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液漏斗、冷凝管2、有利於反應向有進行,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動;沸石(碎瓷片)3、打開上口塞子,旋轉活塞使下層液體流出,至分界面時關閉活塞(上層液體應從上口倒出)4、C
2 H
5 OH+2H
2 SO
4 →2C+2SO
2 ↑+5H
2 O5、大量乙醇來不及反應而被蒸出;造成反應混合物溫度降低,導致反應速率減慢,從而影響產率。
❹ 乙酸乙酯的實驗室製法裝置圖是什麼
這里你看看吧回答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6%C6%C8%A1%D2%D2%CB%E1%D2%D2%F5%A5
❺ 如圖為實驗室製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裝置圖.下列關於該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試管b中導氣管下
A、揮發出的乙酸、乙醇易溶於水,試管b中導氣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回面的原因是防止實驗過程中發答生倒吸現象,故A正確;
B、反應為可逆反應,及時將乙酸乙酯蒸出,使反應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動,故B正確;
C、制備乙酸乙酯時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和乙酸、便於聞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於分層,故C正確;
D、配製混合液時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後邊振盪邊加入濃硫酸,冷卻後再加入冰醋酸,故D錯誤;
故選D.
❻ 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乙酸乙酯的制備實驗進行改進,裝置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同學看了裝置圖後有自己的見解:
試管中連接的玻璃導管,使得試管內外相通,不會產生壓強差,故能夠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導管插入碳酸鈉溶液中,雜質能與碳酸鈉溶液充分接觸和反應,有利於雜質的吸收.故丙的說法正確,甲和乙的說法錯誤,
故選C.
❼ 急!!!求實驗裝置圖 !!!!乙酸乙酯的水解
有 視頻,看看吧http://dv.ouou.com/play/v_e42b6ecf1ec21.html
(1)實驗目的:讓學生掌握乙酸乙酯的水解
{2)實驗用品:試管、乙酸乙酯、蒸餾水、稀硫酸、30%NaOH溶液
(3)實驗步驟:
①取三支試管,分別向各試管中加入6滴乙酸乙酯,然後向第一支試管中加5.5mL蒸餾水;向第二支試
管里加0.5mL稀硫酸(1:5)和5mL蒸餾水;向第三支試管里加0.5mL30%氫氧化鈉溶液和5mL蒸餾水。振盪
均勻後,把三支試管都放人70℃~80℃的水浴里加熱,幾分鍾後聞三支試管內液體的氣味。
②現象:第一支試管里乙酸乙酯的氣味沒有多大變化;第二支試管里還剩一點乙酸乙酯的氣味;第三
支試管里乙酸乙酯的氣味就全部消失了。
(4)實驗注意問題:
①為了使實驗有說服力,應取相同體積的酯和其它溶液。
②加入酯的量要少,否則短時間內水解不徹底。
③應用70℃—80℃的水浴加熱,溫度低反應速度太慢,溫度高則使酯揮發;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
因不易控制溫度。
(5)幾點說明:
①在有酸或鹼存在的條件下,酯類跟水發生水解反應,生成相應的酸或鹽和醇。
②若無酸或鹼存在的條件下,酯也能水解.只是水解速度很慢(如通常情況下,乙酸乙酯需16年才可達
到水解平衡)。
③因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且生成物有酸,所以當有鹼存在時,鹼跟水解生成的酸發生中和反應,使反
應進行到底,酯完全水解,所以氣味完全消失。油脂在鹼存在的情況下水解又叫皂化反應。
④酸只起催化作用,縮短達到平衡用的時間,酯不能完全水解,只能水解一部分,故氣味還剩一點,
不能完全消失。
❽ (16分)Ⅰ.下圖是實驗室制備乙酸乙酯的裝置圖,填寫下列空白。 (1)試管A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
(16分,每空2分)
(1)防止暴沸 冷凝
(2)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防止倒吸
(3)分液漏斗
(4)蒸餾燒瓶 冷凝管 下進上出
略
❾ 乙酸乙酯水解的條件的實驗裝置圖需要加水嗎
乙酸乙酯水解的條件的實驗裝置圖需要加水。
實驗第一步:取三支試管,分別向各試管中加入6滴乙酸乙酯,然後向第一支試管中加5.5mL蒸餾水;向第二支試管里加0.5mL稀硫酸(1:5)和5mL蒸餾水;向第三支試管里加0.5mL30%氫氧化鈉溶液和5mL蒸餾水.振盪均勻後,把三支試管都放人70℃~80℃的水浴里加熱,幾分鍾後聞三支試管內液體的氣味.
❿ 下圖為製取乙酸乙酯的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揭示實驗原理乙酸與乙醇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加熱可
①  ②否。醇和羧酸都失H,所以H換成D無法指示何種物質脫羥基。反應速率低,達不到回催化劑活答性溫度;溫度過高利於平衡逆向移動,酯產率降低。用分水器能夠在反應進行時很容易的把水分離出來,從而使平衡正向移動,提高乙酸乙酯的產率。酚酞。碳酸鈉層呈紅色,上層的酯層呈無色。
與脂類化合物性質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德東五金機電
發布:2025-09-19 04:18:29
瀏覽: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