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注塑機合模裝置作用

注塑機合模裝置作用

發布時間:2022-05-31 02:16:59

1. 注塑機干什麼用

注塑機具有能一次成型外型復雜、尺寸精確或帶有金屬嵌件的質地密緻的塑料製品,被廣泛應用於國防、機電、汽車、交通運輸、建材、包裝、農業、文教衛生及人們日常生活各個領域。注射成型工藝對各種塑料的加工具有良好的適應性,生產能力較高,並易於實現自動化。在塑料工業迅速發展的今天,注塑機不論在數量上或品種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其生產總數占整個塑料成型設備的20%--30%,從而成為目前塑料機械中增長最快,生產數量最多的機種之一。據有關資料統計,1996--1998年我國出口注塑機8383台(套),進口注塑機42959台(套),其中1998年我國注塑機產量達到20000台,其銷售額占塑機總銷售額的42.9%。注塑機的工作原理與打針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藉助螺桿(或柱塞)的推力,將已塑化好的熔融狀態(即粘流態)的塑料注射入閉合好的模腔內,經固化定型後取得製品的工藝過程。注射成型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壓注射—充模冷卻—啟模取件。取出塑件後又再閉模,進行下一個循環。注射成型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壓注射—充模冷卻—啟模取件。取出塑件後又再閉模,進行下一個循環。
一般注塑機包括注射裝置、合模裝置、液壓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等部分。

注射裝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塑料均勻地塑化成熔融狀態,並以足夠的壓力和速度將熔料注射入模具中。它主要由塑化部件(機筒、螺桿或柱塞、噴嘴等)、料斗、螺桿傳動裝置(油馬達等)、注射油缸、注射座移動油缸等組成。

合模裝置:它是保證成型模具可靠的閉合和實現啟閉模動作以及取出製品的部件。由於熔料以很高的壓力注入模腔中,為了鎖緊模具而不致使製品產生飛邊或影響製品質量,就要對模具施加足夠的鎖緊力(即合模力)。合模裝置主要包括固定模板、移動模板、後牆板、連接前後模板用的拉桿、合模油缸、頂出油缸、調模裝置等組成。

液壓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它是保證注塑機按工藝過程預定的要求(如壓力、速度、溫度、時間等)和動作程序准確有效的進行工作而設置的動力和控制系統。

一般螺桿式注塑機的成型工藝過程是:首先將粒狀或粉狀塑料加入機筒內,並通過螺桿的旋轉和機筒外壁加熱使塑料成為熔融狀態,然後機器進行合模和注射座前移,使噴嘴貼緊模具的澆口道,接著向注射缸通人壓力油,使螺桿向前推進,從而以很高的壓力和較快的速度將熔料注入溫度較低的閉合模具內,經過一定時間和壓力保持(又稱保壓)、冷卻,使其固化成型,便可開模取出製品(保壓的目的是防止模腔中熔料的反流、向模腔內補充物料,以及保證製品具有一定的密度和尺寸公差)。注射成型的基本要求是塑化、注射和成型。塑化是實現和保證成型製品質量的前提,而為滿足成型的要求,注射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壓力和速度。同時,由於注射壓力很高,相應地在模腔中產生很高的壓力(模腔內的平均壓力一般在20~45MPa之間),因此必須有足夠大的合模力。由此可見,注射裝置和合模裝置是注塑機的關鍵部件。

注塑機的動作程序
關門→合模→噴嘴前進→注射→保壓→預塑→松退→噴嘴後退→冷卻→開模→頂出→退針→開門。

注塑機操作項目:注塑機操作項目包括控制鍵盤操作、電器控制系統操作和液壓系統操作三個方面。分別進行注射過程動作、加料動作、注射壓力、注射速度、頂出型式的選擇,料筒各段溫度的監控,注射壓力和背壓壓力的調節等

對塑料製品的評價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外觀質量,包括完整性、顏色、光澤等;第二是尺寸和相對位置間的准確性;第三是與用途相應的物理性能、化學性能、電性能等。這些質量要求又根據製品使用場合的不同,要求的尺度也不同。製品的缺陷主要在於模具的設計、製造精度和磨損程度等方面。但事實上,塑料加工廠的技術人員往往苦於面對用工藝手段來彌補模具缺陷帶來的問題而成效不大的困難局面。
生產過程中工藝的調節是提高製品質量和產量的必要途徑。由於注塑周期本身很短,如果工藝條件掌握不好,廢品就會源源不絕。在調整工藝時最好一次只改變一個條件,多觀察幾回,如果壓力、溫度、時間統統一起調的話,很易造成混亂和誤解,出了問題也不知道是何道理。調整工藝的措施、手段是多方面的。例如:解決製品注不滿的問題就有十多個可能的解決途徑,要選擇出解決問題症結的一、二個主要方案,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此外,還應注意解決方案中的辨證關系。比如:製品出現了凹陷,有時要提高料溫,有時要降低料溫;有時要增加料量,有時要減少料量。要承認逆向措施的解決問題的可行性。

2. 注塑機液壓式合模裝置由哪些零部件組成功能作用是什麼 ...

注塑機液壓式合模裝置由哪些零部件組成?功能作用是什麼?
液壓式合模裝置結構如下圖所內示。它主要由合模容油缸、固定後模板、移動模板、拉桿、成型模具、固定前模板和固定拉桿螺母等組成。
合模油缸也叫鎖模油缸,固定在後模板上。油缸的作用主要是用油缸中液壓油的壓力推動油缸中活塞做往復運動,活塞的往復運動通過活塞桿帶動模板做往復運動;由於成型模具固定在模板上,則完成了注射成型工作中的開合模具動作。拉桿把前後固
定模板連接成一體,由螺母緊固,保證了移動模板在拉桿上平行、勻速滑動。
液壓式合模裝置結構
1—合模油缸;2—固定後模板;3—移動模板;4—拉桿;5—成型模具;
6—固定前模板;7—固定拉桿螺母

3. 注塑機主要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1) 合模裝置
合模裝置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實現模具的可靠啟閉;二是在注射、保壓時保證足夠的鎖緊力,防止塑件溢邊;三是實現塑件的脫模。合模裝置是保證模具完全閉合和模具按工藝要求順利啟閉的裝置。注塑機在注射過程中,模具在合模機構的作用下,在高壓熔料進入型腔的狀態下仍能可靠地保持閉合狀態。
合模裝置主要由合模機構、脫模機構、調模機構,模板、拉桿等組成。由四根拉桿把前後定模板聯接起來,形成整體剛性框架。動模板則在前後定模板之間滑動。通常,脫模機構位於動模板的後側。動模在開啟模具時,可通過模具中的脫模機構從模腔中頂出塑件。在動模板或定模板上還裝有調模機構,可調節模具的厚度,以適應不同厚度模具的要求。
由於注塑機的結構不同,生產控制的方式不同,塑件復雜程度的不同,目前大體上有三類合模裝置:機械式、液壓式、液壓機械式。機械式一般是利用曲臂或以杠桿作動曲臂的機構來實現開模與合模,這種型式不太符合成型工藝的要求,現在已很少使用,本書將不作介紹。對合模的動作要求是:在合模前由快速變為慢速,塑件成型後慢速打開,再快速復位、以保護模具,?短成型周期。
(2) 注射裝置
注射裝置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使塑料均勻受熱、熔融、塑化,並達到流動狀態;二是在一定的壓力和速度下,將定量的熔料注射到模腔中;三是在注射結束後,對模腔內的熔料進行保壓,並向模腔中補料。為完成上述功能,注射裝置主要由塑化機構、料斗、噴嘴、機筒等組成。
塑化機構為注塑機的重要工作部分,它使塑料均化和塑化,常用的塑化機構主要分兩類:柱塞式和螺桿式。當塑料由料斗因自重進入機筒後,受到機筒外加熱元件的加熱和塑化機構對物料的摩擦生熱,變成均一的熔料,然後經噴嘴進入模腔。
(3) 驅動裝置
驅動裝置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使注塑機按工藝要求進行動作時提供所要求的動力;二是滿足運動部件在運動時所需力和速度的要求。現在使用的驅動裝置多為液壓驅動裝置。通常由控制系統壓力和流量的主迴路和由各執行機構的分迴路所組成。組成迴路的元件主要有:泵、過濾器、流量閥、壓力閥、方向閩、調速閥、行程閥、蓄能器、指示儀表、開關元件等。
注塑機採用液壓驅動,工作穩定可靠,它與控制系統相配合,易於實現注塑機的自動化,液壓元件可以安裝在機體內,結構緊湊、外表美觀。目前注塑機的機械結構改進不多,但在液壓驅動及控制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改進,使注塑機精度更高,工作更可靠,還節省能源。
(4)控制系統
控制系統是注塑機的大腦,它控制著注塑機的各種動作,使它們按預先制訂的程序,實現對時間、位置、壓力、速度等參數的有效控制和調節。
目前使用較多的控制系統,仍是繼電控制系統,少數巳採用微機控制。這種控制系統可以進行動作程序控制、溫度控制、液壓泵電動機控制等,主要由繼電器、電子元件、檢測元件、自動化儀表組合而成。控制系統與液壓系統的有機組合,可對注塑機的工藝程序進行精確而穩定地控制。
而現代的先進注塑機則配備有計算機監控裝置和各種數顯儀表,有的還裝有電子函數分析儀,中央故障診斷裝置,油溫自動預熱和顯示裝置,模具低壓保護裝置,塑件脫模光電監控裝置,自動上料裝置和塑件取出機械手等,它們的有機配合,使注塑機的控制系統達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

4. 注塑機各部位起什麼作用

(1)注射系統
注射系統的作用:注射系統是注塑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桿式、螺桿預塑柱塞注射式3種主要形式。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螺桿式。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機的一個循環中,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一定數量的塑料加熱塑化後,在一定的壓力和速度下,通過螺桿將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注射結束後,對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 注射系統的組成:注射系統由塑化裝置和動力傳遞裝置組成。 螺桿式注塑機塑化裝置主要由加料裝置、料筒、螺桿、射咀部分組成。動力傳遞裝置包括注射油缸、注射座移動油缸以及螺桿驅動裝置(熔膠馬達)。
(2)合模系統
合模系統的作用:合模系統的作用是保證模具閉合、開啟及頂出製品。同時,在模具閉合後,供給予模具足夠的鎖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進入模腔產生的模腔壓力,防止模具開縫,造成製品的不良現狀。 合模系統的組成:合模系統主要由合模裝置、調模機構、頂出機構、前後固定模板、移動模板、合模油缸和安全保護機構組成。
(3)液壓系統
液壓傳動系統的作用是實現注塑機按工藝過程所要求的各種動作提供動力,並滿足注塑機各部分所需壓力、速度、溫度等的要求。它主要由各自種液壓元件和液壓輔助元件所組成,其中油泵和電機是注塑機的動力來源。各種閥控制油液壓力和流量,從而滿足注射成型工藝各項要求。
(4)電氣控制系統
電氣控制系統與液壓系統合理配合,可實現注射機的工藝過程要求(壓力、溫度、速度、時間)和各種程序動作。主要由電器、電子元件、儀表、加熱器、感測器等組成。一般有四種控制方式,手動、半自動、全自動、調整。
(5)加熱/冷卻系統
編輯本段
加熱系統是用來加熱料筒及注射噴嘴的,注塑機料筒一般採用電熱圈作為加熱裝置,安裝在料筒的外部,並用熱電偶分段檢測。熱量通過筒壁導熱為物料塑化提供熱源;冷卻系統主要是用來冷卻油溫,油溫過高會引起多種故障出現所以油溫必須加以控制。另一處需要冷卻的位置在料管下料口附近,防止原料在下料口熔化,導致原料不能正常下料。
(6)潤滑系統
編輯本段
潤滑系統是注塑機的動模板、調模裝置、連桿機鉸等處有相對運動的部位提供潤滑條件的迴路,以便減少能耗和提高零件壽命,潤滑可以是定期的手動潤滑,也可以是自動電動潤滑;
(7)安全保護與監測系統
編輯本段
注塑機的安全裝置主要是用來保護人、機安全的裝置。主要由安全門、液壓閥、限位開關、光電檢測元件等組成,實現電氣——機械——液壓的聯鎖保護。 監測系統主要對注塑機的油溫、料溫、系統超載,以及工藝和設備故障進行監測,發現異常情況進行指示或報警。

5. 注塑成型模具的結構是什麼類型有哪些零件組成

注塑模具有哪七大部分基本組成?各起什麼作用?

答:成型零件系統,排氣系統,澆注系統,溫度調節系統,脫模系統,導向定位系統。
成型零件系統:
排氣系統:
澆注系統:
溫度調節系統:
脫模系統:
導向定位系統:
注塑模由哪幾部分組成,各起何作用?
注塑模主要包括動模和定模兩大部分。動模是活動的,它安在注塑機的移動模板上,定模則安在注塑機的固定模板上,因此它是不動的。注塑機工作時,動模會趨近於定模,它們閉合構成了型腔和澆注系統。開模時,動模與定模分離,頂出機構開始動作,將塑件頂出模腔,以使注塑製品順利脫模。從而完成一個工作循環。
1) 成型零部件這是構成模具型腔的零件,主要用來決定塑件的幾何形狀和尺寸,如凸模決定塑件的內形,而凹模決定塑件的外形。
2) 澆注系統這是將塑料熔體注射進閉合模腔的通道,對熔體充模時的流動特性以及注塑成型質量等有重要影響。
3) 合模導向機構主要用來保證動模和定模,或模具中其他零部件之間的
注塑模的種類雖多,但不同模具的結構組成卻基本相同。現以多腔單分型面注塑模為例說明其結構組成,如圖所示。

1) 成型零部件這是構成模具型腔的零件,主要用來決定塑件的幾何形狀和尺寸,如凸模決定塑件的內形,而凹模決定塑件的外形。
2) 澆注系統這是將塑料熔體注射進閉合模腔的通道,對熔體充模時的流動特性以及注塑成型質量等有重要影響。
3) 合模導向機構主要用來保證動模和定模,或模具中其他零部件之間的准確對合,以保證塑件形狀和尺寸的精度,並避免模具中各種零部件發生碰撞和干涉。
4) 溫控系統由於塑料的性能不同,注塑時對模具的溫度要求也不同,為此,需要溫控系統對模具的溫度進行調節。模具的冷卻一般依靠模具內開設的冷卻水通道中的冷卻水,模具的加熱則依靠在模具中的加熱元件。
5) 脫模機構塑件的卸出是由脫模機構完成的。在圖4-1中的脫模機構是由推桿底板8和推桿11,推出底板9和拉料桿10聯合組成。
6) 分型與抽芯機構當塑件帶有側凹或側孔時,在開模推出塑件前,必須把成型側凹或側孔的瓣合模塊或側向型芯從塑件中脫出,而側向分型或側向抽芯機構就是為了實現這種功能而設置的一套側向運動機構。
7) 支承零部件這類零部件是用來安裝固定或支承成型零部件的,將支承零部件組裝在一起,即構成了注塑模的基本骨架。
8) 排氣結構當熔料高速射入注塑模腔中時,型腔中的空氣需要排出,而高溫塑料也會揮發出一些氣體,這些氣體都需要適時快速排出,以避免出現成型缺陷,注塑模上為排出這些氣體而設計了各式各樣的排氣結構。

6. 注塑機主要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1. 合模裝置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實現模具的可靠啟閉;二是在注射、保壓時保證足夠的鎖緊力,防止塑件溢邊;三是實現塑件的脫模。

  2. 注射裝置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使塑料均勻受熱、熔融、塑化,並達到流動狀態;二是在一定的壓力和速度下,將定量的熔料注射到模腔中;三是在注射結束後,對模腔內的熔料進行保壓,並向模腔中補料。為完成上述功能,注射裝置主要由塑化機構、料斗、噴嘴、機筒等組成。

  3. 驅動裝置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使注塑機按工藝要求進行動作時提供所要求的動力;二是滿足運動部件在運動時所需力和速度的要求。

  4. 控制系統是注塑機的「大腦」,它控制著注塑機的各種動作,使它們按預先制訂的程序,實現對時間、位置、壓力、速度等參數的有效控制和調節。

7. 注塑機的結構一般分為那幾部分

(1)合模裝置 合模裝置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實現模具的可靠啟閉;二是在注射、保壓時保證足夠的鎖緊力,防止塑件溢邊;三是實現塑件的脫模。
(2)注射裝置 注射裝置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使塑料均勻受熱、熔融、塑化,並達到流動狀態;二是在一定的壓力和速度下,將定量的熔料注射到模腔中;三是在注射結束後,對模腔內的熔料進行保壓,並向模腔中補料。
(3)驅動裝置 驅動裝置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使注塑機按工藝要求進行動作時提供所要求的動力;二是滿足運動部件在運動時所需力和速度的要求。現在使用的驅動裝置多為液壓驅動裝置。
(4)控制系統 控制系統是注塑機的大腦,它控制著注塑機的各種動作,使它們按預先制訂的程序,實現對時間、位置、壓力、速度等參數的有效控制和調節。

8. 關於注塑模具的問題

「塑料模具裡面有注射模具」就是注塑模。「塑」指得到的零件的材質為熱塑性塑料。
注塑模具設計包括型腔設計、流道設計、冷卻系統設計、出料系統設計,另外還包括注射設備、工作溫度、壓力的選擇。其中型腔的設計是最關鍵的,需要考慮材料的線脹系數,不過這個工作目前大多由專業軟體完成,反而顯得不太重要了。流道及冷卻系統的設計需要經驗,零件的品質不良、工藝參數的選擇窗口狹窄多半因為這兩個系統的問題。
既然是機械專業的,到畢業設計了,對注塑的了解還處在這樣的水平,需要加油啊!

9. 合模機是什麼

合模機是一種專業的模具研配檢測設備,主要用在模具製作後期研配時對上下模,用所版需的壓力加壓權合模。它採用多種可靠裝置,裝有移動工作台合模定位裝置、上移動翻轉鎖緊裝置、機械翻轉裝置、液壓頂桿、模具滑塊控制、安全防落裝置等。
合模裝置是指由注射裝置、合模裝置、液壓控制系統等組成的注射成型機中。注射裝置以一定壓力和速度將定量的熔料注射到模具型腔中;合模裝置實現模具啟閉,保證閉模可靠以及脫出製品;液壓控制系統保證預定的壓力、速度、溫度、時間和動作程序。
合模裝置一般主要由前、後固定模板、移動模板、拉桿及動模板驅動裝置等組成,它是注塑機合模系統的主要組成部件。注塑機合模裝置通常按其工作原理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和液壓-機械組合式三種類型。注塑機合模技術是注塑工藝的關鍵環節,其合模機構是注塑機的關鍵設備。
合模機構可以根據不同標准進行分類,主要可從模板數目、驅動源、傳動形式、合模架構、模位數目等方面進行分類。如按照模板數目進行分類,可分為三板式及二板式,如圖1所示;按照傳動形式進行分類,可分為全機械式(已淘汰)、機械連桿式、全液壓直壓式及液壓機械式。

10. 注塑模具各組成部分的作用

注塑機的基本組成以及個部分的功能
注射機的結構組成:一台通用型注射機主要包括注射裝置、合模裝置、液壓傳動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
注射裝置主要作用是將塑料均勻地塑化,並以足夠的壓力和速度將一定量的熔料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注射裝置主要由(螺桿、料筒和噴嘴組成的)塑化部件以及料斗、傳動裝置、計量裝置、注射和移動油缸等組成。
合模裝置:其作用是實現模具的啟閉,在注射時保證成型模具可靠地合緊,以及脫出製品,合模裝置主要由前後固定模板、移動模板、連接前後模板用的拉桿、合模油缸、連桿機構、調模裝置以及製品頂出裝置等組成。
液壓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其作用是保證注射機按工藝過程預定的要求(壓力、速度、溫度、時間)和動作順序准確有效的工作。注射機的液壓系統主要由各種液壓元件和迴路及其它附屬設備組成,電氣控制系統則主要由各種電器和儀表組成,液壓系統和電氣系統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對注射機提供動力和實現控制。

閱讀全文

與注塑機合模裝置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預作用報警裝置控制器接線圖 瀏覽:424
什麼是機械手錶 瀏覽:515
蹲便器感應閥門怎麼安裝 瀏覽:844
實驗室迴流冷凝器裝置圖6 瀏覽:553
電熱水器紅色閥門是什麼意思 瀏覽:211
icloud怎麼退出舊設備 瀏覽:892
燃氣灶空氣閥門圖片大全 瀏覽:902
四川自動泄壓裝置 瀏覽:577
hcl尾氣處理實驗裝置 瀏覽:592
化工裝置投資多大需要委託設計 瀏覽:732
天然氣熱水器用過之後用不用關閉燃氣閥門 瀏覽:189
中華v3儀表盤怎麼設置自檢 瀏覽:818
軸承精車刀具怎麼檢驗 瀏覽:581
牆壁上的閥門怎麼更換 瀏覽:830
甲基橙制備實驗裝置 瀏覽:743
固體自動加料計量裝置 瀏覽:345
實驗裝置的安裝 瀏覽:10
平開窗五金件價格 瀏覽:825
摩擦軸承怎麼分 瀏覽:958
機械裝置及原理圖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