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測定光合作用的實驗裝置

測定光合作用的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5-30 19:43:55

⑴ 某實驗小組想利用下列裝置測定某植物的凈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用紅墨水的移動距離表示).在兩個

測定光合作用強度或呼吸作用強度時,必須使用活動植物;紅墨水的移動是由於裝置中氣體變化引起,根據裝置中氣體變化計算出的光合作用為凈光合作用而非實際光合作用,實際光合作用=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因此必須還有測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強度,需要遮光處理.
測定呼吸作用強度時,需要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擾,必須進行遮光處理,環境因素也可能引起裝置中氣體體積變化,為使數據更加准確,需要設置一對照組來校正環境引起的氣體變化,需要放置死亡植物.
故選:D.

⑵ 如圖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幾套實驗裝置,請認真分析並回答下列問題. (1)甲裝置可以用來驗證光合作用需

(1)甲裝置可以用來驗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能被氫氧化鈉吸收.光合作用的探究實驗通常包括暗處理、對照實驗、脫色、漂洗、滴碘、觀察幾個步驟,觀察現象,得出結論:在含有氫氧化鈉溶液玻璃罩中的天竺葵的葉子沒有變色,仍是黃白色,而無氫氧化鈉溶液的天竺葵的葉子變成藍色,說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乙裝置可以用來驗證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取一些金魚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燒杯中.在金魚藻上面倒罩一短頸玻璃漏斗,漏斗頸上套上灌滿清水的玻璃管.將上述裝置移至陽光下照射,並觀察現象.待氣體充滿試管的1/2時,取出玻璃管,迅速將快要熄滅的細木條插進管內,觀察現象.管內的氣體能使快要熄滅的細木條猛烈的燃燒起來.原因是氧氣能助燃,能使快要熄滅的細木條重新燃燒,表明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3)丙裝置是驗證種子萌發時釋放二氧化碳的實驗.種子萌發時,有機物徹底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將萌發的種子瓶內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
(4)丁裝置可以用來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
若驗證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將該裝置放置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燒杯中澄清的石灰水不變色,說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大於其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量.此時迅速將快要熄滅的細木條插進收集的氣體內,觀察現象.收集的氣體能使快要熄滅的細木條猛烈的燃燒起來.原因是氧氣能助燃,能使快要熄滅的細木條重新燃燒,表明產生的氣體是氧氣.因此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若驗證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將裝置放置在黑暗的環境中,目的是避免塑料袋內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對實驗結果產生干擾.幾小時後,發現燒杯中澄清的石灰水變得渾濁,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表明植物呼吸作用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若驗證植物的蒸騰作用,此裝置有不妥之處,塑料袋應扎在莖的基部,將該裝置放置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塑料袋內壁上有水珠產生.表明植物蒸騰作用是通過葉片氣孔散失水分.
故答案為:(1)二氧化碳;水;(2)光合作用產生氧氣;(3)萌發的種子呼吸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4)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有不妥之處;塑料袋應扎在莖的基部;黑暗.

⑶ 探究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的實驗裝置

(1)為了去除實驗葉片內原有澱粉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前要把實驗裝置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讓葉片內原有的澱粉通過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盡.呼吸作用的反應式: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2)實驗結果是葉片A的綠色部分變藍色,說明該部分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了澱粉;比較葉片A的綠色部分和非綠色部分的實驗結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
(3)丙裝置是驗證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的實驗.種子萌發時,有機物徹底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將萌發的種子瓶內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說明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
(4)實驗丁裝置插的是溫度計,以釋放的熱量導致溫度計的度數發生變化,說明呼吸作用釋放能量.A瓶裝的是已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釋放能量,所以A瓶的溫度計度數上升;B瓶裝的是已煮熟的種子,不能進行呼吸作用釋放能量,所以B瓶的溫度計度數不變.將帶火星的衛生香放進A瓶,發現它會熄滅,說明A瓶中的氧氣被萌發的種子吸收了.
故答案為:(1)葉綠體;
(2)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
(4)能量;熄滅;萌發的種子.

⑷ 右圖是一個驗證「植物光合作用所需原料」的實驗裝置。先將這個裝置放在暗室中24小時,然後移到陽光下。瓶

(1)澱粉,瓶內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吸收了(2)變藍色,光合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專原料

⑸ 實驗小組想利用下列裝置測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請回答有關問題.(1)若乙裝置為對照組,則其和甲裝

()實驗中要排除微生物呼吸、瓶中空氣受溫度等變化影響,故在乙裝置中放置死亡的植物.
(2)①凈光合速率可以用單位時間內氧氣的生成量、CO2的吸收量或是有機物的積累量表示,現要用該裝置測凈光合要通過檢測氣體變化來表示,燒杯中是NaHCO3溶液,可以補充光合作用吸收消耗的CO2,確保裝置中甲中紅墨水移動是光合作用釋放的O2引起的,以此來表示凈光合作用速率.
③由前面分析可知甲中光合作用時內部的氣體整體會增多,故向右移動.
(3)測呼吸作用強度,首先應該排除光合作用的影響,故裝置放在黑暗的環境中,在黑暗裡只植物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植物呼吸作用O2的利用量等於O2的吸收量,植物呼吸作用CO2的產生量等於CO2的釋放量,故可以用O2的吸收量或是CO2的釋放量來表示呼吸作用.在甲乙燒杯中加入NaOH可以吸收呼吸作用產生的CO2從而確保裝置甲中氣體變少是由於呼吸作用吸收O2導致的.
③甲裝置中氣體減少,故向左移動.
(4)實際光合作用等於凈光合+呼吸作用,通過甲乙裝置對比排除裝置內微生物呼吸及氣體受溫度變化等的影響,可知每小時凈光合導致右移4-0.5=3.5cm,每小時呼吸作用導致向左移動1.5+0.1=1.6cm,故綜合來看實際光合強度導致每小時3.5+1.6=5.1(cm).
故答案為:
(1)裝置中放置死亡的植物
(2)NaHCO3
(3)NaOH黑暗左
(4)右 5.1

⑹ 如圖中,圖甲為測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裝置,在密封的試管內放一新鮮葉片和二氧化碳緩沖液,試管內氣體體積的

(1)二氧化碳緩沖液可以維持試管中二氧化碳量的恆定,因此試管中氣體含量的變化就是氧氣的變化.
(2)由於總光合量=凈光合量+呼吸量,圖乙植物光照強度為15千勒克斯時,1小時氣體體積為150毫升,所以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量為150+50=200毫升.植物呼吸作用消耗50ml氧氣,根據呼吸商0.8,植物呼吸作用釋放40ml二氧化碳,而一共需要200ml二氧化碳,所以植物還需從外界吸收二氧化碳160ml.
(3)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具說服力,本實驗還可用一枚消毒的死葉片進行對照;以排除溫度、大氣壓等環境中的物理因素對實驗的影響.
(4)如果將試管中的C02緩沖液改為水,則實驗測得的數據指標是釋放的二氧化碳與吸收氧氣量的差值.由於是密閉容器,並且光合作用強度大於呼吸作用,使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不足或光合作用吸收和產生的氣體量相等,並且氧氣的變化量與呼吸強度相關.
故答案為:
(1)氧氣
(2)200160
(3)新鮮葉片改為經消毒的死葉片 環境物理因素(如溫度變化等)對實驗的影響
(4)釋放的二氧化碳與吸收氧氣量的差 光合作用強度大於呼吸作用,使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不夠或光合作用吸收和產生的氣體量相等,變化量與呼吸強度相關.

⑺ 圖l為測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裝置,在密封的試管內放一新鮮葉片和二氧化碳緩沖液,試管內氣體體積的變化可根

(1)二氧化碳緩沖液可以維持試管中二氧化碳量的恆定,因此試管中氣體含量的變化就是氧氣的變化.
(2)由於總光合量=凈光合量+呼吸量,圖乙植物光照強度為15千勒克斯時,1小時氣體體積為150毫升,所以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量為150+50=200毫升.植物呼吸作用消耗50ml氧氣,根據呼吸商0.8,植物呼吸作用釋放40ml二氧化碳,而一共需要200ml二氧化碳,所以植物還需從外界吸收二氧化碳160ml.
(3)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具說服力,本實驗還可用一枚消毒的死葉片進行對照;以排除溫度、大氣壓等環境中的物理因素對實驗的影響.
(4)如果將試管中的c02緩沖液改為水,則實驗測得的數據指標是釋放的二氧化碳與吸收氧氣量的差值.由於是密閉容器,並且光合作用強度大於呼吸作用,使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不足或光合作用吸收和產生的氣體量相等,並且氧氣的變化量與呼吸強度相關.
故答案為:
(1)氧氣
(2)200 160
(3)新鮮葉片改為經消毒的死葉片
環境物理因素(如溫度變化等)對實驗的影響
(4)釋放的二氧化碳與吸收氧氣量的差
光合作用強度大於呼吸作用,使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不夠或光合作用吸收和產生的氣體量相等,變化量與呼吸強度相關.

⑻ 如圖1中乙為研究光合作用的實驗裝置,用打孔器在某綠色植物的葉片上打出多個圓片,再用氣泵抽出氣體直至

(1)分析題圖1曲線可知,在ab段,隨著NaHCO3溶液濃度的增加葉片上浮時間縮短,說明隨NaHCO3溶液濃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漸增大.
(2)如果要在曲線bc段對應的NaHCO3濃度范圍內縮短葉圓片上浮的時間,可以採取的措施是:適當增加光照、適當提高溫度.
(3)當NaHCO3濃度為b點對應的濃度時,若突然撤去光照,光反應產生的[H]和ATP減少,被還原的C3減少,生成的C5減少,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過程不變,故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3(3-磷酸甘油酸)的濃度將增加.
(4)因為NaHCO3溶液濃度過高,使葉肉細胞失水而導致代謝水平下降,所以在c點以後葉圓片上浮所用的平均時間變長.
(5)①已知圖2中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濃度適宜的條件下,溫度對某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響.該條件下光合作用強度應該大於呼吸作用強度,所以實線表示CO2的吸收量,即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而虛線表示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比較兩曲線可看出,實線先於虛線下降,所以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對高溫更為敏感.
②由圖2中的甲可知,在溫度為55℃的條件下,該植物已經不進行光合作用,所以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有線粒體、細胞溶膠.
③植物在15~60℃范圍內的凈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化曲線如下:(注意坐標軸的含義以及凈光合速率=實線-虛線)
故答案為:
(1)逐漸增大
(2)適當增加光照、適當提高溫度
(3)D
(4)因為NaHCO3溶液濃度過高,使葉肉細胞失水而導致代謝水平下降
(5)①實線 光合作用
②線粒體、細胞溶膠
③見圖

⑼ 如圖1所示是測定金魚藻光合作用的實驗裝置,表中數據是在適宜(恆定)溫度條件下,改變光源與燒杯距離測

(1)由實驗的結果可知,燈源與燒杯的距離越大,氣泡產生的數量越少,得出光合速率專隨光照強度的變屬化而變化.
(2)由於的溶液中CO2量有限,隨著光照較長時間的進行,溶液中CO2逐漸減少,導致[H]和ATP消耗減少,從而抑制了光反應,光合作用越來越弱,從而產生的氣泡數逐漸減少.
(3)圖2中光合效率等於呼吸效率,光合作用產生的O2正好供給呼吸作用利用,呼吸作用產生的CO2正好供給光合作用,即植物的凈光合作用為0,產生氣泡數為0,對應表中燈與燒杯間的距離為45cm.
(4)金魚藻細胞內合成蛋白質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質來自於呼吸作用產生的ATP,呼吸作用的場所為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故答案為:
(1)光合速率隨光照強度的變化而變化
(2)溶液中CO2減少[H]ATP
(3)45
(4)細胞質基質 線粒體

⑽ 如圖是光合作用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植物放在暗室中24小時,再用一長條鋁箔紙包住其中一葉片的中間部分

光合來作用必須在光下才能進行,鋁箔源紙不透光,因此用一長條鋁箔紙包住其中一葉片的中間部分,葉片被包住的部位,沒有光照,因此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沒有澱粉生成,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藍色而是黃褐色.葉片的其它部位能接受光照,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澱粉變,因此滴加碘液變深藍色.所以葉片顏色變化是正確的是D.
故選:D.

與測定光合作用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蹲便器感應閥門怎麼安裝 瀏覽:844
實驗室迴流冷凝器裝置圖6 瀏覽:553
電熱水器紅色閥門是什麼意思 瀏覽:211
icloud怎麼退出舊設備 瀏覽:892
燃氣灶空氣閥門圖片大全 瀏覽:902
四川自動泄壓裝置 瀏覽:577
hcl尾氣處理實驗裝置 瀏覽:592
化工裝置投資多大需要委託設計 瀏覽:732
天然氣熱水器用過之後用不用關閉燃氣閥門 瀏覽:189
中華v3儀表盤怎麼設置自檢 瀏覽:818
軸承精車刀具怎麼檢驗 瀏覽:581
牆壁上的閥門怎麼更換 瀏覽:830
甲基橙制備實驗裝置 瀏覽:743
固體自動加料計量裝置 瀏覽:345
實驗裝置的安裝 瀏覽:10
平開窗五金件價格 瀏覽:825
摩擦軸承怎麼分 瀏覽:958
機械裝置及原理圖 瀏覽:646
天籟地暖的閥門怎麼開 瀏覽:353
電飯鍋老牌子機械有什麼 瀏覽:533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