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中試研究,對規模和批次,質量控制有哪些要求
中試的英文叫做pre-proction,是連接研發和生產的一個台階。產品在研發出來之後需要由中試部門來進行各種測試,通過這些測試可以檢查出來很多問題,然後再由研發部門對這些問題進行改善。只有通過了中試,才能進行量產。
2. 我想問一下,有誰知道科研中試基地的建設標准,就是建築面積確定的一個規劃指標~依據是那個標准
中試設備指比實驗室試驗設備大,又比生產線設備小的設備,是為規模化生產提供試驗的,也就是為規模化生產做調試的生產線。中試設備是為正式生產前檢驗新技術及新產品是否適合大型生產而設計的,因此中試設備與大型生產設備在原理及操作上是相似的。
3. 請教 選礦試驗,怎樣規模是 中試 擴大試驗
見笑了,謝謝斑竹的回答,中試或擴大試驗是有個量的概念的,一般的教材里好像沒有這些概念。小試不用說,零點幾克到幾十公斤規模都是小試。選廠沒建立,生產規模沒定下來。中試規模如何定呢?擴大試驗呢?是否有個具體的標准,好來度量。
4. 請問在污水處理做現場實驗中,中試和小試的規模怎麼確定的謝謝
是按照試驗所處理的水量以及需要的設備大小來決定的!
我目前做的一個中試,是日處理量2噸的,我還做過日處理量是100噸的,也算是中試!
5. 什麼叫中試研究
中試裝置就是把小試裝置擴大,用來試驗產品生產的控制條件的,物料平衡的,但是沒有達到生產線的標。比如一個新產品在實驗室先把它研究出來,接著就上中試線,這些中試線上的裝置就叫中試裝置,中試是在大規模產量前的較小規模試驗 在確定一個項目前,第一要進行試驗室試驗;第二步是「小試」,也就是根據試驗室效果進行放大;第三步是「中試」,就是根據小試結果繼續放大。中試成功後基本就可以量產了。
中試職責
1.消化新產品的技術資料,對新產品技術狀態、測試環境要求、控制難點及要點進行規劃;
2.組織進行新產品中試(編制中試計劃、落實中試需要的設備、環境、儀器、人員的需求計劃與配置准備、組織編制中試需要的相關工藝文件);
3.產品中試過程中整機、模塊的測試驗證,完成故障維修及數據分析;對中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報,並跟蹤問題的解決進度,在中試結束後組織編寫試生產報告,組織中試評審;
4.及時協調中試生產中存在的技術問題,進行產品的故障分析和定位,促進產品的可生產性;
5.負責小批量的轉產工作、樣機試制工作,擬制轉產測試規程和生產工藝支持,協助完成產品整機BOM;
6.研發用和生產用測試工具的開發和維護;
7.對生產部門的技術支持;
8.負責分析售後品質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9、對及時、准確反饋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形成閉環;
10、轉產評審:中試負責人匯總中試過程中測試、工裝、生產環境、工藝、物料、計劃、資料等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形成中試總結報告,並組織研發產品經理等評委進行轉產評審會,形成最終評審意見,判定產品能否滿足大批量生產要求;
11、當產品不符合轉入大批量生產條件時,由評審小組決定是否啟動新一輪中試;
12、輸出滿足批量生產的生產工藝性文件包括作業指導書、標准工時和產能表、SMT特殊貼片要求及注意事項、檢驗規范等等。
6. 中試規模數量要求
中試裝置規模是中間試驗中為敏感的問題。
中試反應裝置規模可以有處理能力、生產能力、反應器容積等不同稱謂,但以反應器特徵尺寸(如直徑)更為明確,事實上他們之間是有相互停在關系的。決定中試裝置規模的原則是有利於檢驗與修改數學模型;考察數學模型中沒有包含的因素和顧及裝置建設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7. 什麼是中試試驗
中試就是產品正式投產前的試驗,即中間階段的試驗,是產品在大規模量產前的較小規模試驗。
企業在確定一個項目前,第一要進行試驗室試驗;第二步是「小試」,也就是根據試驗室效果進行放大;第三步是「中試」,就是根據小試結果繼續放大。中試成功後基本就可以量產了。
驗證內容
(1)工藝驗證(工藝流程、工藝路線、單板工藝、整機工藝、包裝工藝、物流工藝);
(2)工裝驗證(裝配工裝、測試工裝、生產設備)
(3)生產測試環境、測試程序、工作程序進行驗證,並完成相應檢定規程;
(4)結構驗證;
(5)產品數據驗證(BOM、PCB、SCH等設計文件及生產性工藝文件驗證)
(6)產品可靠性驗證;
(7)對物料可采購性驗證;
(8)對研發遺留問題進行驗證。
8. 請問小型陶瓷膜實驗設備,過濾面積一般是多大小試,中試到底是按什麼劃分的謝謝
應該各個廠家機型存在區別的,以南京博濾工業小型實驗機為例,最常用的小試實驗設備面積就是0.1平米,除此之外還有更小的0.05平米算是微型的,還有0.2平米,0.5平米,1.0平米,1.5平米以及3.0平米。另外小試和中試就是一個規模大小問題。比如小試設備通常3平米以內,而中試設備一般是10-30平米范圍樣子。食品制葯,發酵植提等行業一般小試之後就能確定運行數據,可以作為大生產設備參考值。但有的高端行業,復雜的化工領域等,經過小試時候還要做中試。附上常規型號表格給你參考吧:
規格型號 可選精度 工作壓力 工作溫度 PH范圍 材質 工作電壓 最小循環體積
0.05m2 50-500nm 2-4bar 0-80℃ 1-14 S.S316L 220/380ACV 10L
0.1m2 5-1200nm 2-4bar 0-90℃ 1-14 S.S316L 220/380ACV 25L-30L
0.2m2 5-1200nm 2-5bar 0-90℃ 1-14 S.S316L 220/380ACV 25L-30L
0.5m2 5-1200nm 2-5bar 0-90℃ 1-14 S.S316L 220/380ACV 25L-30L
1.0m2 5-1200nm 2-5bar 0-90℃ 1-14 S.S316L 220/380ACV 30L-50L
3.0 m2 5-1200nm 2-5bar 0-90℃ 1-14 S.S316L 220/380ACV 50L
9. 污水處理做現場實驗中,中試和小試的規模怎麼確定的
是按照試驗所處理的水量以及需要的設備大小來決定的!我目前做的一個中試,是日處理量2噸的,我還做過日處理量是100噸的,也算是中試
10. 我做一個污水處理的論文,老師說我12m3/d 的試驗規模太小不能成為中試試驗,請問多大規模才成為中試試驗
所謂「中試」,實際上是指某項生產工藝的商業化(工廠)推廣前的實驗准備階段。某項生產工藝通常需經過實驗室——(放大)小試——(再放大)中試——商業化(大規模生產)等幾個階段。中試階段就是了解具體生產過程中會出現哪些問題,包括工藝、設備、控制等諸多方面。中試通常按照正常的生產序列進行實驗准備和操作。舉個例子,中國J20隱形戰機目前就正處於中試階段。大多數學校很難具備實施「中試」的條件,一些學校參與的「中試」活動,實驗場所通常也會安排在相關企業中進行。污水處理的「中試」工藝也一樣。你可以與老師商量一下,看看他是否能幫你找一家可以提供中試條件的廠家,幫助你們完成「中試」。不是量的問題,而是實驗階段的問題。pilot scale tests(run、experiments、studies)(中試).
再與老師溝通一下,關鍵是找一下相關污水處理技術的生產方案做一個對比。做論文最好不要做中試規模的,除非"中試"工作已經進行多年,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數據。這個論文的實驗內容,風險太大!慎重!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