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圖甲是水果自動篩選裝置,它能將質量小於一定標準的水果自動剔除,其原理如下:傳送帶上的水果經過檢測
(1)若檢測點上沒有水果,監測點受到的壓力為零,由圖乙知,此時壓敏電阻R1=100Ω,
將滑片P調到a點時,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為0,R1單獨接入電路,
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I1=
=
=0.14A;
(2)將滑片P調到b點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R
2=20Ω,檢測點上沒有水果,壓敏電阻仍為R
1=100Ω,R
1和R
2串聯接入電路,
電路中的總電阻R
總=R
1+R
2=100Ω+20Ω=120Ω,
電路中的電流I=
=
=
A,
機器運轉時間t=1min=60s,該電路消耗的電能W=Pt=UIt=14V×
A×60s=98J;
(3)∵傳送帶水平,
∴0.4kg的水果經過檢測點時,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F=G=mg=0.4kg×10N/kg=4N,由乙可知F=4N時,此時壓敏電阻R
壓=20Ω,
若水果的質量小於0.4kg,則水果對壓敏電阻的壓力變小,由乙圖可知,壓敏電阻的電阻隨之變大,電路中總電阻變大,電源電壓不變,由I=
可知,電路中電流變小,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不變,由U=IR可知,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變小,並聯在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表示數變小,由題意可知,此時電壓表示數小於4V,
機械裝置啟動,則0.4kg的水果經過檢測點時,電壓表的示數應該為4V,
則與滑動變阻器串聯的壓敏電阻的兩端電壓U
壓=U-U
變=14V-4V=10V,
電路中的電流I'=
=
=0.5A,
變阻器的阻值R
變=
=
=8Ω.
答:(1)將滑片P調到a點時,若檢測點上沒有水果,電路中的電流是0.14A;
(2)將滑片P調到b點時,若檢測點上沒有水果,機器運轉1min,該電路消耗的電能為=98J;
(3)要使該裝置剔除質量小於0.4kg的水果,應將變阻器的阻值調到8Ω.
⑵ 水果採摘的問題
首先是採摘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如小孩爬樹跌倒類的,
二、水果本身的質量安全問題,如吃了會不會拉肚子等等
三、客人採摘過程中浪費的現象
⑶ 水果蔬菜冷庫儲藏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果蔬在入庫前要進行挑選和整理
挑選工作要仔細的逐個進行,其目的是把帶有機械傷、蟲傷或成熟度不同的果蔬分別剔除。因為果蔬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營養物質,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培養基。微生物侵入果蔬體內的途徑都是在果蔬的機械傷或蟲傷的傷口處,被微生物污染的果蔬很快就會全部腐爛變質。不同成熟度的果蔬也不宜混在一起保藏。因為較成熟的果蔬,再經過一段時間保藏後會形成過熟現象,其特點是果體變軟,並即將開始腐爛。有些果蔬經過挑選後,質量好的、可以長期冷藏的應逐個用紙包裹,並裝箱或裝筐。包裹果蔬用的紙,不要過硬或過薄,最好是用經過對果蔬無任何不良作用的化學葯品處理過的紙。有柄的水果在裝箱(筐)時,要特別注意勿將果柄壓在周圍的果體上,以免把別的水果果皮碰破。在整個挑選整理過程中,都要特別注意輕拿輕放,以防止因工作不慎而使果體受傷。
二、果蔬入庫後要採取進步降溫的辦法
果蔬在採收後,最好在原料產地及時進行冷卻把果蔬內部的熱量散出。冷卻後的果蔬用冷藏車運到冷藏庫可直接進行冷藏。如果原料產地未經冷卻的果蔬,進入冷藏間後,要採取逐步降溫的辦法,防止某些生理病害的發生。例如紅玉蘋果先在2.2℃儲藏,然後再降到0℃儲藏,可減少紅玉斑點和虎皮病的發生。又如運輸途中溫度較高的鴨梨,直接進入0℃庫房儲藏,很容易發生黑心病。如果採用逐步降溫的辦法,可大大減少黑心病的發生,並延長了鴨梨的儲藏期限。
三、不同種類的果蔬應控制在各自的最適溫度下進行儲藏
因為不同種類的果蔬,它能忍受低溫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不適宜的低溫和冷凍,會影響果實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風味品質的變化或生理病害的產生,這對儲藏是不利的。以水果來講,一般產於南方或夏季成熟的水果,適宜的儲藏溫度較高。例如菠蘿適宜在+5℃左右儲藏柑橘宜在3℃——6℃儲藏,香蕉如在+12℃以下時間太久便不能催熟。而北方生長的,又是秋冬成熟的蘋果、梨等果實,一般都可在0℃左右的溫度中儲藏。例如金冠、紅星蘋果宜在0.5℃——1.0℃儲藏,雞冠、國光蘋果宜在-1℃——0℃儲藏,刀豆、青豆宜在1℃——3℃儲藏。因此高溫冷藏儲藏水果蔬菜,應根據不同種類,控制不同的儲藏溫度。
四、濕度調節
果蔬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這是維持果實生命活動和新鮮品質的必要條件。採摘後的果蔬,不能再從母體上獲得水分的供給,在長期儲藏過程中,逐漸蒸發水分。大多數水果蔬菜其乾耗(重量損失)超過5%時,就會出現枯萎等鮮度下降的明顯象徵。特別是水果,當於耗達5%以後就不可能恢復原狀。果蔬的水分蒸發,一方面是由於呼吸作用,散發出一部分水分;另一方面是儲藏環境的空氣濕度過低,引起果蔬枯萎,降低了商品價值。因此,高溫庫的濕度要很好地進行調節,一般要求在85%——90%左右。如果濕度過低,可在鼓風機前配合自動噴霧器,隨冷風將細微小霧送入庫房空氣中,加濕空氣。沒有自動噴霧器,也可在地面上灑些清潔的水,或將濕的草席蓋在包裝容器上,來增加冷藏間的相對濕度。但如果濕度過高,果蔬的表面過於潮濕,有時還凝有水珠,給微生物滋生創造了條件,果蔬容易腐爛,這時可在庫內放些干石灰、無水綠化鈣或乾燥的木炭吸潮。
高溫冷藏庫的溫度和相對濕度都應盡量保持穩定,不得有較大幅度波動,否則會刺激果蔬的呼吸作用,增加消耗,另外果蔬還會「出汗」,降低了它的儲藏性。
⑷ 如圖是水果自動篩選裝置,它能將質量小於一定標準的水果自動剔除,其原理如下:傳送帶上的水果經過檢測點
(1)0.1 A (2)質量小於0.1 kg的水果(3)將 R 0 改為可調電阻,如滑動變阻器、電阻箱,也可將變阻器與電流表串聯連入電路,方便調節時觀測
⑸ 某水果自動篩選裝置如圖1所示,它能將質量小於一定標準的水果目動剔除.其原理(圖2)如下:R為壓敏電阻
(1)由圖可知,當檢測點上沒有水果時,R=100Ω, ∵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於各分電阻之和, ∴根據歐姆定律可得,此時電路中的電流: I= = =0.125A; (2)當U 0=3V時,電路中的電流: I 1=I 0= = =0.15A, ∵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分電壓之和, ∴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 U 1=U-U 0=15V-3V=12V, 壓敏電阻的阻值: R= = =80Ω, 查圖表得F=G=0.5N, (3)G 水果=F=mg=0.25kg×10N/kg=2.5N,由圖3得出對應壓敏電阻的阻值為40Ω, 已知機械裝置啟動,電路中的電流:I 1=0.15A, 則R兩端的電壓U′=I 1R=0.15A×40Ω=6V, AB之間的電壓U AB=15V-6V=9V, 則AB阻值R AB= = =60Ω,即AB之間應該換用阻值為60Ω的定值電阻R 0; (4)將R 0改為可調電阻,如滑動變阻器、電阻箱,也可將變阻器與電流表串聯連入電路,方便調節時觀測. 答:(1)當檢測點上沒有水果時,電路中的電流是0.125A; (2)當機械裝置啟動時,水果對壓敏電阻的壓力小於0.5N時,水果將被推出傳送帶; (3)AB之間應該換用阻值為60Ω的定值電阻R 0; (4)將R 0改為可調電阻,如滑動變阻器、電阻箱,也可將變阻器與電流表串聯連入電路,方便調節時觀測.
⑹ 目前市場上的水果採摘器有什麼優劣勢
水果採摘器,可來以使人站在地上自便能快速地將水果採摘下來。該採摘器主要由剪刀、水果下滑布筒、操縱鋼索、操縱扳手以及竹桿等構成。使用時,人用手舉起竹桿,使竹桿上端的滑筒口套在水果上,然後捏動操縱扳手,滑筒口剪刀的兩片合攏,將水果把剪斷,水果沿滑筒下落,滑筒上每隔兩尺左右有一個松緊帶圈,該圈的直經小於水果直經,可以起緩沖作用,使水果沿布筒以較低的速度落入筐中。
⑺ 3000字論文:目前我國果樹生產中存在哪些問題 如何提高果品質量
自1984年果品購銷改革以來,我國果樹生產有了飛速發展,果樹總面積、總產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位。但在果樹單產、果品質量、國際市場佔有率和經濟效益等方面遠遜於先進國家,其核心問題是果品質量欠佳,高檔果品太少,成為制約果品增效、果農增收的瓶頸,必須充分認識、認真對待。
一、我國果品質量的現狀與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果品質量有了很大提高。如蘋果,良種比率已達70%以上,優質果率已逾1/3,重點蘋果產區如山東半島,蘋果優質果率已高達80%以上。在國家、省、市果品評優和農業博覽會評獎中,評出金銀獎牌數以百計。果品出口也在逐年增加,蘋果年出口已達200kt,果品總出口量達700kt,較以往有了極大進步與提高。但是,仍未擺脫重栽輕管、重產量輕質量、重采前輕采後、重直銷輕加工的被動局面。管理中盲目密植,片面施肥,單純用化學農葯防治病蟲害等,以致於許多園片產量雖高,而質量較差,出口率極低,用於加工的數量很少。許多果品尤其大宗果之中低檔果出現了地區性、季節性、結構性過剩,導致了嚴重的價格下滑,連續幾年出現了賣果難的現象。
果品質量不佳主要表現為果實個小(低於標准)、果形不正(偏斜)、果形指數低(太扁)、果面不光潔(污漬、銹斑)、著色不良,色澤不艷;果肉硬度小、含糖量不足、不耐貯運、污染嚴重,加之采後處理(分級、洗果、塗蠟、包裝等)跟不上,致使商品質量下降。
二、提高果品質量是大勢所趨
產量形勢使然;近年來,由於果樹面積的迅速擴大,果品產量猛增,人均佔有量較改革開放初期提高近5倍。但果品已由"產量時代"跨入了"質量時代",要求優質果品、保健果品已是時代的潮流。
大國地位所激:果品質量低下與總產量世界第一的大國地位極不相稱。貿易量不足世界的2%,而進口則頗多,且售價較國產果品高出數倍。必須急起直追,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效益。
市場形勢所迫:我國已由計劃經濟步入了商品經濟時代,一切產品要經市場這?quot;法官"明斷。優質優價,優勝劣汰,是市場的無情法則,提高果品質量刻不容緩。
生活提高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食物構成的改變,對果品的數量、質量、安全性、營養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結構調整之重點:結構調整是主線,果樹方面不僅要從樹種、品種、布局上,更要從質量結構上進行調整、優化與提高,只有果品質量上檔次,才能扭轉價格下滑的被動局面,重新振興果樹產業。
入世後的沖擊: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即,果品同樣面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面臨著洋水果大量進口的沖擊,我國的果品只有質優,並且成本低廉,才能與之抗衡。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我們即要保住與本國內市場,更要努力沖出國門,在世界果品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只有靠過硬的質量,靠與國際標准接軌,靠我們獨特的果樹資源和名牌優質產品,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三、改進與提高果品質量的途徑和措施
改進與提高果品質量,尤其是商品質量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以良種為前提,從立地環境入手,重點抓好生產過程,配合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強化產後處理,並與營銷過程密切配合,走產供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路子。
1、抓種性優良:種性是查樹的基因型,是內因,是優質的前提。必須選用良種。果樹生命周期長,更須特別重視良種,並做到"因地制宜、適地適樹、趨利避害、注重銷路"。
2、抓樹體健壯:樹健才能獲高產,壯樹才能出優質。樹體健壯是綜合管理水平高的標志,也是多種營養協調充實的結果。管理中應抓住主要矛盾向壯樹方向積極轉化。
3、抓改土養根:"根深才能葉茂,養根才能壯樹"。而根生於土壤中,改土(達到深、肥、暄、溫、潤)才能養根。只有狠抓土壤管理,尤其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最好能達1%-2%或更高),改良土壤結構,多施有機肥(質)、大抓種草、覆草、埋草、實施"沃土工程",才能真正實現高產、穩產、優質。
4、抓施肥配方:通過平衡配方施肥,保證元素協調供應,減少甚至杜絕缺素生理障礙。具體應重施有機肥,或有機復混肥及高效生物肥,適當減少氮素化肥,以減少果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
5、抓病蟲殘毒:必須高度重視農葯的毒性與殘留,提倡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減少甚至不用劇毒、高殘留、廣譜和易產生抗生的農葯;注重休眠期和萌芽前的清理和鏟除性防治;遵照有關規定,采前一個月慎用農葯,嚴防果品污染和殘毒超標。
6、抓"套摘轉鋪":即精心進行果實管理,在進行人工授粉和疏花疏果的前提下,提倡與推廣果實套袋,既可防污減毒,又能隔絕病蟲,更可光潔果面,促進果實鮮艷著色。同時,配合拆袋後的適當摘葉,必要時輔以轉果,鋪銀色反光膜,以增加著色面積和提高著色度,改善和提高果實的外觀質量。
7、抓合理負荷:在綜合調整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相對平衡的基礎上,通過肥水及修剪,尤其通過授粉和疏花疏果,既保證提高平均單產,又要堅決防止結果過多,制訂一個合理的產量標准,理論上依據葉果比,實踐上可根據干周或距離或果枝類型,限產定果,既保證樹體健壯達到高產穩產,又能保證負荷合理,使果實發育良好,個大質優。
8、抓激素調控:主要指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隨著生物科技和有機化學工業的發展,激素在果樹上的應用日益擴大,尤其在果樹矮化、促花、疏花、疏果、提高坐果率、防止采前落果、催熟、克服大小年、增強樹體抗性、提高果實硬度、增加耐貯性、增色、增糧、改善果形、提高果實品質等方面有其獨到的作用,可視情況和目標選擇應用。但生長調節劑不是萬能的,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負面影響,只有在加強綜合管理的基礎上,嚴格使用規程,才能獲得較滿意的效果。
9、抓采貯運裝:採收是果樹栽培中影響質量的最後環節,必須更加關注。依據成熟度、果品用途、銷地距離、運輸工具等因素確定採收時期。依果實發育天數、生長積溫、果面色澤、種子顏色、果肉澱粉檢測等確定成熟度。提倡分期採收,嚴格採收容器和技術操作,避免或減少機械損傷,防止過早或過晚採收。重視與強化采後處理,尤其要搞好預冷、分級、洗果、烘乾、塗蠟、包裝和入貯冷藏。運輸最好採用冷藏車船,條件不允許時也可先入冷庫1-2天降溫,再裝車船覆蓋保溫運輸,即使難以貯運的漿、核果類也能保證途中一周內升溫不高。還要講究果品的包裝裝璜,一是保護果品防碰磨擠壓污損,二是對包裝容器要科學設計,做到美觀實用、潔凈衛生、獨具魅力。
四、關於"綠色果品"的生產
所謂"綠色果品"指符合綠色食品標準的果品,即專指無污染、優質、安全、營養為基礎的現代農產品。據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要求,"綠色食品"應具備下列條件:1、產地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並且必須經農業部農墾環境檢測中心審定。2、原料作物的生產過程及生產操作過程必須符合無公害標准,並接受監督。3、產品的生產、加工及包裝貯運都需符合衛生標准,最終產品需經國家檢測。達到以上標準的產品,在其外包裝上允許標貼特定的"綠色食品"標志。
鑒於當今世界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市場迫切需要綠色果品。食品衛生標准中對果品中有害物質的安全指標作了一些規定。如要求鋅≤5mg/kg,銅≤4mg/kg,鈀≤1mg/kg,砷、氟≤0.5mg/kg,"六六六"≤0.2mg/kg,滴滴涕≤0.1mg/kg,鎘≤0.03mg/kg,汞≤0.01ng/kg等。另外,還規定了有機磷、亞硝酸等物質的最低含量標准。
果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質主要來源於環境污染、生產污染和貯銷污染,因此,生產綠色果品"應遵循下列原則:
1、選擇良好的生態環境建園,防止大氣、水、土壤受廢氣、廢水、廢渣及一些天然有害物質污染,最好能遠離城區、工業區及交通要道。
2、強調重施有機肥和有益復合菌肥(如EM 及CM等),提倡種草、覆草、埋草,減少化肥尤其是氮素化肥的用量和比例。採用無污染水源灌溉,應用滴、噴、管、溝灌等方式合理清潔供水。
3、大果類樹種推廣套袋栽培,最好全國全樹皆套。為降低成本,可將雙層袋、單層袋甚至合格塑膜袋結合應用,解袋後忌噴毒性和污染性農葯。
4、防治病蟲以農業措施、人工防治、利用於敵和增加樹體抗性為主,盡量使用無毒害的植物源、礦物源及生物農葯和農葯增效劑。嚴禁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葯,減少噴葯次數,做到不用含重金屬的農葯(如福美砷等)、劇毒農葯(如1605等)、高殘留農葯(如殺蟲脒等)和全殺性農葯(如滅掃利等)。
5、在包裝貯保鮮過程中嚴防果品污染,對取得綠色證書的果品進行商標注冊,掛牌銷售,保護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
總之,提高果品質量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從各部門、各要素、各環節入手,合作協調、環環相扣、緊密配合。要強化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商品意識、效益意識、尤其是質量意識和名牌意識。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求效益,以穩定的優質和名牌果品開拓大市場、佔領大市場,使我國這一果品生產大國真正成為果品生產強國。
⑻ 目前蘋果採摘存在哪些問題
我個人認為目前採摘機器的問題包括以下四點, 1、輔助採摘機械設計功能單一。現有輔助採摘裝置的基本原理類似於剪刀,採用長桿式或伸縮桿式結構,大多採用手持,在採摘刀具下一般都設有網兜,當果實落下兜住果實。一方面此類結構僅適用於採摘高處的果實,當果實位於高處,刀具是否能夠與果柄接觸存在不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會傷及果實表面;一方面採摘效率極低,果農需要人工定位果柄與枝乾的位置,拉動手把等操作才能將果實摘下,若一個接一個把果實放入收集裝置,則消耗的時間更多,若一直存放在網兜中果實不僅受到下一個果實撞擊還會被枝乾等劃傷表面;另一方面仍需要人手動將果實放入收集裝置,反而增加了果農從網兜中拿取果實的步驟,增加了果農彎腰的次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勞動強度。目前我國的蘋果採摘主要還是靠果農用手一個一個將果實採摘下來,然後放入背簍或者身邊的籮筐中,在採摘高處果實時採用梯子,其勞動強度、採摘效率、果實完好率甚至超過一些輔助採摘裝置。 
4、農機與農藝發展不協調。我國蘋果農藝發展落後於國外,我國蘋果主要分戶種植,難以形成大片成規模種植產業,同時種植的品種繁雜,種植的果樹植株不規則,這些都給機械化採收帶來困難。同樣,針對我國這種特殊的種植模式,機械化採收還不夠智能,靈活程度達不到科研人員和果農的要求,現階段蘋果採摘效率仍然不能滿足果農需求,且較為智能的機器人價格又較為昂貴,果農的承受能力有限,無法大面積應用,且不能保證其成本低於人工採收。所以現在蘋果採摘仍存在農藝發展水平與農機發展水平不協調的矛盾。
⑼ 關於葡萄機械化的問題
葡萄是我國水果生產和農業生產的重要產業,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及對農業結構進行調整和葡萄釀酒業的發展,促使葡萄生產開始以空前迅速發展,目前已進入世界前10名。由於葡萄具有生態適應性強、結果早、易豐產、經濟效益高等優點,通過種植葡萄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
國外經濟發達國家,葡萄主要生產環節已實現了機械化作業。機械化是葡萄生產理想的操作方式,既節省了人力、財力,還提高了工作效率,如鬆土、植保、施肥、灌水等環節。要實現葡萄生產的機械化,在建園時就應作好規劃、設計,株行距、架式、道路的配置等要實行統一安排,使之有利於實施機械化操作,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近幾年來,我國葡萄機械化問題逐步提上了葡萄生產的議題上來,引起了農林、農機等部門的重視,一批相關的生產裝備開始進入科研開發和生產應用之中。鑒於我國目前葡萄生產的現狀和經濟技術發展水平,要實現葡萄生產全程機械化還有相當的難度,因此,要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切入點,從環節生產要求開始進行分析、研究,從農機、農藝結合上,按照目前葡萄種植的要求,逐步裝備生產環節,實現環節的突破,從而推進全程機械化的發展。
1 按機械化作業方式進行果園規劃
對於新發展的葡萄種植園,就應該首先考慮生產的機械化方式。比如栽培密度,為了適應機械化作業需要,在日本,葡萄栽培的株行距多為6m*4m。為提高葡萄園的早期效益,有的也採用先密後疏的栽培方法,例如,幼齡園採用株行距3m*3m,每100m2栽90-100株,第3年秋,相鄰樹的主枝延長枝交叉重疊時施行間移,間移後每1000m2剩30-40株。
在我國華北地區,栽植密度、株行距、作業地頭寬度一般按如下安排。栽植密度,單籬架一般行距2m左右,株距0.5-1m兩株,但有大小株距法,小株距20-30cm;大株距70-80cm。每667m2(1畝)地栽植533-667株。單籬架每行葡萄立一排支柱,柱高2m,柱上每隔50cm拉一道鐵絲,柱間距6m。
葡萄園應實行規模經營。要統一規劃,調整好土地,集中連片栽植。葡萄園規劃可分為大區和小區。大區可大到幾百畝至上千畝;小區面積以30-100畝為宜。葡萄栽植為南北行向最好,以利通風透光。在長行中,每100m左右要留一斷口,修成東西走向寬2m的作業道,以便施肥、噴葯、採收及其它作業。規劃的同時,要安排好澆水、排水系統。通過規劃,便於機械化生產。
2 越冬掩埋
葡萄藤越冬掩埋是北方地區葡萄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又是勞動強度很大的作業環節。因此,應用掩埋機進行機械化作業不僅生產效率高,作業質量好,還大大減輕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緩解了農忙季節勞動力緊張的局面,可達到防風防凍的目的,應該是目前重點進行突破的環節。
目前已有天津、遼寧等地農機部門開發出葡萄小四輪拖拉機、手扶拖拉機的葡萄藤掩埋機。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性能可靠,覆土厚度均勻、細碎,床面整齊,埋土實。天津市農業機械研究所研製的葡萄藤越冬掩埋機,適用於種植行距1.8-2.0m、2.0-2.2m、2.2-2.5m,要求葡萄藤捆綁高度低於20cm;取土溝一側距葡萄藤40-50cm,取土溝寬度38cm。堆土高度可達25-30cm。配套動力為25-30馬力拖拉機。果農在2個作業季節就可收回投資,實現盈利[1]。目前,天津市還有採用手扶拖拉機配套的由旋耕機械改制的埋藤機(生產率可達6畝/天,比人工提高6倍以上,作業質量好於人工作業,但操作人員工作強度大)。天津靜海興盛機械有限公司開發出的一種開溝機也可以用於葡萄藤掩埋作業。遼寧的100PF-A葡萄越冬覆土機,經2-3次拋土作業,達到所需的厚度。機械覆土比人工覆土節省費用375元/hm2,農機戶年純收入9250.85元。人工用掀覆土,1人完成作業面積0.03 hm2/天,機械覆土作業量為1.33 hm2/天,比人工覆土提高工作效率44倍[3]。
葡萄藤埋土防寒時,要求土要細碎,防止大坷拉搭窩透風抽條;埋土壓蔓要防止損傷枝蔓,以免病害浸染及影響來年產量。取土位置距根部不能太近,最少50cm左右,以免根部受凍,埋土防寒後冬季進行田間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補救。防寒後及時灌冬水,以保植株安全越冬。葡萄根系常分布在地表下20-60cm土層中,深的達100cm。葡萄較易產生不定根,根受傷後,在傷口附近再生大量的根,因此在栽培上適當斷根是可以的,但不能大量斷根。根系生長的土壤溫度是21-25℃,超過28℃或低於10℃時即停止生長。葡萄根系發達,有很強的吸收能力和養分貯藏能力,但抗寒性較差,比枝蔓怕凍,在土溫-4—-6℃時,就能受凍害,甚至凍死[2]。一旦冬季根系遭受凍害,次年枝蔓生長、結果便會大受影響。因此,北方寒冷地區埋土防寒時要特別注意根系防寒。
3 中耕
採用小型拖拉機配套中耕犁,進行中耕除草、追肥。在生長季節的5-9月進行,深度10cm左右,全年4-5次。
4 植保
植保作業也是葡萄生產的重要環節,目前多採用手動或背負式機動噴霧機作業。要求作業時霧化效果達到彌霧,葉片背面、正面和枝幹都要噴勻。噴葯時間一般選上午露水干後至11時以前,下午3時以後,要避免中午高溫時間。特別注意不能用打過除草劑的噴霧器,以免因殘留葯劑造成葡萄損害。
5 澆水
葡萄園的澆水方式較多,目前很多地區還是用大水漫灌方式,用水量大,不利於節水節本。應該積極推廣滴灌、滲灌、膜下灌等節水灌溉方式,達到節本增效的目的。如天津市已在林果生產中採用膜下滴灌方式進行灌溉,效果頗佳。
6 開溝
葡萄生產中需要開施肥溝、定植溝。開施肥溝施農家肥或化肥。一般情況下,開定植溝,定植溝的深寬各60cm。挖溝時要把表土(耕作層熟土)和心土(生土)分別兩側存放,不要相混。定植溝挖完後要結合施肥改土於春季化凍後回填。這項作業目前可採用開溝機進行作業,如天津靜海興盛機械公司的開溝機,不僅可用於葡萄藤掩埋,還可以根據農藝要求開挖不同寬度和深度的施肥溝、定植溝。
7 剪枝
可採用剪枝器具作業。葡萄冬剪時,一般情況,先端剪口剪截位置應在主蔓粗度為0.8cm的地方,留蔓高度70-100cm,一般情況下最好不超過1m高。截位處最少不能少於0.6cm粗。
8 綁藤
可採用綁藤器作業。但目前多數還是用人工完成。作業時要注意,不要綁得過緊。綁蔓的材料要求柔軟、韌性強的綁縛材料。目前,綁藤時為防止新梢與鐵絲摩擦受傷,可採用8字形綁法。
9 殘枝處理
殘枝處理也是一項勞動量比較大的作業環節,處理量可達整個枝條量的1/3以上,處理不當對果園很不利。傳統的方式是焚燒或掩埋。農藝要求冬季修剪後要將園中的枝葉清除干凈,包括落葉,通過掩埋減少園中病菌存量,有利病害防治。焚燒既是資源的浪費,又污染環境,;整枝掩埋也很不方便。因此,應採用殘枝粉碎機,進行粉碎掩埋,既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又杜絕了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同時,粉碎後掩埋還有利於殘枝的腐化,陪肥地力。如果殘枝粉碎拋灑在果園內,也可起到覆蓋作用,保土、保肥、保水、保溫,一舉多得。粉碎處理後的殘枝,也可用做實用菌栽培的基質,或用作板材等其他工業原料。
10 深翻
目前葡萄種植農藝要求進行全園深翻,一般採取隔行深翻的方式。一般要求距植株50cm。幼齡園深翻30cm左右,成齡園40cm左右,翻寬70cm左右,隔一行翻一行,兩年翻完。這樣的深度,對小型機具而言,一次作業很難達到要求,此項作業目前以人工為主。
目前尚有套袋、採摘等環節沒有可用的機械,或目前的生產方式還很難適合機械作業,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開發。
參考文獻
1 胡 偉.突破埋藤難題,促進葡萄生產機械化.天津農機信息網,2004.10.31
2 齊思儒,趙金鵬.酒用葡萄栽培.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天津:1998年3月
3 徐麗瑩,張懷明,金明秋.100PF-A葡萄越冬覆土機性能及效益分析.農業機械:2004
4 楊慶山.葡萄生產技術圖說.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鄭州:2000年3月
5 劉捍中,劉鳳之.葡萄優質高效栽培.金盾出版社,北京:2004.1
與採摘水果機械裝置現存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實驗裝置的安裝
發布:2025-09-23 11:56:17
瀏覽:10
摩擦軸承怎麼分
發布:2025-09-23 11:55:32
瀏覽:958
|