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二物理 平面鏡成像 和 水沸騰的實驗步驟
平面鏡成像1、在紙上豎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在紙上記下平面鏡的位置 2、把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板後面的像 3、再拿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後面與像重合,在紙上記錄下物像的位置 4、用直線將物像位置連起來 5、改變位置再測幾組;將測得數據填入表格中。 觀察水的沸騰。 實驗步驟: ①在燒杯里放入適量水,將燒杯放在石棉網上,然後把溫度計插入水裡。 ②把酒精燈點著,給燒杯加熱。 ③邊觀察邊記錄。 ④做好實驗後,把器材整理好。 觀察記錄: ①水溫在 60℃以下時,隨著水溫不斷升高,杯底上氣泡越來越多,有少量氣泡上升。 ②水溫在60℃~90℃之間時,杯底氣泡逐漸減少,氣泡上升逐漸加快。 ③在90℃~100℃之間時,小氣泡上升越來越快。 ④水在沸騰時,大量氣泡迅速上升,溫度在98℃不變。 ⑤移走酒精燈,沸騰停止。 實驗結論: ①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汽化現象。 ②水在沸騰時,溫度不變。
2. 在做「觀察水沸騰」的實驗時:(1)安裝器材,應按照______(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
(1)從固定裝置的方便考慮,應該先根據酒精燈的位置,固定好最下面的鐵圈,然後根據溫度計的位置,固定上面的鐵夾子;在燒杯口上蓋了中心有孔的紙板,其作用是減少熱量散失,縮短加熱時間;
(2)實驗裝置中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了;
(3)水沸騰時的現象是有大量氣泡產生,氣泡不斷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
(4)通過實驗可知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停止加熱,水不能繼續沸騰,說明沸騰過程中水需要繼續吸熱;
(5)水沸騰時看到大量的「白氣」不斷地從燒杯上冒出,這些「白氣」是由於水蒸氣液化而形成的;
(6)撤去酒精燈後,由於石棉網與燒杯底的溫度高於水的沸點,所以水能繼續吸熱,水未立即停止沸騰.
(7)水在沸騰前,水溫較低,底部少部分水汽化為水蒸氣冒出時,又同時有一部分水蒸氣會馬上液化成水,所以氣泡少,且會在上升過程中變小,因此圖甲是沸騰前的情形;
水在沸騰時,水溫都達到沸點,水在各個部位同時汽化,因此大量氣泡會在上升過程中逐漸得到補充,加之越往水面液體的壓強越小,因此氣泡會越變越大,形成圖乙的情形.
(8)①沸騰前,氣泡上升時,遇低溫的水而出現液化變小,同時引起水的振動,產生較大的聲音.
②沸騰時,由於此時整個容器內的水溫相同,氣泡不斷升高,深度不斷減小,水壓不斷減小,氣泡逐漸變大,迅速到達液面破裂,幾乎聽不到「嗡嗡聲」.
(9)水沸騰時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由此可知表格中第9分鍾數據錯誤,應該是98℃;此時水的沸點為98℃,低於100℃,所以可以確定當時的氣壓低於一標准大氣壓.
故答案為:(1)自下而上;(2)溫度計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3)有大量氣泡產生,氣泡上升變大;(4)保持不變;吸熱;(5)液化;(6)燒杯底和石棉網的溫度高於水的沸點,水可以繼續吸熱;(7)乙;(8)響度大;響度小;(9)9;98;98;小於.
3. 如圖,在「觀察水沸騰」實驗中.(1)有如下幾個步驟.①當水溫升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水的溫度,
(1)實驗中,首先將裝置安裝好,然後給水加熱,當溫度足夠高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最後根據數據作出沸騰圖象,分析得出沸騰時的特點,所以順序應為③②①④;
(2)根據表格中數據描點,並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如圖所示:
由圖象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100℃不變,所以沸點為100℃;
(3)a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所以是沸騰時的現象;b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是沸騰前的現象.
故答案為:(1)③②①④;(2)100;(3)b;a.
4. 小米學習了沸騰以後,要研究水沸騰時,溫度是否變化,請你幫他設計這次實驗的全過程(要求:寫出所需器
(1)實驗所需的器材有燒杯,水,溫度計,石棉網,酒精燈,火柴,中心有孔的紙板,鍾表,鐵架台.
(2)探究水沸騰實驗的步驟:
①從下到上固定好實驗裝置.
②將適量的水倒入燒杯,把燒杯放在鐵架台的石棉網上,將溫度計插入水中.
③用酒精燈給盛了水的燒杯加熱,觀察溫度計的示數.
④水的溫度升到90℃左右,每隔一分鍾記錄一次水的溫度,到水沸騰後繼續加熱到幾分鍾.
⑤停止加熱後,觀察溫度計的示數變化.
(3)在實驗中記錄了下列的數據,
時間 /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溫度/℃ |
5. 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安裝實驗裝置時,應先根據酒精燈及其火焰的位置
(1)安裝實驗裝置時,應先根據酒精燈及其火焰的位置,確定B的位置,然後在確內定A的位置. (2)水沸騰之容前,水下層的溫度高於上層的水溫,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氣泡變小,所以②是沸騰前的現象; 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水溫相同,水內部不停的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變大,所以①是沸騰時的現象. (3)描出(0,90)(1,92)(2,93)(3,95)(4,96)(5,98)(6,98)(7,98)(8,98)(9,98)(10,98),用光滑的曲線連接各點,如圖. ![]() (4)由圖象知,水在第5min開始沸騰,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此時水的沸點的98℃. (5)從開始給水加熱到水開始沸騰所用的時間過長,可能是水的質量太大,或水的初溫太低. (6)據液體冷卻時,溫度降低是先快後慢的溫度變化規律可知,D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1)B;(2)①;(3)見上面的解析;(4)98℃;不變;(5)提高水的初溫;(6)D; |
6. 水的沸騰實驗的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現象是什麼
【實驗器材和材料】秒錶×1,鐵架台×1,大鐵圈×1,小鐵圈×1,酒精燈×1,石棉網×1,燒杯×1,溫度計×1,中間帶小孔的硬紙板×1,火柴,坐標紙,水。
【實驗步驟】
1. 按照實驗裝置圖,按自下向上的順序安裝實驗器材。
2. 在燒杯里加入適量的冷水,將燒杯放在石棉網上,燒杯上沿蓋上中心有孔的硬紙板,把溫度計穿過紙板孔並使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
3. 用火柴點燃酒精燈,給盛了冷水的燒杯加熱。
4. 當水溫至90 ℃時,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直到水沸騰後5 min為止。
5. 實驗過程中應邊觀察邊記錄,將時間和溫度記錄在預先設計好的表格中。
6. 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繪制溫度—時間關系曲線。
7. 做好實驗後,把器材整理好。
【實驗現象】
剛開始給冷水加熱時,不久,在燒杯的器壁出現了許多小氣泡,隨著水的溫度升高小氣泡逐漸變大,並脫離燒杯器壁開始上升。而在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逐漸變小,還沒有到達液面就消失了,同時聽到吱吱的響聲。隨著水的溫度繼續升高,發生了變化,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上升到水面破裂,這時水就沸騰了。在水沸騰前,水的溫度逐漸升高,沸騰時水的溫度穩定了,即使繼續加熱溫度也不改變。如果把酒精燈撤掉以後,沸騰很快停止。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7. 測量水的沸騰步驟
(1)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此實驗中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的底部.
(2)水從初溫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升高到99℃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99℃不變.所以99℃是此時水的沸點.
水沸騰的條件:水達到沸點,不斷吸收熱量.
(3)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這段時間過長,說明水吸收的熱量太多,
水的比熱和末溫不能改變,根據Q=cm(t-t 0 ),加熱時間太長,是水的質量大或水的初溫太低造成的,
要使吸收的熱量減小,可以減小水的質量或提高水的初溫.
故答案為:(1)溫度計與燒杯底接觸;
(2)99;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3)水過多;減少水的質量(或水初溫低;用初溫高的水等).
8. 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1)圖甲是該實驗的裝置圖,在安裝、調整實驗器材時,科學合理的順序是:先
(1)先安裝B,可以根據酒精燈的高度確定位置,使操作更方便.所以先安專裝B再安裝A.
(2)酒精燈屬的外焰溫度比較高,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
(3)水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水的沸點是100℃.
水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氣泡不斷減小;水沸騰時,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氣泡不斷增大.所以a圖指水沸騰前,b指沸騰過程中.
(4)水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5)A圖,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不符合水沸騰的特點.
B圖,水在沸騰前,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到達水的沸點,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符合水沸騰的特點.
C圖,水放出熱量,溫度不斷下降,到一定的溫度保持不變.不符合水沸騰的特點.
D圖,水放出熱量,溫度不斷下降.不符合水沸騰的特點.
(6)實驗過程中,加熱時間比較長,由記錄的數據知,水的初溫是91.5℃,可能是水太多,要減少水的質量,可能是火力太小,要增大火力.
故答案為:(1)B;A;
(2)外焰;
(3)100;b;
(4)水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5)B;(6)減少水的質量(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