓷片,以防止液體暴沸。3
Ⅹ 實驗室制備硫酸的裝置圖及其試劑
實驗室制硫酸的方法:
1.是FeSO4·7H2O加強熱用冰水混合物+U型管冷凝即可,用NaOH吸收SO2,理論可得29.5%的H2SO4。關鍵在於尾氣吸收。
2.將二氧化硫通入雙氧水中,方程式為:SO2+H2O2=H2SO4(此法實驗制備硫酸,工業上不採用。因為過氧化氫比硫酸更貴) 只適合少量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