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的設計要求
1 安全設備和個體防護
1.1 實驗室中必須安裝Ⅱ級或Ⅱ級以上生物安全櫃。
1.2 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應在生物安全櫃中進行。當這類操作不得不在生物安全櫃外進行時,必須採用個體防護與使用物理抑制設備的綜合防護措施。
1.3 在進行感染性組織培養、有可能產生感染性氣溶膠的操作時,必須使用個體防護設備。
1.4 當不能安全有效地將氣溶膠限定在一定范圍內時,應使用呼吸保護裝置。
1.5 工作人員在進入實驗室工作區前,應在專用的更衣室(或緩沖間)穿著背開式工作服或其他防護服。工作完畢必須脫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離開實驗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須先消毒後清洗。
1.6 工作時必須戴手套(兩副為宜)。一次性手套必須先消毒後丟棄。
1.7 在實驗室中必須配備有效的消毒劑、眼部清洗劑或生理鹽水,且易於取用。可配備應急葯品。
2 實驗室設計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2.1 選址
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可與其他用途房屋設在一棟建築物中,但必須自成一區。該區通過隔離門與公共走廊或公共部位相隔。
2.2 平面布局
a)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的核心區包括實驗間及與之相連的緩沖間。
b)緩沖間形成進入實驗間的通道。必須設兩道連鎖門,當其中一道門打開時,另一道門自動處於關閉狀態。如使用電動連鎖裝置,斷電時兩道門均必須處於可打開狀態。在緩沖間可進行二次更衣。
c)當實驗室的通風系統不設自動控制裝置時,緩沖間面積不宜過大,不宜超過實驗間面積的八分之一。
d)Ⅱ級或Ⅲ級生物安全櫃的安裝位置應遠離實驗間入口,避開工作人員頻繁走動的區域,且有利於形成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的氣流流型。
2.3 圍護結構
a)實驗室(含緩沖間)圍護結構內表面必須光滑耐腐蝕、防水,以易於消毒清潔。所有縫隙必須加以可靠密封。
b)實驗室內所有的門均可自動關閉。
c)除觀察窗外,不得設置任何窗戶。觀察窗必須為密封結構,所用玻璃為不碎玻璃。
d)地面應無滲漏,光潔但不滑。不得使用地磚和水磨石等有縫隙地面。
e)天花板、地板、牆間的交角均為圓弧形且可靠密封,施工時應防止昆蟲和老鼠鑽進牆腳。
2.4 通風空調
a)必須安裝獨立的通風空調系統以控制實驗室氣流方向和壓強梯度。該系統必須確保實驗室使用時,室內空氣除通過排風管道經高效過濾排出外,不得從實驗室的其他部位或縫隙排向室外;同時確保實驗室內的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進風口和排風口的布局應使實驗區內的死空間降低到最小程度。
b)通風空調系統為直排系統,不得採用部分回風系統。
c)環境參數:相對於實驗室外部,實驗室內部保持負壓。實驗間的相對壓強以-30Pa~-40Pa為宜,緩沖間的相對壓強以-15Pa~-20Pa為宜。實驗室內的溫、濕度以控制在人體舒適范圍為宜,或根據工藝要求而定。實驗室內的空氣潔凈度以GB 50073—2001《潔凈廠房設計規范》中所定義的七級至八級為宜。實驗室人工照明應均勻,不眩目,照度不低於500lx。
d)為確保實驗室內的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實驗室內不應使用雙側均勻分布的排風口布局。不應採用上送上排的通風設計。由生物安全櫃排出的經內部高效過濾的空氣可通過系統的排風管直接排至大氣,也可送入建築物的排風系統。應確保生物安全櫃與排風系統的壓力平衡。
e)實驗室的進風應經初、中、高效三級過濾。
f)實驗室的排風必須經高效過濾或加其他方法處理後,以不低於12m/s的速度直接向空中排放。該排風口應遠離系統進風口位置。處理後的排風也可排入建築物的排風管道,但不得被送回到該建築物的任何部位。
g)進風和排風高效過濾器必須安裝在實驗室設在圍護結構上的風口裡,以避免污染風管。
h)實驗室的通風系統中,在進風和排風總管處應安裝氣密型調節閥門,必要時可完全關閉以進行室內化學熏蒸消毒。
i)實驗室的通風系統中所使用的所有部件均必須為氣密型。所使用的高效過濾器不得為木框架。
j)應安裝風機啟動自動聯鎖裝置,確保實驗室啟動時先開排風機後開送風機。關閉時先關送風機後關排風機。
k)不得在實驗室內安裝分體空調器。
2.5 安全裝置及特殊設備
a)必須在主實驗室內設置Ⅱ級或Ⅲ級生物安全櫃。其安裝位置應滿足6.3.2.5d)中的要求。
b)連續流離心機或其他可能產生氣溶膠的設備應置於物理抑制設備之中,該裝置應能將其可能產生的氣溶膠經高效過濾器過濾後排出。在實驗室內所必須設置的所有其他排風裝置(通風櫥、排氣罩等)的排風均必須經過高效過濾器過濾後方可排出。其室內布置應有利於形成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的氣流流型。
c)實驗室中必須設置不產生蒸汽的高壓滅菌鍋或其他消毒裝置。
d)實驗間與外部應設置傳遞窗。傳遞窗雙門不得同時打開,傳遞窗內應設物理消毒裝置。感染性材料必須放置在密閉容器中方可通過傳遞窗傳遞。
e)必須在實驗室入口處的顯著位置設置壓力顯示報警裝置,顯示實驗間和緩沖間的負壓狀況。當負壓指示偏離預設區間必須能通過聲、光等手段向實驗室內外的人員發出警報.可在該裝置上增加送、排風高效過濾器氣流阻力的顯示。
f)實驗室啟動工作期間不能停電。應採用雙路供電電源。如難以實現,則應安裝停電時可自動切換的後備電源或不間斷電源,對關鍵設備(生物安全櫃、通風櫥、排氣罩以及照明等)供電。
g)可在緩沖間設洗手池:洗手池的供水截門必須為腳踏、肘動或自動開關。洗手池如設在主實驗室,下水道必須與建築物的下水管線分離,且有明顯標志。下水必須經過消毒處理。洗手池僅供洗手用,不得向內傾倒任何感染性材料。供水管必須安裝防迴流裝置。不得在實驗室內安設地漏。
2.6 其他
a)實驗台表面應不透水,耐腐蝕、耐熱。
b)實驗室中的傢具應牢固。為易於清潔,各種傢具和設備之間應保持一定間隙。應有專門放置生物廢棄物容器的台(架)。傢具和設備的邊角和突出部位應光滑、無毛刺,以圓弧形為宜。
c)所需真空泵應放在實驗室內。真空管線必須裝置在線高效過濾器。
d)壓縮空氣等鋼瓶應放在實驗室外。穿過圍護結構的管道與圍護結構之間必須用不收縮的密封材料加以密封。氣體管線必須裝置在線高效過濾器和防迴流裝置。
e)實驗室中應設置洗眼裝置。
f)實驗室出口應有發光指示標志。
g)實驗室內外必須設置通訊系統。
h)實驗室內的實驗記錄等資料應通過傳真機發送至實驗室外。
『貳』 人類受動物的啟發根據環境發明了什麼保護自身的裝置
對於人類受動物的啟發,還有根據環境發明了保護的自身裝置應該是防彈衣或者是這些坦克飛機,這些就是有動物上面得到的啟發。
『叄』 給幾個動物仿生學的例子
1、蝙蝠與雷達
原理:蝙蝠「回聲定位」。
蝙蝠本領:蝙蝠發射出的超聲波碰到飛舞的昆蟲能立刻反射回來,這時,蝙蝠就知道:周圍有吃的了。
仿生運用:根據蝙蝠發明的雷達能及時探測出敵機的方位和距離,以便發出警報,然後進行狙擊。
2、蒼蠅與照相機
原理:蒼蠅復眼。
蒼蠅本領:蒼蠅復眼觀察物體比人類還要仔細和全面,當看到目標後,蒼蠅能夠立刻出動。
仿生運用:根據蒼蠅復眼原理發明的「蠅眼」航空照相機一次能拍攝1000多張高清照片。天文學也有能在無月光的夜晚探測到空氣簇射光線的 「蠅眼」光學儀器。
3、蝴蝶與防偽紙幣
原理:蝴蝶翅膀顏色根據光的折射發生變化。
蝴蝶本領:蝴蝶翅膀上有很多小坑,當陽光照射在蝴蝶翅膀上的時候,由於發生光的折射,人眼看到的蝴蝶是綠色的。
仿生運用:紙幣或信用卡上設置了許多小坑,這樣,無論假幣有多麼逼真,都難逃光學設備的「法眼」。
4、螢火蟲與人工冷光
原理:螢火蟲自帶「發光器」。
螢火蟲本領:螢火蟲自身的熒光素和熒光酶與氧氣發生反應,將化學能轉化成光能。氧氣越充分,螢火蟲發出的光越強烈。
仿生運用:由熒光素和水等一些物質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滿爆炸性瓦斯的礦井中充當閃光燈,且不會引爆瓦斯。
5、電魚與伏特電池
原理:電魚發電原理。
電魚本領:電魚體內有一種奇特的發電器官,它由許多叫電板或電盤的半透明盤形細胞構成。
仿生運用:以電魚發電器官為模型設計了世界上最早的伏打電池,這種伏打電池被叫做「人造電器官」。
『肆』 如何做好實驗動物與動物實驗中生物危害的防護工作
各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防護的實驗對象和防護措施簡單介紹如下:
(一)一級生物安全防護(BSL-1)適用實驗對象和防護措施
已知對健康成年人無致病作用,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和環境的潛在危害很小。防護措施:工作人員進入實驗室應穿工作服,實驗操作時應戴手套,必要時佩戴防護眼鏡。離開實驗室時工作服必須脫下並留在實驗區內。不得穿著進入辦公區等清潔區域。用過的工作服應定期消毒。
(二)二級生物安全防護(BSL-2)適用實驗對象和防護措施
實驗對象:對人體和環境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潛在危險的致病因子。防護措施:除符合BSL-l的要求外,還應該符合下列要求:進入實驗室時,應在工作服外加罩衫或穿防護服,戴帽子、口罩。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當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櫃內進行,而必須採取外部操作時,為防止感染性材料濺出或霧化危害,應使用面部保護裝置(如:護目鏡、面罩、個體呼吸保護用品或其他防濺出保護設備)。
(三)三級生物安全防護(BSL-3)適用實驗對象和防護措施
實驗對象:是通過呼吸途徑使人感染導致嚴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疾病的感染性材料。防護措施:除符合BSL-2的要求外還應該符合下列要求:①工作人員在進入實驗室時必須使用個體防護裝備,包括兩層防護服、兩層手套、生物安全專業防護口罩(不應使用醫用外科口罩等),必要時佩戴眼罩、呼吸保護裝置等。工作完畢必須脫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離開實驗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須先消毒後清洗。②在實驗室中必須配備有效的消毒劑、眼部清洗劑或生理鹽水,且易於取用。實驗室區域內應配備應急葯品。
(四)四級生物安全防護(BSL-4)適用實驗對象和防護措施
實驗對象:是危險的和新的感染性材料,表現出通過氣溶膠途徑傳播實驗室感染和致命疾病的高度危險性。防護措施:除符合BSL-3的要求外,還應該符合下列要求:所有工作人員進入BSL-4實驗室時要更換全套服裝。工作後脫下所有防護服,淋浴後再離去。在BSL-4實驗室中工作人員需穿著整體的由生命維持系統供氣的正壓工作服或使用Ⅲ及生物安全櫃操作病原。
『伍』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內容包括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內容包括:
1、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內容包括安全設備、個回體防護裝置和措施答(一級防護),實驗室的特殊設計和建設要求(耳機防護),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標准化的操作程序及規程。
2、應將每一特定實驗室從立項、建設到使用維護的全過程中有關生物安全防護綜合措施的內容編入各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手冊中。必須設有專職的生物安全負責人。
3、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根據不同的微生物和防護要求分為四個生物安全防護級別。
(5)動物保護裝置設計擴展閱讀: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操作規程包括:
1、本標准針對不同等級的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所規定的安全操作規程,包括標準的安全操作規程和特殊的安全操作規程,必須在各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手冊中明列並加以執行。
2、針對不同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應補充規定相應的特殊安全操作規程,也應在各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手冊中明列並加以執行。
『陸』 溫度計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物品,那麼溫度計是如何製造的
你知道製造溫度計裡面的液體是怎麼加進去的嗎?
第一、首先將玻璃管加在旋轉吊架上,在旋轉同時,噴燈會對空心玻璃管中段進行加熱,同時操作員會將空氣從下方打入,就會讓融化的玻璃產生氣泡。從氣泡處折斷玻璃管,形成兩根尾端成漏斗狀的玻璃管。接著將短的玻璃管固定在轉盤上,再將一根漏鬥口玻璃管懸在上方,在兩根管子旋轉時,噴燈會將它們熔接在一起,漏斗狀開口能夠確保空心管不會被熔接密封起來。另一座噴燈在玻璃管更下放加熱,將玻璃管尾端密封形成泡狀。
第四、現在將溫度計上的兩條刻痕對齊,在網格上的印記刻痕之間的距離常常並不固定,通過用網格來測量就可以為溫度計分類。接著將溫度計與相對應的刻度只配對。將溫度計。上半部裝進套管,套管可能是金屬或塑料製成的。接著選擇相對應的刻度尺插入玻璃管和套管之間,將部分的空心金屬絲纏繞在接頭並帶上。這款溫度計的感溫球將用於測量工業用的管線內的溫度,所以套上保護裝置叫做感溫球護套。將一片小透明板晶泡管鉤槽輕松插入,再裝上塑料上蓋,溫度計就製作完成了。
『柒』 河南一動物園推出與野獸同居酒店,其安全性如何
安全性還是非常不錯的。
近日,位於河南省的和生森林動物樂園即將建成,並且計劃於春節前後對外開放。這座動物樂園不僅規劃出了動物繁殖基地和萌寵觀賞區,還特別推出了與東北虎同居的酒店,為了保障顧客的安全性,動物樂園也採用了獨特的設計和抗擊能力極強的專用玻璃,讓與野獸僅有一層玻璃之隔的住宿者不僅能夠清晰的看到各種大型動物的一舉一動,細微的觀察到它們在生活中的各種狀態,還能增強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關系。
近幾年來,野生動物襲擊人類的事件屢屢發生,強悍的攻擊性讓人們對這些猛獸新生恐懼,然而我們人類和這些猛獸本就是自然生態中的共同體,我們對這些猛獸應該多一些了解,多一些相處,對它們多一些保護,所以說這家酒店的建造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捌』 雞蛋撞地球,怎麼保護雞蛋
「雞蛋撞地球」設計方案(講義)
溫州中學 吳聯進
明確「雞蛋撞地球」的實質、要求及需解決的問題
比賽的要求是讓雞蛋從教學樓的四樓的窗戶直接下落到水平水泥地面上,而不破碎,且離投放點的鉛垂線上的地面中心點的距離越短越好。毋庸置疑,如果不加保護地讓雞蛋直接下落,雞蛋肯定是粉身碎骨的,因為雞蛋的蛋殼既薄又脆,到達地面時會以較大的速度沖擊地面,在沖擊地面的瞬間,會受到地面的強大的沖擊力而破碎。為此我們對雞蛋下落的過程進行如下的全面分析。
(一)、理論依據:
1、動量定理表達式:Ft =△p
其中△p指的是動量的變化,F指的是沖力的大小,t指的是力的作用時間。
由於雞蛋在下落的過程中,動量的變化△p一定,雞蛋所受的力F與力的作用時間t成反比,即t越大,F就越小,作用在雞蛋上的力就越小。這樣,雞蛋就不容易碎了。
2、由空中垂直下落的物體所受空氣阻力f與空氣的密度ρ、物體的有效橫截面積S、下落的速率v的平方成正比,阻力的大小可表示為f=CρSv2,其中C為阻力系數,一般在0.2~0.5之間,ρ=1.2kg/m3,物體下落經過一段時間將達勻速,這稱為終極速率。由Ft=△v.m可知,通過裝置結構的設計,可以使裝置在較小的速度時就達到勻速,既△v.m變小,也就是Ft變小,在作用時間t不變的情況下,作用力F可以減小,還有一種就是在雞蛋快到地面時,像降落傘一樣突然打開的,增大阻力面積,達到瞬時減速,以減小沖擊力。
我們可以發現如下的一些日常現象:
雨滴在空氣中下落,速度越來越快,所受空氣阻力也越來越大。 當阻力增加到與雨滴所受重力相等時,二力平衡,雨滴開始勻速下落。
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張開降落傘,憑借著降落傘較大的橫截面積取得較大的空氣阻力,得以比較緩慢地降落。這些都是這個公式在生活中的應用。 明白了這以後,就不會認為裝置的加速度是9.8m/s2了。
3、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在「高空墜蛋」整個裝置落地的一瞬間,裝置靜止,然而雞蛋由於慣性,還會繼續運動,造成與裝置擠壓、碰撞,容易損壞。如何將雞蛋由於具有慣性而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分析解決。,我們的辦法是採取一種保護裝置讓雞蛋從高空下墜到地面而不破碎。
從以上的分析可知,不管雞蛋從多高處掉下,只要雞蛋在到達地面後,跟雞蛋接觸的物體對雞蛋的沖擊力不致使雞蛋的殼破裂就可以了,為此我們可以抓住以下關鍵的幾點進行設計:
增加雞蛋下降過程的阻力,以減小雞蛋到達地面的速度。
使裝置跟地面接觸的外層的材料具有一定的柔性,減少地面對裝置的沖擊力,以有效保護裝置和雞蛋。、
盡量減少在雞蛋落地的一瞬間雞蛋和裝置內相接觸的物體的擠壓力或沖擊力。
由於比賽的成績跟整個裝置的重量有關,因此要盡量減少裝置的重量,可選用密度小,重量輕的材料,能夠以較輕的材料,較輕的重量達到較好的保護效果。
由於比賽的成績還跟裝置最後的落地點與中心點的距離有關,因此裝置在著地後盡量防止反彈,以提高准確性,可通過減小裝置落地時的速度,在裝置外層包一層彈性較小的材料,使得裝置落地後不會彈起,這與第二點的要求有些矛盾,應適當權衡。另外,在裝置外面貼海綿雙面膠也是一個好辦法。
(6) 整個裝置結構能承受住地面的沖擊。
二、方案設計
(一)設計分析
根據前面的分析,我們已經明確了設計的關鍵的問題,接下來就是進行方案設計,通過收集有關資料及調查,目前比較成熟的方案有以下幾種:
1、降落傘型:
降落傘型,顧名思義,就是利用降落傘,增大空氣阻力,以使雞蛋連同整個裝置平穩落地。
這種方案最容易想到,因為跳傘、宇宙飛船減速,都運用了這個方法,效果很好。安全性極高,使整個裝置達到較小的速度即可勻速下落。裝置的重量也不會很重。唯一的缺點就是:受大氣擾動影響太厲害,會使實驗裝置飄忽不定,准確性較差,往往不能落到指定位置,從而影響了比賽成績。
2、外包裝型:
外包裝型,就是用較多的減震材料將雞蛋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比如泡沫、棉花、各種填充材料等。通過這些材料的緩沖作用,達到保護雞蛋的目的。
這種方案也較容易想到。平常生活中用各種填充材料保護貴重用品的方法相信大家都見到過。這的確是一個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案由於受空氣阻力影響很小,所以准確性較高。由於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密度極小的,所以可將整個裝置的重量降到最低。但美中不足的是:整個裝置是自由下落狀態,到達地面時的速度較大,因而對裝置的堅固度和緩沖效果要求較高,安全性稍差一點。
3、不倒翁型:
不倒翁型,就是使整個裝置像不倒翁一樣,把重心盡可能降低,使得裝置下落時能保持穩定狀態,確保始終讓一個面著地。那麼保護工作只需要在這一個面做好就行了,從而節省了材料。
這種方案充分考慮到了上一種方案可能出現在空中翻滾現象,經過改進形成的。其可靠性遠遠高於第一種方案,材料更節省,准確性更高。美中不足的就是為了確保裝置的重心降低,勢必要在底部放上一個質量較大的物體,這就大大加重整個裝置,將影響比賽成績。
4、多面體型:
多面體型,就是把整個裝置製作成一個多面體,將雞蛋用結實的繩子固定在多面體的中央,使整個雞蛋懸空。裝置落地後,不論哪個面著地,雞蛋都不會著地,雞蛋就完好無損了。
這種方案無需額外的材料,只需要製作多面體的骨架和幾根線即可,用料極其節省,因而重量會大大降低。因受空氣阻力較小,所以穩定性較好。但這種方案也有一個大的缺點就是多面體不易扎制,結實程度不高,落地後可能會散架,雞蛋也就岌岌可危了。
5、雙氣球型:
雙氣球型,就是將雞蛋放在一個氣球中,充入一定量空氣,在外面再套一個氣球,充入適量空氣。這樣兩層氣球之間就會形成一個氣墊,會使雞蛋免受地面的沖擊。
這種方案所用材料應該是所有方案中最省的,重量只是兩個氣球的重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這種方案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兩層氣球之間有一塊是緊密接觸的,沒有氣墊的保護,如果此面著地,一切都完了。另外,由於重量太輕,受空氣擾動影響,其穩定性也不是很好。
6、螺旋槳型:
螺旋槳型,就是在整個裝置上方安置一個螺旋槳,靠流動的空氣推動或遙控,使螺旋槳旋轉起來,以提高安全性和准確度。這極像直升飛機的飛行原理。
這種方案因螺旋槳的轉動而減小了裝置下落的速度,安全性更高。如果是遙控,准確性也會很高。問題是如何保證螺旋槳始終朝上,螺旋槳一旦不朝上,准確性將無從談起。如何保證螺旋槳平穩旋轉也是一個問題。
7、滑翔機型:
滑翔機型,顧名思義,就是將雞蛋懸掛在滑翔機下方,整個裝置就會在空氣中滑翔,最後會平穩地降落。
這種方案准確性極差,降落地點不確定。如果不限制落地點的話,這無疑是一個好方案,安全性較高。在這種比賽規則下,不提倡這種方法。
8、鹽水型:
鹽水型,就是配一個密度很大的氯化鈉溶液,讓雞蛋漂浮在上面,落地後鹽水就充當了緩沖材料,保證雞蛋不破。
這種方案新穎獨特,用鹽水作緩沖,安全性較高,受到空氣阻力影響很小,准確性較高。但裝置不易控制,如果裝置在空中翻滾,鹽水灑出,就起不到保護作用了,因此,一定要保證裝置重心要穩,並且盡可能降低。這種裝置的重量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畢竟,鹽水的密度要比泡沫大得多。
9、吸管組型:
吸管組型,用幾根吸管綁在一起做成吸管組,將幾組吸管組搭成金字塔形,將雞蛋夾在中間,用膠條固定。吸管由於是中空的,可以起到緩沖作用。
這種方案材料來源廣泛,重量輕,體積小,因而准確性較好。至於安全性嘛,可能要差一點,吸管的緩沖作用畢竟有限。
10、綜合型:
綜合型,就是將幾種保護措施結合起來使用,造出的裝置也是五花八門。
綜合型裝置的安全性肯定會大大提高,這是毫無疑問的。准確性很難說究竟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裝置的總重量大大增加,可能會影響比賽成績。
… …
上面大體介紹了十種方案。其實還有很多方案,就不一一列舉了。不難看出,這十種方案各有利弊,很難找出一個十全十美的方案。而且,各種方案的偶然性較大。以上僅是從理論層面對各種方案進行了分析,實際操作中會有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比賽時當時的天氣狀況、場地情況、裝置製作情況、雞蛋的大小和形狀等,都會對比賽結果產生一定影響。
1、天氣狀況的影響:
天氣狀況對這種比賽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大的。主要影響是風力的大小。理想的天氣狀況應該是幾乎沒有風,這樣才能保證一些需要藉助空氣阻力來減速的裝置能夠平穩降落。如果風太大,那麼降落傘型、螺旋槳型、雙氣球型等類型的實驗裝置就會在風中搖擺不定,准確性會很差,安全性也會大大降低。
2、場地情況的影響:
場地情況的好壞直接影響了比賽成績。這里的場地場地主要是指裝置落地的場地。理想的場地應該平坦、松軟,這樣會大大增加成功的幾率。這次比賽場地是大理石水平地面,堅硬無比,這就要求我們的裝置一定要結實,緩沖效果要好。
3、裝置製作情況的影響:
裝置製作的好壞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試驗時試驗成功並不代表著在正式比賽中會成功。因為試驗時整個裝置從十幾米高的地方落下,會造成裝置整體或局部的損壞,如果再用試驗過的裝置去比賽,這些損壞造成的影響便會顯現出來。會讓認為安全可靠的裝置出現意外情況。如果再製作一個新的裝置,即使原理跟試驗時的裝置一模一樣也無法保證製作得和試驗時的裝置沒有差別,問題往往就出現在這細小的差別上。
4、雞蛋的大小和形狀的影響:
也許你會問:雞蛋的大小和形狀還對試驗效果有影響嗎?回答是肯定的。如將大小不等的一筐雞蛋晃幾晃,你會發現:大的雞蛋先破,小的雞蛋後破。由此可以得知:小的雞蛋更結實一點。如果拿兩個蛋殼厚薄不同不一樣的雞蛋相碰,一定是蛋殼薄的雞蛋先破。由此可以得知:蛋殼厚的雞蛋更結實一點。另外,形狀規則的雞蛋由於受力均勻,會比不規則的雞蛋結實。因此,所用雞蛋太長、太圓、太扁或鼓出一塊、凹下一塊都不行。選擇雞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由此可以看出,這種比賽中許多不確定因素都是人們難以預料的。對於前兩種影響,對每一個參賽者都是公平的。條件好對大家都好,條件不好對大家都不好。對於後兩種影響,要求我們一定要細心,力求將裝置調試得完美無缺,比賽時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二)方案的構思和確定
經過上述的分析,根據實際情況,我們構思了以下幾種方案,分別見如下草圖:
A 多面體型
(1)長方體泡沫外殼
(2)柔性填充物
(3)減速塑料袋
(4)細線
(5)防彈海綿雙面膠
B 熱氣球型
(1)可樂瓶外殼
(2)固定雞蛋塑料袋
(3)緩沖、固定網狀海綿套袋
(4)減速塑料袋
(5)細線
(6)防彈海綿雙面膠
以上兩種方案所用結構簡單、取材容易、製作成功率高,由於方案A是一種傳統式普及型的方案,而方案B是一種新型的結構,也許是一種首創的設計方案。因此我決定選用方案B來製作。
三、 製作模型
1、繪制圖樣
「雞蛋撞地球」的設計圖樣
2、製作步驟
(1)所用材料:雞蛋一個、可樂瓶一個、透明塑料袋大小各一個,套蘋果用的網狀海綿套一個、細線、海綿雙面膠一個,雙面膠一個。
(2)工具:剪刀
(3)按設計圖樣劃線
按設計圖樣的高度在可樂瓶上劃線,把網狀海綿套按三等分劃線,
(4) 按要求剪切、鑽孔
用剪刀把可樂瓶按劃線處剪切,然後在上開口下約1厘米處沿相互垂直的對角線處的殼體上穿四個小孔,把網狀海綿套剪成三等分,剪兩條約20厘米的細線,
(6)裝配
先把雞蛋裝在小塑料袋裡,使雞蛋兩端沿豎直方向放置,可用雙面膠把雞蛋和塑料袋固定,再沿雞蛋體的最大直徑處套上三層海綿套(用雙面膠固定),使這個裝置剛好能放進可樂瓶,然後把塑料袋貼在塑料袋的上端開口處,使雞蛋按規定位置固定。
把細線在四個小孔分兩邊系好,線的上端分別分別和大塑料袋的兩邊系好。
在塑料瓶的底部按塑料瓶的底部大小貼上海綿雙面膠。
四、 測試、評估及優化
測試時,首先,一定要將自己的裝置對准投擲點。再次,投放時使落地面朝下,確保重心穩定,裝置的這種姿態一定要求重心最低,才會避免裝置在空中翻滾、搖擺、抖動。最後,盡量將裝置置於所允許高度的最低點,這樣下落高度就會降低,裝置落地時的速度就會降低,增加了安全性。
由於現在是冬季時節,裝置下降時受風的影響較大,在裝置不會翻轉的情況下,盡量減小充氣塑料袋的大小,由於可樂瓶是圓的,著地時,因彈性而反彈,使塑料瓶在地上轉動而遠離中心點,影響比賽成績,因此可以增加裝置的底部跟地面的接觸面積。
『玖』 變電站防小動物
1、近來變壓器因小動物引起的事故逐年減少,與採用檔板等技術措施等是密不可分的,為防小動物的效果,檔板的高度也在提高,所以確實存在檔板存在事故時檔人逃生等問題。
2、現在有些變電站採用的是活動式檔板,即將檔板分為二到三段,檔板邊上是有活動折頁的,平時折頁上有緊固彈簧會使檔板緊閉,在事故時人可以推開檔板,不會引起阻止人進出的情況發生。
3、變電站雖然是重要場所,但其不會發生其他單位一樣的危險,所謂的變壓器爆炸,也無非是變壓器油從各焊口溢出,不會象壓力容器爆炸一樣,所以不會對人造成群傷事故。即便是打耐壓等高壓試驗活動,電壓雖然很高,但有完善的保護裝置,只要按規程要求進行操作,不應該對試驗人員、試驗儀器和被試驗設備造成傷害的。
4、變電站內有小動物生存,是與管理水平、氣候環境等密切相關的,當你管理的好,如不往電纜溝內傾倒剩飯剩菜、電纜進出通道封堵、下老鼠葯、養成關門習慣、安裝防老鼠電網等,可以有效減少小動物的影響。
5、這里說一下,現在的室內高壓設備,防護等級都比較高,小動物一般是進不去的,不需要防護。真正需要防護的,多是主控制室內的控制、保護、測量、交直流、信號等屏櫃,而主控制室在變電站中是相對最安全的地方,如遇電氣事故爆炸、短路、火災等突發性事故,切不可匆忙外逃,要明白主控制室比外面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