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減溫減壓裝置中的自動控制

減溫減壓裝置中的自動控制

發布時間:2022-08-23 16:14:03

❶ 減溫減壓器壓力調整閥故障誤開

摘要 電動減溫減壓閥故障解決辦法靠著閥內部流道對流量進行調整和控制,它可以自動調整管道水壓,減少人力的使用。當在使用蒸汽減壓閥時候,發現工作狀態一直不穩定,到底哪些原因導致他在使用中會出現這種情況,用戶應該怎麼做。但對某些設備工藝要求,這樣的蒸汽也許是過干或過熱的。例如:當換熱器用於製程操作時,使用過熱蒸汽由於低的傳熱系數而 降低效率,使用飽和蒸汽更加適合。另外當高壓的干飽和蒸汽減壓至低壓時,在下游出口會產生過熱度。這樣都需要將過熱的蒸汽降溫至所需的接近飽和的溫度,這 就需要減溫器。在很多情況下需要對高壓過熱的蒸汽同時進行減溫和減壓。減溫減壓裝置是高效節能環保產品。

❷ 進口減溫減壓器品牌

CCI、美國 SPX/Copes-Vulcan Inc.、kiekens這幾家,在石油化工及電廠都有很多的業績

❸ 減溫減壓器一體式及分體式分別有什麼優缺點

一體式減溫減壓器的主要結構為蒸汽減溫減壓閥+給水調節閥+安全保護裝置,蒸汽減溫與減壓在同一個閥內完成,結構長度相較分體式短一些,適用在一次蒸汽壓力溫度2.5MPa/400℃以上的參數,在這種蒸汽壓力溫度條件下,蒸汽流速也較高,此時減溫減壓閥的使用效果較好,可調比為30~100%。我公司生產的一體式減溫減壓裝置配套的減溫減壓閥為雙座平衡式結構,泄漏量稍微偏大一點,為Ⅱ級(最高Ⅲ級),當一次蒸汽溫度在425℃以上時,出口蒸汽管道可以直接用20鋼(碳鋼),而不像分體式結構那樣,因為一次溫度沒有減下來,導致蒸汽管道要用合金鋼,增加了成本。 當一次蒸汽壓力溫度2.5MPa/400℃以下時,相應的蒸汽流速也偏低,此時減溫減壓效果不如分體式理想,因此在 一次蒸汽壓力溫度2.5MPa/400℃以上的時,主要推薦使用一體式減溫減壓裝置。 分體式 減溫減壓器的主要結構為蒸汽減壓閥(調節閥)+給水調節閥+安全保護裝置,可調比為30~100%(當配套可調噴嘴時,裝置可調比為10~100%),蒸汽減壓閥(調節閥)常用套筒結構,泄漏量為Ⅳ級(最高可做到Ⅴ級),適用於任何參數減溫減壓,但是當一次蒸汽溫度在425℃以上時,二次蒸汽混合管道需要用合金鋼,整套裝置的成本相較一體式高一些,長度也比一體式要長。

杭州東辰熱力輔機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專業從事蒸汽、熱水及其它工業流體的控制設備和應用、自動化控製成套、系統集成、過程在線連續控制系統。節能化、環保化、模塊化、智能化、並專業提供蒸汽熱力系統節能與環保的最佳解決方案,主導產品有蒸汽減溫減壓裝置、減溫裝置、凝結水自動回收裝置、乏汽回收裝置、蒸汽噴射式熱泵;高壓特種閥、調壓閥、減壓閥、高壓差閥、調溫閥、調節閥等高技術控制閥及通用閥門;工業儀表成套控制系統、過程式控制制DCS、PLC控制系統等。產品廣泛應用於電力、冶金、石油、化工、石化、造紙、輕紡、食品、制葯、環保、城建、供熱、以及科研等領域。

❹ 減溫減壓裝置是設備還是材料

是設備!!!!
減溫減壓裝置是現代工業中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或供汽)及輕工、電力、化工、紡織等企業在熱能工程中廣泛應用的一種蒸汽熱能參數(壓力、溫度)轉變裝置和利用余熱的節能裝置,通過本裝置,把用戶提供的蒸汽參數降到用戶需要合適的溫度和壓力,以滿足用戶的要求,並且能夠充分節約熱能,合理使用熱能。

(二)減溫減壓裝置工作原理裝置簡介
減溫減壓裝置
目前我國減溫減壓裝置有多種結構形式,但不管其形式如何,一般由減溫系統、減壓系統(或減溫減壓一體系統)、主蒸汽管體、安全保護系統、熱力控制系統等組成。具體形式結構如下圖。 減溫減壓裝置的結構組件由減壓閥、節流孔板、蒸汽混合管道(帶噴嘴)、安全閥、給水調節閥、節流閥、截止閥、止回閥、減溫水管、法蘭、標准件等組成

1、減溫系統:通過高壓差調節閥(或變頻水泵等),將冷卻水從不同形式的噴嘴處以霧狀噴入文氏管或蒸汽管道的蒸汽中,使蒸汽溫度降低。

2、減壓系統:由減壓閥和節流孔板組成,減壓閥通過改變流通面積達到調節壓力的目的。

3、減溫減壓系統:把減溫系統和減壓系統合二為一,使裝置的外形尺寸減小而技術復雜性增加。(見圖二同顏色部分)

4、主汽管體:由混合管和蒸汽管等組成。根據用戶提供的參數決定,是減溫減壓裝置的主體設備,目的是將減溫減壓後的蒸汽送入用戶需要的管道上。

5、減溫減壓裝置安全系統:為防止二次蒸汽壓力超過規定值,自動打開安全閥使多餘蒸汽排放,達到減壓和安全保護作用,由於參數不同,有以下幾種結構形式,由本廠設計時選定:

①配彈簧安全閥

②配沖量及主安全閥(一套或多套)

③配杠桿安全閥

6、減溫減壓裝置熱力控制系統:是調節蒸汽出口參數的重要設備,通過接收出口溫度、壓力信號,經過信息處理,指揮執行機構使出口的參數(溫度、壓力)穩定在用戶要求范圍內,實現自動調節。本控制系統也可以手控調節。

❺ 關於循環流化床鍋爐風煙系統完整的啟動操作規程,冷卻水泵,空氣預熱器等設備什麼時候啟動等等,全面點的

5 開車程序
5.1 原始開車程序
5.1.1鍋爐運行前的准備工作
5.1.1.1檢查鍋爐各個部分是否安裝正確,零部件是否齊全,閥門儀表是否處在工作狀態,輔機是否運轉正常,鍋爐照明設備是否完好等。
5.1.1.2檢查電源電壓是否正常,是否滿足所有電動機的要求;
5.1.1.3檢查點火裝置、油泵、油管及儲油罐應完好並處於備用狀態,儲油罐應儲備足夠的點火用油(0#輕質柴油,冬季用-10#輕質柴油)。
5.1.2 鍋爐本體部分檢查
5.1.2.1爐室內床面清理干凈,風帽完好,各風口、返料口、落煤口完好無損,防磨材料無脫落現象。
5.1.2.2 爐室底部、水冷風室清理干凈,關閉人孔門,放渣管與冷渣機接好並保持暢通,開關靈活,緊急放渣管接至安全放渣地區。
5.1.2.3 爐室、煙道內無人工作,無雜物,確認後關閉所有人孔門。
5.1.2.4 返料床面清潔,風帽小孔暢通。
5.1.2.5 各風門應開關靈活,且能開足關嚴。
5.1.3 風煙煤系統的檢查
5.1.3.1 檢查燃燒室,旋風分離器集灰斗,水冷風室及點火裝置等處耐火層,保溫層應無裂縫、無積灰、不漏灰、無焦渣及雜物、各部人孔門完整無損,關嚴放渣門,返料及返料風室放灰門,各門應開關靈活並置於關閉狀態。
5.1.3.2 檢查一次風管進水冷風室及點火裝置、送煤、播煤等調節風門、與返料風機出口管連接風門,二次風管進爐膛的調節風門,返料風機進返料風室風門,各風門應開關靈活並處於關閉狀態。
5.1.3.3 檢查流化室,布風板,水冷風室,返料器應無焦塊及雜物各風帽應完好無損,出風孔應暢通無阻,如有堵塞或損壞,應疏通或更換。
5.1.3.4 檢查煙道、靜電除塵器及引風機葉輪內應無積灰,煙道閘門應開啟。
5.1.3.5檢查二台螺旋給煤機鏈輪聯接良好,地腳螺栓不松動,煤閘靈活可靠,落煤管內不得有異物,給煤機電機應整潔、無積灰。
5.1.3.6 檢查調速電機、減速器、給煤機之間的傳動裝置是否完好。
5.1.3.7 檢查減速器齒輪箱油位是否正常。
5.1.3.8 檢修後的給煤機應確認轉動方向正確,進行試運轉。
5.1.3.9 給煤機殼體、落煤管等無泄漏。
5.1.3.10 檢查完畢合格後,啟動給煤機,調節給煤機轉速,並觀察有無煤下落,給煤機運轉情況是否正常。
5.1.3.11檢查冷渣機潤滑油及冷卻水、下渣管冷卻水、皮帶輸渣機及斗式提升機應完好備用。
5.1.3.12 返料室及返料風室放灰管是否暢通並接至安全地帶。
5.1.4 汽水系統的檢查
檢查所有閥門包括電動閥門開關應靈活好用,法蘭聯接和盤根應無漏點,如有漏點,應上報有關人員處理。檢查完畢後各閥門應置於下列狀態:
5.1.4.1 應關閉的閥門有:主汽閥及旁路閥、並汽閥及旁路閥、減溫水閥、減溫水旁路閥、減溫水調節閥、給水總閥、給水旁路閥、給水調節閥、各定期排污閥、緊急放水閥、水位計放水閥、各下降管放水閥、1#、2#反循環閥、省煤器放水閥、連續排污閥、返料器冷卻放水閥、汽包直供閥、汽包加葯閥、反沖洗閥、各取樣閥、自用蒸汽閥。
5.1.4.2 應開啟的閥門:並汽閥前疏水閥、水位計的汽閥和水閥,汽包空氣閥、放空閥、飽和蒸汽導引管空氣閥、省煤器出口管空氣閥、省煤器進口閥、集汽箱空氣閥、集汽箱放空閥、集汽箱疏水閥、高、低溫過熱器各聯箱疏水閥、減溫器疏水閥、減溫減壓裝置前疏水閥。
5.1.5 輔機、儀表及附件的檢查
5.1.5.1 檢查引風機、一次風機、二次風機和返料風機:
5.1.5.2 靠背輪聯接良好,風機和電機地腳螺絲應牢固,螺母不得松動。
5.1.5.3 軸承箱內油質應清潔,油位正常,放油螺絲不漏油,溫度計是否完好。開啟軸承冷卻水閥並檢查排水是否暢通、電機已按規定加入足夠的潤滑油、羅茨風機齒輪箱油位正常。
5.1.4.4 風機調節擋板開關應靈活,並能全開全關,與控制器連接完好,遠方控制器及事故停機聯鎖裝置應有效。風機擋板實際開關度應與DCS控制系統指示開關度完全相符,並處於關閉狀態。
5.1.4.5 對風機進行手動盤車,盤車應靈活自如,否則應對機殼、葉輪檢查,盤車時應注意聽機殼內聲音是否正常,有無摩擦。
5.1.4.6 電機應通知電氣人員進行檢查,確認風機轉向與轉向標示一致。
5.1.4.7檢查DCS控制系統各控制儀表信號,各控制信號應准確、可靠,照明應充分、適度,控制室應整潔衛生。
5.1.4.8 汽包水位計要有低壓照明燈,爐頂及四周照明應良好。
5.1.4.9 安全閥排汽管是否良好,壓力表是否齊全,並處於開的位置。
5.1.5 油點火系統的檢查
5.1.5.1 檢查儲油罐是否有足夠的點火用油,且安全防範設施完善。
5.1.5.2 檢查油泵及電機的地腳螺栓是否松動,進出口閥門及回油閥門是否完好並處於關閉狀態,且安全防範設施完善。
5.1.5.3 絲網過濾器暢通。管路系統連接完好,無泄漏情況
5.1.5.4 檢查點火裝置前點火用油管路閥門、回油閥及壓力表是否完好。燃油轉子流量計或浮子流量計是否完好。
5.1.5.5 檢查交流高能點火器是否就位並接好電源。
5.1.5.6 檢查點火油槍及噴嘴是否堵塞,且油槍與供油管路連接好。
5.1.5.7 點火觀察孔清晰可見,開啟看火孔和點火器管座吹掃風管閥門。且風管暢通。
5.1.5.8 檢查火焰監測及熄火保護措施是否完好可用。
5.1.5.9 檢查點火時當風室的熱風溫度超過設定值時報警提示信號裝置是否靈敏可靠。
5.1.6 顯示儀表檢查
5.1.6.1 投入所有流量計、壓力顯示表、溫度顯示儀、電接點水位計、氧量表等。
5.1.6.2 檢查各儀表顯示是否准確可信。
5.1.6.3 對表示懷疑的儀表,應通知維修人員檢查。
5.1.7 靜電除塵器的檢查
5.1.7.1電除塵器是一種高效節能的的空氣凈化設備,具有收塵效率高,處理煙氣量大,使用壽命長,維修費用低的優點。
5.1.7.2 原理:讓含塵煙氣通過電壓極高的靜電場,靜電場中含有大量的帶電離子,當煙氣通過時,煙氣中的小顆粒帶上大量的正負離子,正負離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各自帶著煙氣中的小顆粒向電場兩極移動,當電荷顆粒到達極板時釋放離子,而顆粒依附在極板上,隨著越來越多的煙氣的顆粒的依附,極板上就形成了塊狀塵埃,這時通過振打機構,使塊狀塵埃吊落灰倉,完成收塵過程。
5.1.7.3 除塵器設備主要由電氣部分和本體部分組成,採用微機控制 。
5.1.7.4 確認安裝、檢修工作已結束,安裝、檢修工作人員已撤離。
5.1.7.5 檢查所有人孔門確已關好,鎖上牢固。
5.1.7.6 檢查各振打機構連接牢固可靠,減速器無滲油。
5.1.7.7 檢查所有整流變高壓側隔離刀閘確已合在「電源」位置,接觸良好。
5.1.7.8 檢查所有電暈極隔離刀閘確已合在「電場」位置,接觸良好。
5.1.7.9 檢查所有隔離刀閘盤門確已關好,鎖上牢固。
5.1.7.10 檢查變壓器電纜接線完好、緊固、外殼接地線接地良好。
5.1.7.11 檢查變壓器油位、油色、硅膠正常。
5.1.7.12 檢查瓷軸加熱器、絕緣子加熱器盤蓋已關閉密封。
5.1.7.13 檢查各高壓櫃內開關已合上。
5.1.7.14 檢查各星型卸料機完好可靠、螺旋輸灰機、加濕出灰機及加濕水管完好。
5.1.8 煙氣脫硫系統的檢查
5.1.8.1 檢查脫硫劑(石灰石)是否符合規格要求(0-5mm)。
5.1.8.2 檢查計量給料機及投加設備運轉是否正常。
5.1.8.3 根據脫硫要求添加脫硫劑(37-38kg/噸煤)。
5.1.9 加葯系統的檢查
5.1.9.1 檢查溶解罐有無破損、泄漏和裂紋。
5.1.9.2 檢查攪拌機和電動控制進水閥是否完好並有接地保護,電動控制進水閥處於關閉狀態。
5.1.9.3 檢查計量泵地腳螺栓是否松動,是否有足夠的潤滑油,轉向正確,試運行時聲音正常。
5.1.9.4 溶解罐及計量泵的進出口閥門是否完好且無泄漏,均處於關閉狀態。
5.1.9.5 關閉加葯管線上的所有閥門。
5.1.9.6 流量計及壓力表完好且泄漏。
5.1.9.7 加葯自動控制系統可隨時投入運行。
5.1.10 減溫減壓系統的檢查
5.1.10.1 本系統包括1#、3#減溫減壓、4#減壓等三套裝置。
5.1.10.2 檢查所有減溫減壓調節閥、旁路閥、安全閥及消音器是否完好可用,所有閥門均處於關閉狀態。
5.1.10.3 減溫水暢通、減溫減壓系統前全開。安全閥已調校合格、靈敏靠過。
5.1.10.4 減溫減壓系統自動控制儀表已投入運行。
5.1.11 啟動前的准備
鍋爐檢查完畢,應與有關人員聯系,做好下列工作:
5.1.11.1 將全部檢查結果向班長匯報。
5.1.11.2 與脫鹽水站值班人員聯系,啟動脫鹽水泵向脫鹽水母管供水(正常運行時,脫鹽水泵保持運行)。
5.1.11.3 與輸煤人員聯系,向煤斗輸煤。
5.1.11.4 與電氣人員聯系,電氣設備送電。
5.1.11.5 與分析人員聯系,化驗爐水品質。
5.1.11.6 與熱工儀表人員聯系,將各儀表置於工作狀態。
5.1.11.7 開啟所有冷卻水(如風機、冷渣機、下渣管、水泵等)。
5.1.11.8 除氧器的啟動
(1) 除氧器的工藝流程
為了增加水與蒸汽的接觸面積,更加有效地除去水中的氣體,可通過多級淋水盤將含氧的脫鹽水,由塔的上部進水管分別進入配水槽中,然後由配水槽落入下部篩盤,篩盤上打有許多小孔,把水分成細小水珠狀,加熱蒸汽由塔下部經蒸汽分流箱沿篩盤交替上升,將水加熱到沸點,把水中的氧析出,隨剩餘蒸汽一起從塔頂的排氣管排出。
(2) 除氧器開車前的檢查
a) 新安裝、長期停用或經檢修後的除氧器,各附屬儀表應完好,並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b) 清除雜物,關閉除氧水箱人孔門、供水閥門、排水閥門、給水調節閥前閥門及旁路閥門、蒸汽調節閥前閥門及旁路閥門、關閉汽、水平衡管各閥門,開啟水位計閥門、放空閥門、給水泵回水閥、連續排污膨脹器蒸汽閥門。
c) 除氧水箱儀表監測准確、到位。
d) 經檢查確認具備開車條件後,方可投入運行。
e) 待正常運行時,即可投入除氧器液位自動調節系統運行。
(3) 除氧器的開車
a) 除氧系統為兩套(二期有一套),可並聯運行,也可獨立運行。
b) 除氧器的獨立運行
i. 除氧器投入使用前可先將除氧器U型水封注滿水,水封注滿水後,即關小進水閥。
ii. 打開脫鹽水管路閥門向除氧器供水,待除氧水箱水位達1/2時,即可作好鍋爐給水泵的啟動准備。
iii. 打開除氧器供水閥門向鍋爐給水泵母管供水。
iv. 如遇除氧器水箱水位無法正常控制水位,可通過除氧器給水旁路閥或放水閥來調節水位。
v. 在除氧器運行中,如果除氧水溫度達不到工藝指標要求(104℃)時,可以開啟除氧器底部進蒸汽調節閥調節進汽量,確保工藝指標。
vi. 在開啟除氧器底部進蒸汽調節閥調節進汽量時,必須緩慢開啟,以避免除氧器發生震動。
c) 除氧器的並聯運行
i. 在除氧水供應緊張時,可開啟兩台除氧器同時運行。
ii. 開啟兩台除氧器之間的汽、水平衡管閥門。
iii. 開啟兩台除氧器水箱的聯通供水閥門,向鍋爐給水泵母管同時供水。
5.1.11.9. 鍋爐給水泵的啟動
本鍋爐配備三台高壓給水泵,可以一台獨立運行,也可以多台並聯運行。
(1) 開泵前的檢查
a) 新安裝、長期停用或經檢修後水泵,電氣設備須經電氣人員檢查,確認具備開泵條件後,方可開泵。
b) 水泵停運24小時後,須啟動運行時,必須叫電氣人員測量絕緣情況及檢查,以保證安全。
c) 檢查靠背輪不破裂,螺栓不松動,轉動輕快,並裝上保護罩。
d) 軸封冷卻水應暢通。
e) 各附屬儀表應完好,除氧水箱應儲備一定量的脫鹽水。
f) 地腳螺栓不松動,電機接地良好。
g) 檢查進出口閥門,水管是否破裂泄漏,進出口閥應關閉。
h) 經檢查確認具備開車條件後,方可投入運行。
(2) 開泵
a) 對檢查確認沒有故障時,方可進行啟動。
b) 打開水泵的進口閥門。
c) 打開泵體排氣旋鈕或壓力表管,排出空氣。
d) 按啟動按鈕,進行啟動,待水泵出口壓力升至額定壓力後,即可緩慢開啟出水閥向鍋爐供水。
e) 如一次啟動不成功,應認真檢查,再進行啟動,但連續啟動不應超過兩次,以後需間隔15分鍾後,才可啟動。
f) 連續兩次啟動不成功時,應向有關人員匯報,並作好記錄。
g) 水泵投入運行後,應再次檢查是否運行正常。
(3) 給水泵的並聯運行
a) 如一台水泵不能滿足生產上的需要,則按正常開車順序啟動備用泵。
b) 為使並聯運行壓力穩定,應稍關原運行泵的出口閥門。
c) 緩慢開啟剛投入運行水泵的出口閥門並入管網。
d) 並聯運行時,各給水泵出口壓力應力求達到相同。
e) 給水泵在正常運行時,如果出口壓力過高或影響後續設備工藝用水時,可以打開給水泵出口處的小回水閥回至除氧水箱,以降低供水壓力(單台或多台運行)
5.1.11.10 各儀表及操作裝置處於工作狀態,啟動運煤裝置往煤倉運煤,打開脫鹽水管路閥門向除氧器供水,待除氧水箱水位達1/2時,即可作好鍋爐給水泵的啟動准備,電氣人員給設備送電。
5.1.11.11 通知儀表人員裝好燃燒室密相區熱電偶並超出爐牆內壁30—50mm,新用熱電偶必須經標准熱電偶校驗,如有誤差,應告訴鍋爐運行人員。
5.1.11.12 備好可燃物含量<5%,粒度0—8mm的底料(爐渣)1.5-1.8m3待用。
5.1.11.13 進水:打開給水總閥,用給水旁路閥緩慢均勻進水,進水時間夏季不少於1.5小時,冬季不少於2.5小時。對於(新)冷爐子,水溫夏季不應超過90℃,冬季不應超過70℃。
5.1.11.14 進水時應檢查汽包入孔門,各法蘭結合面是否有漏水現象,如發現漏水,應停止進水進行處理。
5.1.11.15 爐水進好後,汽包水位應維持不變,如水位逐漸降低,應查明原因並消除,然後再補水至需要水位。如汽包水位逐漸上升,則表明給水閥關閉不嚴,應關閉給水總閥,並把水放至需要水位。打開1#反循環閥,保護省煤器。
5.1.11.16 關閉汽包放空閥和所有空氣閥。
5.1.11.17 向鍋爐內進水時,應檢查水位自動控制和高低水位報警器是否可靠。鍋爐給水必須達到GB/T12145-1999《火力發電機組及蒸汽動力設備水汽質量》規定的水質標准要求。
減溫水必須是合格的脫鹽水。水汽質量參見下表的規定。
鍋爐給水:
項目 總硬度
μmol/L 鐵
μg/L 銅
μg/L 溶解氧
μg/L
給水 ≤3.0 ≤50 ≤10 ≤15
鍋爐蒸氣
鈉 μg/Kg 磷酸鹽處理 ≤15
揮發性處理
二氧化硅 μg/Kg ≤20
鐵 μg/Kg ≤30
銅 μg/Kg ≤3
鍋爐爐水
磷酸根,mg/L 5—15
PH值(25℃) 9.0—11.0
5.1.16 風機的啟動
5.1.16.1 冷態啟動(指風機經過檢修或長時間停運後啟動)
首先通知電氣人員對風機電氣部分進行檢查,並送電,再通知設備維護人員檢查風機的機械部分,確認合格後,關閉進口調節檔板,合上空氣開關,注意風機電流的變化情況,如在規定的時間內啟動成功,應馬上通知維護人員到風機現場,檢查風機運轉情況,如遇緊急情況,按下緊急停車按鈕至少30秒,並派人通知維修人員。
5.1.16.2 緊急情況包括:
(1)振動大,不能維持運行。
(2)軸承溫度上升快,經過緊急處理後仍然上漲較快(超過50℃)。
(3)機殼內聲音異常(如葉輪撞擊機殼)危急設備安全運行等。
5.1.16.3 熱態啟動(指風機不在冷態及檢修狀態下的短時停機後的啟動)
首先通知維護人員對風機機械部分進行檢查,檢查合格後,關閉風機的進口調節檔板,合上空氣開關,按下按鈕,注意風機電流的變化情況,如在規定的時間內,風機未啟動成功(風機電流居高不下)應馬上拉下空氣開關通知設備維修人員和電氣人員分別進行檢查,檢查合格後再進行第二次啟動。
5.1.16.4 風機啟動不成功時,不能連續啟動,第一二次啟動時必須間隔 5分鍾,第三次啟動時必須間隔15分鍾以上。
5.1.16.5 先啟動引風機,後啟動一次風機並調整維持爐膛正常負壓。
5.1.17 點火系統的啟動
5.1.17.1 一次風機啟動後,關閉點火風門,調整水冷風室左右風門開度大小,使床料達到微流化程度即可。
5.1.17.2 點火前准備工作
(1) 交流高能點火器就位,將電火花塞頭部伸到燃燒室中心線附近,然後接通電源,從看火孔觀察電火花情況,正常後切斷電源,待用。
(2) 油泵的啟動
a) 電氣人員檢查合格,並送電。
b) 開啟油管道進口閥、出口閥、回油閥。
c) 啟動油泵檢查運行正常後,調節回油閥,觀察燃油流量計和出口壓力表。使點火油槍前油壓維持在~2 .0MPa。
開啟看火孔和點火器管座吹掃風。
5.1.17.2.4 檢查、調節燃燒器,確保燃燒器霧化良好。(可將燃燒器抽出觀看,但注意油槍前不可有明火。)
5.1.17.3 點火過程
(1) 接通點火器電源,確認電火花正常工作後,逐漸開啟油管路上閥門,油流量維持在100Kg/h左右,此時從看火孔應能觀察到立即著火,待火焰穩定後,立即關閉點火器電源,將點火器導電桿後撤,使火花塞前端縮進耐火材料層內,然後根據溫度指示水平,並維持過空氣系數在1.8左右,逐漸加大油量、燃燒風和混合風量。
(2) 油閥開啟後,電火花持續半分鍾後仍未能點燃油嘴,應立即停油並切斷點火器電源,加大一次風與引風量,通風5分鍾,防止爆炸,再次點火,如這樣工作三次後,仍未能點著,則點火器應斷電15分鍾後再進行點火。重新開始前應檢查原因,並加以糾正。
(3) 點火後二小時屬預熱階段,目的是使鍋爐升溫,防止產生過大的熱應力。此後油量加大(油量的調節是靠油管路上的DN15截止開度,閥後壓力高則油量大,為保證霧化,閥後壓力須大於1.0MPa),保持風室熱煙氣溫度在700℃附近,此時床溫升高較快,要密切監視床層溫度變化,待布風板上的流化層溫度升至500℃時,啟動螺旋給煤機開始少量給煤,同時開啟送煤、播煤風門。
(4) 觀察沸下床溫變化情況。如床溫下降應加大油壓和開大油槍風,風溫較高時可適量減少一次風量,採取以上措施,直至溫度升至550~600℃,這一階段需1~2小時。
(5) 當沸下溫度升至700℃並繼續上升時,停止油槍,調整煤量和風量以控制床溫,待沸下溫度升至900℃,並能穩定在900±50℃時,點火階段結束。
(6) 全開水冷風室左右一次風門,保證床內燃燒所需風量。停油後不要立即關閉流經燃燒室的各股風量,維持燃燒室通風降溫,防止油噴嘴,配風器和點火器因燃燒室高溫蓄熱而燒壞,當燃燒段溫度降至300℃以下時,再關閉燃燒風。
(7) 在點火各階段過程中,通過油量和風量的調節,應使風室煙溫嚴格控制在850℃以下運行。如果超出此溫度,將導致風帽接管燒壞的後果,運行時應特別注意。
(8) 發現熱電偶故障,應停止啟動,及時修復或更換,保證正確反映熱風溫度,防止超溫燒壞布風板上的風帽與接管。
(9) 冷態啟動整個過程需6-8小時(熱態啟動3-5小時),在此過程中,應經常檢查、核對各膨脹指示器讀數及鍋爐各閥門及法蘭有無異常情況,如有異常,應停下消除後再繼續升溫。升溫工作結束後,可適當加大給煤量,讓床溫保持在900℃左右時運行,並穩定床溫,進入升壓階段。
(10) 點火過程中,操作人員必須通過觀察孔密切注視爐內流化情況和底料顏色的變化,並根據底料顏色的變化,適當控制風量,使底料呈全流化狀態。當爐溫升至800℃時,應控制升溫,如果床溫上升迅速,可適當減煤或增加風量,保持爐膛負壓20Pa。如果床溫上升緩慢或呈下降趨勢,此時應增加給煤量,此時的風量為最低流化風量,切記不可減風。
(11) 當床溫升至850℃時,可適當調整煤量,使之穩定在850-950℃左右。待床溫穩定後,即可投入返料。
(12) 開啟返料風機(或一次風機返料風門)和風門前,可先將返料器內的存灰放掉,以防止開啟返料風門時大量存灰返回爐膛使爐內溫度急劇變化。關閉放灰門,開啟返料風機(或一次風機返料風門)正常後,可隨即打開返料風門並調整風量的適度。當返料投入後,控制床溫,使之穩定在850-980℃之間。
(13) 根據運行經驗,返料也可在鍋爐啟動時投入,即在鍋爐點火後期時就可以啟動返料風機(或一次風機返料風門)運行並調整返料風量的大小,使之在鍋爐啟動後順其自然地進行返料。這種方法不存在在鍋爐啟動後爐溫急劇變化的情況。
(14) 鍋爐正常運行時,應經常檢查返料器返料是否正常,如不正常應及時處理。
(15) 升溫過程中如水位膨脹超過65%,應通過緊急放水閥放水。
(16) 打開連續排污閥。
(17) 在鍋爐啟動過程中,需要全體人員互相配合,指揮得當,操作及時。在啟動時,應防止斷煤,因為此時爐內料層薄,蓄熱能力差,爐牆溫度低,床溫比較脆弱,一旦斷煤就有熄火危險或要重新啟動點火系統。
5.1.18 鍋爐的升壓操作及並汽操作
(1) 鍋爐的升壓工作實際上是伴隨著升溫過程,床溫正常後,升壓工作繼續進行,直至蒸汽壓力達到蒸汽母管的壓力,符合並汽標准。
(2) 鍋爐升壓過程中,其升壓速度只與汽包、水冷壁、聯箱等各部件的加熱要求有關。要保證汽包壁任意兩點的溫度差不大於50℃,水冷壁及各聯箱受熱均勻一致,膨脹一致。
(3) 鍋爐點火初期升壓速度盡可能緩慢,並且不能波動。
(4) 打開過熱器放空閥和全開過熱器疏水閥,控制升壓初期速度,隨著壓力的升高,鍋爐水循環加強,汽包上下壁溫差大為減小,這時可逐漸提高升壓速度。
(5) 在點火過程中,嚴禁採用全關排汽的辦法來提高蒸汽壓力。
(6) 在鍋爐升壓過程中,並汽閥前疏水應全開。如果蒸汽母管是冷態時也同時全開其疏水閥,保證並汽閥前主蒸汽管與蒸汽母管壓力溫度升高同步預熱。
(7) 當汽壓升到0.1-0.5MPa時,沖洗汽包水位計,並核對汽包水位計是否與之相符。開啟主汽閥的旁路閥進行主蒸汽管路的暖管。如果蒸汽母管是冷態時可開啟並汽閥的旁路閥同時對蒸汽母管的暖管。
(8) 暖管時,應當檢查管道支吊和膨脹情況。
(9) 當汽壓升至0.5-1.0MPa時,進行一次定期排污,並通知熱工沖洗儀表導管。關閉集汽箱空氣閥及放空閥。
(10) 當過熱蒸汽溫度升至350℃時,投入減溫器的減溫水自動控制系統運行,防止溫度過高時開減溫水引起減溫器振動或水擊。
(11) 當汽壓升至1.5-2.0MPa時,緩慢打開主汽閥,關閉其旁路閥,穩定壓力對鍋爐機組進行全面檢查,如發現異常,立即停止升壓,待故障消除後,繼續升壓。再次進行一次定期排污,注意鍋爐水位,在鍋爐進水時應關閉汽包與省煤器之間的再循環門,並再次沖洗汽包水位計一次。
(12) 當汽壓升至2.5-3.0Pa時,再沖洗就地水位計一次,通知化驗人員化驗汽水品質,再次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
(13) 在暖管過程中若有水沖擊發生時,可以暫停暖管,關閉主汽門或旁路門,檢查疏水閥是否全開,在疏水閥全開後,再緩慢開啟主汽門或旁路門暖管。
(14) 汽壓升至低於母管0.2-0.3MPa,汽溫400℃以上時,關集汽箱疏水閥准備並汽,並汽時先關閉並汽閥前疏水閥,打開並汽閥旁路,平衡壓差,當汽流聲減弱時,逐漸打開並汽閥至全開,關閉旁路閥。
(15) 如果蒸汽母管是冷態,在並汽前必須是與主蒸汽管同時進行暖管,在暖管的同時開啟並汽閥的旁路閥和疏水閥,待並汽時先關並汽閥前的疏水閥,後關蒸汽母管的疏水閥,再緩慢打開並汽閥,最後關閉並汽閥的旁路閥。
(16) 並汽後對鍋爐全面檢查一次,並將點火啟動至並汽過程中的主要操作、操作時間及發現問題作記錄。
(17) 並汽後,隨著鍋爐負荷的提高,汽包液位逐漸下降,當需要向鍋爐進水時,關閉反循環閥,投入給水自調裝置向鍋爐進水。
(18) 維持均衡上水,控制過熱蒸汽溫度435-460℃之間。
(19) 在低負荷運行時,返料風可由一次風機供給(打開一次風機至返料風機風管的調節風門)。在返料風機有故障時,即可用一次風機供給,但應適當控制鍋爐負荷。
5.2正常開車
5.2.1 當接到值長簽發的壓火啟動操作票後,即開始進行壓火啟動操作。
5.2.2 處於壓火狀態的流化床鍋爐啟動時,可根據床溫和煤質情況分以下四種情況進行啟動:
5.2.2.1 壓火時間短、床溫在600℃以上時,可直接啟動。即先啟動引風機,再啟動一次風機,風量調至最低運行操作風量並投煤;
5.2.2.2 壓火時間長, 床溫500℃~600℃時,先向爐內拋入適量木炭,然後啟動引風機、一次風機,用半流化風量啟動。隨著床溫的升高逐漸加風,當床溫達到600℃以上,且流化也良好時,再投給煤;也可直接啟動床下點火燃燒器重新點火,時間半小時左右。
5.2.2.3 床溫低於500℃時,則需要扒去料層的表面一層,減薄一些料層,再加入引火木炭100kg左右再啟動,必要時可啟動床下點火燃燒器重新點火;
5.2.2.4 如床溫低於400℃則必須啟動點火燃燒器重新點火,同時需要減薄一些料層厚度(最好從料層表面減去)。
5.2.3 密切注意火色及爐溫、氧量變化情況,如給煤後氧量下降,應適當控制給煤量,將床溫控制在900℃左右,穩定運行。
5.2.4 鍋爐啟動時,將返料一同投入。
5.2.5 監視水位及汽溫,當汽溫達到450℃,壓力合格後,送汽。
5.2.6 穩定操作後,即可進入升負荷階段。

❻ 減溫減壓裝置的指標

A、減溫減壓裝置按進口壓力和溫度可分為:
1 中溫中壓減溫減壓裝置:
一次蒸汽參數(進口蒸汽參數):壓力P1=3.9MPa; 溫度t1=450℃壓力;
二次蒸汽參數(出口蒸汽參數):壓力P2由用戶要求確定;溫度t2=飽和溫度;
流量: Q=2~360t/h(噸/小時)
2 次高壓減溫減壓裝置:
一次蒸汽參數(進口蒸汽參數):壓力P1=5.4MPa; 溫度t1=485℃壓力;
二次蒸汽參數(出口蒸汽參數):壓力P2由用戶要求確定;溫度t2=飽和溫度;
流量: Q=20~200t/h(噸/小時)
3 高溫高壓減溫減壓裝置:
一次蒸汽參數(進口蒸汽參數):壓力P1=10MPa; 溫度t1=540℃壓力;
二次蒸汽參數(出口蒸汽參數):壓力P2由用戶要求確定;溫度t2=飽和溫度;
流量: Q=30~240t/h(噸/小時)
B、減溫減壓裝置的主要技術指標
1 減溫減壓裝置出口流量
減溫減壓裝置出口蒸汽流量變化范圍為30%Q~100%Q,特殊需要者可由供需雙方協商。
2 減溫減壓裝置額定出口蒸汽壓力P2
減溫減壓裝置額定出口蒸汽壓力的偏差范圍是:
①當額定出口蒸汽壓力小於0.98MPa時,為P2±0.04MPa
②當額定出口蒸汽壓力不大於3.82MPa時,為P2±0.06MPa
③當額定出口蒸汽壓力大於3.82MPa時,為P2±0.15MPa
3 額定出口蒸汽溫度t2
額定出口蒸汽溫度必須在飽和溫度以上(含飽和溫度)
額定出口蒸汽溫度的偏差范圍最小值為額定出口蒸汽溫度t2±5℃
4 減溫減壓裝置問題噪音
減溫減壓裝置正常運行時,在減溫減壓閥(減壓閥)出口中心線同一水平面下游1m處測其雜訊,總體雜訊水平不大於85dB(A)。用戶若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解決。
實現降壓不損耗能量,而且通過該設備可增大蒸汽供應量。結構簡單、無轉動部件、運行可靠。操作方便、檢修容易、可自動調節。節能效果顯著。

❼ 鍋爐系統減溫減壓裝置

一、減壓閥後超壓 原因: 1) 出口閥未開或開度過小或閥芯脫落。 ) 減壓閥開度太大或自控失靈。 3) 外界使用蒸汽量突然減少。 4)減壓閥磨損嚴重或誤操作。 5)副線閥未關嚴或者內漏。 消除方法: 1) 立即將自動調節改為遙控或手動操作,減少中壓蒸汽進汽量。 2) 降低鍋爐負荷,控制中壓蒸汽壓力在規定范圍內。 3)如果出口閥或減壓閥損壞,應停運檢修。 4)關閉或檢修副線閥。 二、減溫減壓器出口蒸汽溫度超高 原因: 1) 溫度自動調節失靈。 2) 遙控或手動進水時,未及時調節進水量。 3) 噴水系統隔斷閥損壞。 4) 負荷波動太大。 5) 噴水管孔眼堵塞。 6) 誤操作。 消除方法: 1) 將自動進水改為遙控或手動控制,增加減溫水量,必要時開減溫水副線。 2) 保證中、低壓蒸汽平穩。 3) 如果閥門損壞或噴嘴堵塞等原因,應停運檢修。 三、減溫減壓器水擊 原因 : 1)噴水自動調節系統失靈,噴水量波動大。 2)噴水量過大,出口汽溫控制太低。 3) 長期低負荷運行。 4) 啟動時疏水不徹底或啟動太快。 消除方法: 1) 將自動噴水改為遙控或手動操作,保持噴水平穩,並開啟疏水閥疏水,待水擊消失後關閉。 2) 聯系調度,要求保持適當負荷運行。 3) 如在啟動時發生水擊,應停止啟動,加大疏水,待疏水干凈,水擊消失後再啟動。

❽ 減溫減壓器工作原理

蒸汽的減壓過程是由減壓閥和節流孔板的節流來實現的,其減壓級數內由新蒸汽減壓後容蒸汽壓力之差來決定。減壓閥的壓力調節是通過大執行器電動執行機構來完成,運行平穩,壽命長,根據二次蒸汽設定值要求,無論一次蒸汽壓力如何波動,均能保持二次蒸氣壓力穩定。

減溫裝置:利用航空動力學技術專門設計的減溫水霧化裝置,採用流體自身動力降低設備功耗,減溫水即被粉碎成霧狀水珠與蒸汽混和迅速完全蒸發,從而達到降低蒸汽溫度的作用。




(8)減溫減壓裝置中的自動控制擴展閱讀

為了解決滑動支吊架懸空和管道中間隆起的問題,西安熱工研究所對該系統管道重新進行設計計算及支吊架選型,使6#和8#支架承載,5#、7#、9#滑動支架懸空。這樣解決了支吊架懸空間題,改善減溫減壓器的結構應力。

簡體增加疏水管線,改善疏水條件。即在6#支架後增加一個620疏水管,在減溫減壓器暖管及熱備用時開啟該疏水管,從而減小簡體上下溫差,使得各個工況下管道截面的上下溫差得到控制,從而減小管道彎曲,消除焊縫裂紋。

❾ 減溫減壓裝置的概念

(二)減溫減壓裝置工作原理裝置簡介目前我國減溫減壓裝置有多種結構形式,但不管其形式如何,一般由減溫系統、減壓系統(或減溫減壓一體系統)、主蒸汽管體、安全保護系統、熱力控制系統等組成。具體形式結構如下圖。 減溫減壓裝置的結構組件由減壓閥、節流孔板、蒸汽混合管道(帶噴嘴)、安全閥、給水調節閥、節流閥、截止閥、止回閥、減溫水管、法蘭、標准件等組成
1、減溫系統:通過高壓差調節閥(或變頻水泵等),將冷卻水從不同形式的噴嘴處以霧狀噴入文氏管或蒸汽管道的蒸汽中,使蒸汽溫度降低。
2、減壓系統:由減壓閥和節流孔板組成,減壓閥通過改變流通面積達到調節壓力的目的。
3、減溫減壓系統:把減溫系統和減壓系統合二為一,使裝置的外形尺寸減小而技術復雜性增加。(見圖二同顏色部分)
4、主汽管體:由混合管和蒸汽管等組成。根據用戶提供的參數決定,是減溫減壓裝置的主體設備,目的是將減溫減壓後的蒸汽送入用戶需要的管道上。
5、減溫減壓裝置安全系統:為防止二次蒸汽壓力超過規定值,自動打開安全閥使多餘蒸汽排放,達到減壓和安全保護作用,由於參數不同,有以下幾種結構形式,由本廠設計時選定:
①配彈簧安全閥
②配沖量及主安全閥(一套或多套)
③配杠桿安全閥
6、減溫減壓裝置熱力控制系統:是調節蒸汽出口參數的重要設備,通過接收出口溫度、壓力信號,經過信息處理,指揮執行機構使出口的參數(溫度、壓力)穩定在用戶要求范圍內,實現自動調節。本控制系統也可以手控調節。

❿ 減溫減壓閥的工作原理

減溫減壓閥是採用控制閥體內的啟閉件的開度來調節介質的流量,將介質的內壓力降低,容同時藉助閥後壓力的作用調節啟閉件的開度,使閥後壓力保持在一定范圍內,並在閥體內或閥後噴入冷卻水,將介質的溫度降低,這種閥門稱為減壓減溫閥。

減溫裝置:利用航空動力學技術專門設計的減溫水霧化裝置,採用流體自身動力降低設備功耗,減溫水即被粉碎成霧狀水珠與蒸汽混和迅速完全蒸發,從而達到降低蒸汽溫度的作用。

(10)減溫減壓裝置中的自動控制擴展閱讀

當減壓閥出口無人用水或減壓閥下游被關閉時,出口壓強持續增大,F2持續變大,膜片下的壓力推動膜片不斷往上運動直到減壓閥關閉,此時減壓閥出口壓強是大於的設定值,但由於慣性作用,向上運動的膜片不會一下子就停下來,會繼續向上運動一點,相當於出口處閥腔變大,體積變大,內部液體的壓力下降,直到正好等於減壓閥出口的設定壓力值。

閱讀全文

與減溫減壓裝置中的自動控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電設備拆裝費怎麼報價 瀏覽:686
鑄造鋁液溫度過高導致什麼結果 瀏覽:602
爬臂式機器人動力裝置設計 瀏覽:709
蘇州nachi球軸承一般多少錢 瀏覽:900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延時裝置的作用 瀏覽:72
大眾汽車雜物從儀表台縫隙掉進去了怎麼辦 瀏覽:929
蘇州高中壓閥門廠待遇怎樣 瀏覽:657
滬東造船閥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4
變速箱里的閥門叫什麼作用 瀏覽:140
瑞納怎麼調儀表盤時間 瀏覽:930
黃江鎮鵬馳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460
牧田電動工具組織結構 瀏覽:730
哪些機械中運用到了雙曲柄 瀏覽:780
機械故障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瀏覽:678
溫州龍灣電動閥門廠在哪裡 瀏覽:362
放大鏡實驗裝置圖 瀏覽:751
手拉車軸承多少錢一盤 瀏覽:100
高溫實驗裝置使用注意事項錯誤的 瀏覽:575
風力發電機的軸承多少錢一個 瀏覽:130
c5儀表盤水溫怎麼看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